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卡和读卡设备
- 格式:docx
- 大小:25.26 KB
- 文档页数:6
磁卡的工作原理磁卡是一种常见的储存介质,广泛应用于银行、商场、公交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磁性材料的特性和磁场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磁卡的工作原理,包括磁卡的组成结构、数据储存方式以及读写过程。
一、磁卡的组成结构磁卡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具有标准的尺寸和形状。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磁性条、接触区和非接触区。
1. 磁性条:磁性条是磁卡最关键的部分,它由磁性材料制成,通常是铁磁性材料。
磁性条上有一系列的磁性区域,这些区域表示了不同的二进制数据。
2. 接触区:接触区位于磁卡的一侧,通常有一些金属接触点。
这些接触点用于与读卡设备建立电气连接,以实现数据的读写。
3. 非接触区:非接触区位于磁卡的另一侧,通常没有金属接触点。
非接触区的数据读写是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的,例如射频识别(RFID)。
二、磁卡的数据储存方式磁卡的数据储存方式主要有两种:磁条储存和芯片储存。
1. 磁条储存:磁条储存是磁卡最常见的数据储存方式。
磁条上的磁性区域被磁场改变,从而表示不同的二进制数据。
磁条通常分为三个轨道:第一轨道用于储存账户信息,第二轨道用于储存个人信息,第三轨道用于储存其他数据。
2. 芯片储存:芯片储存是一种较新的数据储存方式,也被称为智能卡或芯片卡。
芯片卡上有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它可以储存更多的数据,并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芯片卡通常可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以保护储存的数据。
三、磁卡的读写过程磁卡的读写过程是通过读卡设备完成的,读卡设备通常包括读头和控制电路。
1. 读取数据:当磁卡插入读卡设备时,读头会接触到磁卡的接触区或非接触区。
对于磁条储存的磁卡,读头通过磁场感应读取磁条上的磁性区域,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据。
对于芯片储存的磁卡,读头通过与芯片通信,读取芯片中的数据。
2. 写入数据:当需要向磁卡写入数据时,读卡设备会将要写入的数据发送到磁卡。
对于磁条储存的磁卡,控制电路会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式,将二进制数据写入磁条的磁性区域。
读卡器的原理读卡器是一种用于读取存储在芯片卡或磁条卡上信息的设备。
它可以将卡片上的数据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上。
读卡器通常由读卡机、接口电路、控制电路和电源组成。
读卡器的原理可以根据读取的卡片类型分为两种:磁条卡读卡器和芯片卡读卡器。
1. 磁条卡读卡器的原理:磁条卡读卡器通过感应磁条上记录的磁场信息,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进一步解码为人类可读的信息。
它主要由磁头、放大电路和解码电路组成。
磁头是读卡器最关键的部分,它是由一组独立的磁场传感器组成,用于感应磁条上的磁场信息。
当磁条通过读卡器时,磁头将感应到磁场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放大电路负责将磁头传感到的微弱电信号放大,以增加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后续的解码工作更容易进行。
解码电路是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解码为可识别的信息。
它会根据磁条的编码方式进行解码,例如常用的A/B轨道磁条和F2F磁条。
2. 芯片卡读卡器的原理:芯片卡读卡器主要用于读取智能芯片卡中的信息,它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与芯片卡进行通信。
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芯片卡读卡器又可以分为接触式读卡器和非接触式读卡器。
接触式读卡器主要由读卡头、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组成。
读卡头具有一组金属脚针,用于与芯片卡上的连接点接触,以实现数据的读取和传输。
