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8.36 KB
- 文档页数:3
漏电保护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简称漏电保护器,又叫漏电保护开关,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进行保护。
目录简介漏电保护器(图1)自从人类发明并使用电以来,电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也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它可能烧坏电器,引起火灾,或者使人触电。
如果有一种设备可以使人们安全地使用电,将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在五花八门的电器接踵而来的同时,也诞生了各式各样的保护器。
其中有一种是专门保护人的,称为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俗称漏电开关,是用于在电路或电器绝缘受损发生对地短路时防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的保护电器,一般安装于每户配电箱的插座回路上和全楼总配电箱的电源进线上,后者专用于防电气火灾。
其适用范围是交流50HZ额定电压380伏,额定电流至250安。
低压配电系统中设漏电保护器是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因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但安装漏电保护器后并不等于绝对安全,运行中仍应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其他防止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漏电保护器一是电网确有接地时,漏电保护器正常动作。
在这种正常动作中,因电网老化、气候环境变化,电网产生接地点引起的动作占绝大多数,而因人身触电引起的动作则是极少数。
可以想象,能够正常用电是人们的第一需求,为了防止发生概率极低的人身触电伤害而招致频繁的停电,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当然会造成人们的烦恼。
二是电网本来没有发生接地,而是漏电保护器在以下情况下可能产生误动:1,由于漏电保护器是信号触发动作的,那么在其它电磁干扰下也会产生信号触发漏电保护器动作,形成误动。
2,当电源开关合闸送电时,会产生冲击信号造成漏电保护器误动。
3,多分支漏电之和可以造成越级误动。
4,中性线重复接地可能造成串流误动。
可见,由于漏电保护器在技术上就存在这些产生误动的可能性,会使漏电保护器的频动问题更加严重,更加复杂。
从技术原理上分析,漏电保护器也存在可能产生拒动的技术误区。
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用以对低压电网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进行有效保护,也可以作为三相电动机的缺相保护。
它有单相的,也有三相的。
由于其以漏电电流或由此产生的中性点对地电压变化为动作信号,所以不必以用电电流值来整定动作值,所以灵敏度高,动作后能有效地切断电源,保障人身安全。
根据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电压型、电流型和脉冲型三种。
电压型保护器接于变压器中性点和大地间,当发生触电时中性点偏移对地产生电压,以此来使保护动作切断电源,但由于它是对整个配变低压网进行保护,不能分级保护,因此停电范围大,动作频繁,所以已被淘汰。
脉冲型电流保护器是当发生触电时使三相不平衡漏电流的相位、幅值产生的突然变化,以此为动作信号,但也有死区。
目前应用广泛的是电流型漏电保护器,所以下面主要介绍电流型的保护器。
一、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分类按动作结构分,可分为直接动作式和间接动作式。
直接动作式是动作信号输出直接作用于脱扣器使掉闸断电。
间接动作式是对输出信号经放大、蓄能等环节处理后使脱扣器动作掉闸。
一般直接动作式均为电磁型保护器,电子型保护器均为间接动作式。
在型式上,按保护器具有的功能大体上可分为三类:(1)漏电继电器。
只具备检测、判断功能,不具备开闭主电路功能。
图1为漏电缆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它分组装式和分装两种。
图1电流型漏电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组装式主要部件有零序电流互感器、漏电脱扣器、试验回路、触头系统和塑料外壳。
触头系统有动断触头、动合触头各一,用以将执行信号送向执行机构。
试验回路包括试验按钮和模拟漏电阻抗的电阻,用以在运行中试验漏电继电器动作是否正常和灵敏。
分装式是将漏电脱扣器分离出来,再由外部接线连接。
(2)漏电开关。
同时具备检测、判断、执行功能。
它是漏电继电器和开关的结合体。
(3)漏电保护插座。
将漏电开关和插座组合在一起,使插座具备触电保护功能。
适用于移动电器和家用电器。
二、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图2为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图。
漏电保护器及安装注意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许多公共场所和各家各户使用电器的种类明显增多,如电脑、电视、音响、空调等。
为了防止雷电电磁脉冲电流、触电事故和发生火灾,人们选择安装SPD浪涌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等,由于漏电保护器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目前,安装漏电保护器场所较多。
那么,漏电保护器应该使用于什么场合?漏电开关怎样选择?漏电保护器使用安装中还需注意哪些问题?现具体探讨如下:1漏电保护器的原理漏电保护器是根据不平衡电流动作原理制成的,漏电保护器也叫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电压动作漏电开关由于工作性能差、精度低、脱扣线圈易烧毁已淘汰不用,目前,电流动作漏电开关(高灵敏度)普遍使用。
电流动作型漏电开关一般由零序电流互感器、漏电脱扣器、带有过载的短路保护开关组成,漏电保护器的保护原理是:假如保护回路中出现漏电故障,说明相电流矢量不等于0,就会出现零序电流,随即,脱扣器动作,开关关闭。
