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级)模块一测试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33.00 KB
- 文档页数:27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部分题目及答案专题第一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部分题目及答案专题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部分题目及答案一、单选题1、你认为将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入手?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维度?(1、C)A 如何将图像、视频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B 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C 如何将教学评价围绕着教师开展,避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体现公正性D 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使得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2、针对教学评价,刘老师和她的同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下列观点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2、D)A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B 教学评价能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C 教学评价是为改进教学而服务的D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3、下面是李老师学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后,对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所形成的一些观点,你认为李老师的哪个观点是错误的?3、D)A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B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C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相对于接受式教学来讲,不利于短期内掌握大量知识D 建构主义教学更强调知识的获取结果4、以下哪种说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有偏差?(4、A)A 改变课程过去注重知识传播的倾向,强调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B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科学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的地区特色,增加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D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知识从实践中来5、以下关于教学档案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5、D)A 档案袋反思法即以专题的形式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B 档案袋建立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自己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C 使用档案袋进行反思时,教师应首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然后由教师本人根据这一专题反思自己怕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记录下自己过去的状况、自己的进步以及尚需努力之处D 教学档案袋的反思方法只适合有很深文字功底的教师,因为这种反思方式要求教师要有很深的文字功底6、在教学中,教师发现有部分学生因为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而不想参加小组活动,若想激发这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好采用下面做法中的6、C)A 当场批评这些学生没有积极性B 批评各组组长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C 引导同组的其他同学一起鼓励这些学生D让这部分学生单独组成一个小组参加活动7、王老师所在的学校每到学期末,都会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对老师进行学年度考核,作为评判老师的一部分。
一、对技术应用的误区误区一:技术排斥观。
部分人认为目前以中国教育的现行体制及经济现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本无法实现,从保护学生、保证教学进度角度看是不宜采用的。
误区二:唯技术主义,过度依赖技术支持。
误区三:重精品型课件,轻实用型课件。
误区四:关注课件,过多地展示多媒体,忽视教学过程。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上的误区误区一: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
误区二:错误地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
误区三: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误解为“学习的自由化”,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理念容易绝对化,走上一条“自由化”的道路。
误区四:片面地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认知行为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独特体验,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
然而由于有些教师对信息素养不太了解,想的过于简单,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失之偏颇。
《教学从了解学生开始》案例分析《教学从了解学生开始》案例分析1、为什么同样的课,安老师在不同的班级里实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答:安老师在不同的班级里采取相同的教学流程,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原因是:1、学生的起点能力水平不同,二班学生的基础不如一班的学生;2、学生的学习风格也不一样,通过安老师对学习风格的调查,发现导致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班学生大部分都是听觉或者听动觉综合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是视觉型或者视听综合型的,(2)班的学生中只有8.33%是听觉型的,10.56%是听动综合型的,大部分是视觉型或者是视动综合型的,而安老师采取的是故事教学,是听觉型的学习风格,所以才形成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
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测试题11.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是)2.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及原因有(ACBD)A教学目标B学习过程的复杂性C学生的特点D各种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客观条件的要求3.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资源组织方式主要有(ABCD)A文件方式B数据库方式C主题树方式D超媒体方式4.信息化教学资源应包括下列(ABCD)A文献资料B课件与网络课件C试题库D案例5.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PBL或WEBQUEST(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
它包括(ABCDF)五个教学环节。
A分析问题B解决问题C实施方案D评价总结E动员和培训F提出问题6.案例《关注光污染》中,英才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时,三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如何分组建议是(ABCD)A小组成员要对研究的问题都感兴趣B小组成员要各有专长,优势互补C小线需要一个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学来做组长D需要一个擅长使用电脑的同学来搜索网上的信息7.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确定主体中,信息技术可能的整合方式是(B)A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处理信息B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C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交流D利用信息技术整理结果案例《关注光污染》一课中,研究小组——团队之星,研究的课题是(B)A研究农村光污染B 研究城市光污染C 研究田间光污染D研究大自然污染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
下面关于学习动机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请你选择一个答案。