控制电路负责控制读卡头的工作状态,并将读取到的数据通过接口电路发送给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
非接触式读卡器主要由发射天线、接收天线、解调电路和接口电路组成。
发射天线用于发送射频信号,接收天线用于接收芯片卡返回的反射信号。
解调电路负责解调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识别的信息。
接口电路用于与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芯片卡读卡器与芯片卡之间的通信包括两个重要的协议:ISO 7816和ISO 14443。
ISO 7816协议主要用于接触式读卡器,规定了读写器与芯片卡之间的电气通信和传输协议。
ISO 14443协议主要用于非接触式读卡器,规定了读写器与芯片卡之间的射频通信和传输协议。
磁条卡采集器的原理磁条卡采集器,也称为磁卡读卡器,是一种能够读取和采集磁条卡上信息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酒店、超市、银行、加油站等场所,用于进行磁条卡的身份认证、支付等操作。
磁条卡采集器的原理主要涉及到磁条卡结构、磁场感应、模拟信号转换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磁条卡的结构。
磁条卡由塑料材料制成,上面涂有一层由铁氧体磁性材料组成的磁条。
磁条通常分为三个磁道,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的信息。
第一磁道主要存储银行相关信息,如账号、姓名等;第二磁道存储银行卡相关信息,如卡号、有效期等;第三磁道则用于存储其他特殊信息,如加密信息等。
磁条卡采集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磁场感应。
当将磁条卡插入磁条卡读卡器时,读卡器内部的磁头会与磁条接触,形成一个间隙。
磁头由金属线圈制成,内部包含一个较小的永磁体。
当磁条通过磁头时,磁条上的磁场会改变磁头内的磁场。
根据法拉第定律,当磁场改变时,会在磁头上引起感应电流。
磁条卡采集器将磁头感应到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感应到的信号会经过一系列的放大和滤波处理,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后,模拟信号会被转换为数字信号,进一步进行数据处理。
采集器内部通常包含一块芯片,芯片会解码数字信号,将其转换为可读取的数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磁条卡采集器还需要进行数据校验和错误处理。
由于磁条卡上的数据相对容易受到磁场和其他干扰的影响,因此采集器需要进行校验,以确保读取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错误数据,采集器会进行相应的错误处理,例如给出错误提示、重新读取等。
最后,磁条卡采集器会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出到相应的设备。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集器可以通过串口、USB接口或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给其他设备,如电脑、收银机等。
接收数据的设备会根据采集器传输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如进行身份认证、支付等。
综上所述,磁条卡采集器的原理主要涉及到磁场感应、模拟信号转换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通过对磁条卡的磁场感应和信号转换,采集器可以将磁条上的信息转化为可读取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校验和错误处理。
磁卡读卡器工作原理和作用,这位工程师讲得通俗易懂磁卡读卡器是一种读取卡片上数据的设备,它不仅可以支持卡片上数据的读取,同时还可以支持数据的写入。
读卡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自动收费、售卡、制卡等,具有实用、快捷、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
磁卡读写器用于读写磁卡、存折的磁条信息,可广泛应用于金融、邮电、商业、交通、海关、会员卡消费和积分消费等领域。
本文通过磁卡读写器的实际设计案例剖析它的技术原理。
通过磁性图案存储信息的技术最早出现在音频记录领域。
从那以后,这个概念已被扩展应用于许多不同产品,如软盘、音频/视频磁带、硬盘以及磁条卡。
本文将主要讨论在全球金融交易和门禁控制中得到广泛使用的磁条卡。
