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标准验配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77.50 KB
- 文档页数:8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 矫正屈光不正。
配戴角膜接触镜可有效地消除框架眼镜的球面像差、视野缩小、不等像等缺陷,同时可以矫正一部分由角膜表面变形造成的不规则散光。
2. 年龄16-38岁较为合适。
3. 屈光不正度数>1.50D,散光度<1.50D较合适。
4. 角膜K读数为41. 00-46. 00D。
【禁忌证】1. 泪液分泌过少、严重结膜炎、角膜炎等患者。
2. 糖尿病、关节炎等抵抗力下降的全身疾病及神经质的患者。
3. 接触较多风沙、粉尘及挥发性酸碱物的环境。
4. 个人卫生和依从性差的患者。
5. 以下为相对禁忌证。
(1) 独眼者。
(2) 功能性妊娠和绝经期妇女。
(3)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
(4) 儿童。
【配戴前准备】1. 了解患者的眼病史,角膜接触镜配戴史,配戴角膜接触镜的原因,工作和生活环境。
2. 检査眼睑,除外睑裂宽度异常、上睑下垂、眼睑瘢痕、睑缘与角膜不贴服情况。
3. 进行结膜、角膜常规检査,除外炎症。
4. 泪液检查。
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测定泪液膜破裂时间。
5. 测定角膜曲率,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基弧。
6. 屈光检查。
7. 必要时做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査或角膜知觉检査。
【操作及使用方法】1. 患者和医护人员洗净双手,剪短指甲。
2. 起封镜片包装前核对镜片参数。
彻底清洁使用的镜片。
3. 配戴角膜接触镜。
(1) 方法1:操作者站在患者右则,将镜片放在右手示指上,左手的示指拉开上睑,右手的中指拉开下睑,将镜片轻轻地戴在角膜上。
(2) 方法2:用左手示指和拇指分开上、下睑,右手的示指托住镜片,轻放在角膜上。
4. 让患者配戴镜片适应15min左右。
5. 戴镜验光,按照规范验光程序,在配戴角膜接触镜状态下进行主觉验光,按先右眼后左眼顺序进行。
6. 镜片配戴检测,使用裂隙灯弥散照明法检査以下内容:镜片中心位置和在眼中的稳定性、镜片覆盖情况、镜片在眼中的移动度和患者对镜片配戴的主观感觉。
按先右眼后左眼顺序进行。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认患者是否有哮喘、过敏等疾病史,了解有无对接触镜材质过敏史。
2.询问患者有无角膜病变,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后再配戴接触镜。
3.询问患者眼球表面有无异物、炎症等情况,确保眼球表面清洁。
4.充分了解患者使用接触镜的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患者的接触镜类型。
二、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步骤1.目测检查患者瞳孔大小和形态,确定使用接触镜的大小和形状。
2.检查患者角膜曲率,选择适当的接触镜弧度。
3.使用角膜地形测量仪测量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确定角膜地形的测量数据。
4.根据测量结果选择适当的接触镜基弧。
5.仔细检查患者的泪膜状况和泪液分泌情况,确保患者适合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
6.为患者进行眼球表面的彻底清洁,使用无菌棉片和洗眼液清洁眼球表面,防止感染。
7.注意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器械,防止交叉感染。
8.根据患者的角膜地形数据和角膜地形图,选择合适的接触镜范围进行初步验配。
9.安排患者佩戴初步验配的接触镜,观察佩戴后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10.根据观察结果和患者的反馈,对接触镜进行适当调整,直到达到最佳佩戴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11.为患者进行使用和保养接触镜的指导,包括正确佩戴和摘取接触镜、正确清洁和储存接触镜等。
三、记录和后续管理1.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验配过程和结果,包括使用的接触镜类型、规格和验配数据等。
2.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和验配,以确保接触镜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眼球健康。
