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高、超重、大跨度转换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537.14 KB
- 文档页数:3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与探讨发布时间:2022-12-28T02:29:09.91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6期8月作者:李鑫[导读] 本文主要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李鑫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一、前言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所应用的支撑体系。
如果模板支撑高度在8m以上,或者模板搭设跨度在18m以上,或者施工总荷载在15kN/m2以上,或者是集中线荷载在20kN/m2以上,即可成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与一般的支撑体系相比,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保证高大支撑模板施工的顺利进行。
某高大支模支撑体系,为确保结构工程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外型尺寸、外观质量都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节约工期,选用最先进、最合理的模板体系、支撑体系和施工方法。
梁、板、柱模板采用915mm*1820mm*18mm覆膜胶合板,采用50*100*2000mm木方作次龙骨,采用φ48mm×3.2mm钢管作主龙骨。
支撑采用φ48mm×3.2mm扣件式钢管内支撑满堂搭设,钢管与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固定;采用可调托撑与钢管相结合模板支撑体系。
模板体系的选择应遵循支拆方便、牢固可靠的原则。
下面就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1)板的支撑体系参数确定。
支模采用Φ48.0×3.2mm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立杆顶部设置可调托撑,托撑上设置Φ48.0×3.2mm双钢管主龙骨,主龙骨悬挑长度超过300mm加设一道立杆;设置剪刀撑,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向每4.5m由底至顶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大于6m,在竖向每4.5m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大于6m;模板采用915mm×1820mm×18mm胶合板,板底次龙骨采用50×100方木,间距300mm立放;所有楼板支撑架底部基础均设置垫块。
质量不大于25k g,进场时用游标卡尺严格检查。
(2)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未见发生破坏;(3)模板、木方质量要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 B5005》标准,尺寸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场验收,确保质量;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
的主次楞间距应严格按方案设计要求施工 ,梁底立杆加密一排,立杆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错开距离不宜小于500m 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在立柱顶端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在离地200m m高处按纵下横连续竖向剪刀撑;续水平剪刀撑;抱箍柱;托丝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200m m,顶托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应对照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意见进行全面检查,并上报公司复检,对架体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堂脚手架体上;行;梁浇筑时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实施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查同意后方可续继施工。
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模板;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结构质量优良,圆满完结语大跨度高支模支撑架的搭设、混凝土浇筑的过程都是重大危险源,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专项安全方案采取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以防止出现架体坍塌、支撑架下沉等严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下转第101页)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4]《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5.作者简介肖跃彬(1983-),男,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本科学历,江西省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研究方向: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及要点探讨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推动了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中的一种施工技术,既能丰富建筑的功能,也有效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不过,现阶段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支撑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要充分分析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的要点,确保支撑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水平,以此促进建筑工程的有序实施。
标签:高大模板;施工;支撑;要点在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属于危险比较高的施工环节,如支撑体系设计、施工以及拆除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甚至产生安全风险。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缺少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的重视,没有切实做好设计、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
所以,针对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及要点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对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一些高度比较高或者跨度更大的混凝土主体结构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
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也会逐步扩大。
这种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提升施工的效益。
(一)合理选择模板支撑体系方案模板支撑体系方案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高大模板支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选择方案的过程中,要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结构选型的过程中,要明确受力,搭拆方便以及方便检查验收;材料方面,要易于保养维修、常见、可周转利用;结构设计要造價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
(二)方案编制、专家论证及完善方案在初步确定方案之后,要由专家组对模板支撑体系方案进行审查论证,其中主要针对安全保证措施、支撑系统方案设计、施工方法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等多项内容,经过专家组的论证审查之后,对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以此来指导施工的顺利实施。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设计和搭设要点分析摘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大,科学、适用的专项施工方案是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