(C)A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非智力特征因素B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C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和保持D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得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
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第一套含答案)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课程结业测试(第一套含答案)1、下列关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D)。
(1分)A学习理论是探究课堂学习规律的理论B教学理论是阐述学生学习的基本原理、规律与方法的理论体系C当前的教学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流派D传播理论是研究人类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传送的科学2、下列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的是(A)。
(1分)A课前为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的摸底考试B教学中为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进行的各种课堂练习C学期结束时进行的期末考试D为了解学生对当前教学的适应情况进行的调查和访谈3、在研究性学习结束时,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研究性学习评价D确保从已知到未知,并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排列教学内容6、以下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错误的是(C)。
(1分)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B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获取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和进一步利用,如利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检索教学资源C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建或形成新的知识,或呈现和展示这些知识,如概念图、PowerPoint等,使用越是高级的技术软件,就越能体现出教学的先进性,就越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D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学参与人员提供交流、通讯或协作功能,比如使用QQ、MSN异地交换教案等7、以下哪种说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有偏差?(D)(1分)A改变课程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的地区特色,增加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D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知识从实践中来8、下列关于集中授课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一到四测评试题100分答案(模块四一、单选题1、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这符合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
(10分)关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原则2、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造成的不良结果是()。
(10分)小组间形成恶性竞争,影响团结容易形成学生的本位主义思想学生中会形成拉帮结派的局面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包揽了学习程度较后进的学生的工作3、在简易多媒体教室里不能完成的操作的是()。
(10分)播放光碟里录像播放模拟实验播放录音带上的音频内容语音录下教师的讲课4、要对一个班级期末考试的总成绩进行排名,最简单的方法是()。
(10分)利用计算器利用Excel利用Access利用Visual Foxpro5、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采用哪种评价方式最能清晰地呈现全班同学成绩的分布情况()。
(10分)评语表格图表以上方式都可以二、多选题1、新课程评价的特点包括()。
(10分)评价的标准分层化评价的方式个性化评价的内容综合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的目的突出化2、测验法、问卷法、成长记录袋法是收集评价学生数据的常用方法,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0分)测验法适用于收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情况等信息。
成长记录袋法主要用于收集学生作品和学习反思等信息。
通过问卷法可以获得学生思想和态度等信息。
档案袋里的内容与某一时期的教学和学习目标不相一致。
、测验法、问卷法、成长记录袋法是收集评价学生数据的常用方法,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测验法适用于收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情况等信息B、成长记录袋法主要用于收集学生作品和学习反思等信息C、通过问卷法可以获得学生思想和态度等信息D、成长记录袋法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问卷法样本大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抽样的实际情况确定调查样本的容量三、是非题1、目前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有班级授课、课外活动、互动学习三种类型。
Part One. Dialogues 1. What is your name?My name is …2. How old are you?I am … years old.3. How are you?I am fine (happy / sad / hungry / angry / sleepy / …).4. Good morning (afternoon / evening / night).5. See you later.Good bye.orSee you tomorrow.See you then.6. My bag(book / pencil / …)is blue(red / yellow / …).7. 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8. Where are you from?I am from China (Shanghai / …).9. Where do you live?I live in Shanghai (Hangzhou / Beijing / …).10. Who do you live with?I live with my family.11. Who is this?He is my father. / She is my mother.12. This is my book (toy / pencil / mom / …).13. Do you have sister (book / pencil / …) ?Yes, I do. / No, I don’t.14.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 (food / book / …) ?My favorite color (food / book / …) is …15.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There are … people in my family.16. Who is in your family?My father, my father (my sister, my brother …)and me17. May / Can I use your book (use your pencil / …) ?Yes, please.Thank you.You are welcome.18. It is a sunny (rainy / cloudy / snowy /…) day.19. 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 (afternoon / evening) ?I eat breakfast (lunch / dinner). / I go to school. / I learn English / …20. What time do you get up?I get up at 7 o’clock.2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leep?I go to sleep at 8 o’clock.22. What are you doing?I am reading (running / eating / playing / …).Part Two. Phonics1. at sat mat rat bat cat pat fat hat Pat2. An man fan Jan can Dan Pan ran tan van Ann3. Nap map sap rap cap gap lap tap zap4. sad mad add bad dad had fad pad5. am ham bam dam jam ram Sam yam Pam6. tag sag bag rag wag nag gag lag7. cab tab dab gab lab jab8. big fig pig wig dig rig9. hid bid kid did lid rid Sid10. it fit bit hit kit lit pit sit wit mitt11. sip dip hip lip rip tip zip yip12. him dim Jim Kim rim Tim13. In pin bin fin tin win inn14. mix six fix nix15. ill fill sill mill bill dill gill hill Jill will kill