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桥患者影像、心电图及相关临床特点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4.07 KB
- 文档页数:2
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行走于心肌内,通常会引起血流的阻塞或压迫,大部分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心肌桥会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
查出心肌桥的方法主要有心电图、冠脉造影、心肌灌注显像、磁共振成像和心脏超声。
具体如下:
1、心电图:心电图是最常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判断心肌是否有异常。
对于心肌桥,心电图可能会显示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异常现象。
然而,心电图并不是特异性诊断心肌桥的方法,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进行判断。
2、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利用X射线观察血管的情况。
对于心肌桥,冠脉造影可以直接显示冠状动脉是否有压迫现象。
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但是由于是侵入性检查,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3、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核医学检查方法,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物质,观察心肌的血液供应情况。
在心肌桥的情况下,心肌灌注显像可能会显示出血流减少或异常。
4、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图像,可以准确地观察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对于心肌桥的诊断,MRI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在心肌内的位置和程度。
5、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心肌桥的情况下,心脏超声可能会显示出冠状动脉在心肌内的压迫或挤压现象,以及血流速度的异常。
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分析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556例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肌桥的冠脉造影特点、心肌桥的检出率、临床意义及诊断治疗原则。
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是冠状动脉于收缩期管腔狭窄,而舒张期管腔正常,呈现“挤奶现象”。
在155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发现冠状动脉肌桥144例(9.25%);其中有典型心绞痛症状者68例,不典型症状者61例,无症状者15例。
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给予β阻滞剂或钙离子拈抗剂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经冠脉造影检查心肌桥检出率较高,可引起心绞痛等临床症状,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标签:心肌桥;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当一段冠脉被心肌所覆盖,该段心肌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该段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
因为冠状动脉供血绝大部分在收缩期,而心肌桥仅在收缩期压迫冠状动脉,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量影响不大,不应引起临床症状。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人们对心肌桥的认识逐渐增多。
目前认为心肌桥在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方面有重要影响[1]。
本文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56例患者,分析心肌桥的冠脉造影特点、心肌桥的检出率、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56例住院患者,其中男965例,女591例,年龄24~82岁,平均(52.6±8.5)岁。
1.2 方法使用GE2100数字平板造影机,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桡动脉,如桡动脉穿刺不成功改穿股动脉,穿刺成功后选用多用途造影导管,多体位投照下行冠脉造影。
投照体位常规是左侧4个、右侧3个,分别是蜘蛛位、左肩位、右肩位、肝位、左前斜、右前斜及头位,如分辨不清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加照其他体位。
基础研究心肌桥的心电图特点分析周丽萍上海市安亭医院 上海市 201805【摘 要】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心电图特点。
方法:对我院接诊的54例心肌桥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28例为II-III级狭窄,26例为I级狭窄;静息心电图,29例表现为ST-T或者T波发生改变,25例心电图表现正常的患者中,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其中2例早期复极样改变,9例有间歇性T波改变或者ST-T波改变。
结论:心肌桥冠状动脉狭窄与心电图STI-T的变化存在直接关系。
【关键词】心肌桥;心电图;特点心肌桥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常走行在心外膜下结缔组织中,若出现一段冠状动脉行走在心肌中的情况,那么该束心肌纤维就可被称之为心肌桥;而在心肌桥下行走的冠状动脉则可将其称之为壁冠状动脉。
因在每一次的心动周期中,当其出现收缩阶段时,壁冠状动脉都会因此受到挤压,从而导致远端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造影表明该节段收缩阶段血管腔会受到严重挤压,到了舒张期则会恢复到正常状态,被称之为“挤奶现象”[1]。
伴随着冠状动脉CT血管噪音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持续发展,心肌桥的发生率也随之不断增加。
现对心肌桥患者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了解心肌桥心电图ST-T变化与心肌桥之间的相关性,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由于胸闷、心前不适、心悸到院行官脉造影的患者共214例,经诊断54例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其中女性22例,男性32例,年龄为33-81岁,平均年龄为(58.32±8.71)岁,其中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6例为高脂血症,29例为高血压病,9例肥胖,14例糖尿病。
1.2 方法通过桡动脉进行穿刺,运用Judkins法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运用多体位投照进行拍摄。
心脏收缩阶段会出现舒张期恢复正常、某一冠状动脉阶段性狭窄,这表明是因心肌桥而造成的冠状动脉阶段性狭窄。
取200μg硝酸甘油行冠状动脉内注射,排除冠状动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