读取磁条卡除了需要解码数据的数字逻辑外还要求很重要的模拟电路。
在磁卡上记录数据是数字化的过程,通过沿着磁条长度磁化粒子完成。
而成功读取磁卡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因为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信号的幅度会随着划卡速度、磁卡质量和读卡磁头的灵敏度而变化。
此外,频率也会随着划卡速度变化而变化。
这就要求模拟电路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无失真地处理传感器信号。
本文将介绍如何处理传感器信号变化的机制。
磁性与磁卡为了理解划卡速度、磁卡质量和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了解信息是如何存储在卡上的以及如何被读卡头检测出来很重要。
在磁性存储系统中,信息用诸如氧化铁等磁化材料上的极性图案表示。
图1显示了涂覆在磁化材料上的磁条。
磁化材料上的颗粒可能处于某种特定的排列方向,或者因以前没有受到特定方向磁场的照射而处于随机方向。
然而,如果施加一定的外部磁场,磁条上的颗粒将按照外部磁场排列方向。
图1:在外部磁场的影响下磁化材料按特定方向排列在实用化系统中需要用到一个写入磁头,它其实就是绕在磁心上的一个线圈。
通过控制线。
磁卡读写器原理探究磁卡读写器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设备,它可以读取和写入磁卡上的数据。
本文将深入探究磁卡读写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磁卡的构成、读写过程、数据传输等相关内容,以增进对磁卡读写器的理解。
一、磁卡的构成磁卡,也称为磁条卡,是一种使用磁性记录储存信息的塑料卡片。
它主要由塑料基片和磁条两部分组成。
塑料基片通常采用PVC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用性和柔韧性,同时还可以用于印刷个人信息等内容。
磁条则被粘贴在卡片的一侧,其中包含了储存数据的磁性材料。
二、读写过程磁卡读写器通过与磁条的接触,读取和写入磁条上的数据。
具体的读写过程如下:1. 传感器感知磁卡读写器内部装有一种传感器,在读卡模式下,传感器会探测磁条是否已经插入读写器。
只有在磁条完全插入时,读写器才会进入正常的读取或写入状态。
2. 磁头接触在磁卡完全插入后,读写器会使用一对磁头与磁条进行接触。
磁头通常由感应线圈和磁心组成,感应线圈负责感知磁场变化,磁心则用于集中磁场。
3. 数据读取当磁卡与磁头接触后,读写器开始读取磁条上的数据。
读取过程中,读写器会产生一定的磁场,该磁场与磁条上的磁性材料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磁场的状态。
磁头感应到这种磁场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4. 数据解码读写器获得到的电信号需要进行解码,以还原成原始的二进制数据。
解码的过程主要包括信号放大、滤波、去噪和数字信号转换等步骤。
5. 数据处理解码后的二进制数据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例如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数据格式转换等。
这样才能得到准确且可用的数据。
三、数据传输一旦磁卡上的数据成功被读取或写入,读写器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将数据传输给外部设备。
常见的磁卡读写器接口包括USB、RS232和PS/2等。
USB接口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接口,可以快速传输数据,并且与许多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兼容。
RS232接口则主要用于工业控制和一些特定的设备连接。
PS/2接口则被广泛用于键盘和鼠标等外围设备。
磁卡读写器工作原理磁卡读写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磁卡上的数据。
它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访客管理等领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那么,磁卡读写器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卡读写器的工作原理。
一、磁卡的基本结构磁卡是一个塑料卡片,通常为标准信用卡大小。
它内部包含一条磁带,这条磁带被分为数个磁道,每个磁道都可以存储一定数量的数据。
磁带上的数据通过磁场进行存储和读取。
为了方便读取和写入,磁卡的表面通常还覆盖着一层保护层。
