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粉烧结生产学习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112
第一章概述传统的钢铁工业生产系统是由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这六大工序组成的,烧结在钢铁企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所谓烧结,是把粉状和细粒含铁物料制成具有良好冶金性能的人造块矿的过程,是粉状含铁物料的主要造块方法之一。
烧结料通常由选矿厂出产的铁矿粉和对天然富矿进行破碎、筛分时产生的小于8mm的富矿粉,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小于8mm的返矿粉以及其它冶金厂的若干含铁废弃物(如高炉炉尘、转炉炉尘、轧钢皮、硫酸渣等)组成。
把这些烧结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再根据烧结过程的热量需要和碱度要求配加适量的燃料(焦粉或无烟煤)和熔剂(石灰石、生石灰或消石灰),混匀后放入烧结设备中点火烧结。
由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作用,料层内产生一定数量的液相(但不允许烧结料全部熔化),将那些尚未熔化的粉料粘结成块,这就是烧结矿。
由此可见,烧结是一种粉状含铁物料的造块工艺,它主要是靠烧结料中产生的液相把粉料固结成块。
在古代人们是直接用富矿来炼铁的,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日益扩大对贫矿和多种金属共生复合矿的利用,这些矿石经过选矿处理后得到的精矿粉,以及粉状富矿粉都需经过造块才能进行冶炼。
1870年英国、瑞典、德国使用烧结锅,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带式烧结机在美国投入生产,我国建国初期,只有首钢的烧结锅,本钢的烧结盘,以及鞍钢的50m2带式烧结机投入使用。
第二章配料一、配料知识简介配料是高炉优质、高产、低耗的先决条件,是获得优质烧结矿的前提,烧结矿使用的原料种类多,物理化学性质各不相同。
为了合理综合利用国家资源,生产出符合高炉冶炼要求而且成分相对稳定的烧结矿,同时还要兼顾生产过程的要求,烧结厂必须根据本厂原料的供应情况及物理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原料,通过计算确定配料比,并严格按配比确定每条电子称皮带下料量,经常进行重量检查(跑盘)及时调整。
所谓配料就是根据高炉对烧结矿的产品质量要求及原料的化学性质,将各种原料、溶剂、燃料、代用品及返矿等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加的工序。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包括同化特性、液相流动特性、粘结相自身强度、铁酸钙生成特性及连晶特性。
2. 探讨铁矿粉烧结过程中的优化配矿原则,以改善烧结矿的质量和性能。
3. 评估烧结矿的物理和冶金性能,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包钢常用的六种铁矿粉、还原剂、助熔剂等。
2. 实验设备:微型烧结炉、高温炉、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磁化仪等。
3. 实验方法:1. 采用微型烧结法对六种铁矿粉进行烧结基础特性实验,包括同化特性、液相流动特性、粘结相自身强度、铁酸钙生成特性及连晶特性。
2. 分析不同铁矿粉烧结基础特性与烧结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优化配矿原则。
3. 测定烧结矿的物理和冶金性能,如抗压强度、还原度、软化温度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铁矿粉烧结基础特性分析:1. 同化特性:包钢白云鄂博含氟铁精矿具有最低的同化温度,有利于烧结过程。
2. 液相流动特性:包钢白云鄂博含氟铁精矿具有最强的液相流动性,有利于烧结矿的致密化。
3. 粘结相自身强度:包钢白云鄂博含氟铁精矿的粘结相自身强度较差,不利于烧结矿的强度。
4. 铁酸钙生成特性:包钢白云鄂博含氟铁精矿的铁酸钙生成能力较弱,不利于烧结矿的还原性能。
