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为什么能当领导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唐僧为什么能当领导?听着熟悉的旋律,看到精美的画面,咱们都知道这是老少都喜欢的电视剧《西游记》。
【边讲边播放西游记片头】对于《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我们都非常熟悉,其师徒四人唐僧能力最弱,与其他三人相比,可谓手无缚鸡之力,是被保护对象,却贵为四人中的领导核心。
何故?这就要从领导品质理论说开来了。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作为团队的核心,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特长,避免内耗,使1+1>2。
因此,核心的个人能力未必胜过其他成员,甚至可能是最弱的,但他具有难以替代的协调能力和凝聚力,具有作为领导者的品质——如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执着的追求、进取心、领导意愿、诚实与正直、自信、智力、工作相关知识、高超的驭人能力等等。
唐僧之所以能当领导,是因为他目标坚定。
我们都知道,在取经途中,猪八戒是动不动就嚷嚷散伙,孙悟空也中途撂挑子回过花果山,唯独唐僧,有N次被妖精捉去,煮他的大锅都架好了,命悬一线,但是他却从来没说过:算了吧,我不干了。
用现在的话讲,到西天求取真经,这对于他来说不是做一件事,而是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求取真经成为了他执着的追求。
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决定了他虽然没有任何降妖除魔的本领,却可以让徒弟们跟他走。
“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到希望。
”老总不坚定,员工心里肯定打鼓;老总多变,别指望员工忠诚。
但是,具有这样的禀赋就一定能当领导,一定能当好领导吗?恐怕也不尽然。
唐僧能当领导仅仅凭他比别人有信仰,意志坚定吗?我认为不是。
很多人当然也包括不少老总忽略了的一个事实,唐僧可是会念“紧箍咒”的,换言之他是有驾驭下属的手段的。
唐僧能领导四位徒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个团队有很好的激励机制,也非常明确而又现实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激励下属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眼前的利益,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只有远在两天的目标,而职员短时间内却得不到好处,这样的目标很可能变成海市蜃楼;相反,如果只有眼前的小利益而没有长远的大目标,团队中的成员得到眼前利益后,就可能另谋出路,使团队很难稳定。
唐僧为什么能当领导◆侯发山唐僧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师傅,按时下的话说就是一把手,即领导。
唐僧为什么能当领导?难道他的三个徒弟就当不了?有人会说,因为唐僧不会降妖除怪,不会变化多端,一句话,他什么本事没有,所以他只有去当领导。
此言有点差矣。
依照现在某些单位的用人标准,唐僧当领导的条件还是挺优秀的,具备当领导应有的素质。
其一,唐僧潇洒倜傥,长得优秀,有十足的官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不胖不瘦,不高不矮,不白不黑……可以说是帅呆了,酷毙了。
无论是在电视里露脸还是在报纸上刊登照片抑或是坐在主席台上做报告,都是风度翩翩、光彩照人,对得起观众、读者和听众。
相比之下,他的三个徒弟就不行,不是妖怪胜似妖怪:孙悟空尖嘴猴腮,一身猴毛;猪八戒除了肚子有一点领导的形象外,那耳朵、嘴巴就是正宗的猪样;沙僧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个干活出力的脚色。
其二,唐僧会做报告,而且报告做的蛮精彩,蛮能制服人的。
他不但能“站如松坐如钟”地念“阿弥陀佛”,而且轻轻地念上几句紧箍咒,就能把本事通天的孙悟空搞得服服贴贴,一句“你给我滚”,孙悟空就得回花果山。
如此本事,还不叫本事?要知道,领导就是领导,是抓大事的,而不是干具体工作的。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降妖除怪,那是同志们的职责。
作为领导,只要能够开会做报告,能管住刁民或是刺儿头,保持一方稳定就行了。