编制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当前工程的现场条件、技术原则和相关工程经验。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编制、实施过程中设计和搭设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可以作为同类工程的参考。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要点;搭接要点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high risk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harm to society of high formwork supporting system,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construction scheme is the key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afety accidents which based on an overall analysis of site condition,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related experiences. A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oints for the design and building of the high framework supporting system with specific engineering cases.Key words: high formwork supporting systemkey points of designkey points to lap over中图分类号:N94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现代综合性建筑如文体馆、展览中心、酒店等常常设置有多功能厅、大会议室、活动室等高大、空旷的公共空间,相应的建筑施工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由于构造复杂、结构失效突然和坍塌后社会危害巨大的特点,对支撑系统施工方案编制提出了严格要求。
浅析超高大跨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与技术控制措施摘要:超高、超跨度或超荷载的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理论尚未完善,施工技术难度大,影响因素多,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方案设计不合理或施工操作不当会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因此本文以福州临江新天地工程为例,介绍了其连接体超高大跨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论述了架体的特点,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的设计、搭设构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关键词:超高大跨模板;支撑体系;满堂脚手架;施工技术临江新天地(地块四)玉岛苑1~8#楼,总建筑面积121180.7m2,1~8#楼属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一层,1~8#楼地下室顶板以上为2层连接体,连接体以上为18层住宅,建筑总高度为:78.3m,抗震等级三级。
连接体层高12.6m。
连接体建筑面积32060. 6m2 。
连接体梁板模板架子搭设构造参数:立杆沿跨度方向间距950mm,立杆步距1200ram,顶托丝杆长度不大于500mm,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即排距)1200mm。
梁下横向立杆间距1300mm。
1 架体特点1)预应力框架梁和板跨度大,层高高:以变形缝为界分四个区,每个区四周共有l6个柱子,其中四个角柱为1200×1200mm,其余为1450×1450mm,层高12.6m。
预应力梁的截面尺寸为600×1600mm,跨度33.5m。
边框梁的截面尺寸为400×700mm,井字梁的截面尺寸为250×500mm,楼板厚度100mm,跨度8400mm。
2)荷载大:不同于普通的脚手架只需满足施工中人、物及脚手板的荷载,而是要承受较大的结构及施工荷载,梁的截面尺寸为600×1600mm,楼板厚度100 mm,边梁截面尺寸为600×1600mm,梁砼自重8.16KN/m,线荷载设计值达到11.368Kn/m,板自重达到4.81Kn/m。
经过分析比较论证,最终确定用碗口脚手架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辅以钢管脚手架配合加强和连接。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高大模板在工程施工中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尤其是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如在支撑体系设计、施工、拆除中操作不当,不仅会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下降,产生主体结构开裂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有可能产生诸多安全风险。
究其原因,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建筑施工设计、施工管理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督不到位。
因此,有必要提高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水平,加强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分析1导言无论是何种功能的建筑,都需要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用作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
但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重点部位以及关键环节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
并且留有相应的安全储备,做好安全应急保护措施,提升施工安全性,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支模的确定范围及原则2.1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梁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混凝土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荷载×分项系数。
钢筋混凝土自重=梁的截面面积(㎡)×25.5kN/m3(24k N/m3为新浇筑普通混凝土自重标准值,1.5k N/m3为每立方钢筋混凝土的梁构件钢筋自重标准值,对超大型梁应按照实际自重计算,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混凝土比重取两者之和);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梁宽m×2.5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施工均布活荷载系数取1.4。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进行反推,当梁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0.50㎡时为超限梁构件。
2.2施工总荷载大于15k N/m2的板施工总荷载=永久荷载(钢筋混凝土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荷载×分项系数。
浅谈大跨度梁板高支模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大跨度空间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大跨结构的高模板支架施工工艺及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跨度;模板支架;支撑体系;1、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结构1.1桁架结构与网架结构桁架也是一种大跨度结构。
桁架结构虽然可以跨越较大的空间,但是由于它自身具有一定的高度,而且上弦一般又呈两坡后曲线的形式,所以只适合担当作屋顶结构。
网架结构也是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
它具有刚度大、变形小、应力分布均匀、能大幅度地减轻结构自重和节省材料等优点。
网架结构可分为单层平面网架、单层曲面网架、单层平板网架和双层穹隆网架等多种形式。
但层平面网架多由两组互相正交的正方形网格组成,可以正方,也可以斜放。
这种网架比较适合于正方形或接近于正方形的巨型平面建筑。
如果把单层平面网架改变为曲面、拱或穹隆网架,或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刚度并减小构件所承受的弯曲力。
从而增大结构的跨度。