二、磁卡读写器的组成磁卡读写器主要由三个组件组成:磁头、传感器和控制电路。
1. 磁头:磁头是磁卡读写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由一对可调磁性材料制成,磁性材料属性和磁头形状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调整。
磁头通过感应磁场的变化来读取磁卡上的数据。
当磁卡经过磁头时,由磁卡上的数据产生的磁场变化将影响到磁头,从而产生一个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以被传感器和控制电路解读为具体的数据。
2. 传感器:传感器是负责将磁头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组件。
它负责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读取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传感器对电信号的解析精度和灵敏度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磁卡读取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磁卡读写器的主要处理部分。
它负责控制传感器对电信号的解析和处理过程,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
同时,控制电路还通过输出电流和电压控制磁头,对写入数据进行编码。
三、磁卡的读取过程当我们将磁卡插入磁卡读写器中时,读取过程将开始。
下面是磁卡的读取过程的一般步骤:1. 磁卡插入:将磁卡插入磁卡读写器的磁卡槽中,确保磁卡与磁头接触良好,以便磁头能够准确地读取数据。
插入后,读写器会自动识别磁卡并准备进行读取操作。
2. 磁卡定位:读写器确定磁卡所在的位置和方向,确保在读取和写入时磁头能够准确地对磁卡进行操作。
3. 数据读取:磁头通过感应磁场变化,将磁卡上的数据转换为电信号。
磁卡读写器使用说明一、说明高抗读写机高抗写磁头在持续供电的工作环境下,容易被卡片上的磁条磨损,因此,建议在写满4万~5万张卡片后,应检查写磁头的磨损情况,如果磨损严重应更换写磁头。
低抗读写机低抗读写机同样在持续供电的工作环境下,也容易被卡片上的磁条磨损,因此,建议在写满20万~30万张卡片和应检查写磁头的磨损情况,如果磨损严重应更换写磁头。
二、联机:YLE-J300系列磁卡读写器与PC机的连接:先拔下主机大键盘的键盘插头,将读写器电缆线的PS2公头(插针)插入主机键盘插孔(紫色插孔),另一端PS2母头(插孔)与大键盘键盘连接。
通讯接头(九芯孔式插头)插入主机的com口。
如下图所示:注:a.电脑机箱后面板各接口的排列以实物为主,上图所示仅供参考。
b. 电缆线的PS2公头插到电脑机箱后面板时,要对准插孔位置(要注意PS2公头的方向,不同的计算机可能有不同的方向),力度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电缆线插针弯曲或针断现象,导致机器无法正常使用。
三、使用方法:磁条读写机与电脑正确联接后,即可进行如下操作:1.上电自检上电或接到硬复位命令后,红、黄、绿三个指示灯同时闪亮,数秒后全部熄灭,蜂鸣器响一声,说明自检通过,否则自检出错且红灯长亮。
2.读操作YLE-J300系列磁条读写机接收读命令后,绿色指示灯亮,操作者正对商标,磁条面向身体,将磁卡或存折以稳定的速度从右向左划过卡槽。
若读正确则绿色指示灯灭,蜂鸣器响一声;若不正确,则绿色指示灯灭,红色指示灯亮,蜂鸣器响三声。
3.写操作YLE-J300系列磁条读写机接收写命令后,黄色指示灯亮,操作者正对商标,磁条面向身体,将磁卡或存折以稳定的速度从右向左划过卡槽。
若写正确则黄色指示灯灭,蜂鸣器响一声;若不正确,则黄色指示灯灭,红色指示灯亮,蜂鸣器响三声。
四、驱动程序安装1、首先将随读写机所配的CD-ROM 放入到光盘驱动器中,这时光盘将自动引导到演示程序安装界面,这时点击取消推出安装。
磁卡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磁卡是一种常见的存储数据和进行身份验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银行卡、门禁卡、公交卡等领域。
磁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特性,通过磁场的变化来存储和读取数据。
一、磁卡的结构1.1 磁性材料层:磁卡的主要部份是一层磁性材料,通常是氧化铁粉或者氧化铬粉。
1.2 塑料封装层:磁性材料层通常被封装在塑料材料中,以保护磁性材料不受损坏。
1.3 磁道:磁卡上通常会有一到多个磁道,用于存储数据,每一个磁道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二、磁卡的数据存储2.1 磁性材料的磁化:数据存储在磁卡上是通过改变磁性材料的磁化状态来实现的。