pill16. Hats fans taps jams bags jabs pigs kids fits tips wins fills17. hot cot dot got lot not pot rot tot18. top bop hop mop pop lop19. ox box fox20. job Bob rob mob sob cob21. dog fog log jog hog22. bug mug dug tug jug hug rug23. fun run bun gun nun sun pun24. nut but jut hut cut gut rut mutt putt25. cub sub hub rub tub26. up cup pup27. Ed bed led fed wed Ned red Ted28. pen men Ben den hen Ken ten Jen29. set met get bet wet jet let yet net pet vet30. leg beg peg Meg egg31. bell sell fell yell tell well Mel32. back sack lack pack33. kick sick lick pick34. dock rock sock35. duck luck puck tuck36. deck neck peck37. tomcat pigpen bedbug cannot backpack sunset into bobcat cockpitPart Three. Sight WordsPart Four. ColorsPart Five. ShapesPart Six. NumbersPart Seven. Ordinal NumbersPart Eight. TimeWhat time is it?It is … o’clock.Part Eleven. FeelingsPart Twelve. Weather Part Thirteen. Summer。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试题及答案(全)1一、单选题1、以下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分)注重学习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过程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以专题或项目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2、在“知识点之间逐层递进深入”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
(1分)有线性的横向导航线性的纵向导航非线性的树状导航非线性的网状导航3、以下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分)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广义上,学生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主要负责传授和讲解知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下列属于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内容是( )。
(1分)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媒体选择5、在教学设计中,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非常重要,下面对于教学难点以及教学重点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1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都不是任意的,教学重点的确定受教学目标的制约,教学难点的确定则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直接确定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可以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有时候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相同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难点如果不解决也并不影响教学重点的掌握,这样的难点不需要必须突破6、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以下对具体教学目标所属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1分)“能够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概括”属于领会层次“至少能用3个新学的词语在8~10分钟内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属于分析层次“认识14个生字,认识偏旁‘学’字头”属于识记层次“能够用本课生词‘应接不暇’造句”属于运用层次7、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老师需要分析教材,编排组织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你认为不需要考虑的因素()。
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一测评试题及答案(一套题目)课程学习区您目前所在位置:查看(模块一测评) 恭喜您已通过本次考核!考核分数:80分测验描述:亲爱的老师,您好!您已经完成本模块课程内容的学习了,现在请您完成下面的模块测试。
本次测试不计入总分,测试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模块的学习。
本模块测试共10道题,包括5道单选,2道多选,3道是非题,每题10分。
总评60分为合格。
测试的次数没有限制,每次测试时长60分钟。
祝您顺利过关!一、单选题1、以下对教育基础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0分)教育技术实践就是指将信息技术附加于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用了计算机或网络,就标志着已经掌握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中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应强调形式2、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把()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把教育信息化放到战略高度,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
(10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3、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电脑和投影仪通电后,电脑运行正常,但投影幕上显示没有信号输入,最可能的原因为()。
(10分)内存条设插好电脑与投影仪连接的信号线没有插好office程序没有安装好显示器没有通电4、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10分)学生越安静,学习效率越好学生的行为即代表学生的品性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上的尽量对学生加以鼓励5、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往往存在( ) 三种典型的课堂组织形式。
(10分)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班内活动、课外活动和个别活动整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集体活动、个别活动和网上活动二、多选题1、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10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上课环境教学设备2、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些概念和理论问题拿不准,请浏览(),如果碰到技术障碍,请参阅课程配套的()。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级)模块一测试及答案一、单选题、1、当学生对课本中某段的词语“五彩缤纷无法理解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的地去理解该词语的意思,可以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好的一项是()。
(10分)A.直接让学生谈自己对“五彩缤纷”的理解,对不正确的再逐个给予适当的辅导B.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C.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结合课文中的含义讲给学生听D.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画图工具,用各种色彩的画笔工具展现“五彩缤纷”的含义,让学生结合画图来理解2、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把()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把教育信息化放到战略高度,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
(10分)A.创新教育B.现代教育技术C.素质教育D.信息技术3、本课程使用学科可达16 个,目前只能采取“ 重方法轻情境” 的方式处理。
各位老师除了要分析()必选案例外,还需要从另外的25 个案例中至少选择7 个进行学习。
(10分)A.5个B.10个C.7个D.8个4、以下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10分)A.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B.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C.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科学、更加先进D.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5、()不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
