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试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17
古代文学习题集·先秦部分一、填空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歌舞结合在一起的2、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二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
5、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贵族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士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巫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四言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隔句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22 、《尚书》、《春秋》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其中《虞书》、《夏书》。
24、《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
25 、《左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27、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28 、《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
29、《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30 、孟子具有“浩然之气”,“说大人,则藐之”。
31、孟子是性善论者。
32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3 、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34 、运斤成风的成语出自《庄子》。
35 、《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全书分为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择题练习(先秦文学常识、含答案)1.下列古代著名神话中,不是选自《淮南子》的是( )。
A.共工触山B.精卫填海C.女娲补天D.嫦娥奔月2.关于《诗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经》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B.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
C.《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雅”指朝廷正乐,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
D.《诗经》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解说其含义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诗经》创作基本手法的是( )。
A赋B.比c.兴D.颂4.在西汉,解说《诗经》的三家诗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下列不属于三家诗的是( )。
A.出自鲁人申培的鲁诗。
B.出自齐人辕固的齐诗。
C.出自韩人韩婴的韩诗。
D.出自燕人韩婴的韩诗。
5.《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 )。
A.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B.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C.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D.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6.先秦史传散文的顶峰之作是( )。
A.《战国策》B.《左传》C.《史记》D.《国语》7.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神话学价值的古代文献是( )。
A.《淮南子》B.《山海经》C.《吕氏春秋》D.《庄子》8.先秦诸子散文中援引神话最多的是( )。
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9.《九章》不包括( )选项中的作品。
A.《惜诵》B.《怀沙》C.《橘颂》D.《云中君》10.《九歌》中最多最动人的是( )。
A.叙述身世和遭遇B.是对人神情感的摹写C.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D.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坚贞高洁的形象11.关于《离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其中名句B.全诗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C.《离骚》中的美人一般被认为是圣君的象征D.《离骚》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12.下列作品中,可被视为“悲秋”文学之祖的( )。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含答案)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填空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书经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孔颖达。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轮辐式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字。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11.在古代神话中,仓颉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是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4.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
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七发》》。
20.司马迁,字子长。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淮南子》。
22.《诗》到了__.汉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_ 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高。
25.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26.“狡兔三窟”成语出自《《战国策》》。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纪传体。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张衡。
29.《乐府诗集》是由郭茂倩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张守节。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鲧禹治水。
32.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前551年年。
34.“舍生取义”成语出自《《孟子》》。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所收的诗歌上起周初,下讫春秋中叶,均系以()为主的抒情作品。
2.将秦至东汉建安以前的文学作为()的发轫期,主要是因为我国文学从自发走向了()。
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而抑制个体的。
4.上古时期,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只有(《》)和楚辞两部,具有不同程度文学成分的作品,则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5.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庄子》和(《》)。
前者想象丰富,后者叙述婉委,兼擅(),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
6.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7.《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国风,雅分为大雅和(),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9.《国语》全文七万多字,以()为主,在记事上更重(),所以文学成分有所增加。
10.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
11.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诗经》,所收集的诗歌上起()。
下至春秋中叶,均系以四言为主的()作品。
12.我国文学进入(),是从建安期间()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诗赋欲丽”开始的。
1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法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的,只有杨朱.()中的庄子一派注重个体的。
14.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和《战国策》。
前者(),文字奇姿,后者叙述婉委,兼擅铺陈,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
