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OR)
- 格式:ppt
- 大小:19.24 MB
- 文档页数:28
腹腔镜切除膀胱癌的根治术病房护理简介腹腔镜切除膀胱癌的根治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方法。
在术后病房护理中,我们需要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以确保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病房环境- 确保病房内的清洁和无菌环境,减少感染的风险。
- 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
术后疼痛管理- 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镇痛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
- 监测患者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导尿管护理- 监测导尿管引流情况,确保导尿管通畅。
- 定期检查尿液颜色、量和性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保持导尿袋的清洁,定期更换导尿袋。
切口护理- 每日对手术切口进行观察,注意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情况。
-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液体管理- 监测患者的液体输入和输出情况,确保患者体液平衡。
-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液体补充,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医嘱,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
- 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术后并发症预防-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按时给予抗凝药物、进行肢体活动、穿戴弹力袜等。
- 防止尿路感染:保持导尿管通畅、提供良好的个人卫生、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鼓励和支持,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 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手术后的恢复和康复过程。
以上是腹腔镜切除膀胱癌的根治术病房护理的一般内容,具体护理措施需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护士在执行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疗效【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围术期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中,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62例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均分2组,其中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31例记作参照组,另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的31例记作研究组,对比不同方案的效果,观察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
结果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干预后肠蠕动、肛门排气及住院用时更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干预后,对护理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
结论围术期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中,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更好的促进患者恢复,让患者对临床工作更加满意,适合应用。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on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Methods the data of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May in -2021 were collected, and 62 cases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2 groups were pided into 31 groups. Among them, 31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s reference group, and another 31 casesas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receiving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tudy group, the patients had lower intestinal peristalsis, anal exhaust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P < 0.05). After receiving the scheme of the study group, the patients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better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make patients more satisfied with clinical work and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Key words] perioperative nursing; laparoscope; Radical resectionof bladder cancer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膀胱癌较好的一种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能够更好的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持续时间4.5~7.5小时,患者出血量达80~580ml,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长10~28天。
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效果良好,对膀胱功能效果满意。
结论针对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患者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恢复速度快、对患者创伤程度低、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
手术过程中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并娴熟配合手术,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在临床上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膀胱癌治疗最佳办法是手术,传统手术出血量高,对患者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高[1]。
而针对膀胱癌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出血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新膀胱充盈,膀胱功能良好,完全符合恶性肿瘤根治准则。
为此,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膀胱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9±2.4)岁。
1.2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
借助腹腔镜下采用五点穿刺法进行全膀胱切除,以患者下腹正中线上进行切口,长约4~5cm。
输尿管左右端以及回肠末段放置在切口外部,回肠段40cm离断,以纵形剖开之后采取“M”形状进行折叠成新膀胱。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手术的要领(附光盘)齐琳;王龙【摘要】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该手术最重要的目标为完全的肿瘤控制、良好的控尿效果及勃起功能保留.本文探讨了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膀胱切除、尿流改道等方面的手术策略,并重点阐述了关于全程保留神经的手术技巧.%Radical cystectomy plus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has been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The main purposes of the surgery are complete tumor control,and preservation of urinary continence and erectile function.The study reviewed the surgical essentials in 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including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bladderresection,urinary diversion,and nerve sparing techniques.【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05【总页数】2页(P324-325)【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保留神经【作者】齐琳;王龙【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泌尿外科,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泌尿外科,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指征包括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T4a,N0~X,M0)、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卡介苗治疗无效的膀胱原位癌等。
随着腔镜水平的进步与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单位已开展了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3月行膀胱癌根治术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与要点。
结果:在28例膀胱癌患者中,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后,术后预后良好,顺利出院。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有良好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
标签: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膀胱癌是60岁以上人群体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有相关统计表明,在85岁以上老年人中,膀胱癌患者病例达到6.977/10000[1]。
在膀胱癌的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有开放手术、腹腔镜下根治术两种,相较于前者,后者具有创伤较小、并发症少以及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在复发性膀胱癌、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应用更为普遍[2]。
围手术期护理对膀胱癌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高龄患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3],本研究就对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3月行膀胱癌根治术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为(65.6±4.7)岁。
在膀胱癌类型上,包括1例原位癌、2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膀胱癌根治术治疗,在手术前,先通过Ct、B超、MRI以及膀胱镜等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查,确定患者膀胱癌肿瘤的位置、大小等信息,为手术根治切除提供依据。
然后对患者行全身麻醉,经孔清扫盆腔淋巴结,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与回肠末端距回盲瓣约20cm处取长约20cm的带系膜的游离回肠段,分别将双侧输尿管断端与回肠膀胱吻合,回肠膀胱近端缝闭,远端经腹壁开口处拉出,做造瘘口。
