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1号气田火山岩储层物性参数常规测井解释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201.70 KB
- 文档页数:3
长深1井区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张建民;李超炜;张继业;何莉;涂淑华;展阔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年(卷),期】2008(0)S1
【摘要】吉林油田40年的勘探史中一直以中浅层的砂泥岩为主。
2005年CS1井在火成岩储层获得了日产46万m3高产天然气流。
该区火成岩主要以酸性为主,另外可见少量的中、基性火成岩。
火成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是裂缝-孔隙型,储层流体以气为主。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FMI成像测井资料,对岩性划分和天然气判别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测井技术支持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4页(P106-109)
【关键词】火成岩;岩性识别;天然气识别;测井评价;长岭
【作者】张建民;李超炜;张继业;何莉;涂淑华;展阔
【作者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二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六九区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J], 汤小燕;刘之的;邹正银;黄小平;马辉树
2.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大港枣园油田枣35块火成岩油藏为例
[J], 冉启全;胡永乐;任宝生
3.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元素录井岩性识别方法 [J], 杨琳;张宇;刘达贵;余杭航;张纪智;陈丹;曾立
4.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元素录井岩性识别方法 [J], 杨琳;张宇;刘达贵;余杭航;张纪智;陈丹;曾立
5.基于常规测井的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成岩储层为例 [J], 冯梓岩;殷文;钟云滔;于杰;赵磊;冯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岭断陷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描述Ξ陈志良1,林小云1,2,刘 建1,2(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 434023) 摘 要: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对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
通过研究,基本查明该地区的火山岩岩石类型、岩相分布状况、储集空间特征,同时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多种因素,为下一步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长岭断陷;火山岩;岩相;储集层 长岭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总面积为8000k m 2(图1)。
其深层主要是指登娄库组(K1d )、营城组(K1yc )、沙河子组(K1sh )和火石岭组(K1h ),断陷层埋藏深度一般在2000~4000m 左右。
断陷次一级构造单元呈近南北向带状分布和断凹、低凸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
断凹带的断陷层系地层一般发育较全,厚度较大,最厚可达6000m ,最薄也有近1000m ;断凸带的断陷层发育不全,登娄库组、营城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并发育较厚的火山岩。
由于火山岩储层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火山岩储层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模式因此,在长岭断陷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过程中,借鉴了沉积岩的储层研究方法,并将该方法和火山岩地质特征相结合,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认识〔1〕。
图1 长岭断陷区域位置图1 火山岩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1.1 岩石类型长岭断陷共有近10口井钻遇火山岩,从喷发岩到浅层侵入岩、从基性喷发岩到酸性喷发岩均有发育(表1)。
从钻探情况将研究区火山岩归结为表1中十一种类型,已钻遇的熔岩类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英安岩,代表基性喷出岩的玄武岩最发育,其次为代表中性喷出岩的安山岩,流纹岩,英安岩次之,流纹岩和英安岩都属于酸性喷出岩;火山碎屑岩类主要有凝灰岩;侵入岩类有基性的辉绿岩,和酸性的斜长花岗岩和花岗碎斑岩;火山沉积岩类主要为沉凝灰岩、沉火山角砾岩、凝灰质泥岩〔2〕。
长岭地区断陷层火山岩气藏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江波;敖先锋;齐红霞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07(033)010
【摘要】近年来,在松辽盆地断陷层的火山岩中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气藏,为了探索火山岩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天然气藏的有利区位预测,作者选取了松南长岭地区火山岩发育的营城组为研究目的层,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火山岩测井相;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火山岩裂缝发育带,进行单井裂缝评价;以地震资料的三瞬反演技术为手段,通过多种地震属性参数的计算和选取,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及天然气识别模式.应用测井资料与地震反演资料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火山岩及天然气预测的难题,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总页数】4页(P114-117)
【作者】江波;敖先锋;齐红霞
【作者单位】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鄯善;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长岭断陷南部地区断陷层油气成藏机制及勘探潜力
2.火山岩气藏描述——以长岭断陷查干花地区为例
3.长岭断陷南部断陷层湖相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4.松