15.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禹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前者是()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16.《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和小雅,颂分为(《》)、《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2.简述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3.我国神话有哪些主要内容?4.简述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5.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6.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7.《氓》中弃妇形象分析8.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9.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10.简论《战国策》的艺术特点11.简述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12.简述先秦诸子的特点13.简述《论语》的文学价值14.简论《孟子》的文学价值15.简述《荀子》散文的写作特点16.简述“香草美人”意象具有哪些内涵17.简述《过秦论》的内容和艺术特点18.简述汉赋的分类及其发展概况19.简述汉大赋的成因20.简述汉大赋的特点21.试论《天子游猎赋》的主题及其在汉赋史上的地位22.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23.文人五言诗产生发展的过程2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25.简析《氓》中女主人公三次涉淇水的作用26.简析《氓》中女主人公形象27.《左传》以战争描写见长,试举例分析其特色28.《项羽本纪》,简要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
29.简述《陌上丧》“罗敷夸夫”一段的作用30.简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在全诗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1.举例谈谈《诗经》的思想内容。
2.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
3.试比较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异同。
4.论述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谈谈汉代论说散文的发展概况。
6.张衡《二京赋》和班固《两都赋》在写作上有何不同?7.司马迁的家世、生平遭遇与《史记》创作的关系。
8.试论《史记》的艺术成就。
9.《史记》与《汉书》在写作上有何不同?10.试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1.试述赋、比、兴艺术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
12.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诗经》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的认识。
13.你喜欢屈原吗?谈谈你的看法。
14.试谈谈你对《离骚》抒情艺术成就的认识。
15.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谈谈你对西汉散文成就的认识。
古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库(先秦-唐)一、单选1.、下列成语中,出自《邵公谏厉王弭谤》的是()。
A、门庭若市B、高枕无忧C、退避三舍D、道路以目2、《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春秋》B《战国策》C《国语》D《左传》3.、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
A《老子》B《论语》C《孟子》D《荀子》4、下列诗句中,以香草喻指人才的是()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B、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C、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D、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5、以《同声歌》、《四愁诗》在五、七言诗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诗人是()A.张衡B.曹丕C.班固D.鲍照6、江淹《别赋》结构特征是()A、由总到分B、由详到略C、由情到理D、由小到大7、下列诗篇中,感叹知音难遇的是()A.《拟咏怀》(楚材称晋用)B.《咏怀诗》(夜中不能寐)C.《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D.《咏史》(弱冠弄柔翰)8、下列作品中叙述江南山水之美的是()A、《别赋》B、《答谢中书书》C、《七发》D、《与陈伯之书》9、《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孟子()思想。
A、性善论B、保民而王C、小国寡民D、等是非、齐万物10、下列作品不是曹植所作的是()A、《七哀》(明月照高楼)B、《七哀》(西京乱无象)C、《白马篇》D、《名都篇》11、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精细刻划山水景物的诗人是()A.陶渊明B.王粲C.谢脁D.谢灵运12、曹操《短歌行》中两次引用的古诗成句出自于()A《古诗十九首》B.《陌上桑》C.《离骚》D.《诗经》14、曹丕《燕歌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是()。
A、作者B、行客C、思妇D、牵牛织女15、王粲《七哀诗》中所选用的典型事例()。
A.千里无鸡鸣B.饥妇弃子路旁C.老兵无家可归D.守卒诀别妻儿16、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属于“金刚怒目”式的是()。
A.《归园田居》B.《饮酒》C.《五柳先生传》D.《咏荆轲》17、“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怨雅,体被文质”是钟嵘对()诗歌的评价。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举例说明上古歌谣的特点。
口头性(无文学),功利性(无作家),集体性(无自觉审美)---人们在劳动时发出的呼声---‘邪许’2、为什么歌谣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文学艺术起源于集体生产劳动,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种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最早的文学样式。
3、以“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为例,说明英雄神话的模式。
灾难降临---英雄救世---天下太平名词解释:神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
背诵: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原称是什么?何时称为“经”?诗,诗三百,汉尊为经。
2、《诗经》共有多少篇?各部分具体数量是多少?一共三百零五篇,‘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有诗四十篇。
3、名词解释: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民歌,十五国风雅:京都民歌颂:祭祀、朝会、礼仪音乐赋:白描、叙述比:比喻兴:兴起、引起---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4、说明《诗经》收集的作品时间和空间。
西周到春秋中期五百年,黄河、长江流域5、《诗经》收集作品的方式有哪些?(1)献诗(2)行人采诗6、名词解释:四家诗---齐辕固(齐诗),鲁审培(鲁诗),燕韩婴(韩诗),赵毛苌(毛诗)7、为什么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生活真实、情感真挚,推动诗人、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消遣闲情的东西,倡导现实主义精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8、《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1)现实主义诗歌源头(2)赋比兴的影响(3)昭示后代作家向民间文学学习9、周民族史诗有哪几首?《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背诵:《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咸阳师范学院200 —200 学年第学期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一、填空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0分)1、神话是我国()的源头。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自然主义d散文写作2、《诗经·采薇》一诗的内容是()a表现男女爱情b揭露阶级压迫c描写戍卒哀怨d 反映贵族生活3、《哀郢》是屈原《》中的一首诗。
a《九章》b《九歌》c《九辩》d《招魂》4、“锥刺股”的典故出自于()。
a《勾践灭吴》b《秦晋殽之战》c《苏秦始将连横》d 《冯谖客孟尝君》5、《庄子·逍遥游》的主旨是()。
a说明要树立大鹏那样志在万里的宏愿b讽刺蓬间雀的见识短浅c反对追求功名利禄d论述无所待而游于无穷的绝对自由二、名词解释(25分)1、神话2、关雎3、风雅4、风骚5、诸子散文三、名作名句出处(5分)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于《》。
3、“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出自于《》。