2漏电保护器的使用范围不是任何场所都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以防止雷电电磁脉冲为主的设备应选择安装SPD浪涌保护器、避雷器;漏电保护器适合安装的范围为:由TT系统供电的用电设备;采用TT系统供电的城镇、农村居民区、工业企业和由公用变压器供电的民用建筑,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才能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住宅的总电开关、住宅除空调外的插座回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电器设备的场所;尤其是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场所的用电设备;环境特别恶劣或潮湿场所;如锅炉房、食堂、地下室、浴室等的电气设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医疗用电设备(急救和手术用电设备等除外);公用建筑如人员集中的旅馆、饭店、影剧院、淋浴池、办公楼、医院、学校的实验室的电气回路和用电设备;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电冰箱、落地扇、电熨斗等。
3漏电开关的选择目前,市场上漏电开关的类型较多,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可靠,所选用的漏电开关,首先必须符合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单相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
单相漏电保护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保护电路中的人身安全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漏电电流的检测和切断电路的原理。
下面是单相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1. 漏电检测:单相漏电保护器通过检测电路中的漏电电流来判断是否发生漏电现象。
漏电电流是指电流从电源直接或间接流向地方的电流。
通常情况下,电流应该是通过相线回流到电源,如果有漏电现象,一部分电流会流向地方,导致漏电电流的产生。
2. 比较检测:漏电保护器中配备有一个电流互感器,用于将电路中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
漏电保护器还包含一个用于测量电压差的差动放大器,将互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并进行比较。
3. 触发断路器: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电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预设的漏电电流阈值时,比较器会发出触发信号。
这个触发信号将触发断路器,将电路迅速切断,阻止漏电电流继续流过。
总结来说,单相漏电保护器通过检测电路中的漏电电流,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用比较器进行比较,并在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断路器切断电路,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单相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一、漏电保护器的结构和组成1.测量元件:电流互感器通常采用开口式,它是漏电保护器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将电路中的电流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并传输给漏电继电器。
2.断路器:断路器是漏电保护器中的主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一般情况下,断路器是工作在正常状态下的闭合状态,只有在发生漏电时才会自动切断电源。
3.漏电保护元件:漏电保护元件是漏电保护器的另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差异来判断是否发生漏电,并触发断路器切断电源。
4.漏电继电器:漏电继电器是用来控制断路器的触发动作,当漏电保护元件检测到漏电时,漏电继电器会产生一个信号,使断路器切断电源。
5.回路控制电路:回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漏电器的工作状态,当电路中发生漏电时,回路控制电路会接收到漏电保护元件传来的信号,触发闭合断路器的切断动作。
6.断路指示器:断路指示器是用来指示断路器是否断开的装置,当断路器切断电源时,断路指示器会显示相应的指示信号,提醒用户及时处理故障。
二、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1.电流测量:当漏电保护器接通电源时,电流互感器会将电路中的电流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并传输给漏电继电器。
2.电流差检测:漏电继电器会收到电流互感器传来的电压信号,并与额定电流值做比较。
如果电流的差值小于额定电流值,说明电路中没有漏电,漏电保护器处于正常状态,不会触发断路器切断电源。
3.漏电检测:如果电流的差值大于额定电流值,漏电继电器会判断电路中发生了漏电。
此时,漏电继电器会发送一个信号给回路控制电路,触发闭合断路器的切断动作,使电源断开。
4.漏电指示:当断路器切断电源时,断路指示器会显示相应的指示信号,提醒用户发生了漏电,并需要及时处理故障。
总结:单相漏电保护器主要由测量元件、断路器、漏电保护元件、漏电继电器、回路控制电路和断路指示器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检测电流的差异来判断是否发生漏电,并触发断路器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
漏电保护原理1、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1)漏电保护器在反应触电方面具有高灵敏性和快速性,而且只反应系统的剩余电流。
我们知道,正常运行时,系统的剩余电流几乎为零或其值甚小,故漏电保护器动作值可以整定的很小(一般为mA级,最低可整定到6mA)。
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如人员触电、设备绝缘损坏碰壳接地等),则出现较大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器能可靠地动作切断电源。
(2)图1为最常用的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基本电气原理图,图中LH为剩余电流继电器,其环状铁芯由高导磁率的坡莫合金或非晶态合金制成,其上绕有二次侧线圈,电源线L1、L2、L3及零线N从LH中穿过,构成其一次侧线圈。