若让孙悟空当领导,他能端端正正纹丝不动地坐在那儿?只怕过不了三分钟,他就抓耳挠腮起来,更别说让他去做报告了;猪八戒也不行,见了漂亮女人就流口水,没有一点分寸,如果有金屋藏娇的本事那就另当别论;沙和尚说起话来吞吞吐吐的,要他做报告就更不行了。
其三,唐僧上面有人,有后台。
他是观音菩萨亲自提拔任命的,是如来佛、玉皇大帝的红人。
唐僧有什么要求,上面没有不满足的;唐僧若有难,上面总是想方设法搭救他……总之一条,一定要使唐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路绿灯。
如此靠山,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不能与之相比,他们的朝中没人,因此,领导非唐僧莫属。
唐僧为什么成为领导,第一,他是为了普度众生。
这是一个崇高的理想。
赵文烈上书曾国番说:集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其他四人,都是赎罪成仙,只有老唐,是为了劳苦大众。
天道无私,天道酬勤,所以,即使没有老孙等四人,老天也会让其他的人代替他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唐就是时事,造了四位英雄。
第二,就是上面的朋友讲的,信念坚定。
理想人人都有,坚持干十年,二十年的人不多。
第三,出身名门,说白点,就是上面有人啊。
也许在其他国家是有能好办事,不过在咱们国家,相对而言,有人+有能就更好办事了。
第四,自身够努力。
出身名门,不仅仅是他是如来的大弟子,而且他在出国前,也是名满京城的高僧。
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第五,他有能力完成普度众生。
我指的是他有学佛、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能力。
他缺的是去西天的能力。
所以,有理想,就有事业,有信念,就能坚持,有关系,又有能力,你说他不做领导,谁做领导。
老孙等四人不过是唐同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广大劳动群众的事业,招募的四个人而已。
说白了,就是去西天的工具。
如果我是如来,我也选择老唐作为领导。
目的是普度众生,需要的能力是有这个理想,能把这个当成事业,有信念,一定可以成功,一定要成功,有普度众生的能力,那么,相对于目的,是东土到西天的能力重要还是上述的能力更难得呢?
当然,大家所说的,会管理下面四个人,说明老唐同志也有管理能力。
但是,我要重申的是,唐同志做领导,是因为他有理想、有信念、有关系、有普度众生的能力。
(其实,他的管理能力,我到不是那么看好。
)。
唐僧为什么能做老大,500字
唐僧能够做老大,是因为他有极强的领导能力和高度的智慧。
首先,他有一颗坚强的意志。
唐僧被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经脉法术,这说明他有很强的意志力去勤奋学习,而不是被动地被人教授。
其次,他深谙管理之道,执行能力强。
在西行记中,唐僧执行了集体讨论、协同合作、决策以及决定任务分配等一系列管理方法,这展现出他对管理知识有着独到的理解。
再次,唐僧的哲学信仰使他受到众生的尊重,他教导大家要自省、自律、自励,努力改进自己,他也给大家树立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典范。
最后,他具备极高的More 忍辱负重
的能力,他一直忍受各种磨难,总是笑着面对,从不怨天尤人,这使得他深受大家的敬重。
总而言之,这些特质使得唐僧能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老大,大家仰视他统帅的才能及领导特性,赞誉他的高智慧和忍耐能力,由此可见唐僧之所以能够做老大的原因。
为什么说唐僧是个好领导唐僧看似迂腐软弱,实是一个成功的好领导。
理由如下:一、有超强的驾驭能力:唐僧组阁的取经班子,虽说只有四个人,可要想管好还真不容易。
孙猴子有真本事,敢打敢拼,能降妖除魔,属于班子中的精英,这一点组织上是认可的,可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动不动就翻脸,猴子屁股摸不得,甚至顶撞领导,经常惹出乱子;八戒好吃懒做,受不了苦,本事不大,毛病不小,喜欢打小报告,还总想下个馆子泡个妞啥的,游山玩水有吃有喝还行,见情形不妙就想开溜,嚷着分行李回高老庄;沙和尚倒是个老实人,可又太“秀逗”,脑子像进了水,不拨不转,跟不上形势,领会不了意图,太让领导费心,只能干些挑担子牵马的粗活,又好盲从,人云亦云,容易被煽动。
唐僧深谙三徒的个性,于是在分工上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孙猴子主外,降妖除魔等出风头的事喜欢干就干去吧。