2.2 磁场的变化:读写磁卡时,通过在磁卡上施加不同方向的磁场,可以改变磁性材料的磁化状态。
2.3 数据的编码:不同的磁化状态对应不同的数据,通常使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将数据存储在磁卡上。
三、磁卡的读取3.1 读卡器的原理:读取磁卡数据的设备是读卡器,读卡器通过在磁卡上施加磁场,可以检测磁性材料的磁化状态。
3.2 磁头的作用:读卡器中的磁头可以感应磁性材料的磁场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3.3 数据解码:读卡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解码算法将数据还原成可读的格式。
四、磁卡的应用4.1 银行卡:磁卡被广泛应用于银行卡领域,用于存储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交易记录。
4.2 门禁卡:磁卡也被用于门禁系统中,通过读取磁卡上的信息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4.3 公交卡:公交系统中的刷卡支付也是通过读取磁卡上的信息来完成的。
五、磁卡的安全性5.1 数据加密:为了保护磁卡上的数据安全,通常会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5.2 防伪措施:磁卡上通常会有一些防伪措施,如水印、磁性标记等,以防止伪造和篡改。
5.3 丢失处理:一旦磁卡丢失或者被盗,用户可以及时报告银行或者相关部门,进行挂失和补办,保护个人资产安全。
结论:磁卡的工作原理基于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特性,通过改变磁化状态来存储和读取数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也需要加强安全措施,保护用户信息的安全。
磁卡读写器工作原理磁卡读写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银行、商场和公共交通等。
它的主要功能是读取磁卡上存储的数据和向磁卡写入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卡读写器的工作原理。
一、磁卡的基本结构磁卡是一种由塑料制成的卡片,其上有一条或多条细长的磁带。
这些磁带被分为数个磁道,每个磁道都可以存储特定类型的数据。
在磁带的表面,有一层用于记录和读取数据的磁性材料。
二、电磁感应原理磁卡读写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对磁卡上的数据读取和写入。
它包含了一个读头和一个写头,它们都由线圈和磁性材料组成。
1. 读取数据当磁卡插入读卡器时,读头会对磁卡进行扫描,并读取磁卡上的数据。
读头内的线圈会产生一个弱电磁场,这个电磁场会与磁卡上的磁场相互作用。
当读头通过磁卡的磁道时,会检测到磁场的变化。
这种变化通过线圈感应电流的方式传递给读卡器,然后由读卡器将电流转化为数字信号,得到磁卡上存储的数据。
2. 写入数据磁卡读写器可以将数据写入磁卡中,实现数据的存储和更新。
写头中的线圈会根据传入的数字信号,产生一个特定的电磁场。
这个电磁场会通过磁卡的磁性材料,将数字信号记录在磁卡的磁道上。
写入完成后,磁卡上的数据得到了更新或者新增。
三、数据编码与解码为了实现数据的准确读取和写入,磁卡的数据需要进行编码,读卡器也需要进行解码。
1. 数据编码在将数据写入磁卡之前,读卡器会将待写入的数据进行编码。
编码的目的是将用户提供的数据转化为一条条磁场的变化。
通常,磁卡的编码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磁步进编码和磁密度编码。
这些编码方式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存储和读取。
2. 数据解码读卡器在读取磁卡上的数据时,需要将磁场的变化转化为可读的数据。
解码的过程是对编码的逆操作。
读卡器会根据磁场的变化,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其解析为用户可以理解的数据格式。
这样,读卡器可以将读取到的数据输出给用户使用。
四、应用领域磁卡读写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银行行业,磁卡读写器被使用在ATM机上,用户通过磁卡实现取款和查询等功能。
读卡器方案读卡器方案1. 简介读卡器(Card Reader)是一种用于读取和识别各种类型卡片的设备。
它可以用于读取银行卡、身份证、门禁卡等各种信息卡。
在金融、安全、实体门禁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读卡器的原理、组成部分和不同类型的方案。
