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儿童重症肌无力中治疗效果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甲强龙冲击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影响分析背景: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是一组罕见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急性炎症性脑脊髓炎、免疫介导的神经根炎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自身免疫为主,其治疗多为免疫抑制剂治疗。
甲强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
其在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对于甲强龙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效果及其对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目的:本文旨在评估甲强龙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效果,并探讨其对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影响,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包括搜集甲强龙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通过对文献的筛选和分析,发现甲强龙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大多数研究表明,甲强龙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总有效率可达80%以上,其中多发性硬化的有效率达88.9%。
甲强龙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行走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等。
在免疫球蛋白指标方面,研究结果不一。
一些研究表明,甲强龙能够降低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的IgG和IgM水平,而对IgA和IgE水平影响不大。
而部分研究没有发现甲强龙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另外,甲强龙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短期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长期治疗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糖尿病、感染等。
结论:甲强龙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但可能对免疫球蛋白指标有一定影响。
因此,在甲强龙治疗期间,应该定期检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此外,甲强龙疗程应严格控制,避免长期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甲泼尼龙儿童注意事项
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儿童的多种炎症和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使用甲泼尼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不可以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 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
3. 长期使用甲泼尼龙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感染,出现新的感染或原有感染加重时应就诊。
4. 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与病毒或传染病接触,特别是水痘、麻疹和流感。
5. 尽量避免接种活性疫苗,如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等。
6. 在使用甲泼尼龙期间应注意饮食和适度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
7. 甲泼尼龙具有影响生长发育的副作用,长期使用时应监测儿童的生长情况。
8.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甲泼尼龙,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9. 甲泼尼龙使用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钾水平等。
总之,使用甲泼尼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并定期复诊。
在使用期间注意身体状况和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分析黄雪萍;陈靖【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68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同时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
结论:大剂量短期冲击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效果确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29)007【总页数】3页(P889-890,891)【关键词】甲泼尼龙;剂量;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作者】黄雪萍;陈靖【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儿科 546100;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儿科 54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1病毒性脑炎作为小儿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占全部脑炎患儿的30%以上[1];该病临床以脑实质炎性改变为主,常表现为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稽留热、频繁或持续性抽搐等,严重时甚至导致患儿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2];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预后,本文利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予以干预,且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于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本院随机抽取68例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者,纳入患儿符合《儿科学》[3]有关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且经腰穿和血培养得以确诊。
68例患儿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20±2.00)岁,病程1~4d,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高热、意识障碍、抽搐以及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临床表现;同时在患儿家属自愿情况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
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
白和补体的影响
郭黎;张娟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5(000)017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05-2014‐06收治的MG 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激素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绝对评分与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 MG ,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并显著降低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水平,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郭黎;张娟
【作者单位】陕西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安康 725000;陕西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安康 7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1
【相关文献】
1.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 [J], 李卫国
2.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探讨 [J], 李娟
3.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观察 [J], 潘先明
4.糖皮质激素辅以针灸治疗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研究 [J], 赵翀翀;王欢;雒扬;商俊芳
