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影像CT检查方法及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5.89 MB
- 文档页数:62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影像学诊断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的相关内容。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1.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及回声特征,以及胰腺周围是否存在积液、坏死等病变。
2.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周围组织的详细信息。
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坏死等病变,同时还可以评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胆道系统的详细信息。
MRCP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胰管的梗阻情况等。
三、影像学表现1.腹部超声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超声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不均匀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等。
2.腹部CT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密度增加、边缘模糊、坏死组织的形成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表现急性胰腺炎的MRCP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胰管的梗阻、胆管的扩张等。
四、影像学诊断评估根据以上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做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同时还需要评估病变的程度、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等信息。
五、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ct影像中胰腺的识别方法一、CT影像中胰腺的特征胰腺位于上腹部,位于胃的后方,与十二指肠相邻。
在CT影像中,胰腺呈现为一个长条形或弯曲状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度。
胰腺被邻近的血管、肠道和其他脏器所包围,因此在CT影像中很容易与周围组织混淆。
二、CT影像中胰腺的识别方法1. 位置识别:通过观察胰腺与周围器官的相对位置来确定胰腺的位置。
胰腺位于胃的后方,与十二指肠相邻,可以通过这些器官的位置关系来初步判断胰腺的位置。
2. 形态特征:胰腺在CT影像中呈现为一个长条形或弯曲状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度。
通过观察胰腺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胰腺的位置和形态。
3. 密度特征:胰腺具有较高的密度,因此在CT影像中与周围组织相比较明显。
通过观察胰腺的密度特征,可以进一步确定胰腺的位置。
4. 强化扫描:胰腺在强化扫描中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
通过给予造影剂,可以增强胰腺在CT影像中的显示效果,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胰腺。
5. CT值测量:通过测量胰腺的CT值来确定胰腺的位置和形态。
胰腺的CT值通常在30-45 HU之间,通过测量胰腺的CT值可以与周围组织进行对比,进一步确定胰腺的位置。
6. 三维重建:通过对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的位置和形态。
三维重建可以帮助医生更直观地观察胰腺的结构,提高识别胰腺的准确性。
7. 辅助诊断:在CT影像中,胰腺与其他器官有时会发生重叠,造成识别困难。
此时可以借助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如MRI或超声等,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识别胰腺的准确性。
总结:CT影像中胰腺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位置识别、形态特征、密度特征、强化扫描、CT值测量、三维重建和辅助诊断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胰腺在CT影像中的识别准确性。
胰腺的准确识别对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CT影像学中胰腺的识别方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二、影像学诊断方法1·临床资料整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疼痛发作、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和性质,以及可能的发病因素,如饮食、药物等。
2·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胰酶、血糖等检查,以评估胰腺炎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3·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和大小变化,以及胰腺周围的积液和炎症的程度。
(2)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可以准确评估胰腺的炎症程度及胰腺内和胰周积液等情况。
(3)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胰腺图像,并能区分胰腺的炎症和坏死组织。
(4)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胰腺病变的细节,并可进一步指导穿刺活检。
(5)ERCP:对于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能够观察到胆总管和胰管的梗阻情况。
三、影像学诊断技术1·影像学表现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以下特点:●胰腺增大●胰腺内积液●胰腺局部坏死●胰腺周围炎症●胰腺囊肿的形成等2·影像学分级根据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可以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影像学图片、临床案例分析等,以供参考。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超声: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利用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产生的回声来获取影像的检查方法。
2·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多角度的X射线成像技术来创建人体断层图像的方法。
3·MRI: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检查方法。