反正也是些得罪人的事,好多妖魔的背景是很深的,有几次上级都表示了明显的不满,说你这泼猴,下手也忒黑了。
但你工作上还不能太出格,不服从统一领导,一把手还没拍板就擅自行事,对不起,紧箍咒伺候,不怕你不老实;八戒有眼力见儿,嘴又馋,会拍马屁也会伺候师傅,心眼儿宽,领导发些牢骚拿他当出气筒呲几句也没事,闹个傻样儿哼哼几句领导的气也就消了,就管办公室吧,负责领导起居,找点水弄点吃的,捶捶腿捏捏背,倒也伺候得到实;沙和尚怎么捏怎么是,干些粗活累活,反正你也不会抱怨什么。
如此分工,各尽所能,照顾了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减少了矛盾隐患,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唐僧俩眼一迷瞪,只管念他的经去了。
二、上层路线走得好:依靠上级,最大限度争取上级的支持。
唐僧不是个叛逆者,对上级的精神总是吃得透,贯彻落实的好。
上级说的话总是对的。
而且很注意上级领导身边的人的感受,总是彬彬有礼,礼数周到,对领导那就更没的说了,得到上级的一致肯定。
因此即便孙猴子状告他“肉眼凡胎”、“人妖不辩”,上级也丝毫不以为忤,还得怪罪孙猴子目无领导,不听召唤,是个“泼猴”,找他个小毛病就把他打发了。
唐僧那么弱,为什么能当领导?读懂了唐僧,你就能带任何团队!马云曾说:“我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是唐僧团队。
”但是,大家都看过《西游记》,恐怕最烦的角色,就是那个磨磨唧唧的唐僧了!没什么本领的唐僧,适合当领导吗?壹给人做下属的时候,我也非常讨厌领导唧唧歪歪的,屁大点事儿非跟你唠叨半天,上纲上线的,简直是不胜其烦!但是,等我做管理之后才发现,有些问题是要反复说的,有些事情是要反复抓、抓反复的。
比如说,团队文化,团队的目标、使命、价值观。
在《西游记》中,唐僧都是怎么介绍自己的?每次都是这样这样一个开场白:“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
”从领导的角度,我们思考一下,这几句话包涵了什么深意。
我觉得每个团队领导者和团队成员都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谁?(不管什么时候,不要迷失自己);我们从哪里来?(不要忘记我们的根本和使命);我要到哪里去?(我们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带团队也是如此,领导一定要为团队规划好目标、使命和价值观,这样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难和诱惑,团队才不会因为利益而动摇,因为艰难而退缩,这样才能取得真经。
如果你是团队的领导者,你能说明白这三个问题吗?贰唐僧在团队中的作用我们很难看到,因为他不像孙悟空,可以打死妖怪、搬来救兵,他也不像猪八戒能够活跃团队气氛,也不像沙和尚踏踏实实任劳任怨。
马云是如何评价唐僧团队成员的?“唐僧是领导,也是最无为的一个,唐僧迂腐得只知道‘获取真经’才是最后的目的;孙悟空脾气暴躁却有通天的本领;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情趣多多;沙和尚中庸但是任劳任怨挑着担子。
这样的团队比‘一个唐僧三个孙悟空’的团队更能够精诚合作、同舟共济。
”在很多领导看来,唐僧是一个好领导,连马云都称赞唐僧团队是最好的团队。
为什么呢?因为唐僧是领导,他无为就是有为,别看他只懂得念叨那几句,那就是团队的使命和目标,领导只需要强调这个就行了,这就是无为而治。
孙悟空是干将,有什么难关交给他就行了,唐僧有必要亲自上阵吗?下属也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敬告有些领导,别抢本来该下属做的工作,多让他们表现。
唐僧成为取经领导的六个理由云南陈华第一个理由:唐僧有背景。
如来佛祖想把佛教大乘经往东土大唐推移,必须选一个佛门弟子前来取经。
到底选谁?佛祖和观音菩萨都是精心考虑过的。
唐僧乃如来佛祖二徒弟金蝉子转世,是百分之百的佛门中人,有着特殊的身份,所以取经小组的领导,非他莫属。
第二个理由:唐僧有学问。
佛教经典都是用梵文(古印度文字)写成,需懂梵语的人才能将之翻译成汉语。
唐僧师徒中,唯一懂得梵语的,只有唐僧。
而悟空等人,都只能算是梵语文盲。
因此,佛经取回来,还需唐僧师傅翻译加工,才能够在大唐帝国进行宣传。
所以,唐僧是实实在在的学者型领导。
第三个理由:唐僧有修养。
在大众的印象中,唐僧是一个文雅的僧人,说话轻言慢语,举止端庄得体,是一个虔心向佛的大好人。
第四个理由:唐僧有组织能力。
作为肉眼凡胎的一介僧人,却能够驾驭三个能飞善变的徒弟,确实彰显了唐长老非凡的组织能力。
虽然一路上妖魔鬼怪繁多,但唐僧都把这些任务交给徒弟们去完成,自己则从事参禅打坐、吃斋念佛的常规工作。