5.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观察 [J], 潘先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临床研究》篇一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研究一、引言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成为该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其中,甲泼尼龙因其高效、安全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内在本院确诊为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共120例。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2. 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确诊后立即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同时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
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部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三、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甲泼尼龙治疗后,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肺部影像学改变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炎症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3. 实验室指标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甲泼尼龙的副作用主要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和失眠,但均未影响治疗进程。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炎症吸收时间,促进实验室指标的恢复。
这可能与甲泼尼龙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有关。
此外,甲泼尼龙还能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对机体的损害,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安全性方面,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甲泼尼龙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是安全的。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就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
方法:研究目标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53例重症MP患儿,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26例患儿、研究组27例患儿分别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常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方案效果。
结果: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指标水平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退热、肺内啰音减轻以及咳嗽缓解时间相比,研究组水平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在儿童重症MP临床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有助于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病情恢复进程的缩短。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MP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
在住院儿童肺炎患者中,MP患者占比20%~40%,是儿科常见疾患之一,亦是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故MP的临床诊治工作一直是儿科工作者探寻研究的重点[1]。
本文纳入53例重症MP患儿为目标,就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组探究,以期为MP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目标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53例重症MP患儿,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26例患儿包含男童16例、女童10例,年龄2~13岁,平均(7.67±5.49)岁;研究组27例患儿包含男童14例、女童13例,年龄2~15岁,平均(8.67±6.29)岁。
分析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各指标之间不存在影响此次研究结果的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结合患儿具体病情展开止咳、平喘以及抗感染治疗,并使用阿奇霉素进行序贯治疗,阿奇霉素(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40073)用药剂量为10mg·kg-1,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5天后改为阿奇霉素颗粒(由四川百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857),用药剂量为10mg·kg-1,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保持一致。
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李江书;张国来;刘娟【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共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为87.50%,无效率为4.17%,对照组分别为58.33%和29.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阴影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6.67%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泼尼龙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好,可以明显缩短患儿发热、咳嗽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好,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29)017【总页数】2页(P3048-3049)【关键词】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甲泼尼龙;儿童【作者】李江书;张国来;刘娟【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22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4],近年来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增高[5~9]。
重症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的难治病,目前支原体耐药变异,患儿免疫力差,病情重常常久治不愈。
病情加重时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引起多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菌株耐药,治疗效果不佳。
激素在成人的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疗效肯定,但在儿童的治疗中报道较少。
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儿科应用甲泼尼龙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共48例,支原体抗体阳性(1∶80)或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阳性。
儿童重症肌无力的诊疗方案重症肌无力(MG)是指免疫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
临床特征为受累横纹肌容易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或给予抗胆碱酯酶药物后减轻或消失,并具有晨轻暮重现象。
【诊断要点】(1)起病都在2岁以后,女性比男性多。
共同特点:①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肌无力症状减轻或暂时好转。
②常见症状为眼睑下垂、斜视、复视等眼外肌无力表现。
可逐渐发展为全身型肌无力。
③肌无力症状易波动,常有朝轻暮重现象。
④受累肌肉的肌无力范围不能按神经分布解释,除肌无力外不伴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体征。
(2)可做血液学及肌电图检查。
80%以上患儿血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T 淋巴细胞功能减退,但T、B 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基本正常。
【治疗要点】各种抗胆碱酯酶药物都可改善肌无力症状,可根据病情选用。
严重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可长期服用泼尼松(1~2年)。
亦有主张做胸腺切除术或用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等)。
此外,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疗法可使多数患儿症状缓解,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以选用。
【处方】1.西医处方处方1:用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溴吡斯的明7mg/(kg·d),分2~3次口服。
泼尼松0.5~1.0mg/(kg·d),晨服,每日1次,4~16周后逐渐减量。
氯化钾0.05~0.1g/kg,口服,每日2~3次。