4·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一种经胃镜和十二指肠镜直接插入胆管或胰管进行造影检查的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引言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影像学诊断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识别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X线、超声、CT、MRI等多种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影像学技术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X线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X线影像学表现相对较少,一般只在晚期病例中才能显示出一些非特异性征象。
常见的X线征象包括:- 胃肠道水平片显示胃肠继发性麻痹、胃肠道扩张等;- 腹部平片可见腹腔积液、钙化灶等。
超声影像学诊断超声是一种无创性、廉价且较为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初步诊断。
超声检查主要包括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腹腔内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具有以下特点:- 可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有无内部异常回声;- 可发现胆总管及胰管等胰腺其他结构的病变;- 可评估胰腺囊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的存在。
CT影像学诊断CT扫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分型和临床评估。
对于较为严重、疑难的病例,CT扫描是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CT扫描能够直观地显示胰腺的形态结构、大小以及降低的密度等;- CT扫描可检测胰腺的坏死、脓肿、脂肪液化灶等并发症;- CT扫描还可显示胆总管、胆囊等附属器官的异常变化。
MRI影像学诊断MRI是一种无辐射、多参数检查的影像学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评估具有独特优势。
MRI的主要优点包括:-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胰腺图像;- MRI可显示胰腺的血供情况,并评价胰腺的灌注状态;- MRI还能够评价胰腺的功能状态,如测量T2弛豫时间等。
结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识别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X线、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均可以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但各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和评估。
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研究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谓居高不下。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为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本文将从影像学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探讨胰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影像学诊断1. 胰腺癌的常见影像检查方法胰腺癌的常见影像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核磁共振成像)等。
其中,CT是当前最常用也是最可靠的一种检查方法。
2. 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CT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肿瘤以及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血管、淋巴结等进行分析来评估肿瘤的浸润程度。
此外,CT还能够帮助鉴别良性与恶性肿块,并对转移灶进行准确定位。
3. 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优势相比于CT,MRI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以及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更准确地显示胰腺肿瘤的形态、位置和浸润范围。
此外,MRI还可通过胰管造影来观察肿瘤对胰管的侵犯情况,以及评估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
4. 影像学技术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近年来,医学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对大量影像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训练,能够建立起一套准确可靠的早期诊断模型,有助于实现对潜在肿瘤的快速筛查与定位。
二、治疗方法与研究进展1. 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治愈胰腺癌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根治性全胰切除等。
随着微创技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基于保留功能性组织的手术方式被应用于胰腺癌患者。
2. 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尽管外科手术是胰腺癌最佳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手术。
对于局部进展的患者或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介入治疗成为有效的替代方案。
该方法利用影像学技术精确定位肿瘤,并通过经皮穿刺、放射性消融、栓塞等方法破坏肿瘤组织。
3. 靶向治疗药物的发展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通过针对特定分子通路或表面抗原进行靶向干预,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并减轻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1. 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且往往具有较高的急性发作性。
影像学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情,评估炎症的程度和范围,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2. 影像学常用方法2.1 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快速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超声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回声等特征,如胰腺增大、胰头弥漫性增厚等,可以提示急性胰腺炎的存在。
2.2 CT扫描CT扫描是急性胰腺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等优势。
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的形态、密度、强化等特征,以及胰腺周围的腹腔器官、血管等情况。
通过观察胰腺的增大、密度不均、胰腺实质内液体集聚等表现,可以支持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2.3 MRI检查MRI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儿童、孕妇等不适合接受CT扫描的患者。
