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与机械专重力训练(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3.00 KB
- 文档页数:3
弹力、弹簧测力计一、弹力1、定义:2、方向:a.支持力/压力:b.拉力(绳):例1、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
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
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
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要求:只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它的形变量成;2、使用A.“三观察”:、、B.注意事项:①②③④例2、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例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A.10cm B.15cmC.20cm D.25cm例4、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
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0乙弹簧受到的拉力/(1)分析两个表中的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电学实验训练(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电学实验训练(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电学实验训练(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电学实验专题一、常见仪器的使用与读数例1.如左下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Ω,如右下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例2、小宣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时,并联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与电阻R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Ω。
二、一些基本实验例3、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 1、L 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和I ,电流表示数如图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 1=0.5A ,I 2=______A, I =______A 。
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写出关系式即可)(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采用了更换不同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位(ST):简称:符号:理解:%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质性);%1一个力能且只能对应—个物体;%1接触/不接触产生力;例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B.米C.牛顿D.秒例2、.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这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
思考:空中的足球还受到脚的作用力吗?例3、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绳子C.水桶D.手例4、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只能施加一个力C.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D.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才会产生力二、力的作用效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物体2、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包括运动、运动发生改变)例5、图1 (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1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1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形变。
[均选填" (a)”或“(b)” ]图I例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7、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丕发生改变的是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B、小孩沿不光滑的直滑梯匀速下滑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例8、2010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进行到第62分钟时,中国男足队员邓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锁定胜局。
杠杆和滑轮复习一.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例题1:画出图中拉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例题2:如图所示为“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应向___调节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选填“左”或“右”),或向___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选填“左”或“右”),向使杠杆在____位置保持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题3:用一条长2m的扁担挑物品,前后两端分别挂有300N和200N的箱子。
要使扁担保持水平平衡,肩应离扁担前端多远?例题4:如图所示,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等的,O为支点,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A. 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B. 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C. 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D. 右边钩码下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例题5:等臂杠杆的两端各悬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铁球,杠杆保持平衡,如图所示。
若将两球同时没入水中,杠杆将(ρ铜>ρ铁)A. 仍保持平衡B. 挂铁球的一端下降C. 挂铜球的一端下降D. 无法确定力臂的画法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比杠杆:二.滑轮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例题6: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使匀速提升重物G时最省力。
例题7:如图所示,A、B为两个正方体,边长分别为5cm和10cm。
物体A重10N,物体B重30N(绳重不计),则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例题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在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的条件下,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多大?物体A受到的运动阻力f多大?跟右侧墙壁连接的绳子对定滑轮的拉力F2多大?若绳端的速度是1m/s,则物体A移动的速度是?例题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拉力F1为12N。
摩擦力一、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2、分类:、、3、大小: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和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二、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1.2.3.例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例2、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例3、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重力为20N,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现在一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未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N;(填“>,< 或 =”)增大拉力,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物体仍未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物体在弹簧测力计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10N拉动物体前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在物体上放一砝码,物体在弹簧测力计的作用下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6N。
(填“>,< 或 =”)例4、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是 N;若要让图乙中的A、B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例5、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重力一.定义:例1、将足球踢到空中,在足球下落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受到的力是,施力物体是。
二、大小:“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思考:如何测得物体所受重力?G= g=g的物理意义是:例2、物体受到的重力跟成正比,其比值是,它表示 ;质量为40kg的自行车受到的重力是 N。
(g取10N/kg)例3、图中所示的物体中,重力最接近2N的是例4、2011年5月,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六星连珠”天文奇观。
仰望星空,这六大行星大致处在一条线上。
分析下表数据,1千克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哪些?________。
三、方向:例5、一个重为9N的物体A,静止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请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作用点:说明:①当一个物体的几何形状及质量分布不发生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相对物体来说也是确定的,并不随物体放置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但如果形状发生了变化,其重心位置一般也将发生改变,如一个人在运动时其重心位置就会不断发生变化。
②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③重心的位置不一定都在物体上;④对于不规则的物体,可采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心。
例6、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直棒,重心在棒的中心处B. 不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C.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片状物体,可以通过悬挂法找到其重心位置D.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例7、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吊在支架上沙袋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支架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同一地点,物体受质量大,其重力也大例8、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秒表的重力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例9、某同学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他把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格数据归纳出物体所受重力(G)大小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学总复习功和能—机械能及其转化训练(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学总复习功和能—机械能及其转化训练(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学总复习功和能—机械能及其转化训练(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功和能-机械能及其转化一.对比三个实验例题1:在实验室里,小明和同学们做如图所示的实验。