LH的作用是反映漏电电流信号的,故构成整个装置的检测部分;用于测量放大漏电电流信号的,构成装置的比较,控制部分;JC为交流接触器,构成装置的执行部分,其作用是执行动作命令的。
漏电保护装置一般都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漏电保护装置所控制的电路中没有人身触电及漏电等接地故障时,各项电流的相量和等于零,即:Ia+Ib+Ic=0同时各相电流在LH铁芯中产生的磁通向量和也等于零,即:Φa+Φb+Φc=0这样在LH的二次回路中就没有感应电势输出,漏电装置不动作。
当电路中发生触电或漏电故障,回路中有漏电电流流过,这时穿过LH的三相电流相量和不等于零,其相量和为:Ia+Ib+Ic=IΔ其中IΔ为漏电电流,因而LH中的磁通相量和也不等于零,即Φa+Φb+Φc=ΦΔ这样在LH的二次线圈中就有一个感应电压,此电压加于检测部分的电子放大电路,与保护装置的预定动作电流值相比较,如大于动作电流,即使灵敏继电器动作,作用于执行元件掉闸。
2、触电保护器故障分析查找根据安装漏电保护器的实际经验,漏电保护器除了因为人身触电而动作外,更大量的是由于接地漏电而动作,对于接地漏电所构成的动作,必须及时查明故障点,排除故障后才能使漏电保护装置再投入。
漏电保护器动作后,可按图2顺序查找: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农村或工厂配电室的第一级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可选的较大。
漏保工作原理
漏保,又称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一种用来保护人身安全
的电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路中的漏电保护,当电路中出现漏
电现象时,漏保能够迅速切断电源,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漏保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检测和切断。
首先,漏保
通过内部的检测装置监测电路中的电流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电路
中的相位电流是相等的,如果出现漏电现象,就会导致相位电流不
相等。
漏保会通过检测装置感知到这种不平衡,然后迅速做出反应。
一旦检测到电路中出现漏电,漏保就会立即切断电源,以保护
人身安全。
它会通过内部的断路器迅速切断电路,阻止漏电电流继
续流动,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漏保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总结为“检测-切断”,它通过不断监
测电路中的电流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就会立即切断电源,以保护人
身安全。
漏保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路中的漏电保护,它在电路中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保障人身
安全。
总的来说,漏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器,它通过检测电路中的电流情况,一旦发现漏电就会迅速切断电源,以保护人身安全。
漏保的工作原理简单易懂,但在实际使用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保其正常运行,以达到最大的保护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漏保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漏电保护开关的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开关是一种安全电器设备,用于检测电气设备中的漏电情况,并在发生漏电时迅速切断电源,以保护人身安全和防止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漏电保护开关内部安装有零序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电路中的漏电流。
漏电流是指电流从电源到地之间的差值,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时,部分电流会通过漏电路径流入地,导致电路中的总电流不平衡。
2. 当电路中的漏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零序电流互感器会感应到这一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3. 漏电保护开关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会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当漏电流达到设定阈值时,开关会发出信号,切断电源。
4. 通过切断电源,漏电保护开关阻止漏电继续流入地,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不受损坏。
漏电保护开关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基于电路的平衡原理,即正常情况下,电源输入的电流应该等于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流之和,而在发生漏电时,漏电流破坏了这个平衡,漏电保护开关通过检测和切断电源,恢复平衡状态,以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漏电断路器原理
漏电断路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路和人身安全的电气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电路中的漏电情况,一旦发现漏电现象,就会切断电流,以避免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漏电断路器主要由漏电保护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两部分组成。
其中,漏电保护装置采用了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电流互感器将主电路的电流与次级线圈上的电流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主线圈和次级线圈上的电流是相等的,因此没有漏电。
但是当电路发生漏电时,主线圈和次级线圈上的电流就不相等了。
