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式卷烟与降焦减害】 降焦减害
- 格式:doc
- 大小:25.54 KB
- 文档页数:1
简谈卷烟“降焦减害”随着卷烟行业“科技兴烟”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式卷烟”的大力发展,“降焦减害”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那么何为卷烟“降焦减害”?顾名思义,“降焦”既是降低卷烟焦油量,“减害”既是降低卷烟的有害成分。
卷烟是一种特殊的嗜品,燃烧后的烟气物质被人们吸食利用。
被人们吸收利用部分称作主流烟气。
所以我们现在所说“降焦减害”的物质是主流烟气中的成分。
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种类很多,目前国际上有很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卷烟烟气有害成分名单,但是被国际上公认Hoffmann清单,既提出了卷烟烟气中13类共计44种有害成分的清单。
既包括焦油、CO、亚硝胺等。
众所周知,卷烟焦油是卷烟燃烧后主流烟气中产生的粒相物质,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卷烟焦油中99.4%的成分对人体是无害的,只有0.6%的成分为有害成分。
在0.6%的有害成分中,0.2%为致癌和可能致癌的成分,0.4%为辅助致癌成分。
由此而断定降低卷烟焦油量是降低卷烟有害成分中的一种,所以从广义上讲卷烟低焦不等于低危害产品。
目前我国行业卷烟降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仅就乌兰浩特卷烟分厂而言,已研制开发出了焦油量为10mg的两个低焦产品,同时对老产品也通过有效措施,达到了国家局提出的焦油量为15mg的目标要求,并注意把握“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的产品开发原则,通过对原材料购进、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等全过程进行控制,卷烟焦油量有了实质性的降低。
所谓卷烟“减害”是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降低。
由于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有很多种,那么目前可针对offmann清单中提出的卷烟烟气13类共计44种有害成分进行选择性的降低。
既包括焦油、CO、亚硝胺等。
那么如何判定是低害卷烟?目前判定方法还尚未明确,大约有作动物实验对卷烟烟气毒理学评价,或与空白烟对照,分析烟气中有害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减少;或通过生物学监控、流行病调查等途径进行判断。
卷烟减害的途径有很多种,有研究不同滤嘴添加材料对烟气有害成分的抑制、截留和转化技术,使新型滤嘴在选择性吸附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持卷烟吸食品质的稳定性。
浅析中式卷烟与降焦减害烟草作为一种癖好性消费品,在每一个国家都有众多的消费者。
据报导,抽烟人口已占到全人类的1/5。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抽烟与健康”问题日趋受到人们的关注。
改革开放二十连年来,我国烟草科技人员在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份含量和毒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降焦油、降自由基技术、利用生物添加剂降低毒性技术等,为开发低危害卷烟制造了条件。
通常,低焦油、低自由基、低烟碱被用作衡量卷烟平安性的评判指标。
但从本质或理论上说,低危害卷烟应该是低生物有害活性、低遗传致突致异的卷烟。
卷烟烟气是一种含有近三千种物质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有44种要挟人体健康的成份。
这种成份存在于主流烟气中,主若是稠环芳烃、亚硝胺、酚类衍生物、醛类、芳香胺、自由基、氢氰酸等。
由此可见,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含量、清除自由基对爱惜抽烟者健康的意义重大。
目前,降焦要紧靠操纵配方中叶组成份、改变滤嘴材料、提高过滤性能,和稀释主流烟气等方式来实现。
在降焦的同时,也减少了卷烟的香气。
有研究说明,不同类型卷烟在一样焦油释放量水平上其致突变性不同,相同类型卷烟的致突变性随焦油量的由多减少也依次由强变弱。
测试结果还说明一般滤嘴只对降低焦油量有良好成效,而对降低焦油的生物活性作用不明显。
如何选择性地过滤烟气中有害成份,同时又能知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一项艰巨的技术挑战。
从目前情形看,活性炭滤嘴是减少卷烟危害最快也最有进展潜力的途径。
在日本、韩国、委内瑞拉等国的卷烟市场上,活性炭滤嘴占有90%以上的份额,而且在美国、俄罗斯、波兰、台湾市场上也呈逐年增加的势头。
我国对血红蛋白作为添加剂的滤嘴研究已见报导。
加入血红蛋白的醋纤滤嘴对气相和粒相的亚硝胺均有截留作用,降低率大体在50%左右。
血红蛋白无毒无害,提取工艺简单,具有开发前景。
匈牙利还研制出了在卷烟滤嘴中添加VC的保健卷烟,希腊的GLODEN FILTER S.A公司也已向市场推诞生物滤棒,减少吸入烟气对人体的危害。
卷烟的“降焦”与“减害”林语堂先生曾言——吸烟者不必为文而为文者必要吸烟此语一出石破天惊“要香烟,还是要健康?”吸烟有害健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卷烟作为一种特殊消费品,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在全世界拥有了约有11亿烟民的庞大消费群体,且仍呈增长势头。
据有关资料介绍,仅中国2000年与1984年相比吸烟人数就上升了3.74个百分点,且吸烟年龄提前了3岁,由此可见,要让卷烟产品短期内从地球上消失是不现实的,甚至将来也不可能。
因此,寻求降低卷烟产品危害的有效途径是当各国烟草企业有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逐渐生效、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吸烟与健康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因此也有了如今的“控烟令”。
据了解,卷烟烟气粒相物中除了水分和烟碱以外所剩下的部分,称之为焦油。
焦油是卷烟烟丝中的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产生,是由多种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等组成的复杂化合物。
