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医嘱点评表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标准(讨论稿)为规范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降低药品费用,改善人血白蛋白短缺现状,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开展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相关处方或医嘱点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药剂科综合参考《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北京地区《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以及人血白蛋白说明书、相关循证医学依据等,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制定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评价标准初稿。
【点评标准】1.适应证不适宜;2.用法、用量不适宜;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4.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5.联合用药不适宜;6.重复给药;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点评细则】1.适应证不适宜:“诊断”栏未注有符合以下情况一项或一项以上适应证者判定为适应证不适宜。
➢严重失血、创伤与烧伤等引起的休克;纠正人血白蛋白作为补充血容量的首选药物的误区。
《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简称UHC,下同)[1]中提到:对于出血性休克,晶体溶液可作为首选药物用于扩张血容量,成人患者输入4L晶体液后2h无效,可考虑非蛋白胶体液,当对非蛋白胶体液有禁忌时才考虑使用5%白蛋白。
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外科病人中,对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结局指标,不同种类的胶体液并未显示出明显差异。
➢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颅压升高;人血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将脑组织的水分转移到血管内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与头部创伤引起的血管痉挛,应首选晶体溶液维持脑灌注压。
如果存在脑水肿的危险,应使用高浓度白蛋白(25%)胶体液维持脑灌注压【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白蛋白能与血中胆红素结合,阻止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胆红素排泄。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科别 姓名 性别:男/女 病例号 ABO 血型 Rh (D )临床诊断输血前合理评估 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后的评价临床输血前合理性评估:临床医生是否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 范》中规定的输血适应症提输血申 请 : 是□ 否□ 患者输血前病例记录:申请输血医嘱 □ 输血医嘱 □ 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填写《输血申请单》□输血史:有□ 无□ 妊娠史:有□ 无□过敏史:有□ 无□ 初检ABO/Rh (D )血型 输血前检测:血液学:有□ 无□ 免疫学:有□ 无□输血前评估: 患者状况:检测指标: Hb g/L Plt X109/L Alb g/LPT APTT输血适应症明确 是 □ 否 □ 经治医生上级医生 输血记录 年 月 日 输血开始时间 时 分 输血结束时间 时 分 输入血液成分:红细胞悬液 U 血 浆 ml 血 小 板 U 冷 沉 淀 U其它输血过程的病情观察及监测病人状态 良好□ 一般□ 差□ 输血反应 无 □ 有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细菌感染 □ 血红蛋白尿 □ 其它 □有输血反应的血液条码号:有输血反应的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是□ 否□血袋按要求保存、处理: 是□ 否□操作者审核者检测指标 输血24小时后 Hb g/L Plt X109/L HCT % Alb g/L 其它输注无效描述 :临床症状无改善、检测指标无提高、出血、渗血无改善、临床症状: 改善□ 未改善□ 有效输血: 是 □否 □ 经治医生上级医生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填报人签名________ ___年___月__ 日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 血 型 临床诊断科室 床号住院号输血史有/无___ 次不良反 应 有/无 ___ 次妊娠史有/无孕___产__输入血液品种输入量输血时患者是否处于全麻状态是□ 否□献血者与受血者的关系一级亲属□ 二级亲属□ 无亲属关系□ 输 血 不 良 反 应 相 关 情况发生时间 输血期间□ 输血后____(h/d )症状与 体征发热□ 发绀□ 呼吸困难□ 两肺布满湿性啰音□ 黄疸□ 腰背痛□ 酱油色尿□ 咯大量血性泡沫样痰□ 寒战□ 荨麻疹□ 颈静脉怒张□ 休克□ 皮肤充血□ 伤口渗血不止□ 其它临床处 理程序1. 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同时观察剩余血外观 □2. 采患者血及血袋中剩余血连同血袋送输血科检测 □3. 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 □4 对症处理 □ 供血者编码 血液品种 血型 血量。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住院医嘱初步点评分析
王焱;李瑞麟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23(21)6
【摘要】目的通过点评我院白蛋白注射液住院医嘱,为临床提供有效合理的使用建议。
方法通过合理用药管理系统随机抽查本院2022年2、3月份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出院病历(总计88份),统计患者的住院信息(科别、诊断、使用目的、用法用量及疗程、手术信息等),以建立的合理性评价标准为依据对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点评。
结果白蛋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科室主要分布在胃肠外科和呼吸与危重症科。
使用的适应证主要是低蛋白血症和大手术期间白蛋白补充,符合评价标准的占68.18%(60/88)。
结论本院存在使用不合理现象,甚至有使用禁忌证情况,点评结果将上报医务部,促进临床科室进行自查和整改。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王焱;李瑞麟
【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1
