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06教学课件下载-样章
- 格式:ppt
- 大小:587.00 KB
- 文档页数:34
统计学原理教学课件统计学原理教学课件一、课程简介统计学原理是数据分析、市场营销、金融工程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能力。
本教学课件将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原理。
二、课件内容1、统计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定义和意义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中心极限定理和抽样分布2、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来源和收集方法数据预处理和清洗数据可视化和表格展示3、描述性统计分析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偏度和峰度4、推论性统计分析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单样本t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5、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关系的概念和测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6、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和分解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ARIMA模型和季节性分析7、统计软件应用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R语言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包SPS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和建议1、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原理。
2、强调推论性统计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核心内容。
3、注重学生上机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推荐参考书目和在线资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统计学的领域。
四、教学评估和作业安排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回答、互动和提问等情况进行评估。
2、上机实践: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数据分析的实践操作,以检验学生对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测试学生对课程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
4、课外作业:布置一些数据分析的课外作业,加强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结语本教学课件涵盖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建议学生结合课外参考书目和在线资源,深入学习和探索统计学的领域。
统计学原理电子教案下载-样章.doc第六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①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②掌握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相关分析的方法和回归分析的方法。
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资料,列示统计计算表,进而据以计算。
掌握简捷计算法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关计算公式和应用条件。
教学方法:基本知识通过案例结合EXCEL 软件演示授课。
授课时数:6学时 基本内容:第一单元 相关分析教学目的要求: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 理解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了解相关表和相关图理解并掌握相关系数的定义、种类、计算、意义及显著性检验教学重点: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相关系数的定义、种类、计算、意义及显著性检验教学难点:相关系数的种类、计算、意义及显著性检验授课时数:2学时(一)相关关系的概念1.函数关系它反映现象之间存在着严格的依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对于某一变量的每一个数值,都有另一个变量的确定值与之相对应,并且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
如: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即2R S π=2.相关关系它反映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但关系数值不固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一概念表明: (1)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2)现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具体关系值不是固定的。
3.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联系 由于有观察或测量误差等原因,函数关系在实际中往往通过相关关系表现出来。
在研究相关关系时,又常常要使用函数关系的形式来表现,以便找到相关关系的一般数量表现形式。
(二)相关关系的种类1.按相关的程度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2.按相关的方向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3.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4.按所研究的变量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各类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如下图所示:(三)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1.确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以及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
2.确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