4、“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出自于《》。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
四、判断题(下面每题的答案中有五个是正确的)(10分)1、下面属于屈原的作品有()。
a《离骚》b《九辩》c《九歌》d《九章》e《天问》f 《湘君》g《风赋》2、《左传》的文学价值表现在()。
a善于叙事b善于描写战争c常用寓言说理d外交辞令优美e善于因事写人f富于故事性、戏剧性g说理透彻五、简答题(20分)a)何为赋比兴?b)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六、论述题(二选一,30分)a)试述《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咸阳师范学院200 —200 学年第学期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一、填空题(10分)1、屈原之后,楚辞的代表作家是。
2、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
3、《战国策》的整理者是西汉时期的。
4、鲁迅所谓“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的诸子散文是指《》。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
蔡邕的五言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 2、《吕氏春秋》《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翠鸟诗》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6、纪行赋述志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夏商文化以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历史散文第二章测试题答案1.[单选题]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的论述出自(D)A《周易》B《吕氏春秋》C《吴越春秋》D《宋书》答案: D解析:“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的论述出自沈约《宋书》。
2. [单选题]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C( )A盘古开天辟地B女娲造人C后羿射日D黄帝战蚩尤答案: C解析: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
典型代表有后羿射日、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3. [单选题]原始神话中射太阳的英雄是()A稷B契C羿答案: C解析: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
典型代表有后羿射日、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4. [单选题]下列关于神话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A神话都是幻想或想象的B神话是古代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工具C神话是一-种“神化”了的现实生活D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答案: B解析:略。
5. [多选题]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ACDE)A神话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B神话反映现实的写法形成了我国文学写实的传统C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影响后世文学的发展D神话的个性特征启发后人追求个性风格独特魅力E神话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答案: ACDE解析: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形成了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传统,B错误。
6. [单选题]上古神话中治水的英雄是(C )B舜C禹D汤答案: C解析: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
典型代表有后羿射日、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7. [单选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的(D)A《东山》B《采薇》C《关睢》D《蒹葭》。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填空题试题1、鲧禹治水得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3、《春秋左传正义》得作者就是(孔颖达)。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轮辐式)结构。
5、“屈原”得“原”就是她得(字)。
6、东汉京都赋得代表作有(班固)得《两都赋》与张衡得《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过秦论》得作者就是(贾谊)。
9、现存最早得《国语》注本就是(三国时期吴人韦昭)得《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得《文选》。
11、在古代神话中,(仓颉)相传就是文字得创造者。
12、“三家诗”中得“三家”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4、 (语录体)就是《论语》文体得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得成语出自 (《孟子》)。
16、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得就是“三言”指得就是寓言、重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得“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枚乘得赋体代表作就是《七发》。
20、司马迁,字(子长)。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得神话得书籍就是(《淮南子》)。
22、《诗》到了(汉)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得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得主要形式。
24、《公羊传》得作者就是(公羊高)。
25、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26、成语“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
)27、《汉书》就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得编纂体例就是(纪传体)。
28、东汉京都赋得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与张衡。
29、《乐府诗集》就是由(郭茂倩)所编。
30、《史记正义》得作者就是(张守节)。
31、反映治理洪水得神话就是(鲧禹治水)。
32、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前551年)。
34、成语“舍生取义”出自(《孟子》)。
35、《国语》得性质就是(国别史)。
36、《庄子》三言分别就是指:(寓言) 、(重言)、(卮言)。
37、《战国策》就是由汉代学者 (刘向)编辑成书得。
38、《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得(“悲秋”)题材。
39、东汉时期代表性得楚辞注本就是王逸得《楚辞章句》。
40、《史记集解》得作者就是(裴骃)。
41.上古神话主要分为(事物起源神话),反映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
42.《尚书》一名得意思就是(上古之书)。
43.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得先秦著作就是(《春秋》)。
4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论语》)。
45.关于《诗经》得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46.《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得诗歌就是(《大雅-生民》)。
47.《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六诗) 。
48.(《国语》)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49.《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得人物得言行集中载录于(《战国策》)一书。
50.《国殇》就是《九歌》中祭祀(阵亡将士)得作品。
57、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得(创世神话)。
58、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得先秦著作就是(《尚书》)。
59、一般认为,《诗经》中得风、雅、颂就是以(音乐类型)为划分标准得。
60、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得志意,这叫做(赋诗言志)。
61、(《卫风-氓》/《邶风-谷风》)就是《诗经》中弃妇诗得代表作。
62、《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小雅-采薇》。
)63、“《春秋》三传”就是指《公羊传》、《穀梁传》与(《左传》。
64、战国纵横家得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得(《战国策》)一书中。
65、早期诸子散文得文体形态为(语录体)与格言体。
6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论语》)。
67、“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孟子》)。
68、(《湘君》)与《湘夫人》就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得作品。