【相关文献】
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成人住院医嘱初步点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
2.本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汇总分析
3.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医嘱点评结果分
析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SF)住院医嘱专项点评分析5.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2019年住院患者医嘱专项点评中不合理医嘱点评与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标准(讨论稿)为规范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降低药品费用,改善人血白蛋白短缺现状,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开展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相关处方或医嘱点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药剂科综合参考《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北京地区《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以及人血白蛋白说明书、相关循证医学依据等,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制定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评价标准初稿。
【点评标准】1.适应证不适宜;2.用法、用量不适宜;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4.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5.联合用药不适宜;6.重复给药;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点评细则】1.适应证不适宜:“诊断”栏未注有符合以下情况一项或一项以上适应证者判定为适应证不适宜。
?严重失血、创伤与烧伤等引起的休克;纠正人血白蛋白作为补充血容量的首选药物的误区。
《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简称UHC,下同)[1]中提到:对于出血性休克,晶体溶液可作为首选药物用于扩张血容量,成人患者输入4L晶体液后2h无效,可考虑非蛋白胶体液,当对非蛋白胶体液有禁忌时才考虑使用5%白蛋白。
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外科病人中,对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结局指标,不同种类的胶体液并未显示出明显差异。
?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颅压升高;人血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将脑组织的水分转移到血管内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与头部创伤引起的血管痉挛,应首选晶体溶液维持脑灌注压。
如果存在脑水肿的危险,应使用高浓度白蛋白(25%)胶体液维持脑灌注压【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白蛋白能与血中胆红素结合,阻止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胆红素排泄。
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标准(讨论稿)为规范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降低药品费用,改善人血白蛋白短缺现状,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开展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相关处方或医嘱点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药剂科综合参考《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北京地区《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以及人血白蛋白说明书、相关循证医学依据等,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制定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评价标准初稿。
【点评标准】1.适应证不适宜;2.用法、用量不适宜;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4.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5.联合用药不适宜;6.重复给药;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点评细则】1.适应证不适宜:“诊断”栏未注有符合以下情况一项或一项以上适应证者判定为适应证不适宜。
➢严重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纠正人血白蛋白作为补充血容量的首选药物的误区。
《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简称UHC,下同)[1]中提到:对于出血性休克,晶体溶液可作为首选药物用于扩张血容量,成人患者输入4L晶体液后2h无效,可考虑非蛋白胶体液,当对非蛋白胶体液有禁忌时才考虑使用5%白蛋白。
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外科病人中,对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结局指标,不同种类的胶体液并未显示出明显差异。
➢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颅压升高;人血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将脑组织的水分转移到血管内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和头部创伤引起的血管痉挛,应首选晶体溶液维持脑灌注压。
如果存在脑水肿的危险,应使用高浓度白蛋白(25%)胶体液维持脑灌注压【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白蛋白能与血中胆红素结合,阻止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胆红素排泄。
人血白蛋白临床合理应用评价细则表
1、人血白蛋白的药理作用:
(1)白蛋白是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来源,具有调节血管内外液体平衡以及维持血容量的作用,1g白蛋白的胶体活性约能吸引18mL 水,输注25g白蛋白可使血浆扩容约450mL。