5. 连晶特性:包钢白云鄂博含氟铁精矿的连晶固结强度较好,有利于烧结矿的强度。
2. 优化配矿原则:1. 根据不同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选择合适的配矿比例,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和性能。
2. 在固定温度和碱度的条件下,液相流动性主要受矿石种类的影响,其次化学成分的影响大小为SiO2、MgO、Al2O3。
3. 铁酸钙生成能力受矿石种类的影响较大,化学成分的影响大小为SiO2、LOI、R2、Al2O3。
3. 烧结矿物理和冶金性能评估:1. 抗压强度:烧结矿的抗压强度应满足实际生产要求,本实验中烧结矿抗压强度达到80MPa以上。
2. 还原度:烧结矿的还原度应达到60%以上,本实验中烧结矿还原度达到65%。
烧结工艺理论知识(全面)第一章烧结生产概述§1-1烧结生产在冶金工业中的地位一、详述热处理工艺的产生和发展烧结方法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起初是为了处理矿山、冶金、化工厂的废气物(如富矿粉、高炉炉尘、扎钢皮、炉渣等)以便回收利用。
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矿石的开采量和矿粉的生成量亦大大增加。
据估计,每生产1t生铁须要1.7~1.9t铁矿石,若就是贫矿,须要的铁矿石则更多。
另外,由于长期的采矿和消耗,能够轻易用以炼钢的富矿愈来愈少,人们不得不大量采矿贫矿(含铁25%~30%)。
但贫矿轻易浸出炼钢就是很不经济的,所以必须经过选矿处置。
选矿后的精矿粉,在含铁品位上就是提升了,但其粒度不合乎高炉炼钢建议。
因此,对采矿出的粉矿(0~8mm)和精矿粉都必须经过造块后方可以用作炼钢。
我国铁矿资源多样,但贫矿较多,约占到80%以上,因此,炼钢前大都需经碎裂、筛分、选矿和造块等处理过程。
烧结生产的历史已有一个多世纪。
它起源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国、瑞典和德国。
大约在1870年前后,这些国家就开始使用烧结锅。
我国在1949年以前,鞍山虽建有10台烧结机,总面积330m2,但工艺设备落后,生产能力很低,最高年产量仅几十万吨。
我国铁矿石烧结领域取得的成就,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热处理工艺:自1978年马钢冷烧技术科技攻关顺利后,一批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基本顺利完成了苏烧改冷烧工艺。
部分企业投入使用原料搅匀料场,并投入使用,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同时实现了自动化配料、混合机加强制粒、偏析布料、加热筛分、整粒及砌底料技术。
(2)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如高碱度烧结矿技术、小球烧结技术、低温烧结技术、低硅烧结技术等,在钢铁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3)设备大型化和自动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最小烧结机75m2,60年代130m2,80年代265m,90年代宝钢二、三期和武钢等450m烧结机相继投产,这些都就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生产,并同时实现自动化生产的。
铁矿粉烧结过程基础理论序言:在学习配料技术之前把烧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艺特点温习一遍。
这是学习烧结配料技术的基础,要完全掌握、理解透彻。
铁矿粉烧结是整个钢铁冶炼长流程的首道综合性生产环节,从工艺生产的角度来讲,钢铁冶炼是从铁矿粉烧结开始的,以下简称烧结。
烧结是生产人造富矿的最主要的方法。
(高碱度烧结矿+酸性球团矿是现今我国最流行的高炉冶炼方法。
)将铁精粉(国内磁铁贫矿经过破碎、浮选和磁选)、富矿粉、钢铁冶炼生产中回收的含铁较高的粉末类副产品(高炉和转炉炉尘、轧钢铁皮、高品位钢渣粉等)、熔剂(白云石、菱镁石、石灰石和生石灰等)和燃料(焦粉和无烟煤),按一定比例配料,加水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混合料,均匀平铺在烧结台车上,经过点火抽风烧结成块。