例如,悟空善于打斗和变化,降妖的重任主要交给这位大徒弟去完成;八戒属于攻关型的人才,探路和化斋等交往性的工作,就由这位二徒弟全权负责;沙僧属于后勤人员,挑担牵马自然由他全包了。
由此看来,唐僧团队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有效地避免了推诿责任、互相扯皮的现象发生。
第五个理由:唐僧有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唐僧团队也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取经队伍。
既然是一个集体,那么规章制度是少不了的。
唐僧的规章纪律很简单,那就是观音菩萨传授他的紧箍咒。
如果哪位徒弟敢随便杀生,唐僧就念紧箍咒惩罚他,而且这一招非常凑效。
孙悟空因为打死白骨精变化的村姑一家三口,就尝到了紧箍咒的厉害,痛得孙猴子连忙跪地求饶。
由此可见,紧箍咒的威力非同寻常。
第六个理由:唐僧有自制力。
作为领导,唐僧不仅能约束三个神仙徒弟,而且也能严于律己。
比如,唐僧一路上遇到了许多美女妖精,这些妖精都爱慕唐僧的帅气,一心想招赘唐僧为夫,与唐僧共享荣华富贵。
唐僧能力最弱,凭什么是西游团队的领导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常常会想:凭什么唐僧那么无能,却能让孙悟空惟命是从?就像现在很多职场的朋友会抱怨:凭什么自己一身本事,却整天被不学无术的上司呼来喝去?实际上,唐僧能成为取经团队的领导是有道理的,专业知识不如自己的上司能上位也是有其能耐的。
领导比下属更高的价值在于,他们或许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都不那么专业,但是他们却能发挥下属各自的才能,推动整个团队绩效。
我们且回头再看看《西游记》中,唐僧究竟是凭借着什么当领导的:01搞管理,需要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世上有一种力量,叫做信念。
信念能给人以信心,能转化成动力,遇到问题和困难不会退缩,会想方设法克服,迎难而上。
这是领导者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试想一下,如果领导胆怯退缩,团队是不是会垮掉?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恰恰是整个团队里信念最崇高最坚定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要取得真经教化万民,不会像几个徒弟那样,受了挫折就想着散伙。
同时,唐僧兼有仁德,他博爱天下,悲天悯人,连妖怪的性命都会怜悯,自然更疼惜自己的下属。
纵观古往今来,能礼贤下士的人,都会赢得部下的真心拥护。
当然,深入剖析的话,不难发现,唐僧师徒四人其实也是利益关系。
三个徒弟保护唐僧顺利取得真经,他们会脱去天庭罪犯的身份,也会因为追随唐僧有功被封神,换句话说,他们最后都分享了唐僧的成果。
我们再回头看看现实中,哪一个团队不存在着利益关系呢?只要团队目标达成,每个成员都会是受益者。
而优秀的团队管理者,往往更懂得优待下属,不吝奖赏,与大伙共同分享成果。
《西游记》中,按照个人能力来说,唐僧的确是最弱的。
但是他有一个管理者该有的素质,他的信念能保证团队不偏离目标,他的仁爱让自己深受下属爱戴,加上承诺取经受封的利益驱使,更让所有人都不会轻易放弃取经事业。
所以说,唐僧坚强的信念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决定他领导地位的根本。
02带团队,知人善任是真正的学问我们常常会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再强大也不可能超越团队的力量。
唐僧这么“无能”,为什么他能当领导?《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代第一篇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以玄奘游历天竺国学习佛法经历的很多磨难为蓝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包括唐僧在内的师徒五人,形象鲜明生动活泼有趣。
小说中他们一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求得正果。
它的作者其实一直是个迷。
只知道他在明代便已经写出来了,现存的明代百回的版本并没有作者的署名。
