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
- 格式:ppt
- 大小:4.65 MB
- 文档页数:58
角膜曲率仪测定角膜前表面曲率可为选择合适的软性角膜接触镜基弧提供依据,也可通过角膜曲率仪检查了解角膜散光度,为验光提供参考依据。
利用角膜曲率仪检测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以毫米(mm,)表示。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通常是将垂直和水平的曲率半径相加除以2,得平均值,再根据不同镜片的特性增加5%—10%的角膜曲率半径值即为所选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基弧。
例如,测得被检者角膜曲率半径平均值为7.6mm,如选用强生月抛型镜片,其基弧有8.4mm及8.8mm供选择,我们应选用基弧为8.4mm的镜片。
消费者常见的眼睛角膜曲率为7.0mm—8.5mm。
软性角膜接触镜常见的基弧有:博士伦软性角膜接触镜8.3mm、8.5mm、8.7mm;视康软性角膜接触镜8.6mm;卫康软性角膜接触镜8.4mm、8.6mm等。
角膜小曲率,选择过大基弧镜片。
如某消费者角膜曲率为7.3mm,但选配了8.7mm的博士伦软性角膜接触镜,将直接导致镜片松紧度过松、覆盖度差、中心定位不良、移动度过大,造成眼睛异物感,瞬目后因镜片偏位而发生视力模糊等不良后果。
角膜大曲率,选择过小基弧镜片。
如某消费者角膜曲率为8.0mm,但选配了8.4mm的卫康软性角膜接触镜,将直接导致镜片松紧度过紧、移动度过小,造成镜片下的泪液长时间不能排出,代谢产物积聚诱发角膜上皮毒性反应及角膜缺氧,进而因镜片的边缘压迫阻断角膜缘血管网的血供,导致紧镜综合征。
然而镜片移动小在早期并无不适感,不易发现,但镜片移动过小最为验配所忌。
如消费者的眼睛角膜曲率小于7.0mm或大于8.5mm,是不适合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
如果没有角膜曲率仪,就无从知晓消费者的角膜曲率半径,当然无法判断应该为消费者选配多大基弧镜片,或者根本就不能配隐形眼镜。
验配员仅凭想象,主观臆断为消费者选配自己店内利润高的镜片,必然让消费者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
在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办理中,大多数眼镜店都配备了角膜曲率计。
但是对于它的使用及具体作用还有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下面就角膜曲率计的使用及作用作下介绍。
一、引言随着现代光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隐形眼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尤其是软性接触镜,因其舒适度高、矫正效果好而受到广泛欢迎。
为了提高我作为眼镜验光师的专业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接触镜软镜验配实训。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训的总结与反思。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我旨在:(1)掌握接触镜软镜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种类、特点、材料、保养等。
(2)熟悉软镜验配的流程,包括顾客咨询、检查、试戴、验配、指导等环节。
(3)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确保验配过程准确、高效。
(4)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实训内容(1)接触镜基础知识:了解软镜的种类、特点、材料、保养等。
(2)顾客咨询与检查:学习如何与顾客沟通,了解其需求,进行视力检查。
(3)试戴与验配:掌握软镜试戴技巧,进行验配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4)软镜保养与维护:学习软镜的清洁、消毒、储存等保养方法。
(5)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总结验配经验。
三、实训过程1. 基础理论学习在实训初期,我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方式,学习了接触镜基础知识。
这为我后续的实训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顾客咨询与检查在实训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参与了多次顾客咨询与检查。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与顾客沟通,了解其需求,进行视力检查。
3. 试戴与验配在试戴与验配环节,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为顾客试戴软镜,进行验配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这一环节需要细心、耐心,同时也考验了我的专业知识。
4. 软镜保养与维护在实训过程中,我还学习了软镜的清洁、消毒、储存等保养方法。
这对我今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总结了验配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训成果与反思1. 实训成果(1)掌握了接触镜软镜的基本知识。
(2)熟悉了软镜验配的流程。
(3)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4)培养了良好的服务意识。