3.若患者在佩戴接触镜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眼球症状,及时与患者沟通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调整。
4.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接触镜使用情况和效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验配步骤和后续管理等内容。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眼球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接触镜类型和参数,并进行适当的验配和调整,以确保接触镜的佩戴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同时,记录患者信息和验配结果,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不适和问题,提高接触镜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眼球健康。
7 验配流程第七步:确定隐形眼镜的度数、品种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分析屈光不正状态、角结膜健康状况和顾客的实际需求,为配戴者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
可考虑选择:①软镜或硬镜;②球性隐形眼镜或散光隐形眼镜。
7.1 屈光状态是单光配镜者的屈光状态是单光时,隐形眼镜的度数确定较容易,小于±4.00D时,顶点距离差异可忽略不计,大于±4.00D时进行顶点光度换算。
因隐形眼镜的后顶点与框架眼镜的后顶点位置不同,使得近视镜片光度相应降低,远视镜片光度相应增高,此为隐形眼镜的顶点屈光度换算。
隐形眼镜的光度D’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如下:D’=D/(1-dD)D’为所求的隐形眼镜的度数,D为配戴眼的单光镜度或等效球面镜度,d为验光试镜架试片的后顶点至隐形眼镜的后顶点,即角膜前顶点距离,通常为12mm,单位为m,计算时取0.012m。
为避免对每次验光处方都需要公式换算,可将不同的等效屈光度的换算结果列成表格,供验配时查表使用。
也可对顶点光度换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出便于记忆的换算差值,直接换算出隐形眼镜度数。
远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加上换算差值;近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减去换算差值7.2 屈光状态为散光分析球柱镜比例以及散光的类型,确定是顺规散光还是逆规散光,角膜性散光占的比例大还是晶体性散光占的比例大,不同类型的散光需要用不同种类的隐形眼镜来矫正才能获得最好的矫正视力。
7.2.1 散光的类型散光分为角膜性散光和内部散光,可根据验光和角膜曲率计的结果分析得出。
a. 总散光:验光所得出的散光度为总散光。
b. 角膜性散光:通过角膜曲率计测出,角膜前表面两条互相垂直的子午线因曲率半径不同而诱发的散光为角膜性散光,大多为顺规散光。
c. 内部散光:由晶体等因素导致的散光,大多为逆规散光。
d. 总散光=角膜性散光+内部散光例1:-6.00/-1.25×180——验光度数,7.8/8.0@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1. 25D,角膜散光是-1.00D×180,内部散光是-0.25×180,以角膜性散光为主的散光眼可配戴球面软镜,镜片成型好的软镜矫正视力好。
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流程(一)
隐形眼镜是模拟人眼角膜前表面形态制成,附着在角膜表面的泪液层上,与人眼生理相容,达到矫正视力、美容、治疗等作用的镜片。
因其具有美观、实用方便的特性而受到配戴者的喜爱。
隐形眼镜是一种医疗用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隐形眼镜归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置入人体的、对人的健康有潜在威胁的、需要密切观察的一种医疗器械),所以隐形眼镜的验配应遵循科学规范的流程才能保证配戴的成功及安全。
下面具体阐述球性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流程。
1验配流程第一步:以问诊的方式建立配镜者基本资料
1.1记录配戴者基本信息
记录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环境、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年龄小的配镜者要考虑是否有独立正确护理镜片的能力;年龄超过45岁的配镜者要考虑是否有老视问题。
工作环境中有刺激性气体、粉尘、风沙以及油烟时,如从事化工、建筑、冶炼等工种的工作者不适合戴隐形眼镜。