处方2:用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溴吡斯的明7mg/(kg·d),分2~3次口服。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5~20mg/(kg·d),3d后减半量,2d后改为泼尼松0.5~1.0mg/(kg·d),晨服,每日1次,4~16周后逐渐减量。
处方3:用于病情进展的重症肌无力患儿,胸腺切除术前准备及辅助用药。
丙种球蛋白400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5d。
处方4:危象处理。
(1)新斯的明0.03~0.04mg/kg,肌内注射,每日3~5次。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许进勇【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24(21)4【摘要】目的:探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重症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AS)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7月我院110例急诊重症AS患者,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A组(n=55)与B组(n=55)。
A组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B组予以地塞米松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压复常时间、呼吸复常时间、神志复常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78.18%高于A组92.73%(P<0.05);A组血压复常时间、呼吸复常时间、神志复常时间、皮疹消失时间较B组短(P<0.05);治疗后,A组IgE、IgA、IgG、IgM水平较B组低(P<0.05);治疗期间,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6%高于A组3.64%(P<0.05)。
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重症AS患者急救,疗效明显,可加快症状改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3页(P191-193)【作者】许进勇【作者单位】漳浦县中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1【相关文献】1.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急诊救治重症过敏性休克中的临床效果2.用肾上腺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急诊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讨3.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4.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5.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过敏性紫癜在临床是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受到病原体感染或药物过敏所致,在这种情况下,体内的免疫复合物就会逐渐增多,进而逐渐沉积在真皮毛细血管当中,进而出现血管炎,引发过敏性紫癜[1]。
该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临床表现多为呕吐、皮疹等[2],尤其是重症过敏性紫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是患儿家长关注的重点问题。
目前,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主要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和甲泼尼龙递减治疗两种方式,本研究针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4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2017年度我院收入并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24例,以双盲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n=12)和参照组(n=12),全部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组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7.24±2.46)岁;最短病程2d,最长病程12d,平均病程(5.12±2.63)d。
参照组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9岁,平均年龄(7.10±2.34)岁;最短病程3d,最长病程11d,平均病程(5.32±2.86)d。
两组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治疗方法:予以常规治疗,即使用抗感染药物、维生素C和抗组胺药物,参照组实施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治疗前3d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07,20mg),将20mg甲泼尼龙加入150mL的葡萄糖溶液,随后实施静脉注射,剩余时间口服甲泼尼龙(Pfizer Italia S.r.l.,国药准字H20150245,4mg×30片),每日服用1.5mg,1次/d,病症得以缓解之后将口服剂量减至1mg,1次/d。
研究组实施甲泼尼龙冲击递减治疗,在治疗前3d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将20mg甲泼尼龙加入150mL的葡萄糖溶液并注射,治疗4~6d将注射剂量减至10mg,每日注射1次,治疗7~9d将注射剂量减至5mg,每日注射一次,并按照该方法逐渐递减治疗,病情好转后结束治疗。
如何治疗重症肌无力?
刘采葆
【期刊名称】《中老年保健》
【年(卷),期】1999(000)005
【总页数】1页(P46)
【作者】刘采葆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分型、治疗现状及特异性靶向治疗的展望 [J], 侯露;杨鲲鹏;葛晓晴;张进;乔孟晗
2.应用中文版15条目重症肌无力生存质量量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J], 苗晓慧;连志云;刘举;陈虹西;石紫燕;周红雨;杨蓉
3.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儿童重症肌无力中治疗效果观察 [J], 任莉;任伟;李霞
4.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围手术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李云飞;李永坤;汪银洲;程琼;郑峥;刘君鹏
5.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细化护理的有效性分析——评《重症肌无力与相关疾病》 [J], 李玲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李海霞;李峰【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效果.方法选取RMPP患儿110例,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辅以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效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IL-2水平及T细胞免疫表型的分布.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喘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外周血CRP、CD8+水平均降低,IL-2、CD3+、CD4+、CD4+/CD8+均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外周血CRP、CD8+均低于对照组,IL-2、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RMPP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效率,快速缓解了临床症状与体征,抑制了炎症应激反应,促使T淋巴细胞亚群恢复平衡,提高了机体的免疫机能.【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20【总页数】3页(P143-145)【关键词】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甲泼尼龙;冲击疗法;T细胞亚群【作者】李海霞;李峰【作者单位】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菏泽 274000;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菏泽 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近年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RMPP)的发病率升高,治疗难度较大,甚至有致死性RMPP的报道[1-2]。
目前关于RMPP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可能与炎性反应、免疫机制有关,而临床治疗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也存在一定争议[3-4]。
本研究采用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RMPP,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
陈乐坤;杨征;甘凯
【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0(18)11
【摘要】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重症肌无力患儿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使用甲泼尼龙20mg/kg冲击3d,后用泼尼松2mg/kg口服4d,以上为1个疗程.共计2~3疗程.现察临床疗效.结果肌无力症状改善29例,有效率90.6%.3例改善不明显,口服溴砒定斯的明后症状改善.2年后随访,症状消失28例,4例病情稳定无进展.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疗效肯定.
