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根治术
- 格式:ppt
- 大小:832.00 KB
- 文档页数:14
2012年8月作为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女性恶性肿瘤,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 )所引起,鳞状细胞癌较为多见,腺癌次之[1]。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性出血、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等一系列全身症状。
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措施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为辅,笔者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此类疾病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和研究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摘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37例宫颈癌Ib ~IIb 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为初治。
患者年龄在22~67岁之间,平均年龄(47.1±11.8)岁,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其中鳞癌29例,腺癌8例。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宫颈癌根治术进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用枕头将臀部垫高,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或全麻。
在患者腹部正中或左侧进行切开,做大约为15cm 的切口之后将腹壁逐层打开,用止血钳将双侧子宫角提起,游离周围血管和神经之后用湿纱布将肠管等腹腔组织排垫。
之后将子宫圆韧带的中外1/3处用止血钳钳夹,固定好之后将双侧圆韧带进行缝扎,离断髂总动脉并用钛夹进行止血,将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分离出来,然后用止血钳钳夹两侧并进行缝扎。
根据患者需求,如果需要保留卵巢,则将子宫和卵巢之间的固有韧带进行离断以便保留输卵管和卵巢,具体情况视患者需求和病情而定,如果出现局部转移需要进行卵巢切除的患者则进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术。
之后依次进行双侧淋巴结的清扫,从髂总淋巴结至髂内淋巴结进行逐层清扫,直至髂内动脉的分支处之后进行子宫动脉的结扎,在此处进行子宫直肠腹膜的切开和反折。
游离输尿管,将周围组织残余进行清扫之后分离直肠和阴道,将直肠隐窝暴露在手术视野,在靠近髂骨的地方将髂股韧带进行离断之后缝扎,用双手将膀胱轻轻下推,在主韧带前方找出膀胱侧窝之后将主韧带离断并缝扎。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广泛子宫切除(radical hysterectomy,RH)及盆腔淋巴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包括宫体、宫颈、宫颈旁组织和部分阴道的广泛切除,由于广泛子宫切除术手术范围较广,术后1/3患者并发膀胱、直肠及阴道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术中切断或损伤了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盆腔自主神经。
因该术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留膀胱植物神经的手术越发受到重视。
该文对近十年来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never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NSRH)的优势及临床进展予以综述。
一、NSRH的历史背景最先在宫颈癌手术中提出保留盆腔神经想法的是日本学者冈林。
1988年Sakamoto等[1]将该术式命名为“东京术式”。
Yabuki等[2] 首先提出术中需注重神经走向和输尿管密切关系。
还是日本学者,Fuji等[3]提出的“十字交叉”,也为该术式提供了简化步骤,得到各国专家的认可及并快速推广。
今年来我国学者也不断研究及推广该,陈春林等[4]提及系统全面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并提出了“宫颈周围立体环、盆腔神经三角”]等新的解剖学概念,将NSRH进行了改良命名为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ystemat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SNSRH)。
2010年,梁志清等[5]提出“间隙解剖概念”用于该术式的解剖学基础和重要手术路径。
李斌等[6]在“神经平面”理论基础上报道了NSRH 的改良术式,又称保留神经平面的RH,既可保持神经结构的完整性,又简化了手术步骤。
二、盆腔植物神经的解剖包含有传入及传出两个通路:均主要由交感神经(腹下神经、骶前神经),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以及体神经(阴部神经)组成。
交感神经起自于T11-L2或L3的胸腰段,横穿腰神经节并加入到骶前神经,形成下腹上丛,继续下行分成左右腹下神经两支,最后与盆神经汇合形成下腹下丛,并发出分支支配膀胱颈部,交感神经兴奋阴部神经兴奋后通过肌肉收缩对控尿有重要作用,可关闭中段到远端尿道。
25例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方法:对25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
结果: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使宫颈癌患者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25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均无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