69、(《橘颂》)就是我国最早得一首咏物诗。
70、(《九辩》)开创了中国文学得“悲秋”主题。
71、贾谊政论文得代表作就是(《过秦论》)。
73、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主客问答)得形式。
74、《史记》得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世家与列传中。
75、《诗经》就是我国最早得诗歌总集。
它在先秦称作“诗”或“诗三百”至 (汉代)才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76、《诗经》中得“二南”指(周南、召南)。
77.《诗经》中得“二雅”指大雅、小雅。
78.《诗经》中得“三颂”就是指周颂、(商颂)、鲁颂。
79.《韩非子、五蠹》中得“五蠹”就是指(学者),(言谈者),(工商),(患御者)、(带剑者)五种人。
80、《论语侍坐章》中得“四子”就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四个人。
81.烛之武就是(《左传》)中得(《烛之武退秦师》)篇中得人物。
82.邵公就是《国语》中(《邵公谏弭谤》)篇得人物。
83.冯谖就是《战国策》中得(《冯谖客孟尝君》)篇中得人物。
84、“形容枯槁”出自《战国策》中得(《苏秦始将连横》)篇。
85、秦代文学得代表作家就是(李斯),其代表作品就是《谏逐客书》。
87、司马迁修史得宗旨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8、班固得《汉书》就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得(断代史)。
89、《诗经》就是我国最早得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上自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得(305)篇诗歌。
90.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得编年体史书就是(《左传》)。
91、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就是(《国语》)。
92、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得史书就是(《战国策》)。
93、以屈原为代表得《楚辞》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文人独立创作)得更高发展阶段得出现。
9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中得(《邵公谏弭谤)篇。
95.“缘木求鱼”出自《孟子》中得(《齐桓晋文之事章》)篇。
96.“锲而不舍”出自《荀子》中得(《劝学》)篇。
97.“夙兴夜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中得(《氓》)篇。
98.《逍遥游》篇就是(庄子)得代表作。
9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离骚》)得名句。
100.《楚辞》最早得注本就是(《离骚》)。
二、名词解释题1、神话:神话就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得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所作得形象描述与解释,用虚幻得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得强烈愿望与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就是人类早期不自觉得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就是原始文学得一种重要样式,就是后世文学艺术得重要土壤与武库。
2、《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得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得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就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就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得古籍,具有重要得文学价值。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得民歌、民谣,就是民间文学得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就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得重要工具,就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得原始时代产生得,就是出现最早得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与再现生活得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得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得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得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得上古歌谣。
《易传》就是对经得说明与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得哲学思想。
3、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就是称“诗”或“诗三百”,《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得。
4、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得合称。
风、雅、颂就是《诗经》得三个组成部分,也就是根据地域与音乐得不同对《诗经》得分类。
风也叫国风,就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得乐歌,雅就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得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就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得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诗经》常用得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得就是铺陈直叙事物得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她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5、四家诗:指汉初出现得传授《诗经》得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与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6、风雅颂:就是《诗经》得三个组成部分,也就是根据地域与音乐得不同对《诗经》得分类。
风也叫国风,就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得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就是民歌,少数就是贵族作品。
雅就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得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就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得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7、赋比兴:赋比兴就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
简单地说,赋就就是把诗人得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就是比喻;兴就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得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得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
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得一种基本手法。
8、思无邪:原句出于《诗经鲁颂》最后一章。
春秋孔子用来评价《诗经》得总得思想倾向。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所谓“无邪”,就就是“归于正”,亦就就是《诗经》思想内容纯正得意思。
9、今文三家诗:《春秋》过于简短而语义隐晦,因此出现了一些对之解释得著作。
有传为春秋时鲁人左丘明所著得《左传》,以及战国齐人公羊高撰得《公羊传》与战国鲁人穀梁赤撰得《穀梁传》。
《公》、《穀》阐述《春秋》得“微言大义”,《左传》则以史实叙说历史。
10、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得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
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11、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
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整理得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得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得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
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
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12、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得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