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课件 第六章(2)
- 格式:ppt
- 大小:8.05 MB
- 文档页数:56
第六章熟坯制备§1 概述经过破碎或轧坯操作得到的油籽颗粒及坯片表面,均分布着很薄的油脂薄膜,且在表面上被很大的分子作用力(表面的分子力场)所截留。
这种分子作用力大大超过了动力螺旋榨油机所产生的压力。
为了减小油脂与油籽颗粒及坯片表面间的结合力,并促使油脂与生坯非油脂部分的分离,因而在植物油生产工艺中,对生坯采用湿热处理——蒸炒。
熟坯的制备(蒸炒)就是把生坯(或油籽颗粒)放在特制的蒸炒锅中,在热和水及搅拌作用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处理,使生坯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并使粒子的结构改变,成为适宜于压榨或浸出的熟坯,以便在提取油脂时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此外在蒸炒时还常发生附带的化学变化而使产品质量提高(如加工棉籽时,棉酚发生结合作用;有气味的物质也可随水蒸除去)。
因此熟坯的制备是油脂制备过程中一项最具关键性的工序,它是最终产品(油脂、饼或粕)的数量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被蒸炒的物料可以是:供预榨或一次压榨的生坯;供完成压榨的轻辗轧的预榨饼。
一、蒸炒类型蒸炒操作中,有的进行专门润湿,有的不进行润湿。
进行润湿时,有的在过程的开始,有的在过程的中途。
水分和温度在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变化,从而使这些不同的操作具有不同的特点。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蒸炒,即:(一)润湿蒸炒润湿蒸炒可分为两个阶段:1、润湿阶段蒸炒开始时利用添加润湿水分或喷入蒸汽的方法,使生坯达到最适宜于加工的水分,这种水分我们称为蒸炒的最优开始水分。
如果生坯的水分已经达到蒸炒的最优开始水分,此时就只需喷汽,而且要求蒸汽干燥,使生坯不致产生显著的润湿现象(即不经过润湿阶段)。
2、蒸炒阶段将润湿过的料坯蒸炒烘干,造成最优结构,使料坯的水分和温度最适宜于压榨取油。
此时料坯的水分称为熟坯最优水分,此时的温度称为熟坯最优温度。
在达到第一阶段(即润湿阶段)所规定的水分以后,生坯还必须在一定结构的炒锅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干燥,才能使生坯生成需要的结构。
因此,润湿阶段也可看作是保证料坯在蒸炒阶段能按一定方向发生性质变化的水分调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