再经过破碎、筛分,加工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粒度组成的人造富矿的过程叫做-烧结。
一、烧结生产的意义1、烧结生产是一种人造富矿的制作方法,这种方法使地壳中大量的低品位铁矿加工成人造富铁矿,用以满足高炉冶炼优质、高产、低耗的冶炼需要。
2、烧结生产中可以应用转炉炉尘、高炉炉尘、轧钢皮、钢渣等钢铁冶炼副产品和硫酸渣等化工副产品,这些废料在烧结过程中得到充分地再利用,做到变废为宝,为企业带来节能环保和降低原料成本的双重效益。
3、烧结生产的烧结矿和天然富矿块相比,更适合高炉冶炼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成分稳定、粒度适中、低温还原粉化率低、炉内的热强度和整体还原度良好、造渣流动性好。
这些特性使得高炉冶炼更容易调节炉况、稳定生产、提高产量和降低焦比。
4、烧结过程可以除去原燃料中90%以上的硫化物和80%以上的氟化物等钢铁冶炼的有害杂质,大大地简化了后续钢铁冶炼流程中脱硫脱氟等去杂质的工艺,不仅调升了产品质量,而且也极大地降低了钢铁冶炼成本。
二、烧结生产过程1、烧结工艺流程大多数人开始学习烧结工艺的时候,首先学习的就是工艺流程图,我们去某个地方参观或者学习时,也必先熟悉那里的工艺流程图。
1、 精料目标?答:精料是指原燃料在进入高炉前,采取措施使它们的质量最优化,成为满足高炉强化冶炼要求的炉料,在高炉冶炼使用精料后可获得优良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做好精料工作的内容提法很多,例如“高、熟、净、小、匀、稳”,也就是入炉品位要高,多用烧结矿和球团矿,筛除小于5mm的粉末,控制入炉矿的上限,保证粒度均匀,化学成分稳定等。
较全面的提法是“渣量小于300kg/t;成分稳定、粒度均匀;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炉料结构合理。
”二、含铁矿粉与烧结?答:广义的烧结是在一定温度下靠固体联结力将散状粉料固结成块状的过程。
炼铁领域内的烧结是指把铁矿粉和其他含铁物料通过熔化物固结成具有良好冶金性能的人造块矿的过程,它的产生物就是烧结矿。
三.铁矿粉烧结生产有何意义?答:首先,烧结生产是一种人造富矿的生产过程,有了这种造块方法,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贫矿便可通过选矿和烧结成为能满足高炉冶炼要求的优质人造富矿,从而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其次,烧结过程中可以利用富矿粉、轧钢皮、铁屑、高炉炉尘、转炉炉尘、硫酸渣等其他钢铁及化工工业的若干废料,使这些废料得到有效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经过烧结生产制成的烧结矿,与天然矿相比,粒度合适,还原性和软熔性好,成分稳定,造渣性能良好,保证了高炉生产的顺行。
最后,烧结过程可以除去80%~90%的S和部分F、As等有害杂质,大大减轻了高炉冶炼过程中的脱硫任务,提高了生铁质量。
结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1简述烧结厂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答:烧结厂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烧结机的利用系数、作业率、质量合格率、原料消耗等。
1-2试述利用系数和台时产量的含义。
答:1台烧结机每平方米有效抽风面积m2每小时(h)的生产量(t)称为烧结机的利用系数。
单位为t/(m2.h)。
其计算公式为台时产量是1台烧结机1h的生产量。
通常以总产量与运转的总台时之比值表示,这个指标体现烧结机烧结机生产能力量的大小,它与烧结机有效面积的大小有关。
烧结配料知识一、烧结基础知识1、烧结的含义将含铁粉状料或细粒料进行高温加热,在不完全熔化的条件下烧结成块的过程。
铁矿粉烧结是一种人造富矿的过程。
2、烧结的方法(1)鼓风烧结:烧结锅,,平地吹;以及带式烧结机。
(2)抽风烧结:a:连续式:带式烧结机和环式烧结机等;b:间歇式:固定式烧结机,如盘式烧结机和箱式烧结机;移动式烧结机,如步进式烧结机;(3)在烟气中烧结:回转窑烧结和悬浮烧结。
