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酸和碱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日常生活中的酸碱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酸碱反应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化学现象。
无论是在厨房里烹饪食物、洗涤衣物,还是在清洁卫生间、处理废弃物等方面,酸碱反应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不同场景出发,介绍日常生活中酸碱反应的种种应用。
1. 厨房中的酸碱反应在厨房中,酸碱反应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化学现象。
比如,在烹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食醋。
食醋是一种酸性物质,当它与碱性物质如小苏打混合时,就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这种反应不仅可以使食物更加松软,还可以中和食物中的酸碱度,使口感更加平衡。
另外,当我们在制作面包或蛋糕时,常常会用到发酵剂。
发酵剂中的碱性物质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发酵,从而制作出松软的面包和蛋糕。
2. 清洁卫生间中的酸碱反应在清洁卫生间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用到许多酸碱反应来清除污垢和杀菌消毒。
比如,漂白粉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可以与酸性物质如醋酸反应,产生氯气,具有强力的漂白和消毒作用。
此外,漂白粉还可以中和尿液中的酸性物质,去除异味,保持卫生间清洁。
另外,柠檬酸是一种常用的酸性清洁剂,它可以与碱性物质如小苏打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起到去污和除垢的作用。
柠檬酸还可以溶解水垢和金属氧化物,使卫生间更加清洁明亮。
3. 废弃物处理中的酸碱反应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酸碱反应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垃圾填埋场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会在缺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地下水和土壤受到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向填埋场中喷洒碱性物质,中和有机废弃物产生的酸性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对工业废水进行中和处理,使其达到环保标准后再排放。
中和处理通常采用酸碱中和反应,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其中和为中性,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总结起来,酸碱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
1. 哎呀呀,你知道常见的酸有哪些吗?就像白醋里的醋酸呀!醋酸可以用来去除水垢呢,威力可大啦!
2. 嘿,盐酸也是一种常见的酸哦!实验室里经常能看到它呢,就像一个厉害的小助手,能帮忙做各种实验,比如清洗一些金属制品。
3. 哇塞,硫酸可厉害啦!它就像一个强大的勇士,但也很危险哦!可不能随便碰呢。
电池里就有硫酸呢。
4. 常见的碱也不少呀!氢氧化钠就是其中之一呢。
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处理很多污水,你说神不神?
5. 氢氧化钙也很常见呀,像我们建筑用的石灰水里就有它呢。
它可以让墙壁变得坚固起来,这多了不起呀!
6. 纯碱也是碱哦,在做面包的时候会用到它呢,就像给面包施了魔法,让面包变得松软好吃,是不是很有趣呀?
7. 碳酸也别小瞧呀!饮料里可有它呢,喝一口那刺激的感觉,就像在嘴里开了一场派对!
8. 胃酸也是酸哦,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呢。
要是胃酸不舒服了,那可得注意啦!就像身体里的小火山爆发了一样。
9. 常见的酸和碱都有着它们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呀!我们可要好好了解它们,利用好它们呢!