1.2.2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面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方法包括:1)术前护理:①心理方面护理:对于膀胱癌患者而言,癌症的发生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加上对膀胱癌根治术影响自身生理功能的担忧,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恐惧、不安等心理问题。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余贵亮;许祥;蒋平;黄伟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76例膀胱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开放手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进行治疗,判别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长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术后尽快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治疗意义显著.【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9(010)010【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癌;出血量;肠功能;并发症【作者】余贵亮;许祥;蒋平;黄伟旋【作者单位】宝安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深圳 518103;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深圳 518053;宝安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深圳 518103;宝安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深圳 518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膀胱癌指的是患者的膀胱粘膜上生长出恶性肿瘤,其属于泌尿系统肿瘤之一,是我国常见的肿瘤类型,在任何群体中均可能发生,膀胱癌的患病因素较为复杂,可能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遗传因素所导致的,长期吸烟或者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均会导致这一病症的发生,患者患有膀胱癌后,经常会出现血尿病症,患者会出现尿急、尿频、排尿疼痛和排尿困难的病症,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大都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患者的膀胱进行切除[1],传统行该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大都以开放手术进行,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比较大,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一定难度,且会出现多种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的成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开放手术的缺陷[2],现将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术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膀胱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癌(ICD-10:C67)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ICD-9-CM-3:57.71003 and 40.3 or 40.5)。
二、诊断依据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NCCN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3年),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明确。
三、治疗方案选择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NCCN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3年)四、标准住院天数≤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膀胱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检查(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试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2.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3.影像学检查:中上腹部强化CT;盆腔MRI或CT;胸部CT、头部CT;4.入院前完成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包括(1)切片诊断(分类、分型、分期);(2)免疫组化(必要时);(3)分子生物学指标(必要时)。
(二)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1.全腹部CT/MRI,PET-CT;2.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3.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手术超过3小时可再给第二剂。
如可疑尿路感染,需做尿培养等微生物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腹腔镜切除膀胱癌的根治术病房护理简介腹腔镜切除膀胱癌的根治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方法。
病房护理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腹腔镜切除膀胱癌的根治术病房护理的关键内容。
术后护理1. 观察病情术后第一时间将患者转入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特别注意术后出血、感染、尿液排出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 输液与药物管理根据医嘱,按时给予患者静脉输液,并监测液体入量和出量。
同时,按时给予患者术后所需的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
3.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常伴有一定的疼痛感。
护理人员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按照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
还可以采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如冰敷、按摩等,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4. 导尿管理术后患者常需要导尿管来排尿。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定时清洁导尿管,注意观察尿液颜色、量和质地的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5.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情况。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食欲和医嘱,逐步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并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和消化道反应。
6. 活动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逐渐进行活动,以恢复身体功能。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和轻度活动,如翻身、抬腿等,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疲劳程度和体力恢复情况。
7. 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心理支持工作,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心理状态。
总结腹腔镜切除膀胱癌的根治术病房护理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合理管理液体和药物、有效缓解疼痛、规范导尿、合理饮食、适当活动和提供心理支持。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21年探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手术策略(全文)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大约1/3的患者在确诊时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大约25%-30%的患者会有淋巴结转移,其治疗标准方案是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elvic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
但膀胱恶性肿瘤在膀胱全切术后,必须很好地解决患者术后的尿液引流和尿流控制问题。
随着可控性尿流改道临床应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就一例膀胱癌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联合回结肠膀胱术的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患者男,64岁,以全程无痛肉眼血尿5天为主诉入院,入院查CT 如图(1-2)提示:膀胱前壁增厚,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范围13*5mm,膀胱右侧壁可见两枚结节状突起,突向膀胱腔内,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约3*4mm大小。
CT诊断:膀胱右侧壁结节,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
给予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回肠膀胱术。
切除之膀胱肿瘤(如图3-4)。
手术过程:麻醉显效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单,以斯迈电切镜顺利置入膀胱,见膀胱右侧壁多发肿瘤,膀胱顶壁广基占位病变。
遂变更平卧位,双下肢略外展,臀部略垫高,常规消毒铺巾。
脐上取长约1.5cm横形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气腹,置入12mmTrocar,连接气腹及光源,置入腹腔镜,腹腔镜监视下分别于左侧脐下二指、腹直肌外缘置入10mmTrocar,髂前上棘内二指置5mm Trocar,取头低足高30度,后分别于右侧脐下二指、腹直肌外缘置10mmTrocar髂前上棘内二指置入5mmTrocar,置入腹腔镜操作器械,清理双侧盆腔淋巴结(上至髂血管分叉、下至旋髂静脉、外至骨盆壁,深部至闭孔神经)。
游离双侧输尿管,于盆腹膜两个皱襞间横行打开盆腹膜,显露输精管及精囊,分离双侧精囊,离断双侧输精管;上提双侧输精管,代开Denonvilliers间隙,分离前列腺后间隙至尖部,Hem-o-lock处理膀胱侧后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
手术视频|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讲解点评)本期“探界·高手泌籍”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何旺教授和林天歆教授分享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精彩讲解及点评,欢迎关注。
何旺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羊城好医生,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及机器人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下尿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编写组委员。
手术一: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病例资料一般资料:•男性,86岁,无痛性肉眼血尿1月余。
•患者1月余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血块。
2009年行TURP。
查体:BMI:22.26,余无明显异常。
肌酐清除率:37.26ml/min。
不适于新辅助化疗。
盆腔CT平扫+增强(本院):膀胱左后壁见多发菜花样肿物向腔内突起,大者约18mmx19mm,膀胱左后壁见三个憩室,延迟期见对比剂进入,大者约23.2mmx18.5mm,其中憩室内见菜花状肿块形成,病灶突破浆膜层。
盆腔未见明确淋巴结转移征象。
患者高龄,肿瘤突破浆膜层,尿流改道不适于回肠新膀胱。
膀胱肿瘤活检: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盆腔CT:手术步骤及重点1、手术采用头低脚高的体位,进入腹腔后,将小肠从盆腔推向腹腔,游离乙状结肠和腹壁的粘连。
2、寻及左侧输尿管,沿输尿管的行程向下游离到接近膀胱入口的位置,向上游离到骨盆的入口(髂总分叉上方稍高处,以方便后续做新膀胱回肠通道手术时将输尿管取出腹外进行输尿管吻合,且在游离的过程中尽量保护输尿管的血供,可以大大的减少手术以后输尿管和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机会)。
3、处理完输尿管以后,先处理膀胱后方再处理膀胱前方(膀胱前方还可起到悬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