2. 读卡器的原理读卡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接口、控制芯片和读卡头。
2.1 接口接口是读卡器与外部设备(如电脑、POS机等)进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常见的接口类型包括USB、串口、PBOC等。
USB接口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接口类型,具有插拔方便、传输速度快等优点。
2.2 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是读卡器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控制整个读卡器的工作流程。
常见的控制芯片有ATMEL、STM32等。
控制芯片通过与读卡头和外部设备的接口通信,完成读卡器的各项功能。
2.3 读卡头读卡头是读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读取卡片上的信息。
根据读取的卡片类型的不同,读卡头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读卡头类型有磁条头、射频卡读取头等。
3. 读卡器的组成部分3.1 电源模块读卡器的电源模块是提供电源给整个读卡器的部分,通常使用电池或者外部电源适配器供电。
3.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读卡器的核心部分,包括控制芯片、接口芯片等。
它负责控制读卡器的各项功能,处理外部指令和数据。
3.3 读卡模块读卡模块是读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读卡头、卡槽等。
它通过读取卡片上的信息,将读取的数据传递给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3.4 外部接口外部接口是与读卡器外部设备连接的部分,包括USB接口、串口接口等。
它用于与电脑、POS机等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4. 不同类型的读卡器方案4.1 磁条卡读卡器磁条卡读卡器主要用于读取磁条卡的信息。
它通过读取磁条卡上的磁道信息,将读取的数据传递给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磁条卡读卡器广泛应用于银行、商场等领域。
4.2 射频卡读卡器射频卡读卡器主要用于读取射频卡的信息。
它通过与射频卡进行无线通信,将读取的数据传递给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磁卡和读卡设备磁卡是利用磁性载体记录英文与数字信息,用来标识身份或其它用途的卡片。
交通旅游:汽车保险卡、旅游卡、房间卡锁、护照卡、停车卡、付费TV卡、高速公路付费卡、检查卡医疗:门诊卡、健康检查卡、捐血卡、诊断图卡、血型卡、健康记录卡、妇产卡、病历卡、保险卡、药方卡特种证件:身份识别证卡、暂住证卡、印鉴登记卡、免税卡...教育:CAI卡、图书卡、学生证、报告卡、辅导卡、成绩卡...娱乐:电玩卡、卡拉OK卡、娱乐卡、戏院卡其它:工厂自动化卡、操作员卡、品质控制卡、进出管制卡、工作卡、个人记录卡、家庭安全卡等出厂标准卡片出厂标准:(按ISO7811、ISO7816国际标准)①卡基尺寸标准:卡基长度:85.47mm-85.72mm宽度:53.92mm-54.03mm ISO标准(磁卡)厚度:0.76mm(不含磁条厚度)IC卡厚度:0.84mm±0.02mm 特殊厚度:依据需方要求制作误差为±0.03mm印刷工艺: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有胶印、丝印、打印等多种印刷方式,采用其中一种甚至多种印刷方式印刷,同时根据需求可以在卡片上增加烫金、烫银等特殊工艺专版,以达到用户所需的最佳质量及视觉需求。
磁卡历史概述磁卡的使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由于磁卡成本低廉,易于使用,便于管理,且具有一定的安全特性,因此它的发展得到了很多世界知名公司,特别各国政府部门几十年的鼎立支持,使得磁卡的应用非常普及,遍布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电话可以用磁卡,坐飞机检票可以用磁卡,股票市场可以用磁卡,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系统几十年的普遍推广使用使得磁卡的普及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据资料报道,美国平均每个(成年)人拥有的各类磁卡多达4 张,新加坡也有类似的普及率。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磁卡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等系统,磁卡的应用系统非常完善,如果将已有的这些磁卡应用系统,包括Visa 卡/MasterCard 卡应用系统在内,全部换成正在日益成熟的智能卡系统,那么每年的投入至少上千亿美元,并且将严重影响国民的生活使用习惯以及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转等。