我的观点结论:常见的酸和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了解它们的特性和用途真的非常重要呢!。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盐1、酸:阳离子只含氢离子的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一般说酸时写名称不写化学式。
2、碱:阴离子只含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3、盐:由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食盐)[ 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钙(CaCO3)等。
4、能够导电的物质:酸、碱、盐的水溶液,金属,石墨等。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酸、碱、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是指与酸性或碱性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顔色的物质。
2、常见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酸酞溶液;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三、生活中常见的酸1、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1、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
2、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后瓶口有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盛放浓盐酸的试剂敞口放置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3、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2、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
1、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
2、浓硫酸:①、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盛放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置其溶液质量会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
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
生活中的酸和碱一、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它们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显示的颜色如下表:(1)pH<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2)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3)pH=7时,溶液显中性。
【要点诠释】1.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待测溶液的pH值。
2.溶液的稀释与溶液pH的关系:(1)酸性溶液pH小于7。
向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增大到7(酸性溶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增大到7)。
(2)碱性溶液pH大于7。
向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但不会减小到7(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减小到7)。
二、精选练习题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典例】1.在化学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个“液体变色”魔术,杯子底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M,先向杯子中加入少量无色液体N,杯中液体马上变为红色,继续加入无色液体N,杯中液体又变为无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是无色酚酞,N是氢氧化钠B.M是紫色石蕊,N是稀盐酸C.M是氢氧化钠,N是无色酚酞和稀盐酸D.M是稀盐酸和无色酚酞,N是氢氧化钠2.如图是a、b、c三种液体对应的近似p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溶液不可能是稀盐酸B.b一定是水C.c一定是碱D.c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变式训练】1.下列操作能使pH=11.6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增大的是()A.向溶液中加稀盐酸B.向溶液中加水C.恒温蒸发溶剂D.向溶液中加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2.如图所示,向四种溶液中加入指示剂,其中pH最小的试剂是()A.A B.B C.C D.D3.取含有显色物质的植物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所得的浸出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李恺一、酸1、酸类:属于化合物。
有: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硝酸(HNO3)醋酸(CH3COOH)2、组成H+3、生活中的酸:食醋中的酸—CH3COOH 汽水中的酸—H2CO3胃液中的酸—HCL 医院治疗眼睛用的酸—硼酸铅蓄电池中的酸—H2SO4 鸡汤中的酸—氨基酸酸菜汤中的酸—乳酸二、碱1、碱类:属于化合物,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氨水(NH3.H2O)氢氧化铝(Al(OH)3)2、组成OH-金属离子3生活中的碱:建筑业———Ca(OH)2干电池中的碱—KOH香烟中的碱——尼古丁三、酸碱指示剂1、定义:能根据酸溶液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称为指示剂2、分类:a、紫色石蕊b、无色酚酞3、变色规律:注意:a、酸或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不能说是指示剂使酸碱变色b、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的溶液不一定是酸,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
c、不溶于水的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d、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可做指示剂四、酸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1、浓盐酸: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名称氢氯酸○1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有酸味的液体。
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口后,有白雾出现,敞口放置一会儿,溶液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应该密封保存。
○2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除铁锈、制药物、助消化。
2、浓硫酸:SO3+H2O=H2SO4○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不具有挥发性,但有吸水性,易溶于水,同时放出热量,敞口放置浓硫酸一会儿,溶液的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应密封保存于钢瓶中。
○2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除铁锈,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广泛用于农药、火药、染料等方面。
○3三大特性:a、吸水性:作干燥剂(不与干燥气体反应),如O2、H2、CO2、装置:长进短出b、脱水性(腐蚀性):能将衣服、皮肤、木材中的水分脱去,产生黑色的碳。
酸和碱的例子
酸和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酸通常有酸味和酸性,可以腐蚀金属和灼伤皮肤。
而碱则有苦味和碱性,可以中和酸。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酸和碱的例子。
酸的例子:
1. 醋:醋是一种常见的酸,它含有乙酸。
2. 柠檬汁:柠檬汁含有柠檬酸,它会让食物变得更酸。
3. 雨水:雨水通常是酸性的,这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
4. 柿子:柿子含有鞣酸,它有助于防止腐烂。
碱的例子:
1. 小苏打:小苏打是一种常见的碱,它可以用来中和酸。
2. 肥皂:肥皂含有碱性物质,它可以清洁皮肤和衣物。
3. 牙膏:牙膏含有碱性成分,它可以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物质,保护牙齿。