2. 反思(1)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某些参数的测量不够准确等。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 矫正屈光不正。
配戴角膜接触镜可有效地消除框架眼镜的球面像差、视野缩小、不等像等缺陷,同时可以矫正一部分由角膜表面变形造成的不规则散光。
2. 年龄16-38岁较为合适。
3. 屈光不正度数>1.50D,散光度<1.50D较合适。
4. 角膜K读数为41. 00-46. 00D。
【禁忌证】1. 泪液分泌过少、严重结膜炎、角膜炎等患者。
2. 糖尿病、关节炎等抵抗力下降的全身疾病及神经质的患者。
3. 接触较多风沙、粉尘及挥发性酸碱物的环境。
4. 个人卫生和依从性差的患者。
5. 以下为相对禁忌证。
(1) 独眼者。
(2) 功能性妊娠和绝经期妇女。
(3)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
(4) 儿童。
【配戴前准备】1. 了解患者的眼病史,角膜接触镜配戴史,配戴角膜接触镜的原因,工作和生活环境。
2. 检査眼睑,除外睑裂宽度异常、上睑下垂、眼睑瘢痕、睑缘与角膜不贴服情况。
3. 进行结膜、角膜常规检査,除外炎症。
4. 泪液检查。
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测定泪液膜破裂时间。
5. 测定角膜曲率,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基弧。
6. 屈光检查。
7. 必要时做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査或角膜知觉检査。
【操作及使用方法】1. 患者和医护人员洗净双手,剪短指甲。
2. 起封镜片包装前核对镜片参数。
彻底清洁使用的镜片。
3. 配戴角膜接触镜。
(1) 方法1:操作者站在患者右则,将镜片放在右手示指上,左手的示指拉开上睑,右手的中指拉开下睑,将镜片轻轻地戴在角膜上。
(2) 方法2:用左手示指和拇指分开上、下睑,右手的示指托住镜片,轻放在角膜上。
4. 让患者配戴镜片适应15min左右。
5. 戴镜验光,按照规范验光程序,在配戴角膜接触镜状态下进行主觉验光,按先右眼后左眼顺序进行。
6. 镜片配戴检测,使用裂隙灯弥散照明法检査以下内容:镜片中心位置和在眼中的稳定性、镜片覆盖情况、镜片在眼中的移动度和患者对镜片配戴的主观感觉。
按先右眼后左眼顺序进行。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认患者是否有哮喘、过敏等疾病史,了解有无对接触镜材质过敏史。
2.询问患者有无角膜病变,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后再配戴接触镜。
3.询问患者眼球表面有无异物、炎症等情况,确保眼球表面清洁。
4.充分了解患者使用接触镜的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患者的接触镜类型。
二、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步骤1.目测检查患者瞳孔大小和形态,确定使用接触镜的大小和形状。
2.检查患者角膜曲率,选择适当的接触镜弧度。
3.使用角膜地形测量仪测量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确定角膜地形的测量数据。
4.根据测量结果选择适当的接触镜基弧。
5.仔细检查患者的泪膜状况和泪液分泌情况,确保患者适合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
6.为患者进行眼球表面的彻底清洁,使用无菌棉片和洗眼液清洁眼球表面,防止感染。
7.注意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器械,防止交叉感染。
8.根据患者的角膜地形数据和角膜地形图,选择合适的接触镜范围进行初步验配。
9.安排患者佩戴初步验配的接触镜,观察佩戴后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10.根据观察结果和患者的反馈,对接触镜进行适当调整,直到达到最佳佩戴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11.为患者进行使用和保养接触镜的指导,包括正确佩戴和摘取接触镜、正确清洁和储存接触镜等。
三、记录和后续管理1.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验配过程和结果,包括使用的接触镜类型、规格和验配数据等。
2.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和验配,以确保接触镜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眼球健康。
3.若患者在佩戴接触镜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眼球症状,及时与患者沟通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调整。
4.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接触镜使用情况和效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验配步骤和后续管理等内容。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眼球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接触镜类型和参数,并进行适当的验配和调整,以确保接触镜的佩戴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同时,记录患者信息和验配结果,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不适和问题,提高接触镜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眼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