【总页数】2页(P1659,1661)
【作者】陈乐坤;杨征;甘凯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儿童医院,22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1
【相关文献】
1.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田小华;徐小红
2.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4例疗效观察 [J], 钱胜华;丁莹
3.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儿童重症肌无力中治疗效果观察 [J], 任莉;任伟;李霞
4.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J], 李海霞;李峰
5.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儿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r疗效观察 [J], 徐志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儿童重症肌无力中治
疗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儿童重症肌无力中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儿共33例,本组所选患儿均实施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给予甲泼尼龙剂量为每天20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缓慢滴注,连续用药3 d,而后改为泼尼松口服,剂量为每天2 mg/kg,连续口服4 d,上述用药时间为1个疗程,共进行2~3个疗程。
结果本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完全缓解患儿共17例,部分缓解患儿共14例, 2例患儿治疗效果无效,治疗有效病例共31例,有效率为93.9%。
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平均起效时间为3.5 d。
2例治疗无效患儿中, 1例患儿加用溴吡斯的明后缓解,另1例患儿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而后加用溴吡斯的明后症状得到缓解。
所选患者进行随访,随时最短时间为3个月,最长为2年,其中4例患儿复发, 2例患儿在完全缓解后停药后出现复发,1例患儿在服用泼尼松减量过程中出现复发, 1例患儿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复发。
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症状,值得借鉴。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儿童;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受累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类患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无力。
此类患者具体的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抑制抑制免疫过程。
本文选择本院重症肌无力患儿,观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儿共33例,上述患儿均符合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所选患儿骨骼肌容易疲劳且表现为波动性,骨骼肌疲劳症状经过休息或者给予抑制胆碱酯酶类药物治疗后有所改善,眼睛疲劳试验结果提示为阳性,新斯的明实验结果提示为阳性。
上述患儿中,男童20例,女童13例,平均年龄为4.1岁;病程最短为8 d,最长为
2.8年,上述患儿中眼肌型患儿共27例,眼肌型单侧患儿共18例,双侧型患儿共8例。
25例患儿初次发病, 8例患儿为复发。
1. 2 方法本组所选患儿均实施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给予甲泼尼龙剂量为每天20 mg/kg加入5%葡萄糖注
射液中静脉缓慢滴注,连续用药3 d,而后改为泼尼松口服,剂量为每天2 mg/kg,连续口服4 d,上述用药时间为1个疗程,共进行2~3个疗程。
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骨骼肌肌力改变情况。
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根据检查结果,给予钙剂、钾盐、多种维生素等,减少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本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完全缓解患儿共17例,部分缓解患儿共14例, 2例患儿治疗效果无效,治疗有效病例共31例,有效率为93.9%。
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平均起效时间为3.5 d。
2例治疗无效患儿中, 1例患儿加用溴吡斯的明后缓解,另1例患儿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而后加用溴吡斯的明后症状得到缓解。
所选患者进行随访,随时最短时间为3个月,最长为2年,其中4例患儿复发, 2例患儿在完全缓解后停药后出现复发, 1例患儿在服用泼尼松减量过程中出现复发, 1例患儿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复发。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活动后肌无力,且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症状有所减轻,早晨骨骼肌疲乏无力症状较前,晚上症状加重。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有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所介导的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
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所致骨骼肌无力[1, 2]。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免疫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重症肌无力抗免疫之类的重要药物。
对于儿童重症肌无力来说,多数患儿的眼肌症状为首发症状,少数患儿重症肌无力发展至全身症状。
抗胆碱酯酶药物应用后虽然在短期可改善患儿症状,但长期应用可产生,不宜长期单独应用[3-5]。
甲泼尼龙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合理应用甲泼尼龙能够使重症肌无力患儿病情得到显著缓解,本文结果显示,完全缓解患儿共17例,部分缓解患儿共14例, 2例患儿治疗效果无效,治疗有效病例共31例,有效率为93.9%。
所以,短期给予甲泼尼龙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患儿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起效快,患儿的生活学习可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 杨志晓,熊晖,张月华. 135例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后随访.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3(1):455-459.
[2] 郭虎,金波,卢孝鹏. 46例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体会. 江苏医药, 2011,12(2):1452-1453.
[3] 杨云英,刘凤斌,侯政昆.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学报, 2012,04(3):60-65.
[4] 罗伟汀.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危重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 2012,19(4):11-13.
[5] 陈晶,孙若鹏,李保敏.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远期预后及相关因素.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5(3):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