(10分)A.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B.模拟占据空间的事物C.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D.创设历史情境二、多选题6、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网络培训认证的成绩构成,除了各模块下的讨论、测试等活动和过程性评价外,还包括()和()两部分。
(10分)A.单元作品集成绩B.平时成绩C.出勤成绩D.结业测试成绩7、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渗透在()的各个要素中,影响各个课程结构要素,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课程结业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一、单选题1、下面是李老师学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后,对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所形成的一些观点,你认为李老师的哪个观点是错误的?() (1分)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相对于接受式教学来讲,不利于短期内掌握大量知识建构主义教学更强调知识的获取结果2、学校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评价成绩为优,下列是评价中的几条结论,其中最不能表明张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优的是哪项?() (1分)张老师的课堂从控制的角度出发,使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3、网络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环境,其趣味性、交互性、信息丰富等特性影响着这一环境下的学习者。
下面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1分)学习者更容易张扬个性学习者的扮演意识减弱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者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在减弱4、凯勒的ARCS模型专门用来分析学习者的动力因素。
下面对其主要分析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
(1分)注意力满足感自信心学习方式5、研究性学习分组的过程中,下列所述中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分)小组成员的个人职责明确均等的成功机会小组有明确的目标组内同质6、以下有关教学交流的认识,错误的是()。
(1分)在课堂教学交流中教师一定要保持课堂气氛的严肃,以免失去对课堂的控制权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必须建立在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能只谈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业与生活,多了解学生7、黄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时,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偏离了讨论话题。
黄老师可以使用下列哪种方法让这个小组集中对主题进行讨论?( (1分)在全班批评该小组,迫使其进行集中讨论批评小组长参与其中,并适当提出问题指导,引向主题顺其自然8、在中小学教师所掌握的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与原则中,有一个原则是“抽象层次原理“,它是指()。
1.jpg (44.13 KB) 2010-9-26 09:28 AMTOP jaket一、单选题1、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发挥了多种教学应用功能,以下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说法正确的是(B )。
A、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B、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信息,并对所获取的资源进行加工和进一步的利用。
C、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发生的真实情境所以实验只要信息技术完成就行。
D、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练习、测试、考评或评估功能,所以信息技术是万能的。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D )不是学校层面所需做的工作。
A、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环境。
B、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
C、制定并实施组织管理体制。
D、制定教师培训的标准和规范。
3、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电脑和投影仪通电后,电脑运行正常,但投影幕上显示没有信号输入,最可能的原因为(B )。
A、内存条没插好。
B、电脑与投影仪连接的信号线没有插好。
C、Office 程序没有安装好。
D、显示器没有通电。
4、下列对信息素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B )。
A、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种种技术解决问题。
B、注意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评价等,具有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
C、人们在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
D、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和实践。
5、以下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
A、在教学中要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技能。
B、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C、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D、在教学中要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一些小步骤,并在每一步给予反馈。
6、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以下观点正确的是(D )。
A、学生越安静,学习效率越好。
B、学生的行为即代表学生的品性。
C、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上的。
D、尽量对学生加以鼓励。
7、(D)不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
A、创设历史情境。
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模拟占据空间的事物。
8、当学生对课本中某段的词语“五彩缤纷”无法理解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去理解该词语的意思,可以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好的一项是(C)。
A、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
B、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结合课文中的含义讲给学生听。
C、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画图工具,用各种色彩的画笔工具展现“五彩缤纷”的含义,让学生结合画图来理解。
D、直接让学生谈自己对“五彩缤纷”的理解,对不正确的再逐个给予适当的辅导。
9、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
A、多媒体的使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得越多越好。
B、要把握演示的节奏,避免导致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掌握。
C、教师只需专心于媒体演示,可以忽略与学生交流。
D、由于多媒体能将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那么课堂上的信息尽量用课件呈现。
10、不同类型的网站域名分别由不同的后缀结尾,教育机构网站的后缀为(A)。
A、Edu。
B、org。
C、com。
D、gov。
11、以下学习者特征分析与教学目标属于那个课?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已经学过“电磁继电器”部分,对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认识。
2、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利用电学模拟实验室来设计实验。
3、对动手设计物理实验有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利用电磁继电器的知识设计报警电路。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在协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C)A、《Season》(小学英语)。
B、《找春天》(小学语文)。
C、《电磁继电器的应用》(中学物理)。
12、在学完教育技术的课程后,你对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请说出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资源,但不属于教学媒体的是(B)。