询问患者平时的用眼是看近多些,还是看远多些,比如从事会计工作需要长时间看近处,驾车需要看远清晰,这些在确定镜片度数时都要予以考虑。
联系方式有助于进行配镜后的回访复查保健。
1.2了解配镜者的健康状况
通过询问了解配镜者的基本健康状况,了解患者是否患过眼病,有没有出现过眼红、眼疼、流泪、怕光、眼痒的现象;有没有过敏的现象,比如对花粉过敏、对某种食物过敏、对某种药物过敏;有没有患过全身性慢性疾病以及有没有用药史,初步排查不适合配戴隐形眼镜的配镜者。
有以下全身疾病者不能戴隐形眼镜: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传染性肝。
软性接触镜软性接触镜一、软性接触镜的名称、定义和基本认识(一)名称:早期有软性隐形眼镜、软性角膜接触镜之称,现统一命名软性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
(二)定义: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质软,模拟眼角膜前表面形态,直接附着在角膜表面的泪液层上,并能与人眼生理相容,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美容、治疗等目的的镜片称为软性接触镜。
(三)软性接触镜材料1.根据镜片材质区分(1)水凝胶镜片:包括(a)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最早用于接触镜制作的亲水材料,吸水性较好,但透氧性局限。
(b)非HEMA: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甘油丙烯酸酯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及聚乙烯醇。
(2)硅水凝胶镜片:氟化硅氧烷与水凝胶的结合,其透氧率约为水凝胶镜片的3-6倍,并通过亲水化处理,提高舒润渡及抗沉淀性,大部分产品可用于长戴。
2.根据镜片电荷和含水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1986年标准)(1)Ⅰ类,非离子型,低含水量(<50%)。
(2)Ⅱ类,非离子型,高含水量(>50%)。
(3)Ⅲ类,离子型,低含水量(<50%)。
(4)Ⅳ类,离子型,高含水量(>50%)。
(四)软性接触镜设计1.镜片设计(1)常用设计:球面设计和非球面设计:适用于单纯近视、远视和低度散光。
(2)内曲面:可为球面和非球面。
(3)外曲面:外曲面有屈光作用的范围即外曲面光学区,一般为球面设计,而围绕外光学区的周边部分可被削薄做缩径设计。
(4)环曲面(Toric CL)设计:适用于3.00D以下的规则性散光。
(5)双焦和多焦点设计:包括分段型、同心圆型和衍射型设计,主要适用于老视。
2.主要设计参数(1)基弧:球面镜片的基弧为光学区的内曲面曲率半径。
(2)直径:软性接触镜要完全覆盖角膜且超出角膜缘0.5mm以上,大多13.5~14.5mm。
(3)屈光度:镜片折光力的定量参数。
负透镜中央薄边缘厚,正透镜中央厚边缘薄。
2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标准验配流程2.1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适应症与非适应症2.1.1 适合配戴软镜的情况(1)矫正视力软性角膜接触镜可用于矫正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及老视。
尤其适用于中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无晶体眼不宜植入人工晶体者。
(2)职业方面例如运动员、司机、警察用软性角膜接触镜会更方便;摄影师、显微镜操作者、厨师、医生等因为其职业需要必须配戴角膜接触镜者。
(3)美容方面软性美容角膜接触镜可用于角膜白斑、眼球萎缩或假眼的美容;荣彩色角膜接触镜可以加深或改变角膜的颜色,起化妆作用。
(4)医疗方面例如角膜上皮擦伤、热烧伤或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用治疗性软角膜接触镜有保护创面、促进角膜上皮损伤修的作用等。
2.1.2 不适合配戴软镜的情况(1)眼病患者睑缘炎、角膜急性炎症、角膜炎、泪道阻塞、泪囊炎、泪眼分泌减少者、麦粒肿(如图)不适合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2)全身病有以下全身疾病者不能戴隐形眼镜: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传染性肝炎、肾炎、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障碍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服用阿托品类药,皮质类固醇类药期间,妊娠期间,尤其前三个月。
(3)环境因素多灰尘、太干燥、挥发性酸或碱的环境,海拔太高的环境不适合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4)个人因素不讲卫生、不能依从医嘱、不能规范护理眼镜者,不适合配戴软镜角膜接触镜。