MRI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信号等特征,通过观察胰腺周围的水肿、液体积聚等表现,支持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3. 影像学诊断指标3.1 胰腺增大急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局部炎症反应的刺激,胰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
通过测量胰腺的横纵径可以评估胰腺增大的程度。
3.2 胰腺密度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的密度往往不均匀,常见的表现是胰腺实质内出现散在的高密度结节或斑点状密度增加,这些表现与胰腺炎症相关。
3.3 强化表现静脉注射造影剂后,CT扫描可以观察胰腺的强化情况。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的强化通常减弱或消失,这与胰腺周围的炎性水肿、液体积聚等有关。
4. 影像学诊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对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可以帮助准确定位炎症的范围和程度,指导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决策,预测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以及随访和评估治疗效果。
附件:本文档没有附加任何附件。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介绍胰腺是人体内一个位于上腹部的重要器官,它负责产生消化酶和激素,对于人体的消化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胰腺疾病却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
影像学诊断在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 (磁共振成像)和内镜超声。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适应症,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法。
超声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检查胰腺的大小、形态和结构。
超声对于诊断胰腺炎、胰腺癌、胰管结石等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CT是一种三维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胰腺图像。
CT可以检查胰腺的解剖结构、血供情况和病变的范围。
CT在诊断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等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
MRI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胰腺的详细图像。
相比于CT,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更好。
MRI在诊断胰腺肿瘤、胰腺囊肿和胰腺的血管解剖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将超声探头置于内镜前端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胰腺的细微结构。
内镜超声对于诊断胰腺囊肿、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导管的病变等有重要价值。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腺发炎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胰腺的弥漫性肿大和密度增高,伴有邻近组织器官的炎症改变。
胰腺癌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略。
影像学上,胰腺癌通常表现为胰腺的局部肿大、边界不清以及邻近组织的浸润。
胰腺囊肿胰腺囊肿是胰腺内形成的液体充填的囊性结构,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胰腺内的囊性病变,并可能伴有壁结节或钙化。
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由于胰腺炎引起的胰腺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囊腔。
影像学上,胰腺假性囊肿常表现为胰腺内的囊性病变,并可能伴有周围器官的炎症改变。
胰腺结石胰腺结石是胰腺内形成的钙化物,通常与胰腺炎相关。
影像学上,胰腺结石常表现为胰腺内的高密度影像,并可能伴有胰腺的炎症改变。
胰腺少、罕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正文:一、胰腺少、罕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胰腺少、罕见疾病是指胰腺出现非常罕见的疾病,包括先天性缺陷、遗传性疾病、肿瘤以及其他非特异性病变等。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很少见,但对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影像学在诊断胰腺少、罕见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腺少、罕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的方法与技巧。
二、先天性缺陷的影像学诊断1·胰腺发育不全1·1 影像学特征:胰腺呈非对称性或完全缺如,胃、十二指肠可能位置异常,肝脏发育异常等。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腹部超声、CT、MRI等。
2·胰腺囊性纤维化2·1 影像学特征:胰腺呈多发囊性改变,囊肿壁厚薄不均,内含高蛋白液体,囊肿周围胰腺组织增厚等。
2·2 影像学检查方法:腹部超声、CT、MRI等。
三、遗传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胰腺性糖尿病1·1 影像学特征:胰腺体积缩小,伴有胰岛细胞团变薄或不规则。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胰岛功能试验、腹部超声、CT、MRI 等。
2·胰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2·1 影像学特征:多发胰腺内分泌肿瘤,胰岛细胞瘤最常见,肿瘤可分布于整个胰腺,大小不一。
2·2 影像学检查方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测定、腹部超声、CT、MRI等。
四、肿瘤的影像学诊断1·胰腺恶性肿瘤1·1 影像学特征:胰腺肿块呈不规则形状,边界不清,可有囊性变化或钙化,邻近组织侵犯等。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腹部超声、CT、MRI等。
2·胰腺良性肿瘤2·1 影像学特征:胰腺肿块呈规则形状,边界清晰,无邻近组织侵犯等。
2·2 影像学检查方法:腹部超声、CT、MRI等。
五、其他非特异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1·胰腺炎1·1 影像学特征:胰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增高,胰管扩张,邻近组织水肿等。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影像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进行详细阐述,以供临床参考。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⑴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安全、无放射线等优点。