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早期子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许多妇科复杂手术已经可以用腹腔镜完成。
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少、疤痕小、恢复快等优点【2】,我院2007年至2012年对25例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为本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年龄24-65岁,平均41.5岁ia1 2例,ia2 5例,ib-iia18例;全部都是鳞癌;均无其他内外合并疾病。
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麻醉方式:静脉吸入符合全麻。
2 结果25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0-15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80-20毫升。
经过抗炎、止血、对症、支持等治疗和护理,25例均治愈出院。
2例因并发直肠瘘、输尿管损伤,经过对症治疗于术后32天出院;其余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16-20天。
3 护理3.1术前护理3.1.1 因子宫颈癌根治术范围广、创伤大,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而且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是新技术,患者有担心手术是否成功的顾虑。
有资料表明,恶劣情绪可以降低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3】所以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沟通,通过交流了解不同患者所处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并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的好处。
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并让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治疗后的效果,取得家属的配合。
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忧虑心理,保持良好地精神状态,促进睡眠,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配合手术。
宫颈癌改良根治术78例姜晓春,冯欣,张晓英,王飞鹏【关键词】宫颈癌;手术医治;临床研究1对象和方式对象200109/200312我院收治宫颈癌行根治术患者78例,年龄29~73(中位数41)岁.按1995年国际妇产科联盟标准:Ⅰb1期32例,Ⅰb2期23例,Ⅱa期23例;病理类型:低分化鳞癌18例,中~高分化鳞癌50例,腺癌8例,其他类型2例.方式按Piver2型(Wertheim手术)和3型(Meigs手术)手术医治的操作环节和技术进行改良,即腹壁切口均采纳下腹部耻骨联合上3cm的横直切口,采纳联合麻醉,术前术后处置同常规手术.全数患者均采纳腹膜外淋巴打扫术式,用柳叶剪配合胸外科弯长分离钳锐性分离并切除淋巴组织,完全清除腹膜后髂血管周围的淋巴组织及淋巴结;髂总动脉上方淋巴管予以结扎,腹股沟深部的淋巴管予以电凝.自髂外静脉的外侧锐性分离进入闭孔,分离暴露闭孔神经大约6cm,锐性切除其水平面以上的所有的淋巴结及淋巴管、脂肪组织.行普遍性子宫切除术中,不打开输尿管之“隧道”前后壁,当显露出输尿管“隧道”前后壁时,将输尿管轻轻向外侧推动,于其内侧~处用4#丝线贯穿缝合输尿管“隧道”“T”型引流管,其尾端自阴道残端引出体外后关腹.术后引流管放置3~5d,导尿管留置5d,持续开放.手术后当日常规脚踝锻炼,50次/h,12h,以预防下肢深部血栓形成.2结果手术时刻110~260(平均170)min,清除双侧盆腔淋巴结及淋巴组织时刻30~70(平均35)min,术中出血50~500(平均240)mL,一样情形不必输血.全数患者近期(半年)无复发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体温>℃3例(%),5d降至正常.术后未发生淋巴囊肿及膀胱麻痹现象,术后10dB型超声检查盆腔及双侧肾脏、输尿管均无异样,随访30d,阴道残端愈合良好,2例显现一侧输尿管轻度扩张,1例显现双侧输尿管轻度扩张,观看1~2mo自然消退. 3讨论咱们手术改良方式,完全幸免了传统手术[1]的缺点,将危险性大大降低,而不阻碍周围组织的切除和手术的完全性,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输尿管的血液供给.在进行腹膜后淋巴打扫术中,以往以为能够采纳锐性剥离法,“花生米”钝性分离法和撕脱法等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咱们全数采纳锐性分离切除法,将髂外动脉静脉的前方,左右和后方的淋巴结及淋巴管,同时包括髂内动脉周围淋巴结整块的完全完全地予以切除,完全切断宫颈癌的淋巴转移途径,并为手术/病理分期(TNM分期)提供有力的证据,能够依此确信后续的医治方案及方式;同时,因为淋巴组织较为完全的切除,较粗大的淋巴管均予以了结扎,有效地减少了或幸免了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而传统术式淋巴囊肿发生率那么高达5%~30%[2].一悔改去放置“烟卷”引流,为放置经修剪的“T”型引流管,引流管的放置时刻仅为3~7d,极少发生自然脱落,而且,引流充分,准确观看手术后的出血情形.患者能够下床自由活动,加速了术后的恢复,明显缩短了住院时刻,大大地降低了医疗费用.术后30d复诊时发觉的单侧或双侧输尿管轻度积水,分析其缘故可能系输尿管因术中分离造成轻度脱垂有关,而致阻碍输尿管的正常蠕动所致.绝大多数会自然恢复的.假设有比较严峻的积水,那么需要泌尿专科进行医治.咱们采纳了下腹部耻骨联合上3cm的横直切口,将过去的横弧形切口大大缩小,但不阻碍腹壁外各层斜肌伤口的大小,创伤更小,腹膜后暴露的加倍充分,受肠管及盆腔脏器干扰较小,利于手术操作.而且,对体胖患者也能够较顺利地完成手术.关于变异较大的情形,应该专门注意,必然要在明视下进行分离,切忌急躁和轻率行事.【参考文献】[1]刘鸣,汤春生.妇科手术中损伤临近器官的缘故与防治[M].中国有效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4(21):202-204.[2]汤春生,李继俊译.妇科肿瘤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3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