这也是智能卡系统在美国的发展远比欧洲国家要慢的原因所在。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像美国这样一个银行磁卡应用系统高度发达的国家,银行磁卡应用系统将同智能卡应用系统以互补方式共同存在。
智能卡的总体安全保密性比磁卡的确要好,但是非常完善的磁卡应用系统(例如银行系统)弥补了磁卡本身在其安全保密特性上所存在的不足,因此对使用者来说并不会明显体会两种卡的安全特性有差异及影响使用等。
磁卡的分类磁条型:一般抗磁力卡(300oe)高抗磁力卡(3500oe)直接涂印型:低抗磁力卡(300oe)(如:公园门票)高抗磁力卡(2700oe)(如:地铁卡、电话卡)磁条和磁道磁条上有3个磁道。
磁道1与磁道2是只读磁道,在使用时磁道上记录的信息只能读出而不允许写或修改。
磁道3为读写磁道,在使用时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磁道1可记录数字(0-9)、字母(A-Z)和其他一些符号(如括号、分隔符等),最大可记录79个数字或字母。
磁道2和3所记录的字符只能是数字(0-9)。
磁道2最大可记录40个字符,磁道3最大可记录107个字符。
磁卡使用注意问题磁条卡使用中会受到诸多外界磁场因素的干扰☆ 磁条卡在钱包、皮夹中距离磁扣太近,甚至与磁扣发生接触。
☆ 与女士皮包、男士手包磁扣太近或接触。
☆ 与带磁封条的通讯录、笔记本接触。
☆ 与手机套上的磁扣、汽车钥匙等磁性物体接触。
☆ 与手机等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长时间放在一起。
☆ 与电视机、收录机等有较强磁场效应的家用电器距离过近。
☆ 在超市使用时,与超市中防盗用的消磁设备距离太近甚至接触。
☆ 多张磁条卡放在一起时,两张卡的磁条互相接触。
另外,磁条卡受压、被折、长时间磕碰、曝晒、高温,磁条划伤弄脏等也会使磁条卡无法正常使用。
同时,在刷卡器上刷卡交易的过程中,磁头的清洁、老化程度,数据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系统错误动作,收银员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磁条卡无法使用。
磁卡记录原理记录磁头由内有空隙的环形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线图构成。
磁卡是由一定材料的片基和均匀地涂布在片基上面的微粒磁性材料制成的。
在记录时,磁卡的磁性面以一定的速度移动,或记录磁头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并分别和记录磁头的空隙或磁性面相接触。
磁头的线圈一旦通上电流,空隙处就产生与电流成比例的磁场,于是磁卡与空隙接触部分的磁性体就被磁化。
如果记录信号电流随时间而变化,则当磁卡上的磁性体通过空隙时(因为磁卡或磁头是移动的),便随着电流的变化而不同程度地被磁化。
磁卡被磁化之后,离开空隙的磁卡磁性层就留下相应于电流变化的剩磁。
如果电流信号(或者说磁场强度)按正弦规律变化,那么磁卡上的剩余磁通也同样按正弦规律变化。
当电流为正时,就引起一个从左到右(从 N 到 S)的磁极性;当电流反向时,磁极性也跟着反向。
其最后结果可以看作磁卡上从 N 到 S 再返回到 N 的一个波长,也可以看作是同极性相接的两块磁棒。
这是在某种程度上简化的结果,然而,必须记住的是,剩磁 Br 是按正弦变化的。
当信号电流最大时,纵向磁通密度也达到最大。
记录信号就以正弦变化的剩磁形式记录,贮存在磁卡上。
磁卡工作原理磁卡上面剩余磁感应强度 Br 在磁卡工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磁卡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装有线圈的工作磁头,磁卡的的外部磁力线切割线圈,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传输了被记录的信号。
当然,也要求在磁卡工作中被记录信号有较宽的频率响应、较小的失真和较高的输出电平。
一根很细的金属直线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重放设备。
金属直线与磁卡紧贴,方向垂直于磁卡运行方向,磁卡运行时,金属直线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与切割的磁力线成正比。
