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c卷学情分析表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报告学校名称:XXX中学报告人:教务处时间:20XX年X月一、学生整体情况分析本学年高一共有X个班级,共计X名学生。
从整体情况来看,高一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校园生活中展现出了较好的素质和潜力。
1. 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了积极的状态,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了学科能力。
大部分学生对学校课业要求较为认同,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学生们对未来的学业规划也开始有了初步的规划和思考。
尽管如此,还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学习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堂笔记不够认真,作业提交不及时完成,考试成绩偏低等。
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提高自身的学业水平。
2.勤工俭学情况大多数学生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等,积极参与校园生活,并在其中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同时,一部分学生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还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个性情况高一学生中个性各异,有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乐于交流,与同学和老师关系融洽;有的学生内向害羞,较为孤僻,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生学科成绩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在各学科中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来说,学生的学科成绩分布呈现出了比较均衡的状态。
1. 语文成绩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表现较为出色,对课文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强,善于表达,乐于阅读。
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课文理解不透彻,阅读量不足,需要加强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
2. 数学成绩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成绩不够理想。
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辅导,促使学生提高数学学科的成绩。
3. 英语成绩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情分析后的质量分析●学生情况的基本分析本学期我校2013届学生加试政治学科的人数比较多,加试学生人数34人,其中美术加试15人,编导加试意向人数6人。
在非艺术类的学生中,语数英三门成绩在历次考试中基本稳定于A、B档的学生约3-4人。
其中有5—6名学生偶有起伏,还有1-2名学生高二下半学期成绩呈上升趋势,具体情况还在跟踪观察中。
艺术加试学生中约10人成绩始终在D、E档徘徊,虽然经过艺术专业考试,通过了本科最低线,文化课要求300分左右,加一学科作为抓分主学科目标基本在90—95分左右。
所以,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情况,在政治加一班级中我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别,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成绩目标。
第一组对象为前三科成绩稳定在A、B档和在B、C档之间偶有起伏的3-5名左右学生,我为他们设定的成绩目标为105-115分,顶尖学生最好能够120以上的高分。
但现在存在的难度是这5名同学对政治学科的投入度也各不相同,有些参差不齐,造成了教学上很大的难度。
第二组对象一部分为前三科成绩基本可以稳定在C1档前,学习态度认真,有坚定的本科加试信念,加一学科有潜力的3-5名同学;另一部分为艺术专业学习情况较好,前三科在C档间起伏,希望考入较高层次艺术类本科的3-4名同学。
两部分人数相加约7-8人左右。
这些同学因要弥补前三科的分数不足,在加一学科上较有潜力或相对优势,就要靠加一学科拉分,故而我对他们的定位在100-105之间。
第三组对象为坚定加一而前三科成绩起伏较大以及艺术专业刚过关,前三科成绩能稳定在D3档前的约12-15名左右学生。
这些学生前三科成绩和水平基本稳定,上升空间不大,精力可能主要需要放在语数外学科上,我给这组学生的成绩定位在85-90分左右。
但因为这组学生学习基础和态度比较差,主观努力不够,其中有一部分裸考生并不适合加一学科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取观望态度,适时劝说学生放弃加一学科,而美术加试的本组学生则比较需要采取人盯人,加强基本复习等的战略战术。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本次政治月考试卷题型保持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
由于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对高中学习生活逐渐适应,因此试题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答题习惯的培养。
本试卷具有以下特点:1、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优生有较好的成绩,学困生也能够取得与自己相符的成绩。
学科 人数 满分值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政治 8482、重基础知识,试卷中有很多识记的内容,重在学生的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平时的知识记忆点突出。
3、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
主观试题体现最明显,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内容鲜活,语言简洁,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第一次月考试卷综合分析表序号科目考试人数级平均分难度() 区分度(>) 信度(>) 标准差客观题主观题全卷客观题主观题全卷客观题主观题全卷客观题主观题全卷7政治848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一)、评卷采用网上阅卷形式,选择题由计算机评阅,主观题有评卷组评阅。
评卷组根据“分题评阅、组内交流研讨”的原则按时完成了评卷任务。
政治 客观题 满分值:题号满分值 答案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零分率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 C 848选项 人数 比例%C 588B 118A 111D 30留空 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809A 22C 15B 1留空 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3 A 848选项 人数 比例%A 628B 199D 13C 8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4 C 848选项 人数 比例%C 772D 34A 21B 19留空 2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5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819C 10B 10A 9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6 A 848选项 人数 比例%A 748C 52D 44B 4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7 B 848选项 人数 比例%B 589D 175A 45C 38留空 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8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738C 61B 33A 14CD 1ABD 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9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769A 46C 28B 5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0 A 848选项 人数 比例%A 553C 208B 57D 30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1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420B 211C 127A 88BD 1AC 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2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476A 287C 54B 3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3 C 848选项 人数 比例%C 546B 234D 49A 16留空 3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4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690C 89B 50A 