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370.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2节光的反射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光的反射★ 1 1二反射定律★ 3 314三反射分类★ 3 3一、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光路图:(1)入射光线:在光的反射现象中,从一种介质照射到介质界面的光线;(2)反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反射回原介质的光线;(3)法线:在入射点处垂直于反射面的一条人为想象出来的线;法线是不存在的,法线属于“辅助线”;(4)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5)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例题1】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的形成 B.日食的形成C.水中倒影 D.从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答案】C【解析】解:(1)影子、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错误;(2)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B正确;(3)从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1】我国古代用如图所示的“鉴”来盛水,也用来照面,所以我国古代把镜子和照镜子称作“鉴”。
人对着水面可以看到自己,是利用以下哪种光学原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解: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对着水面可以看到自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B。
二、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1.三线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法线居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3.两角相等:反射角=入射角;4.光路可逆: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例题2】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A.60° B.30° C.20° D.15°【答案】D【解析】解:已知入射角为1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15°。
光的反射现象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边界面时发生方向的改变,并返回原来的介质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各种反射现象。
本文将从光的反射规律、反射的类型以及光的折射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光的反射规律1. 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被称为反射面。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
光的反射规律表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i = θr。
2. 反射规律的证明与应用: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光的反射规律。
将一面镜子放在桌上,取一束光线照射到镜面上,并利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结果会发现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广泛,如镜面反射、光的折射等。
二、反射的类型1.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平面镜时,按照光的反射规律,光线向同一方向反射。
镜面反射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镜像,如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等。
镜面反射还有很多实际应用,如反光镜、望远镜等。
2. 漫反射:是指光线遇到不规则粗糙的表面时,按照光的反射规律,光线向不同方向反射。
漫反射更常见于非金属表面,使物体呈现出粗糙的外观,如墙壁、纸张等。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斯涅尔定律。
1. 斯涅尔定律:光线通过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由斯涅尔定律给出。
设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斯涅尔定律可以表达为n1sinθ1 = n2sinθ2。
2. 折射率的影响因素:折射率受物质种类和光的波长影响。
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折射率,例如光线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光的波长也会对折射产生影响,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结语:光的反射现象是光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我们可以解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一、光的反射1.反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反射。
2.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反射光线仍然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
二、光的折射1.折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折射。
2.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斯涅尔定律,即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3.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三、光的色散1.色散的定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色散。
2.色散的原因: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折射角不同。
3.色散的现象:–棱镜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彩虹色散: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反射和色散而成。
4.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他颜色的光波长依次递减。
以上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求反射光的传播方向。
方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因此,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方向相同。
答案: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方向相同。
2.习题: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已知地球表面的折射率为1.5,求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
方法:根据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其中n1为太阳光在真空中的折射率(近似为1),n2为地球表面的折射率,θ2为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
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光的传播和交互作用。
本文将就光的反射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光的本质、反射定律、反射角的性质以及反射现象的应用等方面。
一、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一些实验中,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例如光电效应和光谱分析;而在其他实验中,光的波动性则被充分展现,例如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本质决定了它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性,其中光的反射也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
二、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反射过程中的关系。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这三者共面,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即:入射角(θi)= 反射角(θr)其中,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三、反射角的性质反射角的性质包括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反射角与入射角在同一介质中相等、反射角与入射角不同时反向等。
1. 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和反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始终相等,无论光线在哪个介质中传播。
2. 反射角与入射角在同一介质中相等: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反射角仍然相等。
3. 反射角与入射角不同时反向: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若入射角增大,则反射角减小;若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增大。
反射角总是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上并相对于法线反向。
四、反射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 镜子:镜子利用光的反射现象产生镜面反射,使得光线在镜子上发生反射并形成人们所能看到的像。
镜子的应用包括化妆、观察、光学仪器等。
2. 光路设计:在光学器件的设计中,光的反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的制造和调试,以实现光线的聚焦、分散、反射等功能。
例如望远镜、显微镜、投影仪等都利用光的反射来实现光学成像。
3. 光线信号传输: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实现的,光线在光纤中多次发生反射,从而将信号传输到远处。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一、光的反射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一)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里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反射的类型1、镜面反射表面非常光滑的物体,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当光照射到其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