3、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燃料的接受、贮存,溶剂、燃料的准备,配料,混合,制粒,布料,点火烧结,热矿破碎,热矿筛分,热矿冷却,冷矿筛分,铺底料、成品烧结矿及返矿的贮存、运输等工艺环节(见下图)。
机上冷却工艺不包括热矿破碎和热矿筛分。
现代烧结工艺流程不再使用热矿工艺,应使用冷矿工艺。
在冷矿工艺中,宜推广具有铺底料系统的流程。
4、烧结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烧结厂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利用系数、作业率、质量合格率、原材料消耗定额等。
1>、利用系数每台烧结机每平方米有效抽风面积(m2)每小时(h)的生产量(t)称烧结机利用系数,单位为t/(m2.h)。
它用台时产量与烧结机有效抽风面积的比值表示:利用系数=台时产量(t/h)/有效抽风面积(m2)=总产量(t)/[总生产台时(t)×总有效面积(m2)]台时产量是一台烧结机一小时的生产量,通常以总产量与运转的总台时之比值表示。
这个指标体现烧结机生产能力的大小,它与烧结机有效面积的大小无关。
利用系数是衡量烧结机生产效率的指标,它与烧结机有效面积的大小无关。
2>、烧结机作业率作业率是设备工作状况的一种表示方法,以运转时间占设备日历时间的百分数表示:设备作业率=运转台时/日历台时× 100%日历台时是个常数,每台烧结机一天的日历台时即为24台时。
它与台数、时间有关。
日历台时=台数× 24×天数事故率是指内部事故时间与运转时间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事故率=事故台时/运转台时× 100%设备完好率是衡量设备良好状况的指标。
烧结炼铁知识点汇总一、四大类铁矿粉的烧结特性铁矿粉的烧结特性与其密度、颗粒大小、形状及结构、黏结性、湿容量、烧损、软化和熔化温度等因素有关。
介绍磁铁精矿粉的物理特性和烧结性能。
详细阐述赤铁矿粉烧结优于磁铁精矿粉烧结的主要原因:1)烧结矿矿物结构决定烧结矿质量2)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是影响烧结矿质量的主要因素详细阐述褐铁矿的物理特性和多重烧结特性。
因褐铁矿烧结性能中等,价格相对低,非常有利于降低烧结原料成本,近年来将褐铁矿作为烧结重要铁矿粉之一,研究褐铁矿粉高配比低成本烧结具有现实意义。
褐铁矿高配比低成本烧结时,如果因液相量过多而降低转鼓强度和烧结生产率,需增加结构致密且流动性较差的赤铁矿粉和磁铁精矿粉配比。
从结晶水分解吸热的角度考虑,褐铁矿粉烧结需适当增加固体燃耗,保持一定的烧结温度,但从同化性和液相流动性好的角度考虑,褐铁矿粉烧结又需适当降低固体燃耗,最终燃耗如何变化要根据具体配矿和生产实践决定,不能盲目增减燃耗。
烧结温度下,菱铁矿FeCO 3首先吸热分解成FeO 和CO 2气体,因FeO 是不稳定相,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而生成Fe 3O 4和Fe 2O 3,相同条件下菱铁矿烧结比磁铁矿燃耗高,但比赤铁矿燃耗低。
因菱铁矿烧损大和分解逸出CO 2气体,矿物颗粒不能紧密接触,形成疏松多孔结构的烧结矿。
菱铁矿烧结具有水分低、烧结后铁品位提高幅度大、固体燃耗低、转鼓强度低等特点,因烧损大需将粒度控制在6mm 以下为宜。
四大类铁矿粉特性比较:理论铁含量: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2Fe 2O 3·3H 2O >菱铁矿理论FeO 含量:菱铁矿>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理论烧损:菱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二、提高混匀效果的主要措施1)有完善的中和混匀系统和科学管理方法并严格执行。
2)原料有足够的安全储量,保证混匀矿连续稳定生产。
3)稳定入厂原料成分,来料按品种和成分分别堆放,标识定置管理,不得混堆。
4)严控入厂原料水分和粒度,不得因水分过大而影响混匀效果,大粒料需经破碎筛分处理后再混匀,避免铺料过程中产生粒度偏析。
一、铁矿石基本知识1、矿石的概念钢铁企业的产品离不开铁,铁是元素周期表上第26位元素,原子量为55.85,在大气压下于1534℃熔化,2740℃气化。
铁元素约占地壳4%,固态铁的密度是7870Kg∕m³。