这就像是小说本身那样让人感觉扑朔迷离,直到清代时才有学者提出《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现在《西游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同时也有非常多与之相关的文学和美术作品问世,这些作品总是能够因为小说本身的魅力而受到追捧,其原因不言自明。
在小说当中主要人物有五个,第一个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第二个是好吃懒做的猪八戒,第三个是任劳任怨的沙悟净,第四个是化身坐骑的白龙马,第五个则是师傅唐僧。
而唐僧的形象在小说中被描述成为一个肉身凡胎,他是取经团队当中最没法力的那一个,而且还总是固执地不听从徒弟的劝告惹上妖魔鬼怪。
但从整个团队的职位来看,唐僧却是整个团队的领导、师傅。
他遇到困难了需要徒弟帮扶,遇到危险了需要徒弟解救,甚至饿了都需要徒弟化缘讨饭给他吃。
很多读者都觉得他是一个猪队友,不理解为什么他是整个团队的领导。
这也成为了很多评论家们争相评论的话题之一。
玄奘被动示弱成就团队凝聚力其实纵观整个中国的历史,很多开国皇帝并不是最有能力的一个,汉高祖刘邦曾经评价过其手下的几位能臣干将: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做领导并不是方方面面都要强于下属,想要成就事业,往往要在下属面前示弱。
小说刚一开始介绍的其实并不是唐僧,而是他的大徒弟孙悟空。
天产石猴孙悟空来自一个叫东胜神州傲来国的地方,本来和众猴群一起嬉戏玩耍,后来成为了花果山水帘洞的猴王。
唐僧为什么能当孙⼤圣们的领导?⼩时候看《西游记》,有⼀点⾮常不理解,那就是孙悟空、猪⼋戒、沙和尚⽐唐僧的能⼒都强,为什么这些⼈都要拜唐僧为师,并在唐僧的领导下前往西天取经?要知道,孙悟空可不是⼀般的主⼉,他能七⼗⼆变化,能⼤闹天宫,能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屁滚尿流,连⽟皇⼤帝都怕他、敬他并不得不送他⼀个“齐天⼤圣”的光荣称号,能⼒可⼤了。
猪⼋戒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本是天庭堂堂正正、威风凛凛的天蓬元帅,能三⼗六般变化,⽽且⼒⼤⽆⽐,在打妖⽃妖中经常是个先锋和勇将,功夫相当的不错。
⽽沙和尚呢,本是天庭的卷帘⼤将,就算被罚到了凡间,也能在⼀条深不见底的⼤河⾥称王称霸,⽆⼈敢欺,⽆⼈敢惹,本领是相当的⾼强――就连唐僧屁股下的那匹⽩龙马⼉,也不是⼀般的⾓⾊,他本是海龙王的龙⼦,武功了得,本领超凡,唐僧这等凡⼈的能⼒根本不在他的话下,可是,这些⼈物为什么都要要拜⼀个⼈妖不分、只有⾁眼凡胎的唐僧为师,并接受唐僧的领导⼀起前往西天取经?凭什么?为什么?这些问题在⼩时候经常困扰着我。
长⼤以后,才知道唐僧之所以能当孙⼤圣们的领导,是有⼀些社会学、领导学的原因的,⽽且因为学过辩证法,知道可以从正⾯看,也可以从反⾯看。
在这⾥,我们就从正⾯分析分析,⾄于从反⾯看,那是诸位看官的事情,我在这⾥并不多⾔。
⼀、从权⼒的来源来看,唐僧是合法的领导。
按照西⽅著名学者的观点,权⼒或权威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是⼈民的选举,⼆是组织的授权,三是个⼈的⼈格魅⼒。
唐僧能当孙⼤圣们的领导,当然不是悟空们的选举结果,也不是其个⼈⼈格魅⼒使然――尤其是在唐僧刚担任悟空们的领导时,其个⼈的魅⼒是被悟空们所否定的。
在孙⼤圣们看来,这个唐僧除了⼈妖不分、武功低下等能⼒缺点外,还存在着⼼慈⼿软、爱哭⿐⼦等⽑病,不是他们⼼⽬中的领导。
但是,有⼀点孙悟空们是不得不服的,这就是唐僧的领导⾝份是观⾳菩萨给的,观⾳菩萨是佛界的上层⼈物,代表着佛教组织给唐僧授予了领导权,因此,处在五⾏⼭压迫之下的孙悟空为了⾃救不得不屈从于这种权威,因此,唐僧合法地、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孙⼤圣们的领导;⾄于能⼒问题,那也得由组织和领导说了算,即所谓说你⾏你就⾏,不⾏也⾏;说不⾏就不⾏,⾏也不⾏。
唐僧为什么能当领导
提到团队一词,不由想到了由师徒四人组成的“西天取经”团队,人数不多,但个性鲜明。
有时也诧异唐僧怎么能做团队的领导?然细想:悟空精通业务思想活跃,但个性太强缺乏仁爱与耐性,团队如交给他领导怕是不得人心,未有能人愿意在他手下干事;八戒情感丰富胸无大志,且贪吃好色心胸狭窄,他带领的团队必是一盘散沙最终将难以维系;沙僧吃苦耐劳质朴无华但资质平平,团队在他的带领下想必是死气沉沉,成效不佳。
由此看来这一团队还非唐僧领导不可,再细想唐僧成为领导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之外,他身上也有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一些良好的品质:
一、目标坚定,毫无私心。