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5.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断陷层油气成藏组合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岭区块气藏岩性探讨作者:李鹏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8期[摘要]松原采气厂作为吉林油田油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对其气田气藏岩性和成藏机理等进行分析了解是提高勘探开发能力的关键,本文对气藏岩性圈闭形成机理、长岭气田火山岩岩相类型特征以及其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等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岩性圈闭;岩相特征;控制作用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367-01长岭气田是松原采气厂的主力气田之一,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南部,自2005年在长岭气田营城组长深1井火山岩气层钻遇高产气流后,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层中蕴含着丰富天然气资源这一实际情况。
因此,结合气藏圈闭形成机理,深入分析该区域岩相类型、特征及其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进行分析,成为开发该区域天然气资源需要探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气藏岩性圈闭形成机理岩性圈闭是地质作用中岩性、物性变化形成的圈闭,聚集油气资源的岩性圈闭称为岩性油气藏。
岩性圈闭可以是在长期地质沉积中在纵向和横向上出现地质变化形成,也可以是在地质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绝大多数岩性圈闭是在地质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在长期的地质变化和地质作用中,形成了倾尖灭体、透镜体和物性封闭圈闭等。
在岩性变化大的区域,常见许多岩层参差交错,层状砂岩体顶部和底部因受到不渗透泥岩等限制,横向上逐渐向不渗透岩层转变,砂岩体逐渐呈楔状尖灭于不渗透岩层中,形成倾尖灭圈闭。
在砂岩尖灭部和透镜体两端泥质含量较多、渗透性差,而砂岩内泥质含量少、渗透性好,形成透镜体、岩性尖灭圈闭或封闭圈闭等。
在成岩作用期间,次生作用会导致原生岩性圈闭变化,使油气储集层部分变为非渗透性岩层,或是使非渗透性岩层变为渗透性岩层,形成岩性圈闭,比如在厚砂岩中因渗透性不均匀造成局部高渗透带,在碳酸盐层区域因溶蚀和次生作用形成岩性圈闭。
长岭气田多发育火山岩,火山岩埋藏深、岩相复杂、非均质性现象严重,所以圈闭构成复杂。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长深1号气田火山岩岩性及储渗特征研究孙圆辉;沈平平;阮宝涛;郑晓芳;张菊红;黄铭志【期刊名称】《天然气地球科学》【年(卷),期】2008(19)5【摘要】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长深1号气田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中有超过70%的储量位于火山岩储层中,具有岩性复杂、孔洞缝特征各异、有利区带预测困难等特点。
为此,开展了岩心观察、岩屑和铸体薄片分析、ECS成分识别以及FMI 岩石结构和构造解释研究,识别出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2大类共8种火山岩岩性和气孔、溶孔、粒间孔、构造缝、溶蚀缝、炸裂缝等13种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通过孔洞缝成因机制分析和组合特征研究,基本搞清了自碎角砾化熔岩、气孔流纹岩等主要岩性的孔洞缝发育特点及演化历史,最终建立了火山岩储渗模式,为储层预测和寻找有利勘探区带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4页(P630-633)【关键词】长深1号气田;火山岩;岩性特征;孔缝组合;储渗特征【作者】孙圆辉;沈平平;阮宝涛;郑晓芳;张菊红;黄铭志【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138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分布特征及预测技术研究 [J], 吴晓华;刘建;朱左成2.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 [J], 王璞珺;陈崇阳;张英;高有峰;瞿雪姣;衣健3.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特征研究 [J], 郭鹏4.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J], 姜雪;邹华耀;饶勇;杨元元5.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与岩性识别 [J], 范超颖;陈玉平;张洋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简介] 冀秀香,女,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现从事油气田试井解释工作。
长深平1井试井资料解释及应用冀秀香(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138000)摘要 利用长岭气田长深平1井试气、试采和流压监测资料的解释,根据生产动态数据,结合无阻流量确定了合理产量。
该井两次不稳定试井中出现明显径向流,有效渗透率较大,表皮系数随着试采不断减小,从而进一步显示出长岭气田水平井开发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 水平井 试井 试井解释 无阻流量引 言长深平1井是长岭气田第一口水平井,2008年1月19日筛管完井,完钻层位营城组,完钻井深4366m,水平段长735.23m 。
2009年2月26日采用19.05mm 油嘴试气获日产75.2 104m 3高产工业气流。
气样样品分析甲烷含量平均67.13%,重烃含量平均1.17%,CO 2含量平均24.63%,N 2含量平均6.55%。
该井到目前共进行了三次测试:试气、试采和流压监测。
试气成果分析与评价1.测试简况长深平1井压力计下入深度3376m,2008年2月23日~3月11日两次测试静压梯度;2月24~26日采用7.94mm 、9.53mm 、12.70mm 、14.29mm 、15.88mm 、17.46mm 和19.05mm 的油嘴求产(见表1);2月26日~3月11日关井测压力恢复。
表1 长深平1井试气数据统计表油嘴直径(mm)孔板(mm)产气量(104m 3 d)流压(MPa)油压(MPa)生产压差(MPa)7.9488.927.435739.7629.84~28.78 2.389.5388.936.191938.8528.78~27.63 3.2912.7098.450.385336.7527.63~24.90 5.3914.2998.461.066735.0824.90~22.027.0615.8898.468.793034.0622.02~19.178.0817.4698.470.233433.6719.17~16.278.4719.0598.475.233332.7816.27~13.319.362.资料解释与分析(1)静压梯度分析2月23日测试的静压梯度回归方程为 p =0.003h +31.316(1)3月11日测试的静压梯度回归方程为 p =0.0031h +31.093(2)(2)稳定产能试井经计算指数式产能方程为 q =1335.6843( p R - pw f )0.6384(3)无阻流量为166.34 104m 3d 。
文章编号:1673-8217(2010)01-0056-03长岭1号气田火山岩储层物性参数常规测井解释模型陈克勇,段新国,张永成(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目前,关于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解释火山岩储层物性参数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也没有现成的公式。
利用BP 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火山岩储层物性参数与常规测井曲线的非线性关系。
应用该方法解释长岭1号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单井物性参数,模型检测验证表明,准确率高、效果好。
关键词:长岭1号;火山岩;物性参数;常规测井;神经网络中图分类号:P631.842 文献标识码:A 火山岩作为非常规的含油气储层,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1]。