当磁卡的运行速度保持不变时,金属直线的感应电动势与磁卡表面剩余磁感应强度成正比,而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可由下式表示:e=BrWv 式中 Br -表面剩余磁感应强度;W -记录道迹的宽度;v -重放时磁卡的运行速度。
在 Br=2πf/vφrmcos2πft 的情况下,综合 Br 和 e 的关系式,得到 e=2πfWφrmcos2πft 。
当然,用一根金属线作磁卡工作设备,由于输出很小,故而是不实用的。
而磁头是用高导磁系数的软磁材料制成的铁芯,上面缠有绕组线圈,磁头前面有一条很窄的缝隙,这时进入工作磁头的磁卡磁通量而言,可以看作是两个并联的有效磁阻,即空隙的磁阻和磁头铁芯的磁阻。
因为空隙的有效磁阻远大于工作磁头铁芯的磁阻,所以磁卡上磁通量的绝大部分输入到磁头铁芯,并与工作磁头上线圈绕组发生交连,因而感应出电动势,在这种情况下,单根金属重放线所得到的感应电动势公式完全适用于环形磁卡工作磁头,只是比例系数不同而已。
设 N 为线圈的匝数, m 为与工作磁头铁芯的大小和磁性有关的系数,则环形工作磁头绕组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2πfWmNφrmcos2πft 因为在工作磁绕组中所感应的电动势正比于磁通的变化率,即电动势e ∝ By ∝ 频率f 。
在记录时 i=Isinwt ,纵向剩磁密度Bx ∝ i (传递曲线的直线部分),所以, Bx=K1Isinwt 。
由于By ∝ dbx/dt,e ∝ By ,所以, e=K2Iwcoswt 。
这里的 K2 取决于工作磁头的效率、匝数、磁带材料等。
这些公式还表明:输出电压正比记录电流;输出电压正比于信号频率;输出电压得到90°的相应变化(即由正弦项改变到余弦项)。
磁卡国际标准1.ISO 7810:1985 识别卡物理特性规定了卡的物理特性,包括卡的材料、构造、尺寸。
卡的尺寸为:宽度 85.72mm----85.47mm高度 54.03mm----53.92mm厚度0.76±0.08mm卡片四角圆角半径 3.18mm一般讲卡的尺寸为:85.5 X 54 X 0.762.ISO 7811-1: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凸印规定了卡上凸印字符的要求(字符集、字体、字符间距和字符高度)。
3.ISO 7811―2: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2部分:磁条规定了卡上磁条的特性、编码技术和编码字符集。
4.ISO 7811―3: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3部分:ID-1型卡上凸印字符的位置5.ISO 7811―4: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4部分:只读磁道的第1、2磁位置6.ISO 7811―5: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5部分:读写磁道的第3磁道位置磁卡安全性与IC卡的比较随着磁卡应用的不断扩大,有关磁卡技术,特别是安全技术已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
以前在磁卡上应用的安全技术,如水印技术、全息技术、精密磁记录技术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相对安全性已大为降低。
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依靠自身“卡的号码”来识别不同磁卡,因此在读卡时卡号相对公开,比较容易复制。
IC卡(芯片型智能卡的一种)则是通过芯片上写有的密钥参数进行识别的。
IC卡在使用时,必须要通过与读写设备间特有的双向密钥认证。
出厂时,先对IC卡进行初始化(加密);待交付使用时还需通过IC卡发行系统,将各用户卡生成自己系统的专用密钥。
现在又出现了可视卡(详细待补充)。
磁卡的安全及存在问题A.卡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磁条上的信息比较容易读出,非法修改磁条上的内容也较容易,所以大多情况下磁卡都是作为静态数据输入使用。
虽然第3磁道可读写,并且有金额字段,也只是用于小金额的应用领域,例如电话卡。
B.使用磁卡的应用系统需要有可靠的计算机系统和中央数据库的支持在金融行业,作为金融交易卡的磁卡,一般配合强大、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金额、交易记录等信息,均保存在金融机构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用户所持的卡片只是提供用户的主帐号等索引信息,便于在数据库中迅速找到用户数据。
磁卡的主要优点:成本低,这也是它容易推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