例如:23岁女子,大学生,前来配戴角膜接触镜。
她每天在电脑面前呆很长一段时间。
她喜欢打网球。
以前从来没有带过接触镜,但现在想摘掉框架眼镜。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没有既往病史。
口服避孕药。
检查:HVID:12mm;瞳孔:3mm(亮)/5mm(暗)角膜曲率 OD:-2.50D;OS:-3.00D裂隙等检查:双眼均健康。
这种情况应该给与说明,因为口服避孕药,所以或根本不适合佩戴角膜接触镜。
如果实在想佩戴,可以停药后再来检查。
2.2 问诊2.2.1 佩戴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环境、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年龄小的配镜者要考虑是否有独立正确护理镜片的能力;年龄超过45岁的配镜者要考虑是否有老视问题。
工作环境中有刺激性气体、粉尘、风沙以及油烟时,如从事化工、建筑、冶炼等工种的工作者不适合戴隐形眼镜。
询问患者平时的用眼是看近多些,还是看远多些,比如从事会计工作需要长时间看近处,驾车需要看远清晰,这些在确定镜片度数时都要予以考虑。
联系方式有助于进行配镜后的回访复查保健。
2.2.2 了解配镜者的健康状况了解患者是否患过眼病,有没有出现过眼红、眼疼、流泪、怕光、眼痒的现象;有没有过敏的现象,比如对花粉过敏、对某种食物过敏、对某种药物过敏;有没有患过全身性慢性疾病以及有没有用药史,初步排查不适合配戴隐形眼镜的配镜者。
2.2.3 了解配镜者的配镜目的通过询问了解配镜者的配镜目的。
有的人为了追求美观,恢复自然面容而选择戴隐形眼镜;高度屈光不正者不能接受框架眼镜引起的影像畸变而选择戴隐形眼镜;有的配戴者不喜欢框架眼镜引起的鼻梁部负重感及镜腿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而选择戴隐形眼镜,这几类人大部分是长期配戴隐形眼镜者。
有的人是为了参加体育运动方便或有重要场合不适合戴框架眼镜而选择戴隐形眼镜,这类人是间断配戴隐形眼镜者。
有的配戴者是为了参加体检面试而选择戴隐形眼镜,属于一次性隐形眼镜配戴者。
了解配镜者的配镜目的很重要,不同的配镜目的,选戴的镜片会有所不同。
2.2.4 了解戴镜史了解配镜者以前是否配戴过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还是从未戴过任何眼镜。
如果初次配戴隐形眼镜,要让配镜者了解配戴隐形眼镜和框架眼镜有什么区别,明确隐形眼镜的优缺点,便于配戴者能更好地按照镜片护理规则配戴隐形眼镜。
如果曾戴过隐形眼镜,要了解戴过哪一种类型、哪一种品牌的隐形眼镜,以及度数是多少,每天戴镜时间,更换镜片的时间,有没有戴镜过夜,能不能做到每天都清洗镜片,使用哪一种护理液及更换护理液的时间,现在是否仍继续戴隐形眼镜,戴镜时有何问题出现等。
如果检查时正配戴着隐形眼镜,需摘下镜片休息片刻,至少15分钟后再检查验光,这样屈光检查结果会更准确。
如果曾经戴过现在停止配戴,需了解停戴的原因,是镜片损坏还是眼部不适造成停戴。
2.2.5 了解工作、生活环境灰尘大小,有无含酸碱物质的化学蒸汽等。
2.3 配戴前的眼部常规检查2.3.1.眼前段健康的检查(1)眼睑检查观察眼睑的松紧度,检查睑缘是否正常,有无内翻、倒睫(如图)及检畸形,检查眼睑的大小。
(2)泪器的一般检查观察上下泪睑的位置是否正常,挤压泪囊区有无分泌物溢出,排除慢性泪囊炎及泪道阻塞。
(3)眼表检查眼表检查包括结膜和角膜的一般检查。
球结膜周边部充血为结膜炎的表现;角膜缘部充血叫睫状充血为角膜及色素膜炎症的表现;既有周边部充血又有睫状充血称为混合性充血。
若充血局限于某一部位,称为局限性充血。
以上几种充血发生时都要停戴隐形眼镜。
睑裂斑是球结膜睑裂区有黄白色三角形或椭圆形光滑隆起的斑块,如果不靠近角膜缘通常对配戴隐形眼镜无影响。
翼状胬肉(如图)是肥厚的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呈条带状向角膜生长,多发于鼻侧。
若胬肉充血,条带角膜端隆起,有明显角膜浸润,则不宜配戴隐形眼镜。
睑结膜:翻转上、下眼睑检查睑结膜是否充血,乳头、滤泡增生的程度,有无结膜结石和结膜疤痕,睑结膜血管行径清楚与否等。
(4)角膜的一般检查正常的角膜应该是透明、无血管的组织,前表面中央1/3区域为光学区,基本呈球面,周边角膜向外逐渐平坦,但平坦率并不均匀,鼻侧和上侧较颞侧和下侧的变化较密些,平坦率也不是人人相同的,因此配戴隐形眼镜时要注意这种形态学的变化。
例如: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投照法观察正常的角膜组织呈一乳白色光学平行六面体,最前方发亮的线是泪膜,其后的暗区是上皮层,其下细的白色光带是前弹力层,大部分灰白色区域是基质层,其后是后弹力层和内皮层(如图)。
(5)前方检查前方深度:一般用集合光线由正前方观察,估计角膜中心的后面与瞳孔缘部虹膜表面间的距离,正常前房深度为2.5—3mm(中央部)。
房水:观察房水有无混浊,有无浮游细胞。
如房水混浊,裂隙灯检查出现Tyndall现象。
(6)虹膜检查观察虹膜的色泽、纹理,若有虹膜纹理不清、颜色变暗应及时就医,不宜配戴隐形眼镜。