(2)白蛋白还具有物质结合与转运、抗氧化作用、减少炎症损伤、免疫调节、维持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理作用。
2、人血白蛋白的适应证:
3、优先使用的适应证(合理)
4、限定使用的适应证(需评估)
5、不适当的适应证(不合理)。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医嘱点评标准与模式探讨张婷;吴慧;卞海林;尹存林;成美;祁峰【期刊名称】《药学与临床研究》【年(卷),期】2016(000)001【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医嘱点评的难点、模式和评价的具体标准,促进临床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
方法:对我院应用人血白蛋白的医嘱进行点评,对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不适宜处方的界定标准和处方点评模式进行探讨。
结果:针对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建立适应我院的医嘱点评模式以及点评标准。
结论:人血白蛋白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具体标准及专项点评模式需不断完善,以进一步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terns, standards and difficulties of prescription comments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 serum albumin, and promote its rational use. Methods: With the unreason-able use of human serum albumin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comments standards and patterns were ex-plored to identify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Results: After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he practical standard and preliminary pattern were set up for prescription checking enforceable in our hospital. Conclusion: Prescription comment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 serum albumin need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n specified criteria and models,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rational drug use.【总页数】4页(P69-72)【作者】张婷;吴慧;卞海林;尹存林;成美;祁峰【作者单位】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 22400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22400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 22400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 22400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 22400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 22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相关文献】1.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工作模式的探讨 [J], 姚尧;马新秀;李军珂;马新方2.我院开展病区用药医嘱点评模式探讨 [J], 黄秋萍;郑淑敏3.评分制抗菌药处方医嘱点评模式在抗菌药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J], 刘绩4.住院医嘱点评及精准管控模式探讨与实践 [J], 李家仁;张雪良;刘金来;陆千琦;熊建华;杨金招5.医院静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点评及管理标准探讨 [J], 倪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血白蛋白专项点评前言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作为药物制剂用于临床已有近50年历史。
HSA具有增加循环血容量、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结合与运输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等功能。
有规定的HSA适应证包括:①严重感染、创伤所致的低血容量。
②肝硬化、肾病、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③烧伤,一般认为烧伤24 h 以内使用晶体液,24h后可用HAS[1]。
因此,人血白蛋白在临床严重感染、低蛋白血症、烧伤等方面应用广泛,但目前国内外对人血白蛋白的应用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统一的临床应用指南,目前可供参考的主要是药品说明书及文献,为促进该药临床合理使用,2015年,特对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进行专项点评。
一、资料与方法通过合理用药软件系统随机抽取2015年四个季度各30份使用过人血白蛋白的病例,再利用Excel表填写记录病历号、年龄、性别、临床科室、给药途径、日剂量、疗程等情况,并对上述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二、标准根据《2012年烧伤患者白蛋白使用专家共识》[2]、《EASL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的处理》[3]及人血白蛋白的药品说明书[4],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三、结果1、一般情况共有120例病例纳入调查,其中男性76例,女性44例。
年龄半小时-90岁(包括3个新生儿科病例,余均为成人病例,年龄在18-90之间),55岁以上人群74人,占61.7%。
2、科室分布共有120例病例纳入调查,其中包括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等,详见表1。
表1:120例应用人血白蛋白科室分布统计科室病例数科室病例数消化内科16 急诊科 4血液科15 头颈乳腺 4普外科12 干部科 4ICU 11 肾内科 3感染性疾病科10 新生儿科 3肿瘤科9 胸外科 2呼吸内科 3 内分泌科 2妇产科 5 中医科 2心血管一 5 神经外科 1心血管二 4 神经内科 1骨科 4 烧伤科 1总计121(包括转科)3、不合理用药情况3.1 适应症及疗程抽查120份病例来自消化内科、血液科、普外科等22个科室,多数为低蛋白血症、肿瘤消耗、重症感染疾病患者,主要是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低血容量等原因,治疗用为64份,辅助用32份,缺乏严格适应症为4份。
