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 博弈论(北大第2版)
- 格式:pptx
- 大小:874.97 KB
- 文档页数:109
效用(英文:Utility),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正和博弈亦称为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
负和博弈,是指双方冲突和斗争的结果,是所得小于所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其结果的总和为负数,也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结果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那是定理在一个有n个博弈方的博弈G=﹛S1,…,Sn:u1,…,un}中,如果n是有限的,且Si 都是有限集(对i=1,…,n),则该博弈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但可能包含混合策略。
是由纳什发现的。
美苏争霸的囚徒困境军备竞赛是囚徒困境的又一个典型例子。
下面讲的,源自30年前美国的博弈论课本,本书不敢掠美。
从军事上看,30多年前,美国和苏联是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它们相互对垒。
假定每一方都有两种策略选择,一个是扩军,发展战略核武器,甚至实施“星球大战”计划等;另一个是彻底裁军,直至不设军备。
如果双方都扩军,则各花费2 000亿美元用于军费。
彻底裁军,则军费为0。
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如果美国裁军不设防,但是苏联扩军,苏联就可以任意欺侮和损害美国。
这样,美国会受到很大损失。
损失之大,直至丧失主权。
这使我们可以非正式地把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赢利记做–∞,即负无穷大。
这时候,欺侮人的一方的赢利是多少呢?你可能想象应该是+∞,即正无穷大。
其实不然。
你想想,砍伐一片森林所造成的损失,难道可以用所得到的木材的价值来补偿吗?更不必说占领甚至炸毁对方一座城市,你所得到的远远低于对方的损失。
被欺侮一方的损失,并不会等量地转化为欺侮人的一方的利益,这常常是对抗的规律。
所以,在一方扩军欺侮别人而另一方裁军任人欺侮的情况下,我们假定欺侮人的一方将只掠夺到一个有限数额的财富,比方说10 000亿美元。
这10 000亿美元的掠夺成本是上面讲的2 000亿美元。
1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2.1 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2.2 纳什均衡2.3 无限策略博弈分析和反应函数2.4 混合策略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2.5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2.6 纳什均衡的选择和分析方法扩展囚徒困境-3,-30,-5-5,0-1,-1坦白抵赖坦白抵赖甲乙上策:如果不管其他博弈方选择什么策略,一个博弈方的某个策略给他带来的得益始终高于其他策略,至少不低于其他策略,那么这个策略就是该博弈方的上策。
-3大于-50大于-1坦白是甲的上策坦白是乙的上策在乙选择坦白的情况下——甲选择坦白在乙选择抵赖的情况下——甲选择坦白严格上策的严格上策。
就称为博弈方那么,都有以及任一使得对任何,,博弈方存在策略合个博弈方的任何策略组如果对其他i s s s u s s u s s s s s s s s s n i i i i i i i i i i i n i i i ****111)(),(),,,,,(1−−−+−−′>≠′=−L L例1:博弈G 的得益矩阵如图所示:7,36,62,23,7上下左右甲乙。
“右”是乙的严格上策,“上”是甲的严格上策证明==*2*1:s s如果一个博弈的某个策略组合中的所有策略都是各个博弈方各自的上策,那么这样的策略组合就是该博弈的一个上策均衡。
(1)上策均衡如囚徒困境-3,-30,-5-5, 0-1,-1坦白抵赖坦白抵赖甲乙衡坦白,坦白):上策均策略组合(*=s 均衡——稳定的博弈结果(策略组合)严格上策均衡都成立。
对所有策略组合,不等式对于任何一个博弈方一个严格上策均衡:的为博弈满足以下条件,就称它,的一个策略组合。
如果;人博弈是设),,,(),,,,,(),,,,,,(},,2,1{),,(},,,{),,,(211111*11**2*1*1121**2*1*n n i i i i n i i i i n n n n n s s s s s s s s u s s s s s u n i G s s s s u u S S G n S S S s s s s L L L L L L L L L L L +−+−>∈==××∈=例1:7,36,62,23,7上下左右甲乙。
第十三章博弈论初步目前博弈论发展的非常深入,这里只是介绍一些初步知识。
在四、五十年代,由冯·诺依曼(Von Neumann)、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把对策论、运筹学引入经济学,形成了最早的博弈论。
几时年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予三位博弈论学家:纳什(Nash)、泽尔腾(Selten)和海萨尼(Harsanyi)。
博弈论的英文是GAME THEORY,字面的意思是游戏策略,及用类似游戏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解决社会、经济及其他领域问题的策略、对策,因此有的还把博弈论译成对策论。
准确的说博弈论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寻求最优策略,这里给定的条件包含其他人的策略以及本人的决策对其他决策主体的影响。
策略性活动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大量存在,也可以说,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都是博弈行为。
因此,博弈论作为一种方法,广泛的应用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中,只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应用的最广泛、最成功。
如前面介绍过的古诺均衡、STACKELBERG均衡、CHAMBERLIN 均衡、BERTRAND 均衡、HOTELLING 均衡,都属于经济学中的博弈过程。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博弈论1.定义:博弈论是描述、分析多人决策行为的一种决策理论,是多个经济主体在相互影响下的多元决策,决策的均衡结果取决于双方或多方的决策。
如下棋,最后的结果就是由下棋双方你来我往轮流做出决策,决策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得出的结果。
2.博弈论与优化理论的异同点1)相同点:博弈论与优化理论都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寻求最优决策的过程;2)不同点:A.优化理论可以看成是单人决策,而博弈理论可以看成是多人决策。
在优先理论的决策过程中,影响结果的所有变量都控制在决策者自己手里;而在博弈论的决策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变量是由多个决策者操纵的。
如企业在追求成本最小化、产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总是假定外部条件给定,这实际上表明是一个优化问题,因为除了给定的外部条件外,剩下的因素都有决策者来控制,从而决策者自己就能控制决策的结果;如果外部条件不是给定的,而是有其他主体参与的过程,这时的决策过程就变成了一个博弈过程了,因为决策的最终结果不但取决于决策者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其他决策者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