A、学习者本人。
B、教师。
C、多媒体课件。
D、投影仪。
13、王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下列王老师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搭配不当的是(B)。
A、评价学生表现时经常使用观察法。
B、评价学生知识技能,如读、写、算等能力经常使用面谈调查法。
C、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经常采用档案袋法。
D、评价学生的态度、习惯以及适应性经常使用问卷调查法。
14、信息技术环境的发展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给予人们全新的学习观念。
下列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特征转变的理解,不合理的是(B)。
A、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更容易张扬个性。
B、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从众或服从权威的心理将提高。
C、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类型和思维形式将多样化。
D、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扮演意识将增强。
15、李老师在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由于没有时刻保存的习惯,当电脑突然断电时导致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成果全部丢失了,以下可以有效地帮助李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A)。
A、调小Word设置的自动保存的间隔时间。
B、使用Word中的帮助功能,Office助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C、建议更换制作软件,比如WPS Office。
D、可以先将教案写在纸上,然后再迅速的输入到电脑中。
16、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你制作的教学课件,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法最为便捷、可行?(C)A、让同学自己拿U盘到老师家中拷贝。
B、老师让想要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告诉老师邮箱,之后老师给他发邮件。
C、老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让需要课件的同学自己去下载。
D、师将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每位同学。
17、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A)和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A、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B、封闭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C、封闭式的、以课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D、开放式的、以软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18、以下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B、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
C、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D、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科学、更加先进。
19、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构成了(A)三维互动方式。
A、教师—计算机—学生。
B、学生—计算机—学生。
C、教师—计算机—教师。
D、计算机—学生—计算机。
20、以下对教育基础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教育技术实践就是指将信息技术附加于教学实践中。
B、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用了计算机或网络,就标志着已经掌握了教育技术。
C、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中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
D、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应强调形式。
二、多选题1、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些概念和理论问题拿不准,请浏览(),如果碰到技术障碍,请参阅课程配套的(AB )。
A、教育技术参考手册。
B、软件技能速查手册。
C、网站中的学习指南。
D、平台使用手册。
2、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网络培训认证所包括的成绩为(A)和(B)。
A、单元作品集成绩。
B、结业测试成绩。
C、平时成绩。
D、出勤成绩。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A)渗透在(C)的各个要素中,影响各个课程结构要素,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A、信息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课程结构。
D、教育技术。
4、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ABCDEF)。
A、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B、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C、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D、学生具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E、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F、学科知识有效应用。
5、以下哪些是本次培训所用的硬件与软件?(ABCDEF)A、配备了耳机和光驱,而且都能够正常使用。
B、计算机能够上网,且能以较快的速度访问本培训课程网站。
C、安装了Microsoft Office组件(Word、Excel、FrontPage2003版)。
D、安装了音、视频播放器(如Windows Media Player等。
)E、安装了概念图工具FreeMind。
F、为了加工制作教学素材,还需要安装Photoshop、CoolEdit,SnagIt,豪杰超级解霸之类的音视频加工软件。
6、新课程标准制定后,大量配套新教材也相继上市,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
下面有关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DE)A、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B、要使用尽可能多和先进的教学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体现现代化的教学。
C、教学中,最大化使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越丰富越好。
D、使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E、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王老师对现代教学系统的理解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AE)。
A、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不会影响到教学结果。
B、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
C、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以使其更符合学生学习。
D、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E、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教师是主动讲解者,学生是被动听讲者。
8、下面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D)A、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学前的教案,教案写好了,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完成了。
B、教学设计是一个桥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C、教学设计有利于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
D、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便于教师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E、对于特别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教学设计的用处不是很大。
9、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ABC)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A、课程结构。
B、课程内容。
C、课程资源。
D、上课环境。
E、教学设备。
三、是非题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
(B )A、是。
B、否。
2、操作与练习型游戏是利用环境进行建构,学生自己控制情节发展,生成情节。
(B )A、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