4. 石灰:石灰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用来中和过多的酸性土壤。
这些酸和碱的例子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化学物质。
- 1 -。
一、常见的酸和碱化工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酸有变化;(3)分别在小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滴加酚酞试液;(4)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实验现象】(1)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
(2)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表面形成一层溶液,氢氧化钙表面则无明显变化。
(3)加入适量水,氢氧化钠迅速溶解,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但它们均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4)插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计,温度明显上升。
【解释和结论】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表面形成一层溶液,这种物理现象称为“潮解”,而氢氧化钙没有潮解现象,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在溶解过程中放出大量热。
三、酸碱中和反应1、什么是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一类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2、探究中和反应如果我们将无色的盐酸滴加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理论上我们知道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但看不到任何现象。
如果我们摸一下烧杯外壁,却能感受到明显的发热。
由此可以设计如下的实验来探究中和反应。
【实验和现象】在一个小烧杯中,倒入约5ml 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立即变红色),插入一支温度计,再滴加稀盐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溶液红色刚好褪成无色,发现温度明显上升。
【解释】NaOH溶液呈碱性,所以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
开始滴加盐酸时,只有一部分NaOH与盐酸反应掉,溶液中还有多余的氢氧化钠,所以溶液依然呈碱性,酚酞试液依然呈红色;继续滴加盐酸,当溶液恰好变成无色时,说明此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若再加盐酸,则溶液就呈酸性了)从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可以推测中和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表明中和反应的过程就是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和反应时放热反应。
思考:中和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实验】将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直至大部分水被蒸发掉,静置,待其冷却、结晶,得到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NaCl,根据化学反应的原则,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
可知另一种产物是H2OHCl+NaOH−−→NaCl +H2O3、中和反应的应用生产中的应用:(1)改良酸性土壤。
生活中的酸和碱
酸碱中和反应(第2课时)
一、设计思想
学生在生活中能感受一些有关酸碱的知识,但对酸碱反应的原理不清楚;在上学期学习过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这为引入本课做了铺垫。
初三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和简单的实验方法,感受了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等方法,这为本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小组探究实验,完成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的设计以胃酸过多的治疗原理为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系列实验使学生认识到Mg(OH)2、Al(OH)3等碱能与盐酸、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获得中和反应的概念;然后引出NaOH和盐酸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实验设计的思路;最后介绍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会中和反应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知道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2)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理解借助酸碱指示剂可以判断酸溶液和碱溶液反应的发生。
2. 过程与方法
(1)感受根据中和反应的特点来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
(2)通过实验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酸碱反应到中和反应的概念建构,体会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关系。
(2)通过中和反应的应用,感受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借助酸碱指示剂可以判断无色酸溶液和碱溶液反应的发生。
四、教学用品
药品:Mg(OH)2、Al(OH)3、Fe(OH)3、Cu(OH)2、NaOH、KOH等碱的固体;稀盐酸、稀H2SO4、pH试纸、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
仪器:试管、烧杯、滴管、温度计、玻璃棒、玻璃片、电吹风。
媒体和教具:标签、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流程
2. 流程说明
[1a]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溶液显酸性,pH<7,碱溶液显碱性,pH>7,那么,将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和pH会如何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下。
[1b] 展示两张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的标签,明确有效成分是两种碱Mg(OH)2、Al(OH)3。
[2a] 向Mg(OH)2、Al(OH)3固体中加入水,不溶解,加入盐酸,沉淀消失,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2b] 向NaOH中慢慢滴入盐酸,同时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数值的变化情况。
[3] 分析实验现象,师生互动,根据反应物和质量守恒定律,尝试书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向Fe(OH)3、Cu(OH)2固体中加入水,不溶解,加入盐酸或稀硫酸,沉淀消失,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5] 填写实验报告,描述反应前后的实验现象,用类比的方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体会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普遍性。
[6] 引出盐和中和反应的概念,知道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7] NaOH和盐酸的反应看不到现象,阅读教材实验报告,理解实验原理。
[8] 在明确实验方案的原理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操作步骤,为动手实验做好准备。
[9] 根据实验方案动手操作,体会探究的过程。
[10]请同学在操作之后反思实验报告的设计是如何运用中和反应的特点的,培养分析反思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理解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的特点通过设计间接现象来观察。
[11]在动手实验、理解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解决新的问题,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其作用。
六、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