19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5 B 848选项 人数 比例%B 765A 77C 3D 2留空 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6 C 848选项 人数 比例%C 739A 55D 41B 13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7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389B 333C 86A 40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8 B 848选项 人数 比例%B 617A 201C 21D 9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9 C 848选项 人数 比例%A 511D 208C 117B 11留空 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0 C 848选项 人数 比例%C 807B 26D 12A 2留空 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1 C 848选项 人数 比例%C 570B 128A 78D 69留空 2BC 1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2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402B 286A 97C 63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3 A 848选项 人数 比例%A 765B 36D 29C 18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4 D 848选项 人数 比例%D 788A 33B 25C 2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5 A 848选项 人数 比例%A 502B 293D 28C 24留空 1(二)、在评卷中发现了学生答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共性问题:(1)学生普遍存在对文科知识学习不重视的问题。
高中政治学学情分析一、学科背景高中政治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政治活动和政府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研究政治学,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流派和政策制定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在高中政治学学科中,学生的学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 兴趣与动机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对他们在政治学学科中的研究表现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学生可能对政治学感兴趣,因为他们对政治活动和社会问题有浓厚的兴趣。
这些学生通常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深入研究政治事件。
另一些学生可能对政治学缺乏兴趣,认为它与他们的生活无关。
这些学生可能需要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提升他们的研究动力。
2. 研究能力和背景知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背景知识对他们在政治学学科中的表现也有很大影响。
某些学生可能在分析和理解政治概念方面较为得心应手,他们可能已经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并且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研究内容。
相比之下,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复杂的政治概念,并且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来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3. 研究环境和资源研究环境和资源对学生的政治学学科表现也有影响。
学校提供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政治学教材的丰富性以及学生自身使用的辅助研究资源都会对他们的研究产生影响。
在一个提供良好研究环境和充足资源的学校,学生往往能够更好地掌握政治学知识和技能。
三、提高学生学情的策略为了提高学生在高中政治学学科中的学情,以下是一些简洁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1. 创造性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的兴趣。
例如,组织模拟选举活动、辩论赛和政治角色扮演等,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科研究。
2. 多样化的研究资源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包括图书、互联网资料和电子研究平台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研究需求和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政治学的知识和应用。
3. 强调实践和应用教师可以将政治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 您所在的年级是?A. 一年级B. 二年级C. 三年级D. 四年级E. 五年级F. 六年级G. 七年级H. 八年级I. 九年级J. 高一K. 高二L. 高三3. 您所在的学科是?A. 语文B. 数学C. 英语D. 物理E. 化学F. 生物G. 历史H. 地理I. 政治J. 体育K. 美术L. 音乐M. 信息技术二、学习态度与习惯4. 您是否喜欢您的学科?A. 非常喜欢B. 比较喜欢C. 一般D. 不太喜欢E. 非常不喜欢5. 您是否经常预习和复习?A. 经常B. 偶尔C. 很少D. 从不6. 您是否喜欢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A. 非常喜欢B. 比较喜欢C. 一般D. 不太喜欢E. 非常不喜欢7. 您是否善于总结归纳?A. 非常善于B. 比较善于C. 一般D. 不太善于E. 非常不善于三、学习效果与困难8. 您认为自己在学科学习中的成绩如何?A. 非常好B. 比较好C. 一般D. 不太好E. 非常不好9. 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A. 理解知识有困难B. 记忆力不好C. 应用知识有困难D. 作业完成有困难E. 其他(请说明)10. 您认为影响您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 课程设置不合理B. 教学方法不合适C. 自身学习方法不当D. 家庭环境影响E. 其他(请说明)四、教学建议与期望11. 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建议?A. 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B. 教学节奏更加合理C. 增加课堂互动D. 提供更多实践机会E. 其他(请说明)12. 您对学校的教学资源有何建议?A. 增加图书馆藏书B. 提供更多线上学习资源C. 增加实验室设施D. 提供更多学术讲座E. 其他(请说明)13. 您对未来的学习有何期望?A. 提高学习成绩B.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C.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D. 培养创新精神E. 其他(请说明)请您认真阅读以上题目,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填写。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一、引言高一阶段是中国学生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本文将对高一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在这一阶段取得更好的学习成就。
二、整体学情概况高一学生普遍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情特点。
1. 学习压力大高一是学生升入高中后的第一个年级,不论是对学习内容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比初中阶段更高。
学习压力的增大对高一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以应对更多的学习任务。
2. 课程内容繁多高一学生所学科目相对于初中阶段增多,课程内容也较为繁杂。
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课外学习任务的增加导致时间管理上的困难,对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
3. 学习方法不当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很大差异。
有些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有些学生则过于自信,忽视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学习方法的不当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不理想。
4. 学习态度不端正高一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包括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不高以及对学习目标缺乏明确性等。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三、具体问题分析1. 学习压力大的问题高一学生面临课业负担增加、考试内容增多、时间紧张等多重学习压力。