漏电保护装置会检测到这种不平衡,并迅速切断电流。
过载保护装置则是通过检测电路中的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来实现过载保护。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过载保护装置会迅速切断电流,以保护电器设备不被损坏。
漏电断路器主要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通过检测漏电和过载情况,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就会迅速切断电路,以避免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和电器设备受损。
这种安全机制可以有效保护电路和人身安全。
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漏电保护装置是流经电路的电流过大时会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
它通过漏电电流检测装置来实时监测电气线路中的漏电流大小。
当漏电流的值超过设定的额定值时,漏电保护装置会切断电源,从而避免漏电流导致的触电和火灾。
1.漏电保护装置首先要获得提供给设备的电压供应。
当电源开关关闭时,电源线路上的电流通过漏电保护装置,然后再进入电器设备。
2.当电流通过电气线路时,漏电保护装置会在电压降低的同时产生电感。
这个电感会延缓电流的增加速度,从而产生一定的抗磁感应。
3.当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电流会通过变压器。
变压器将主电路电流转换为次级电路电流。
4.通过变压器,次级电流经过保护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后,再回到漏电保护装置本体。
在这个过程中,保护电路会监测漏电电流的大小。
5.当漏电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保护电路会触发断路器,切断电气线路,从而阻止漏电流导致的人身触电和火灾。
1.漏电保护器必须与电源线路的接地进行良好连接。
否则无法正常工作。
2.高负载电器设备的启动过程中,会出现较高的漏电流,这时应确保漏电保护器可以容纳此高流量,而不致造成误断。
3.漏电保护器保护设备中的电器应经常检查使用,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定期测试和维护是必要的。
总结起来,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可以在电气线路发生漏电时及时切断电源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测电气线路中的漏电流,当漏电流超过额定值时,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源。
这种保护装置可以保证人身安全和防止火灾的发生。
在使用漏电保护器时,要注意与电源线路的良好接地,同时定期测试和检查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
自从人类发明并使用电以来,电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也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它可能烧坏电器,引起火灾,或者使人触电。
如果有一种设备可以使人们安全地使用电,将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在五花八门的电器接踵而来的同时,也诞生了各式各样的保护器。
其中有一种是专门保护人的,称为漏电保护器。
在了解触电保护器的主要原理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触电。
触电指的是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伤害。
当人手触摸电线并形成一个电流回路的时候,人身上就有电流通过;当电流的大小足够大的时候,就能够被人感觉到以至于形成危害。
当触电已经发生的时候,就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切除电流,比如说,如果通过人的电流是50毫安的时候,就要求在1秒内切断电流,如果是50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那么时间限制是秒。
漏电保护装置图
如图是简单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漏电保护装置安装在电源线进户处,也就是电度表的附近,接在电度表的输出端即用户端侧。
图中把所有的家用电器用一个电阻RL替代,用RN替代接触者的人体电阻。
图中的CT表示“电流互感器”,它是利用互感原理测量交流电流用的,所以叫“互感器”,实际上是一个变压器。
它的原边线圈是进户的交流线,把两根线当作一根线并起来构成原边线圈。
副边线圈则接到“舌簧继电器”SH的线圈上。
所谓的“舌簧继电器”就是在舌簧管外面绕上线圈,当线圈里通电的时候,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得舌簧管里面的簧片电极吸合,来接通外电路。
线圈断电后簧片释放,外电路断开。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小巧的继电器。
原理图中开关DZ不是普通的开关,它是一个带有弹簧的开关,当人克服弹簧力把它合上以后,要用特殊的钩子扣住它才能够保证处于通的状态;否则一松手就又断了。
舌簧继电器的簧片电极接在“脱扣线圈”TQ电路里。
脱扣线圈是个电磁铁的线圈,通过电流就产生吸引力,这个吸引力足以使上面说的钩子解脱,使得DZ立刻断开。
因为DZ就串在用户总电线的火线上,所以脱了扣就断了电,触电的人就得救了。
不过,漏电保护器之所以可以保护人,首先它要“意识”到人触了电。
那么漏电保护器是怎样知道人触电了呢?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触电的话,电源来的两根线里的电流肯定在任何时刻都是一样大的,方向相反。
因此CT的原边线圈里的磁通完全地消失,副边线圈没有输出。
如果有人触电,相当于火线上有经过电阻,这样就能够连锁导致副边上有电流输出,这个输出就能够使得SH的触电吸合,从而使脱扣线圈得点,把钩子吸开,开关DZ断开,从而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脱了扣,即使脱扣线圈TQ里的电流消失也不会自行把DZ重新接通。
因为没人帮它合上是无法恢复供电的。
触电者离开,经检查无隐患后想再用电,需把DZ合上使其重新扣住,便恢复了供电。
以上就是触电保护器的主要原理,但是就是有了触电保护器,也不能认为是万无一失了,用电依然应该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