超声可观察胰腺形态、大小、回声及胰腺内钙化、积液和胰腺周围炎症等。
⑵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具有快速、全面、准确的特点。
CT能够清晰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以及胰腺周围炎症、积液和坏死等。
⑶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显示胰胆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病灶,对于胆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三、影像学表现⑴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可见胰腺增大、扩张的胰管、胰腺内低回声区域、胰周围积液、胰周围炎症等。
⑵ CT表现CT检查可见胰腺增大、密度不均、胰腺内钙化、胰周围积液、胰周围炎症、坏死等。
⑶ MRCP表现MRCP可见胰胆管系统的扩张、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等。
四、影像学诊断评估⑴急性胰腺炎的分级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方法有Balthazar分级和CTSI分级等。
⑵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影像学可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根据胰腺的炎性改变、坏死面积、胰腺周围积液的分布和程度等指标进行判断。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超声图像、CT图像、MRCP图像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急性胰腺炎:指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导致胰腺局部和全身的病理生理改变。
⒉影像学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疾病进行形态学及功能学的评估与诊断。
⒊腹部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作为检查工具,对腹部器官进行观察和评估的检查方法。
⒋腹部CT检查:通过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对腹部器官进行立体呈像和诊断的检查方法。
胰的CT与MRI诊断CT可显示胰腺的大小、形状、密度和结构,易于区分实体性与囊性病变,是检查胰腺病变首选方法之一。
(一)CT检查方法检查前口服1.5%泛影葡胺300~500ml,以显示肠管,可避免将肠管影误认为胰腺增大或肿瘤,而十二指肠显影有助于勾划出胰头的轮廓,确定胰头是否增大。
通常先作平扫,然后作增强扫描,可更好地显示胰及其病变。
邻近的脾静脉和其他血管显影也对判断胰腺有助。
(二)正常CT表现在横断面上,胰腺呈凸向腹侧的带状影,自胰头至胰尾逐渐细小。
胰腺实质密度均匀,略低于脾。
随年龄的增长,腺组织脂肪变性趋于明显,则密度低且不均匀,常呈羽毛状。
钩突是胰头部最低部分,表现为胰头部向肠系膜上静脉后方的楔形突出。
脾形脉沿胰腺后缘走行。
是识别胰腺的重要指标。
胰管位于胰腺的前半部,常不显示或显示为2~4mm大小的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胰腺密度均匀增高。
由于胰尾位置高于胰头,常需连续几个层面才能观察全部胰腺(图3-17)。
图4-3-17 正常胰腺CT解剖示意图目前认为MRI对胰腺的诊断价值不如CT。
所使用的检查方法和措施与检查肝大致相同。
在T1WI和T2WI上,胰腺表现为均匀的较低信号结构,与肝的信号相似。
其背侧的脾静脉由于流空效应呈现为无信号血管影,勾划出胰腺的后缘,可作为识别胰腺的标志。
腹膜后脂肪组织显示为高信号,描绘出胰腺的前缘。
十二指肠内液体常表现为较高信号。
MRI对胰腺疾病的诊断原则与CT相似。
1.急性胰腺炎 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峄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很有帮助。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表现是胰腺增大,密度稍减低。
上述表现大多是弥漫性的,但也可只限于胰腺的某一部分。
胰腺周围常有炎性渗出,导致胰腺轮廓不清,左肾筋膜增厚。
渗出较多时胰腺可形成明显的液体潴留,呈现多个水样密度囊性低密度区,多在网膜囊、肾前间隙等处。
胰腺内也可有积液。
液体潴留被纤维囊包围即形成假囊肿。
水肿型(或浆液-渗出型)胰腺炎病变程度较轻,胰腺的低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时胰腺实质均匀增强。
正常胰腺及9种胰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知多少人体的胰腺主要分为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这两大部分。
它们都能够较好地促进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然而,部分人由于生活习惯不健康,逐渐出了胰腺组织病变,被胰腺炎,胰腺癌症等疾病侵袭。
这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虽然胰腺部位的医学检查方式也很多,比如B超、血尿淀粉酶、CT磁共振等,都可以确定患者的胰腺疾病。
而就准确率来讲,最好应用CT检查。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正常胰腺及9种胰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知识吧!一、正常胰腺CT诊断正常胰腺在CT检查中一般呈弓形或带状,边缘光滑或者呈小分叶形。
经常是凸面向前,横跨在人体腰部1、2椎体前面。
一般自头部至尾部逐渐变细。
而且大多是胰头位置相对偏低,胰尾位置偏高。
同时在胰头下方位置存在向内延伸的楔形状钩突。
正常胰腺的胰头通常是被十二指肠圈包绕起来的,外侧紧贴十二脂肠降段,下侧紧邻十二指肠水平段。
并且实质密度比较均匀,比人体肝实质要低。
有些老年人胰腺因为长期受脂肪浸润,出现了一些分散的小灶性脂肪密度。
并且在增强扫描之后,密度均匀也将随之增高。
此外,识别胰腺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脾静脉随着人体胰腺体尾端后缘部位行走。
且在高分辨CT下,主胰管直径通常能够达到5mm,呈现出细线状低密度影像。
而那些比较肥胖的人群,他们的胰腺有的可能呈现出羽毛状结构。
同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缓慢发生萎缩。
二、胰腺炎的CT诊断胰腺炎是人体胰腺部位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
依据临床症状的不同,胰腺炎又可分为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这两种。
不同类型的胰腺炎,其CT表现也存在一些差异。
(一)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一般起病比较突然,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并伴有发烧、恶心以及呕吐等常见胃肠道疾病症状。
同时患者腹肌紧张,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尿淀粉酶也随之升高。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部分轻型患者,在CT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阳性表现。
但伴有多种胰弥漫性增大症状。
胰密度变得稍低,部分患者的胰腺轮廓出现模糊,有的还存在少量渗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