(7)瞳孔检查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位置,并进行双眼对照及对光反射等检查,若瞳孔呈椭圆形、梨形、哑铃形等不规则状,须慎戴隐形眼镜。
(8)晶状体检查晶状体的位置、透明度,特别注意其形态。
晶体脱位(如图)2.3.2眼后段健康的检查(1)玻璃体检查检查玻璃体有无浑浊或情况如何。
(2)眼底检查主要观察视乳头的大小、颜色、杯盘比值;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及其分支的行程、大小比例等。
观察黄斑区有无水肿、渗出物、出血或色素改变等。
观察视网膜有无脱离,有无渗出及出血,视网膜有无变性等等。
(3)眼压检查眼压不正常配戴角膜接触镜很容易引起角膜损伤。
(4)泪液检查检查泪液脂质层的厚薄状况,定性分级判断干眼。
一般呈流水波浪样,如呈现异常的彩色纹理,则提示不同的脂质散布在整个泪膜层,厚度不稳定。
脂质层厚度增加,对眼的湿润作用下降,易出现眼干症状。
2.4 验光通过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结合主观验光试镜,经双眼平衡后得出屈光度数。
通过验光了解屈光状态,如果是单光,可直接进行顶点光度换算得出隐形眼镜的度数;如果有散光,要分析验光结果中的球性部分度数和柱镜部分度数,得出球柱镜比例以及散光的类型,来估算出隐形眼镜的度数,合理选择隐形眼镜的种类。
例如: OD -5.25/-1.00×180=1.0 ——复性近视散光 OS -7.00=1.0 ——单纯近视2.5 顶点屈光力换算2.5.1 屈光状态是单光配镜者的屈光状态是单光时,隐形眼镜的度数确定较容易,小于±4.00D时,顶点距离差异可忽略不计,大于±4.00D时进行顶点光度换算。
因隐形眼镜的后顶点与框架眼镜的后顶点位置不同,使得近视镜片光度相应降低,远视镜片光度相应增高,此为隐形眼镜的顶点屈光度换算。
隐形眼镜的光度D’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如下:D’=D/(1-dD)5.1D’——所求的隐形眼镜的度数D——为配戴眼的单光镜度或等效球面镜度d为验光试镜架试片的后顶点至隐形眼镜的后顶点,即角膜前顶点距离,通常为12mm,单位为m,计算时取0.012m。
例如:验光时得框架镜的屈光力为-4.00D,角膜接触镜的屈光力应为F=-3.82-3.82接近-3.75,所以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屈光力为-3.75D。
为避免对每次验光处方都需要公式换算,可将不同的等效屈光度的换算结果列成表格,供验配时查表使用。
也可对顶点光度换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出便于记忆的换算差值,直接换算出隐形眼镜度数。
远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加上换算差值;近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减去换算差值2.5.2屈光状态为散光分析球柱镜比例以及散光的类型,确定是顺规散光还是逆规散光,角膜性散光占的比例大还是晶体性散光占的比例大,不同类型的散光需要用不同种类的隐形眼镜来矫正才能获得最好的矫正视力。
散光的类型散光分为角膜性散光和内部散光,可根据验光和角膜曲率计的结果分析得出。
a. 总散光:验光所得出的散光度为总散光。
b. 角膜性散光:通过角膜曲率计测出,角膜前表面两条互相垂直的子午线因曲率半径不同而诱发的散光为角膜性散光,大多为顺规散光。
c. 内部散光:由晶体等因素导致的散光,大多为逆规散光。
d. 总散光=角膜性散光+内部散光例1:-6.00/-1.25×180——验光度数,7.8/8.0@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1.25D,角膜散光是-1.00D×180,内部散光是-0.25×180,以角膜性散光为主的散光眼可配戴球面软镜,镜片成型好的软镜矫正视力好。
例2:-6.00/-1.00×180——验光度数,7.8/7.85@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1.00D,角膜散光是0,内部散光是-1.00D×180,以晶体性散光为主的散光眼可配戴散光软镜。
例3:-6.00D——验光度数,7.8/8.0@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0,角膜散光是1.00D×180,内部散光是-1.00D×180。
如果验光结果无散光,角膜曲率显示有散光,说明同一方向的子午线上内部晶体存在着与角膜散光能够相互抵消的散光,此时配戴可塑性好的,较薄的软镜矫正视力效果好。
那么球面隐形眼镜靠什么矫正散光呢?主要依靠泪液透镜和散光眼最小弥散圆处的等效球镜度两方面的作用。
球面隐形眼镜的内曲面光学区为球面形,散光眼的角膜表面为复曲面形,若镜片的成形性较好,则镜片的内曲面与角膜曲率较平的表面附着较紧,与角膜曲率较弯的表面附着较松,其间填充泪液,泪液受镜片的内曲面和角膜前表面的塑形,呈类似交叉圆柱透镜,即为泪液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