矿石是受地壳中天然的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而产生的自然化合物为主的矿物,所谓铁矿石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从中提取铁金属之矿物。
所谓岩石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能从中提取金属或有用之矿物。
因此,矿石和岩石的概念是相对的。
2、种类一般铁矿石常见的铁矿物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褐铁矿(nFe2O3·mH2O,n=1~3,m=1~4)、菱铁矿(FeCO3)等。
通常实际品位低于理论品位,其原因是矿石中含有相当数量的脉石矿物,这些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各种硅酸盐和碳酸盐等矿物以及数量不等的S、P等杂质和CO2、结晶水等在高温下分解的物质。
绝大多数矿石的脉石是酸性的。
磁铁矿:含铁一般在45~70%,S、P高,坚硬,致密难还原。
很少直接入炉,大多进行选矿。
Fe3O4Fe72.4%,O27.6%;Fe3O4中FeO31.03%,Fe2O368.97%颜色呈黑色,有磁性,结构致密坚硬,还原性差。
(钒钛磁铁矿)2)赤铁矿:含铁一般在55~65%,S、P少,软易破碎,易还原。
例如:巴西矿、澳矿、国内海南铁矿等Fe2O3Fe69.94%,O30.06%颜色呈红色,暗红色,还原性较好褐铁矿(针铁矿FeO(OH)Fe62.9%):含铁一般在37~62%,疏松,大部松软易还原。
例如:扬迪粉、火箭粉、PB粉、MAC粉、国内黄梅铁矿等。
Fe2O3.n H2O颜色呈黄褐色,吸湿性强,烧失量高,孔隙率大,还原性能好褐铁矿是统称,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矿物种,而是针铁矿、纤铁矿、水针铁矿、水纤铁矿以含水氧化硅、泥质等的混合物,化学成分变化大,含水量变化也大。
通常表达式褐铁矿是Fe2O3·nH2O,nH2O就称做结晶水,n数值变化大小说明结晶水含量的多少。
项目二铁矿粉烧结生产认知实训一、教学目标1.了解配料所需原材料,了解常用的烧结配料设备,了解影响配料准确性的因素。
2.学会正确的配料操作,并知道配料的异常操作。
3.熟悉圆筒混料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了解一混、二混的作用。
4.会进行正确的混料操作。
5.了解烧结对布料作业的要求,知道铺底料的来源和作用,理解烧结点火参数的控制原则,了解烧结点火器的结构。
6.会根据烧结现象或仪表判断点火参数是否合理,能完成点火的日常操作,并知道点火器开炉与停炉的操作程序。
7.了解抽风烧结过程、简单了解固体燃料燃烧过程,简单了解水分的蒸发、分解和冷凝过程,简单了解碳酸盐分解及氧化钙的矿化作用,烧结料层中的传热现象和强化烧结过程的途径,并熟悉带式烧结机的结构。
8.学会烧结机的日常检查与使用。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4个任务,安排8课时。
三、教学重点本项目在了解配料种类和设备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配料操作并熟悉配料的异常操作;在理解混合制料基本理论,了解圆筒混料机结构的基础上,学习正确的混料操作;在学习布料作业要求和烧结点火参数控制理论基础上,学会布铺底料、布混合料与点火操作;在了解烧结过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进行烧结水分、碳、终点的控制,会进行烧结机开、停机操作。
四、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配料、混料操作并熟悉配料的异常操作;掌握布铺底料、布混合料与点火操作;掌握烧结水分、碳、终点的控制及烧结机开、停机操作。
五、教学内容任务一配料岗位实训相关知识一、烧结用原材料(一) 含铁原料1.铁精矿粉天然矿石经过破碎、磨碎、选矿等加工处理成的矿粉称为精矿粉。
精矿粉是含铁贫矿经过细磨选矿处理,除去了一部分脉石和杂质使含铁量提高的极细的矿粉。
精矿粉按照选矿方法的不同分为多种精矿粉,如磁选、浮选、重选等精矿粉。
精矿主要含铁矿物是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SiO2),其是白云石(CaCO3·MgCO3)、云母、角闪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