2020年7月医嘱点评2020年7月日日,医院组织查房。
检查小组以“药品说明书”为根本,以《处方管理办法》等为参考,从医院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病例医嘱进行点评。
药品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用药途径不适宜。
2、使用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
3、溶媒选择不当,剂量不当。
4、病程记录欠严谨。
5、药品名称未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
6、不写剂型。
例1、病历号:xx女85岁科室:神经内科医师:临床诊断:多发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用药:7月8日氯化钾注射液 10ml 10ml口服每日三次点评:用药途径不适宜。
《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九)规定,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
注射液改为口服,不是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
例2、病历号:xx女48岁科室:神经内科医师:临床诊断:多发性脑梗死、高脂血症主要用药:7月6日氯化钾注射液 10ml 10ml 口服每日三次点评:用药途径不适宜。
《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注射液改为口服,用药途径不适宜。
例3、病历号:xx 女66岁科室:神经内科医师:临床诊断: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性脑萎缩、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主要用药:硝苯地平缓释II 20mg 20mg 日一次口服点评:1、剂型不准确。
缓释制剂有缓释胶囊、缓释片等,此条医嘱无法判定选用何种药品。
2、日一次描述欠规范,应写每日一次,或写1次/日均可。
例4、病历号:xx女77岁科室:神经内科医师:诊断:脑内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用药:7月9日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续滴每日一次点评:7月9日的病程记录为:临床给予奥美拉唑静点预防应激性溃疡,与实际用药不符。
例5、病历号:xx女66岁科室:综合外科医师:临床诊断: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主要用药:7月11日复方丹参滴丸27mg 27mg口服每日两次7月14日复方丹参滴丸27mg 27mg口服每日两次点评:1、用法用量不规范。
血液制品点评标准确定点评范围为:人血白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因子Ⅷ等血液制品。
表1 常见血液制品适应证表2 常见血液制品禁忌人群表3 常见血液制品的制剂类型与给药途径●常见血液制品使用方法如下:⏹人血白蛋白:1.使用方法:(1)冻干粉+5%GS或H2O→溶解稀释(常为10%)→①直接静脉滴注;②+5%GS或0.9%NS适当稀释后静脉滴注;(2)5%、10%、20%、25%溶液→①直接静脉滴注;②+5%GS 或0.9%NS适当稀释后静脉滴注。
2.给药速度:<2ml/min为宜,开始15 min缓慢输注。
3.给药剂量:使用剂量由医师酌情考虑,一般情况:(1)严重烧伤或失血等所致休克:直接注射5-10g,隔4-6h重复一次;(2)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每日注射5-10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使用方法:(1)冻干粉+H20→5%蛋白液→静脉滴注;(2)5%蛋白液+5%GS→稀释1~2倍→静脉滴注。
2.给药速度:开始1.0ml/min(约20滴/min),持续15min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0ml/min(约60滴/min)。
3.给药剂量:(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或低下症:首次400mg/kg;维持量200~400mg/kg,给药间隔时间视病人血清IgG水平和病情而定,一般每月一次;(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每日400mg/kg,连续5日,维持量每次400mg/kg,间隔时间视血小板计数和病情而定,一般每周一次;(3)重症感染:每日200~300mg/kg,连续2~3日;(4)川崎病:发病10日内应用,儿童治疗剂量2.0g/kg体重,一次输注。
⏹人凝血因子Ⅷ:1.使用方法:冻干粉末+ H20或5%GS(按瓶签标示量加入)→溶解→静脉输注。
2.给药速度:60滴/min为宜。
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科室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表
编号:SXK-3.4.5.1.2 核查病区主任
说明:1.输血适应症:①Hb<100g/L ②HCT<30% ③PT、APTT超过正常上限1.5倍④总蛋白<55g/L,白蛋白<28g/L,且无白蛋白供应;
2.输血申请单填写完整性:病人信息不全扣5分;输血目的与规范不符扣5分;医师未签名扣5分;审核签字
扣5分;输血前相关检查未填扣5分;
3.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输血前未签治疗同意书,每份扣15分;治疗同意书缺项,每份扣5分;输血目的与
规范不符扣5分;
4.输血前传染病的检测:未做扣15分,检测项目不全扣5分;样品在输血后采集每份扣5分
5.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输血原因、输注种类、血型和数量,缺一项扣5分
6.输血治疗后效果评价:缺项扣5分;
7.输血分级审批及会诊:缺扣5分;
8.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有输血反应未记入病历扣5分;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未及时送输血科扣5分
根据医院《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考核办法》:
1.输血前未履行告知义务,未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者,经查实报医务科暂停当事医生用血权限3个月。
2.输血前未进行传染病检测,除扣奖外将当事医生列入“哨点”监控。
3.输血科每月对抽取的输血病历进行检查,结果报医务科。
凡得分>90分,不扣奖;80-89分,扣50元;70-79分,扣100元;60-69分扣200元;<60分,扣500元并再次培训。
2024二季度人血白蛋白专项点评实施方案:随机抽取2024年4月-2024年6月使用人血白蛋白科室出院病例50份点评方法及点评标准:《处方管理办法》(2007年)、《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2010年)、《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规范》(2023年)、《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点评要点:人血白蛋白的使用适应症、遴选药品、用药剂型或给药途径、用法用量、溶媒、联合用药、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重复给药等不适宜项目点评结果:1.2.主要存在问题:1.适应症不适宜此次抽取50份病例中有15份病例存在适应症不适宜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血白蛋白用药指征不明显。
