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6.86 MB
- 文档页数:55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鉴别
邓霖;周良平
【期刊名称】《肿瘤影像学》
【年(卷),期】2014(023)004
【摘要】胰腺囊性肿瘤(PCN)是以囊性改变为主胰腺肿瘤的统称。
常见的PCN 分为浆液性囊性肿瘤(SCN)、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实性假乳头性肿瘤(SPT)等。
各型肿瘤生物学特性各异,良恶性均有涉及,因此提高PCN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就PCN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总页数】7页(P275-281)
【作者】邓霖;周良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9
【相关文献】
1.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J], 李伟
2.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 [J], 徐嗣正
3.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J], 朱跃强;白人驹;孙浩然;李亚军
4.常见胰腺囊性肿瘤的术前鉴别诊断分析 [J], 何闻恺;王志伟
5.胰腺囊性肿瘤临床影像学表现及中医药诊治体会 [J], 王克净;黄海;韦杨年;莫世发;韦兴中;谭新华;张洪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 )的CT 、MRI 检查与诊断杨正汉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2概 要•pNET 简介•CT 、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 •pNET 的CT 、MRI 检查技术 •pNET 的CT 、MRI 表现 •pNET 的影像学鉴别诊断3 一、pNET 简介•以往被称为胰岛细胞肿瘤 •现被称为pNET •并非起源于胰岛细胞•起源于胰腺导管的多能干细胞Klöppel G, et al. Pathol Case Rev 2006;11(6):256 Rindi G,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2012;104:7644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少见病变,年发病率约1/10万 •约占胰腺肿瘤的1-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60岁多见 •以往认为65~85%pNET 有功能•随着影像学的普及,无功能pNET 逐渐增多 •绝大多数为散发病例 •1~2%发生于家族综合症–MEN-1 –VHL–神经纤维瘤病1型 –结节性硬化5pNET 的临床分类6二、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2000年以前,对其作用颇有争议 •CT 和MRI 技术较低,速度不够•有些医师认为在术中利用触诊或超声可以定位 •随着MDCT 和高场MRI 的进步,作用得到肯定–发现病变 –多发病灶 –定性诊断 –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和路径7 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8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9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10三、pNET 的CT 、MRI 检查技术•CT 检查应采用16排以上MDCT•CT 仅平扫将漏诊70%以上的功能性pNET •必须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 –实质期 –延迟期•良好的技术可检出80~95%的pNET •必要时可借助三维重建技术–更好显示病变 –血管的显示 –避免假病灶11pNET 的CT 检查技术•MDCT 增强检查关键技术–碘对比剂注射:高浓度、高速度 –多时相扫描–薄层重建,连续层面观察 –三维重建•不当检查或常规腹部检查容易漏诊小pNET •临床应详细填写申请书,告知检查目的12Case 1•女性,33岁•反复发作晨起晕厥3年,葡萄糖可缓解 •实验室检查–胰岛素明显升高–空腹血糖降低,最低1.8mmol/L•外院CT 、MRI 未见异常13 2007-9-29外院医院64排CT 平扫 142007-9-29外院医院64排CT 动脉期15 2007-9-29外院医院64排CT 门静脉期16北京医院CT 检查•检查时间:2007年11月12日 •检查设备:GE 64层螺旋CT •检查方法: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特殊设计–高浓度对比剂(300mg 碘/ml →370mg 碘/ml ) –高速注射( 3ml/秒→ 5ml/秒) –双动脉期(23秒和30秒) –薄层重建 –三维重建172007-11-12 北京医院CT18pNET 的MRI 检查关键技术•多序列–T2WI–脂肪抑制T1WI –扩散加权成像(DWI ) –三维动态增强扫描•薄层高分辨力扫描•不当检查或常规腹部检查容易漏诊小pNET •临床应详细填写申请书,告知检查目的19 Case 1、2007-9-27外院MRI-T2WI202007-9-27外院MRI-T1WI+FS21 2007-9-27外院T1WI 增强动脉期222007-9-27外院T1WI 增强门脉期23本院MRI 检查•检查时间:2007年11月21日 •检查设备:GE 1.5T MRI•检查方法: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特殊设计–薄层扫描:7mm →3mm –多个序列(增加DWI )–动态增强三动脉期(14s 、20s 、26s )242007-11-21本院MRI25手术标本26四、pNET 的CT 、MRI 表现•pNET 的CT 、MRI 共同特征–实性病变,或至少以实性为主 –边界清楚,周围组织推移–富血供:动脉期或/和门静脉期呈高密度/信号–即便是明显囊变的pNET ,一般也有明显强化的环 –一般无胆管或胰管扩张 –T1WI+FS 低信号–T2WI 多为高信号,少数为等信号甚至低信号(富纤维) –小肿瘤均匀,大肿瘤不均匀(坏死、囊变、钙化) –肝转移或淋巴结转移也呈现富血供 –可累及血管,可有瘤栓形成27Case 2、小pNET (胰岛素瘤)28Andrew F . Scarsbrook,, et al. RadioGraphics 2006; 26:433–451Case 3、典型的pNET 的MRI 信号胰岛素瘤29Case 4、pNET 的不典型MRI 信号胰岛素瘤30Case 5、大的pNET 囊变无功能pNET31(一)胰岛素瘤(Insulinoma )•最常见的功能性pNET ,约为40~60%•胰岛素增高,临床典型表现为Whipple 三联症–空腹血糖降低–低血糖症状:头晕、复视、视力模糊、神经错乱 –葡萄糖摄入,低血糖症状消失•病灶一般较小(90%直径常小于2厘米)•多为散发,10~25%发生于MEN 1或神经纤维瘤病1 •女性略多于男性(1.4:1),中年多见 •都在胰腺内,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绝大多数单发,2~10%多发(常为MEN1患者)•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通常较大)32胰岛素瘤的CT 、MRI 表现•通常均匀,大于2cm 者可有囊变 •较大肿瘤可能为恶性 •CT 等密度•T1WI +FS 低信号•T2WI 高信号,少数呈低信号(纤维基质明显增多) •典型的强化模式–动脉期显著强化,大于2厘米者常呈现环状强化 –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呈高或等密度/信号•肝脏转移瘤动脉期多为显著环状强化 •小转移灶多为动脉期一过性均匀强化 •转移淋巴结也明显强化33Case 6、男性,72岁。
2024中国胰腺囊性肿瘤影像学诊断规范报告循证学指南(完整版)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 PCN)是指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和(或)间质组织的囊性肿瘤性病变。