唐僧的口头禅是:“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无论是遇到妖魔鬼怪还是美女诱惑,均态度鲜明坚决,不忘团队的终极目标,遇庙便进,遇塔便扫,目标之坚定,心之虔诚,让人慨叹,让人愿意为之辛劳。
且一路之上从未搞过特殊化,有桃吃桃有斋吃斋,露宿荒山借住茅屋,未有过半点怨言与愤怒,让人心生敬佩,也难怪悟空数回花果山依然割舍不下。
二、知人善用,用人之长。
唐僧熟知三个徒弟的能力与个性,并能根据其个性与能力的不同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悟空精通业务,故而前方探路冲锋陷阵;八戒殷勤胆小,近前牵马灵活机动;沙僧吃苦耐劳,随后挑担妥当。
试想想别的分工方案,换个顺序?会不会变得有点怪异?这也是唐僧的高明之处,三人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发挥专长,其间唐僧又擅长
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虽有小矛盾但在关键时刻又能携手共进,精诚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取经伟业终成正果。
三、容人之短,待人以心。
三个徒弟均有明显的缺点,但很少见唐僧如父母般的批评指责,就算是规劝也让你感到一份深深的情感,态度极其诚恳,极少愤怒时刻;就算是惩罚也是万般无奈、于心不忍、转身含泪而为之;就连对妖魔鬼怪也能生出同情恻隐之心,虽有点迂腐,但心地善良、为人随和、心底无私,故而就连悟空这般骄傲之人也愿意为他所用,八戒这般自私之人也会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哭泣流泪竭尽所能,也难怪九九八十一难难难有贵人相助,得人心者得天下也,看来唐僧除了会用紧箍咒这样的制度约束以外,也有他的一套思维方式处事方式,也绝非平庸之辈。
唐僧有其可取之处,但他也绝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好领导,我想他要成为好领导首先应当提高一下业务水平,虽不一定要和悟空相提并论,但最起码能在悟空到来之前还有还手之力,不至于每次都是:悟空快来救救为师,为师好想你 ......”,也不至于耽误了行程惨遭了不幸;其次还应当提高一下认识水平,虽不一定要像悟空一样火眼金睛,但最起码能认清形势分清是非,不轻信他人,不至于每次事后悔恨地说:“悟空为师错怪你了…..”,也不至于长此以往降低了威信,失了尊严;第三应该完善一下个性,不必如沙僧寡言慎行也不必如八戒一般多情易感,但起码不要总是娘娘腔菩萨心肠,也该果断些雷厉风行些,好歹有点大丈夫男子汉的气概;第四也应该在增加点生活情趣,不要一路总是降魔捉怪餐风露宿,事业固
然重要,但如果生命里只剩下事业也就没了意义,适当的时候也应该看看风景。
人无完人,事可尽美。
唐僧虽不是个标准的好领导,但他身上有着做领导必不可少的特质,三个徒弟虽不是理想化的好员工,但各有长处,在唐僧的带领下,师徒四人历经磨难终成了取经这一伟业。
其实除了上述的偏向个人气质品德修养以外因素,作为领导一定不能小心眼玩谋略,只在乎眼前的胜利与成功,应该用广阔的胸怀用智慧关注整体与长远,用人格魅力包容不同员工的不同个性,充分发挥互补力,在保证团队目标的前提下了解大家的角色期盼,按大家的期盼去努力而不是按自己的理解去努力,真正做到包容理解和引领;作为领导还要不段改善自己及团队的认知,从而建立自己的统领力。
一个正确有利于团队发展的想法要得到共识,要经过充分的宣传不断地交流沟通,要不断为团队输入新鲜的血液,要改忠言逆耳为顺耳,改良药苦口为爽口,要发挥团队队员之间的积极影响,通过“扪心自问”自我反省、“左顾右盼”沟通交流、“登高望远”学习模仿,不断优化改善团队的认知模式,最终才能使团队始终处于活力四射的状态;作为领导还应注意规范团队的情绪,从而产生共鸣力。
脑力体力劳动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劳动那就是情绪劳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行为不能带入工作,也就是不能将影响他人伤害团队利益的情绪带入工作之中,要注意规范情绪,把自己的期盼表现出来形成期待效应,同时加以关注鼓励,让每个员工都有成就感,进而增加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使团队积极向上最终达成个人与团队双赢的良好局势。
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但我相信只要每一位领导肯学习肯努力善于学习善于努力,就算是唐僧那样的领导,依然会让压于太行山下的悟空,荒唐在高老庄的八戒,游荡在流沙河的沙僧一起为一个目标积极努力奋斗,最终取得善果成就个人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