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 格式:ppt
- 大小:356.50 KB
- 文档页数:93
旅游供给结构与旅游需求的矛盾以旅游供给结构与旅游需求的矛盾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旅游这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来看一下旅游供给结构方面的矛盾。
旅游供给结构主要指的是旅游业中各个环节的供给能力和资源配置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由于各地旅游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导致了旅游供给结构的矛盾。
一方面,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资源,但在旅游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供给能力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在旅游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供给能力过剩,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旅游需求方面的矛盾。
旅游需求主要指的是游客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和期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然而,由于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和同质化程度较高,很难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另外,由于旅游行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旅游需求的矛盾。
有些游客期望得到放松和休闲,而有些游客追求冒险和刺激。
不同的需求往往会导致旅游产品的稀缺和供需不平衡。
为了解决旅游供给结构与旅游需求的矛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使得各地的旅游供给能力更加均衡。
其次,需要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游客对于舒适度和便利性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最后,还可以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提高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度和兴趣度,从而增加旅游需求。
旅游供给结构与旅游需求的矛盾是旅游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只有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创新旅游产品,才能够解决这一矛盾,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供给规律引言旅游是一种受到众多人们热爱的活动,也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产业。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了解旅游供给规律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旅游供给规律,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供给的类型以及供给规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旅游需求与供给是旅游市场中重要的相互作用关系。
旅游需求是指人们对旅游活动的渴望和需求,而旅游供给则是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旅游需求的增长是推动旅游供给发展的动力之一。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需求不断增加。
人们对于独特景观、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等方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推动了旅游供给的不断升级和丰富。
旅游供给的不断改善也会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
优质且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满足他们的需求,进而促使更多人参与旅游活动。
供给的改善可以体现在旅游基础设施的充实、旅游线路的丰富、服务质量的提高等方面。
二、旅游供给的类型旅游供给可以分为实物供给和非实物供给两大类型。
1. 实物供给实物供给是指实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包括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景点门票等。
这些实物供给与旅游需求密切相关,直接为游客提供具体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实物供给需要依靠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例如,旅游交通供给需要依赖航空公司、铁路公司和汽车运输公司等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
住宿供给需要依靠酒店、旅馆和民宿等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景点门票供给则需要景区管理部门提供清晰的票务系统和便捷的购票方式。
2. 非实物供给非实物供给是指旅游活动中附加的服务和体验,包括旅游咨询、导游服务、旅游保险等。
这些非实物供给能够提高旅游体验的品质和安全性。
非实物供给是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旅游服务。
旅游咨询和导游服务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旅游信息和解说,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历史。
旅游保险则可以为游客提供意外保障,降低旅游风险。
三、旅游供给规律的影响旅游供给规律是指旅游市场中的长期规律和趋势。
作者:刘晓鹰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4-1 字数:367000 页数: 236 开本: 16开I S B N : 9787030213709 包装:平装定价:36.00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
现代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全书共11章,包括四大部分: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市场及其供给关系;旅游经济的管理与决策;旅游经济学的展望。
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证部分则以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针对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系四川省旅游类系列精品教材,由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众多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教材,也可作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或自学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第三章旅游产品与开发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第五章旅游市场第六章旅游消费及价格第七章旅游收入与分配第八章旅游投资及效益研究第九章旅游企业的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第十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第十一章旅游产业及其增长与发展后记书名:旅游经济学ISBN:730007229 作者:Adrian Bull(亚德里恩﹒布尔) 出版社: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定价:24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06-5-1 版次: 1 开本:特16开包装:平装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旅游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继石油、汽车和房地产业之后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短短20多年间,我国已从一个世界排名第41位的旅游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排名第6位的旅游大国,并正逐渐向世界旅游一流强国迈进。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供给内容提示需求与供给是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两个基本经济范畴,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则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本章将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平衡机制,探讨旅游供求的内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解决旅游供求矛盾提供理论指导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旅游需求一、旅游需求的概念、类别与特征(一)概念从经济学意义上说,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依照一定价格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欲望。
旅游需求则指人们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
如果进一步分析,则可以看出,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构成有效或现实的需求。
由于旅游活动的特点,要购买旅游产品除了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外,还必须拥有足够的余暇时间。
因此,旅游需求就是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购买某种旅游产品的欲望。
(二)类别根据旅游需求的产生条件,旅游需求可分为潜在的旅游需求和现实的旅游需求。
潜在的旅游需求是指那些具有旅游欲望,但不具备支付能力或余暇时间的旅游需求。
现实的旅游需求是指既有旅游欲望,又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旅游需求。
虽然潜在的旅游需求和现实的旅游需求同属于旅游需求的范畴,但是它们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首先,潜在的旅游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而现实的旅游需求既有旅游欲望,又有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所以表现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其次,潜在的旅游需求是现实旅游需求的基础,现实的旅游需求是潜在旅游需求的发展。
再次,潜在的旅游需求反映了市场的扩容潜力,对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具有特殊意义,现实的旅游需求不反映市场扩大的潜力,但它对当前和今后的旅游经济活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现实的旅游需求又可以分为已实现的旅游需求和未满足的旅游需求。
已实现的旅游需求是指旅游产品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旅游者的需要,表现为用货币予以购买的旅游需求。
未满足的旅游需求是指旅游产品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不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因而没有用货币购买的旅游需求。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第一节旅游需求一、旅游需求的概念需求与旅游需求在一个特定时期数量。
Dt=f(L,I,T,P…)需求是指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三个要点:①需求与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②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一定条件指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如价格、收入等)不变。
③需求量是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但不是已经购买的数量。
例:某市场上A型电脑价格为5000元时一年内消费者计划购买10万台。
当价格分别为4900、5000、5100元等不同价格时,一年内消费者计划购买量分别为11、10、9万台。
这种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该市场上一年内A型电脑的需求。
请用类似的方法叙述旅游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旅游需求的特性整体性季节性指向性:时间指向性(与价格调节)地域指向性(与从众行为)敏感性:经济的与社会政治的多样性二、旅游需求的形成(1)旅游动机界定:驱使人们产生旅游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自主、能动的主观愿望,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条件。
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交际方面的动机地位与声望方面的动机WTO消遣与更换环境休息与松弛寻求赏心悦目的环境对外部世界的好奇Dann(1977)情感梳理自我提高想入非非(2)支付能力收入与消费方式的关系(3)闲暇时间影响旅游地域范围,产业关联效应发挥影响旅游方式,旅游需要实现程度影响旅游效用函数,产品结构升级影响旅游需求集中程度,进而经济质量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英国伦敦获得休假的方式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不作任何特别规定。
法国巴黎劳动法规定每年有30天的带薪休假,其中雇主有义务给予12天以上(最多24天)的连休假,连休假必须在5月1日——10月31日之间,剩余部分可集中也可分散使用。
美国洛杉矶节假日:节日10,假日140天;若为联邦政府公务员则10天都要指定,且5天为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