如病例0000041390,患者男,84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支气管肺炎、膀胱恶性肿瘤等,5.24入院后予人血白蛋白营养支持,患者5.23 ALB 28.8g/L,医保限制人血白蛋白用于限抢救、重症或因肝硬化、癌症引起胸腹水的患者,且白蛋白低于30g/L,又因人血白蛋白分解后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均衡,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缺乏最为严重,并不能满足机体组织蛋白质的合成,营养价值低,因此,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指征不明显。
如病例0000090966,患者男,74岁,诊断为腹痛:消化道肿瘤?不全性肠梗阻?高血压,4.17行“腹腔镜根治性有伴结肠癌切除术+腹腔恶性肿瘤特殊治疗”,4.19 ALB 28.6g/L,予人血白蛋白纠正蛋白。
又如病例0000038423,患者男,88岁,诊断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慢性胃炎、胃息肉、直肠息肉等,5.24 ALB 31.9g/L,术前5.29予人血白蛋白,使用人血白蛋白前3d未复查白蛋白水平。
2.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此次抽取50份病例中有3份病例存在用法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未及时评估ALB,长时间使用人血白蛋白。
如病例0000006810,患者女,87岁,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等,5.8CT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增粗,腹水,ALB28.9g/L,予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5.14复查ALB 36.3g/L,持续使用人血白蛋白至5.17,未再复查ALB。
人血白蛋白用药分析结论:用药不合理产妇xx,33岁,入院诊断为产褥期低蛋白血症,重度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
6月16日入院,13点10分至13点43分,剖腹产下一名女婴。
6月17日,查体ALB白蛋白26.7g/L。
6月18日开始使用规格50ml/10g人血白蛋白,共3天。
6月21日,ALB白蛋白为39.9g/L。
依据《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编),限定条件下可用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中表明显著的低蛋白血症(≤30g/L)可以使用人血白蛋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在2018年制订了“人血白蛋白说明书(修改稿)”,适应证包括血容量不足的紧急治疗,显著的低白蛋白血症(≤30 g·L–1)的治疗。
但专家共识也指出单纯的低蛋白血症不推荐使用人血白蛋白,2018年人血白蛋白说明书中,适应症是持续性的低蛋白血症。
产妇入院ALB白蛋白为33g/l,期间实施剖宫产手术,查体ALB白蛋白为26.7g/L手术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原因,一方面是手术及麻醉引起的应激状态下,患者能量消耗及白蛋白分解增加,处于高代谢状态,且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减弱,造成持续的负氮平衡。
另一方面是失血导致白蛋白丢失,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而血浆白蛋白减少。
术后白蛋白的适度下降可以刺激机体对白蛋白的合成,对于机体的恢复是有利的,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反而会抑制肝脏对白蛋白的合成。
且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15 ~19 d,输入机体的白蛋白也不能及时发挥营养作用。
直接输注HSA 只能于短时间内提高血清白蛋白,反而抑制机体合成白蛋白的能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在纠正低蛋白血症的治疗上,2022年的低蛋白血症诊断的治疗指南建议,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应,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药物,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及处方点评分析
杨春梅;陈琳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4(17)2
【摘要】目的通过处方点评分析人血白蛋白(HSA)临床应用情况,为促进安全合理用药、科学维持供需平衡、减少资源浪费及药物负担提供参考。
方法临床药学室依据电子病历系统(HIS),从全院应用HSA并出院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5~30例纳入月度处方点评会,2020年1—12月累计抽取住院患者346例,依据美国大学联合会(UHC)相关指南建议及药物说明书进行符合性点评。
结果HAS使用率男性高于女性,≥60岁占比较高;占比最高的科室为肿瘤科(14.45%),占比最高的临床诊断为癌症(17.92%),HAS平均剂量8.65 g/d;白蛋白>25~30 g/L患者占比最高(39.59%);肝功能严重受损(肝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符合性最为常见(12.43%),低蛋白血症在不符合适应证中最为常见(27.46%)。
结论强化循证医学思维,研究本院评估体系、评价标准或使用模型,发挥三甲医院领头作用,推广区域性《血液处方点评指南》,提高血液制品处方合格率。
【总页数】5页(P146-150)
【作者】杨春梅;陈琳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扬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医嘱点评标准与模式探讨
2.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对某院临床处方合理应用的分析
3.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对某院临床处方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4.处方点评对临床处方用药合理性及其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5.某儿童专科医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分析与处方点评依据梳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