他们使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继续运动。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讨论时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回答:⑴什么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⑵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是否平衡?⑶车在水平平面上运动的全过程中,三次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否相等?例题2:如图是将一个小球放到光滑的半圆形容器顶端放手后由A 点经过B点到达C点的频闪照片。
分析小球在不同位置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动能越来越大B.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重力势能越来越大C.小球在A点和C点的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D.小球到达C点后如果继续拍照,可以拍到小球高出C点的画面例题3:小华同学家中正在装修,地面上堆有几袋水泥,他想知道一袋水泥有多重,但家里只有一个量程不够大的弹簧测力计,他联想学过的物理知识找出了测量的办法.小华将一袋水泥用绳绑住挂在木棒上的B点,将棒的一端(O点)放在窗台上,用挂在A端的弹簧测力计拉起木棒的另一端使木棒刚好达到水平位置,如图所示。
5:功和机械能
例题1:
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拉物体M由静止开始,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F做功为W1,功率为P1;若仍用水平力F拉M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相同的距离,F 做功为W2,功率为P2。
那么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例题2:
图中每个滑轮重1N。
自由端拉力F=5N,A在F的作用下,10秒内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0.5m。
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
A的重力为______;
天花板对滑轮组的拉力为______;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______;
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
滑轮组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为______;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例题3:
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1的作用下,拉着重500N的物体A以0.2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运动时受的阻力为56N,拉力F1的功率为P1,在10s内拉力做功为W1。
若滑轮组在拉力为F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直线移动,拉力F2的功率为P2,在20s内拉力做功为W2。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
A.F1=168N,W1=112J B.F1=210N,W1=140J
C.F2=210N,W2=700J D.P1=14W, P2=35W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你可以用哪些图来证明你的说法?
2。
压强复习:弹力---支、拉、压…压力:压力方向:例1、下面各图中压力的大小如何表示?物体的重力为G。
F压 = F压 =F压 = F压 =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控制什么?✧改变什么?✧观察什么?✧记录什么?结论是什么?当一定时,压力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当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二、压强p :1、物理意义:2、定义:3、定义式:4、单位(SI):例2、小红同学和小军同学利用一块海绵和一块砖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如图所示为小军同学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情景绘制的图画。
此实验可以说明:当海绵受到的_____不变时,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_______。
比较:铜块对地的压强?法①:压力一定,比较受力面积;法②:三、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 压力或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压力或受力面积;例3、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例4、如图是一幅人行道的照片,黄色部分是“盲道”,其地砖表面有一棱棱凸起的部分,请你解释为什么“盲道”要如此设计?例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例6、已知长方体A、B的密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l:3,高度之比为2:3。
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甲所示,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B。
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 B'。
则p B:p B'为A. 4:9B. 3:1C. 13:3D. 13:27。
北京市北京四中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拉力F为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B.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D.拉力F的功率为24W2.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3.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4.如图甲,轻质杠杆AOB可以绕支点O转动,A、B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3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OB=5:2;乙的重力为50N,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3的水(甲并未与水面接触),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B.甲的密度为2×103kg/m3C.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D.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5.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F1>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B.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长C.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D.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6.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 A>G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7.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A.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B.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C.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木板将物体匀速拉动到某一高度,发现用长木板比短木扳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D.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车轮朝下比车轮朝上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条件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8.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大理石的滑轮组示意图。
重力
一.定义:
例1、将足球踢到空中,在足球下落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受到的力是,施力物体是。
二、大小: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思考:如何测得物体所受重力?
G= g=
g的物理意义是:
例2、物体受到的重力跟成正比,其比值
是,它表示 ;质量为40kg的自行车受到的重力是 N。
(g取10N/kg)
例3、图中所示的物体中,重力最接近2N的是
例4、2011年5月,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六星连珠”天文奇观。
仰望星空,这六大行星大致处在一条线上。
分析下表数据,1千克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哪些?________。
三、方向:
例5、一个重为9N的物体A,静止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请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作用点:
说明:
①当一个物体的几何形状及质量分布不发生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相对物体来说也是确定的,并不随物体放置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但如果形状发生了变化,其重心位置一般也将发生改变,如一个人在运动时其重心位置就会不断发生变化。
②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
③重心的位置不一定都在物体上;
④对于不规则的物体,可采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心。
例6、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直棒,重心在棒的中心处
B. 不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C.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片状物体,可以通过悬挂法找到其重心位置
D.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例7、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吊在支架上沙袋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支架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同一地点,物体受质量大,其重力也大
例8、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
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例9、某同学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他把不
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
力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格数据归纳出物体所受重力
(G)大小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
是:。
实验次数
0.1 0.3
例10、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带砝码的托盘天平一架;
弹簧测力计一个;足够多的质量不同且未知的金属块、
石块和木块;细线若干。
请你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证
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其质量成正比”。
请写出主要的
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