镜面反射的特点是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只能在特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2、漫反射表面粗糙不平的物体,如纸张、墙壁等,当光照射到其表面时,会发生漫反射。
漫反射的特点是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在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生活中,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我们看到的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二、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一)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二)折射的特点1、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折射角的大小发生变化。
4、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三)常见的折射现象1、筷子在水中“折断”当我们把筷子插入水中时,从水面上方看,筷子好像在水中“折断”了。
这是因为光从水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筷子向上弯折了。
光的反射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是光线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的界面上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的反射是物理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光的反射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1.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由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首先提出,并由伽利略在17世纪时进行确证。
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光线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而反射角是入射角的镜像。
2.反射的类型光的反射可以分为规则反射和非规则反射两种类型。
规则反射是指光线在光滑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反射的光线经过反射后仍然保持平行。
非规则反射是指光线在粗糙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反射的光线呈现出散射的状态。
3.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光的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垂直于入射面的线之间的夹角。
光的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垂直于反射面的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决定了光线的反射方向和强度。
4.反射率反射率是描述光线被物体反射的程度的物理量。
它定义为反射光线的强度与入射光线的强度之比。
反射率通常用R表示,R=反射光线的强度/入射光线的强度。
反射率的范围在0到1之间,反射率越高,表示物体反射的光线越多。
5.法线线和入射角法线线是垂直于反射面的线。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入射角的大小决定了光线与发生反射的表面的交互程度。
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线在光滑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且反射的光线保持平行。
镜面反射可以用于成像和反射光的传输。
漫反射是指光线在粗糙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并且反射的光线呈现出散射的状态。
漫反射使得光线能够在多个方向上传播。
7.反射的颜色反射的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和吸收所决定的。
根据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
例如,一个物体对红光的反射率较高,对蓝光的吸收率较高,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个物体为红色。
光的反射知识点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此时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即“三线合一”,此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2、光学作图,首先确定法线,看见物体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光线箭头指向人的眼睛
3、光的反射实验注意事项:
A、激光紧贴纸板(或沿棉线)的作用:方便确定光的传播路径
B、改变入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探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
(注意实验次数少得的结论不可靠,因为:试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
C、纸板前折或后折的目的: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光的反射类型:
A、镜面反射:平行入射则平行反射,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入射不平行时反射也将不平行)
B、漫反射:平行入射而反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体现为: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C、特别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知识点大全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发生的现象。
通过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周围的景物。
以下是关于光的反射的知识点的详尽介绍:1.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入射角和反射角: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法线:法线是指与表面垂直的一条线。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相等。
4.平面镜反射:平面镜反射是指光线射向平面镜时的反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后,会与自己的延长线相交于镜面后方相同距离处。
5.凸透镜反射:凸透镜反射是指光线射向凸透镜时的反射现象。
光线经过凸透镜反射后会发生折射,并会在焦点处汇聚。
6.凹透镜反射:凹透镜反射是指光线射向凹透镜时的反射现象。
光线经过凹透镜反射后会发生折射,并会向相反方向发散。
7.球面镜反射:球面镜反射是指光线射向球面镜时的反射现象。
光线在球面镜上反射后会进行折射,并会在球心或球面镜的焦点处汇聚。
8.反射光的特性:反射光的特性包括反射光的亮度、颜色以及反射光的方向。
反射光的亮度与入射光的强度和反射介质的性质有关。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保持原来的方向。
漫反射是指光线射到粗糙表面上时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呈现动能的随机分布。
10.反光板和漫反射:反光板是一种具有高度反射能力的表面,能够将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反射回去。
漫反射是指光线在不规则颗粒或表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
11.自然光的反射:自然光是由多个波长的光线混合而成。
当自然光射向物体表面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和吸收,从而形成我们所见到的颜色。
12.光的吸收和衰减:当光线射向物体时,部分光线被物体吸收,而部分光线通过反射或折射逃离物体。
光的反射
1.光产生的条件:光源(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比如太阳、打开的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
2.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3.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任何物体),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发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现象,又回到原来光的物质中,不发光的物体,通过反射把光传播到我们的眼里
4.为了便于研究反射规律我们通过入射点做一条垂直平面镜的直线,称它为法线,称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入射角,称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反射角
反射现象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5.光路具有可逆性: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一道光在经过任意的折射和反射,会变成不同的方向。
而且我们可以沿着光的最终方向,通过刚才的系列设备,光会回到初始的方向状态。
6.光反射的两种类型:
(1)光的镜面反射:镜面反射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光线平行
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若入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线,则反射光线也是一束平行光线
镜面反射是指光有确定方向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即其反射波的方向与反射平面的法线夹角(反射角),与入射波方向与该反射平面法线的夹角(入射角)相等,且入射波、反射波,及平面法线同处于一个平面内。
(2)光的漫反射: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
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
这种反射的光称为漫射光。
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
光的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形成,因为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所以成的是虚像。
(1)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2)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变,左右互换
(总结: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