这些压力的来源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学习压力大会使学生焦虑、厌学,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解决方案:- 学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避免课程冲突和过多作业的问题;- 家长应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给予关心和支持,鼓励学生提出课业上的问题;- 学生自己需要调整心态,学会适度放松,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2. 课程内容繁杂的问题高一学生所学科目增加,每个科目的内容也相对深入和复杂,对于学生来说,课外学习任务的增加带来了时间和精力上的负担,导致一些学科的学习受到忽视。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报告(优质篇)高一学生学情分析报告一、引言学生学情分析是指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进行系统分析,以实现教学个性化、精细化的目标。
本报告旨在对高一学生学情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学习习惯分析、学生学习方法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分析和改进建议。
二、学生学习状态分析1. 学习动力不足根据对高一学生的调查和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激情和动力,对学习缺乏兴趣。
2. 学习态度消极部分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心态负向,对学习结果充满怀疑和不自信。
三、学生学习习惯分析1. 学习计划不合理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没有针对性地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学习时间管理不当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时间管理不当的问题,常常将大量时间浪费在娱乐和社交活动上,导致学习时间不足。
3. 学习环境差学生在家中无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常常有干扰因素存在,例如电视、游戏机等。
四、学生学习方法分析1. 缺乏系统性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学习方法不够明确和有效,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2. 学习方法选择不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根据不同的学科和知识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没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效果。
五、学生学习成绩分析1. 学科总体表现较差根据学生的各科成绩统计,发现部分学生在各个学科上的表现都较差,尤其是数学和英语科目。
2. 个别科目拔尖生表现优异尽管学科整体成绩较差,但仍有个别学生在某些科目上表现出色,例如物理和化学等。
六、改进建议1.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有趣的实验、辅助教材、实地考察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动力。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管理好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篇一:高一学生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学情分析数学组:朱跟社高二学生学情分析一、问题分析1.学生的目标高远,但动力不足。
大部份学生有考上重点高校的愿望,但是学习动力和自信却严重不足。
这一反差很大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量和研究:学习动力和自信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怎样匡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学习的动力?2.高中学习适应性比较差。
高二学生认为新课程进度快,不能适应,对所学内容不能及时做到消化理解。
高二年级学生认为高二课程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也感到不适应。
3.学习自觉性和毅力不足。
部份学生认为,初中学习是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高中老师不如初中老师监督严格;自己比较懒惰,没有做到及时预习和复习巩固。
从在家复习效率来看,如果家长事务繁忙,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和指导,会使一部份学生在家学习效率低下。
部份学生在做完作业后,没有进行及时复习和预习,使学习中的问题越积累越多,这也是缺乏毅力造成的。
4.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意识不强。
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部份学生没有探索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
5.偏科。
部份学生忽略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还有部份学生的英语、物理、化学浮现较大的问题。
6.学习和复习的效率低。
遇到节假日或者班级活动,同学们心浮气躁,不能安心学习;在考前复习中,也不能深入学习,浅尝辄止,考试的时候漏洞百出。
7.学习环境。
部份学生反映课堂纪律不好;教师的教学有问题,课堂上老师讲解过多,巩固练习不够;部份老师的问题设计或者提问方式不当,影响到参预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管理不严格,班风不好等。
二、对策建议1.要研究激发和保护学生自信心的对策。
这些退步较大的学生并没有抛却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我们要运用心理学中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分析出对这部份学生加强匡助和指导的策略。
2.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
进一步加大听课、培训和集体备课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报告(6篇)第1篇: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报告在我校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是不少学生的薄弱点,在高中各学科中,英语学习的困难居其他学科之首(尤其对男生),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高二(1)除少数同学积极性较高外,如___,___,___等。
相当一部分同学比较被动如___,___,___,或非常被动如___,___,___等。
他们的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明大多数人把学习英语看作是“为了高考”是“被迫无奈”,而没有当作是多掌握了一样人生的工具。
因此,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无法将强烈的学习愿望变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有效地推动自己的英语学习。
事实表明,目的明确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较高,而缺乏明确目的的学生,水平较低。
教师应该试图提升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2.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毅力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努力程度不够。
他们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缺乏学习的毅力,没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
他们不愿在英语学习上多花时间与精力,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感。
积极的学习态度会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消极的态度会抑制进步。
他们的学习态度主要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
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呼唤起他们的积极态度,提升学习效果。
要避免一人讲课、众人听课的局面,多一些互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要精神饱满地上课,因为你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
尽量让课堂充满生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缺乏对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对英语的兴趣“一般”或“不大”的人数较多。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重要力量。
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就会产生学习动力。
不少学生对学好英语不抱任何希望。
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
学生自信心越强,就越易学好英语,学习进步越大,学习的自信心就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