网架结构象框架结构一样,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即支承建筑空间的骨架是承重系统,而分割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断,只承受自身重量,不承受其它传递荷载的。
在网架结构体系下,室内空间常依照功能要求进行分隔,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半封闭或开敞。
1.2 拱券结构及穹隆结构拱形结构在承受荷载后除产生竖向作用力外还要产生横向的水平推力,为保持稳定,这种结构必须要有坚实、宽厚的支座。
例如以筒形拱来形成空间,反映在平面上必须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厚实的侧墙,拱的跨度越大,支承它的墙则越厚。
很明显,这必然会影响空间组合的灵活性。
为克服这种局限,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又在单向筒形拱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双向交叉的筒形拱。
1.3 壳体结构通常用轻质高强材料做成的结构,若按强度计算,其剖面尺寸可大大地减小,但是这种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却容易因变形而失去稳定并最后导致破坏。
超高大跨度结构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摘要:针对某高校科研实验大楼超高大跨度高大模板施工现场的难点,提出超高大跨度结构高大模板支撑的搭设方案,通过对模板支撑钢管支架系统的受力计算及立杆稳定性验算,进一步完善支撑系统构造措施,保证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确保整体稳定性、防止失稳和坍塌事故发生。
对该工程高大模板方案编制、受力计算及施工措施等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关键词:超高大跨度;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某高校科研实验楼为框架剪力墙复杂结构,平面为扁“回”字型,立面为“门”字型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一层层高4.5m,二层及以上各层层高均为3.6m,总高度60m,总建筑面积43721㎡。
该建筑“门”字型洞口顶部为十层楼面,楼面标高36.85米,位于6轴至9轴交A轴至C轴及F轴至H轴的南、北两大施工区域,如图2十层平面图阴影部分所示。
在进行两大区域的施工时需采用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
两大施工区域楼面长25.2米,宽14.2米,两大区域间距为20.2米。
楼板为250㎜厚的现浇BDF管空心楼板,空心率为20%。
B轴、C轴、F轴、G轴均有一跨度为25.2米的纵向型钢混凝土主梁,截面尺寸为700mm×1500㎜;次梁截面为300 mm×700㎜。
2 主要施工难点难点1:层高高,跨度大,模板支撑系统要求高:1.5米高型钢梁中间24.3米净跨度范围内层高36.85米,空心混凝土楼板厚250mm,在该跨度下搭设的支架高达35米,属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且型钢梁上配主筋为40根直径为32㎜三级钢,腰筋8根直径为20㎜二级钢,箍筋为12@100/200及10@4 00,各种施工荷载大,对模板钢管支撑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难点2:由于该高大满堂架需支撑在人防地下室顶板,夹层顶板及二层楼面上,而非直接支撑在地基上,因此需对人防地下室顶板,夹层顶板及二层楼面采取有效的底层支撑措施以保证架体的稳定。
浅谈超高、超重、大跨度转换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要点张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建筑业快速发展,超高、大跨度现浇转换梁结构得到广泛应用,转换梁支撑体系的合理设置和科学施工则是保证转换梁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结合泉州某某酒店工程的转换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实践,阐述了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以保证支撑体系的搭设质量.【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90-91,106)【关键词】转换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扣件;钢管;施工方案【作者】张建文【作者单位】福建省兴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泉州 36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55.21 工程概况泉州某某酒店主楼○10轴~○17轴交轴~Ⓖ轴范围为酒店大堂部分,层高+15.400m,该范围内楼板模板支撑体系搭设高度达16.2m(地下室顶板-0.800至四层板 +15.400m),属于高大模板工程。
该范围内○12轴~○15轴设一根截面尺寸为1.0×2.0 m、跨度为17.6m的转换梁,如右图所示,在该转换梁的○13轴及○14轴处各设置一根框架柱承受该范围内四~十五层的全部结构荷载。
2 前期工作2.1 编写专项施工方案该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以下简称高支架)超高,超重、大跨度(转换梁),搭设难度较大,经综合考虑,选择施工方便、构造简单、经济合理、承载力大、安全可靠的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该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而如何保证该层楼板特别是转换梁高支架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施工的难点和重点,根据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在高支架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工程实际,编制能够全面指导高支架搭设的专项施工方案。
酒店-主楼中高大模板部位平面布置图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除了要包含编制说明及依据、工程概况、施工计划等内容外,更应包含以下几个重要内容,以保证经设计的高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活荷载及风荷载。
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茂全1.前言随着建筑造型越来越趋于现代化,为满足特殊功能要求,超高、大空间、大跨度结构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多。
对于“三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几年,针对这种结构形式,超高、大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支撑架体施工技术,在七建集团公司内部已经趋于成熟。
“超高、大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支撑体系”采用轴向传力较好的碗扣脚手架,同时加设竖向和水平剪刀撑、连墙件等稳固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支撑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增大了承载能力和横向刚度,为“三超”模板体系的安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施工操作平台和结构成型支撑体系。
在“兰州市九州台老虎梁”、“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超高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同时为装饰工程施工提供了便利。
2.工法特点2.1 超高大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支撑施工,较传统架体大大缩短搭设周期。
2.2 碗扣脚手架支撑体系杆件连接、传力为轴心传力,架体承载平台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的特点,针对结构施工提供稳定支撑。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超高大空间、大跨度的结构构件的施工。
4.工艺原理4.1 在超高大空结构下按照计算书要求搭设碗扣式钢管支撑脚手架,在支撑脚手架顶端安装大梁和楼板模板,形成安全、可靠的操作承载平台。
架体中部按照高度要求搭设隔离层。
4.2 架体与周边框架柱、剪力墙可靠连接,框架柱采用抱箍形式,剪力墙采用穿墙螺栓连接形式。
4.3 支撑架体自下而上连续搭设竖向剪刀撑,以增加架体刚度,提高稳定性;同时在与竖向剪刀撑对应跨内搭设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按3.5m左右高度间隔布置,以增强架体水平抗剪稳定性,形成稳定的承载平台,利用支撑架体进行模板安装。
4.4 模板空隙部分用脚手板封闭,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5 受力传递顺序:超高大空间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模板→承载平台及支撑架体→底部架体支座或垫板→地面或建筑主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