长岭1号气田营城组火山岩气藏自2005年9月由长深1井钻遇并发现后,随即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勘探与开发研究,至2008年已编制了初步的开发方案。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解释储层物性和含气性效果较好[2-4],为了加快产能建设,气藏后期的开发以水平井和大斜度井为主,测井资料以常规测井为主,这就需要利用现有的资料,建立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物性参数的解释模型。
1 孔隙度解释模型长岭1号气田营城组常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伽马(GR )、声波时差(AC )、密度(DEN )、阵列测井(RA L 1-RA L 5)、电阻率测井(RT 、RXO )共10条,根据收集到的常规测井资料与岩心物性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不同的测井曲线对火山岩孔隙度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图1),单一的测井曲线解释火山岩孔隙度,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本次采用BP 神经网络方法,将10条曲线综合使用解释火山岩孔隙度,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BP 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模型,它系统地解决了多层神经元网络中隐单元层连接权的学习问题。
它由输入层、中间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
中间层可以是一层或多层的。
相邻层各种神图1 测井曲线与孔隙度的关系经元间形成完全连接关系,而同一层内各种神经元之间没有任何连接关系。
第40卷 第2期2021年5月 世 界 地 质GLOBALGEOLOGYVol 40 No 2May2021 文章编号:1004—5589(2021)02—0408—11基于常规测井数据的火山岩岩性神经网络识别: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为例洪一鸣1,王璞臖1,李瑞磊2,边伟华1,黄布宙3,郑健1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长春130062;3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摘要: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岩岩性复杂多变,成岩改造强烈,常规测井交会图法无法予以有效识别,严重阻碍了研究区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
笔者以长岭断陷17口钻遇火石岭组火山岩钻井为基础,建立取芯段火山岩岩性序列,提取了8种火山岩常规测井(GR、LLS、LLD、CNL、DEN、AC)数据258组,总结出不同火山岩的测井响应基本特征。
提取的数据随机分为训练数据(70%)和预测数据(30%)。
训练数据用于建立BP神经网络岩性预测模型,同时引入Dropout机制减少过拟合现象。
预测数据用于验证该模型岩性预测符合率。
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岩性预测符合率最高达89 03%,可有效区分研究区主要火山岩岩石类型。
关键词:长岭断陷;火山岩;测井;岩性预测;BP神经网络;Dropout;火石岭组中图分类号:P631;P5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 issn 1004 5589 2021 02 018收稿日期:2020 12 01;改回日期:2021 02 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41790453)通讯作者:边伟华(1976—),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盆地火山岩及油气地质研究。
E mail:WeihuaBian@jlu edu cnNeuralnetworkrecognitionofvolcanicrocklithologybasedonconventionalloggingdata:acasestudyofChanglingfaultdepression,southernSongliaoBasinHONGYi ming1,WANGPu jun1,LIRui lei2,BIANWei hua1,HUANGBu zhou3,ZHENGJian11 CollegeofEarthScienc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61,China;2 NorheastOilandGasBranchofSINOPEC,Changchun130062,China;3 CollegeofGeo explor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ChinaAbstract:Duetothecomplexlithologyandseverediageneticalteration,thevolcanicrocksoftheHuoshilingFormationfromtheChanglingfaultdepressioninthesouthernSongliaoBasincan tbeeffectivelyidentifiedbycon ventionalloggingcross plotmethods,whichseriouslyhindersthe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processofthevolcan icoilandgasreservoirsinthestudyarea.Basedonvolcanicrockscollectedby17wellsoftheHuoshilingForma tionintheChanglingfaultdepression,thevolcanicrocksequencesofthecoresectionareestablished,and8kindsofvolcanicrocksareselectedtoextract258setsofconventionalloggingdata(GR,LLS,LLD,CNL,DEN,AC).Theloggingrespons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volcanicrocksaresummarized.Theextracteddataarerandomlydividedintotrainingdata(70%)andpredictiondata(30%).ThetrainingdataisusedtobuildupaBPneuralnetworklithologicalpredictionmodel,andtheDropoutmechanismisintroducedtoreduceoverfitting.Thepredic tiondataisusedtoverifythelithologicalpredictioncoincidencerateofthemodel.Theresearchresultsshowthatthehighestcoincidencerateoflithologicalpredictionbythismodelcanreach89 03%,whichcaneffectivelydis tinguishthemainvolcanicrocktypesinthestudyarea.Keywords:Changlingfaultdepression;volcanicrock;welllogging;lithologicalprediction;BPneuralnet work;Dropout;HuoshilingFormation0 引言含油气盆地通常具有“火山 沉积”二元充填结构,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位于盆地深层的含火山岩层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1 4],由于火山岩类型多样,形成条件复杂,加上后期成岩改造强烈[5],导致有关火山岩储层形成机理、储集空间的形成与演化等认识不够深刻,给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