临床常见的PCN主要包括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 MCN)、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 SCN)、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SPN)、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cys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 cNEN),约占所有PCN的90%。
近年来,随着影像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影像学检查的普及,PCN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MRI检出率可达2.4%~49.1%。
不同类型的PCN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如IPMN和MCN均属于癌前病变,存在恶变为胰腺导管腺癌的风险。
PCN的大小、强化壁结节大小、主胰管扩张程度、囊壁和囊内分隔的厚度以及肿瘤增长速率等均是判断良恶性和手术指征的重要因素,因此客观、准确、全面的影像学诊断报告至关重要。
但在临床工作中,不同年资和不同亚专业方向的影像科医师对PCN影像学特征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诊断报告的主观性强、术语使用不规范、描述不全面、语言自由度高等问题,从而导致影像学价值受限,多学科交流困难,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此,由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牵头,组织影像医学科、病理科、外科、内科等多个领域专家,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美国医学科学院提出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参考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AGREE Ⅱ)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 RIGHT),并广泛查阅已发表文献、征询专家意见,采用改良Delphi法,通过多轮投票与集体讨论的方式,针对PCN影像检查方法、报告评价指标及标准等问题,共提出了21条推荐意见。
良恶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王佳;张伟强;俞方荣;朱翔【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8(015)009【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比较良恶性肿瘤的特征差异.结果 18例共检出18个病灶,包括神经内分泌瘤13个,神经内分泌癌5个;功能性肿瘤6个、无功能性12个.13例病灶形态规则,12例肿瘤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16例肿瘤呈高密度强化,等密度、低密度强化各1例.良恶性肿瘤间最大径、肿瘤形态、边缘、强化方式及侵袭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功能性与无功能性肿瘤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对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总页数】4页(P544-547)【作者】王佳;张伟强;俞方荣;朱翔【作者单位】嘉兴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浙江嘉兴314000;嘉兴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浙江嘉兴314000;嘉兴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浙江嘉兴314000;嘉兴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浙江嘉兴3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R814.42【相关文献】1.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良恶性CT征象分析 [J], 王晓波;2.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及其良、恶性及类型鉴别 [J], 张丽君3.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J], 付岩宁; 常瑞萍4.超声联合纹理分析在BI-RADS 4类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超声联合纹理分析在BI-RADS 4类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柯红;张一新;李佳宇;安凯尔;郑雪莲;脱宸豪5.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J], 陆沈栋;盛泽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肿瘤影像学胰腺是人体消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它担负着分泌胰液来促进食物消化的功能。
然而,胰腺也是容易发生肿瘤的器官之一。
胰腺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胰腺肿瘤影像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检查方法。
胰腺肿瘤的类型包括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通常是囊性的,如胰腺囊腺瘤;而恶性肿瘤则包括胰腺腺癌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B 超)、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以及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每种检查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症。
B超是常用的胰腺肿瘤筛查方法,可以初步评估肿瘤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特征。
CT检查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层面图像,有助于观察肿瘤的血管通路和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
MRI技术可以显示更为精细的软组织结构,对于观察胰腺的解剖结构和肿瘤的浸润深度非常有帮助。
PET-CT结合了代谢活性和解剖结构信息,可以提供对胰腺肿瘤的全面评估。
除了以上影像学检查方法外,内镜超声(EUS)也是诊断胰腺肿瘤的重要手段。
内镜超声结合了内窥镜和超声技术,可以直接观察胰腺肿瘤并进行活检,对于评估肿瘤的性质和临床分期非常重要。
在进行胰腺肿瘤影像学检查时,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诊断。
在诊断胰腺肿瘤时,需要与胰腺炎、胰腺囊肿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便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总之,胰腺肿瘤影像学检查在胰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特点,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