专家普遍认为,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集中在焦油中,而降低焦油含量确实能够降低卷烟的危害性。
“降焦”工作的意义和现状“降焦”工作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通风、透气、加薄片和膨胀烟丝的物理方法,而是在保证市场消费的前提下的一种全面的、科学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以卷烟的加工工艺和辅料技术包括香精香料为主体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需要市场逐步接受的过程。
在国家局提出的“降焦、减害”的工作思路中,将“降焦”放在首位是非常正确的,“降焦”是国际卷烟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中式烤烟型卷烟的“降焦”难度应该说比混合型卷烟还高。
另外在“减害”技术还没有取得有效的方法之前,“降焦”是不可缺少的。
“降焦”不仅同时可以“减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逐步减少烟民对烟碱的依赖,这也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基本要求。
我国早已制定了降低卷烟焦油的法规,而且还同时确定了一个时间表,目前我国生产的卷烟80%以上焦油含量已控制在15mg以内,按照时间表的要求我国完全可以在5~10年内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的标准和要求。
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以卷烟降焦减害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现阶段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分析以及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围绕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烟草生产;卷烟;降焦减害;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英国皇家医学会首次针对吸烟危害健康问题作出官方报道以来,有关健康与吸烟之间的问题就一直广受相关人员的研究与关注。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全球性的反吸烟运动呈现出了极为高涨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新时期烟草行业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极为严峻的挑战。
相关标准规范明确指出:各国政府不仅需要以行之有效的行政立法来抑制烟草消费,同时更应当针对烟草制品成分加以限制。
从这一角度上来分析,整个卷烟市场正逐步向着低烟碱、低焦油以及低有害成分方向发展。
如何在此种发展背景之下,对烟气当中的有害物质成分加以分析,最大限度的控制有害成分,确保卷烟制品的低害性,已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那么,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成熟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可分为哪几大类型?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有着怎样的应用价值呢?1 现阶段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分析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烟草企业有关卷烟降焦减害的投入日益扩大,相关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研究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面向市场所推出的烟草制品也具备了较为显著地低焦油特性。
具体而言,现阶段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可以按照施作方式的不同分为农艺措施以及工艺措施两部分。
1)农艺措施分析。
我们知道,烟叶在燃烧并吸收过程当中焦油成分的释出量同烟叶品种有着极大地关联性,这也就是说,烟叶品种的选择将直接关系着卷烟在燃烧并吸收过程当中所产生烟气焦油含量的高低。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自农业栽培与调制阶段开始限制烟叶当中的有害成分,同时提升烟草相对于各类病毒细菌的抵抗性。
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当前农艺措施支持下,优质烟叶品种中的镉含量已缩减50%左右,硝酸盐含量已缩减40%左右,效益显著;2)工艺措施分析。
开辟中式卷烟降焦减害之路在国家局关于XX年7月1日以后焦油高于15毫克的卷烟不准生产和销售的规定生效之前、《烟草操纵框架公约》生效为时不远的情形下,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主办、厦门卷烟厂承办的“中式卷烟降焦减害”进展论坛的成功举行意义重大。
来自国家烟草专卖局、16家国家及行业重点企业、36个重点城市烟草公司等单位的负责人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媒体代表参加了论坛。
从尊重客观事实和爱惜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动身,共议、共论在新形势下中国烟草进展与中式卷烟降焦减害问题。
本报在“学术”版分两期摘登有关论文要点。
农工商同心合力提高烟叶的可用性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烟草研究院名誉院长朱尊权改良烟叶的可用性是卷烟降焦工程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农、工、商各环节熟悉的不一致和体制的制约造成困难重重。
此刻咱们已对国际公认的优质烟的标准有了较清楚的熟悉,也大体把握了其生产技术。
可是过度强调成熟度会使烟叶单产有所减少,同时带来一些枯焦病斑块。
依照目前的烟叶收购标准和价钱,农人会减少收入,致使这项技术不能顺利推行,农人全然不可能认真抓成熟度。
我国的烤烟分级标准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在具体制样时仍不能表现成熟度要求,而且对残伤枯焦斑块要求很严,因此对农业生产推动成熟度形成阻力。
针对这一问题,1998年我国烤烟收购标准做了调整,对烟叶的残伤程度放宽了5%~10%,但一些收购单位仍不敢推行,怕烟厂不能同意。
我国部份卷烟厂在配方技术上仍存在保守思想,生产高价位的卷烟仍摆脱不了以中部上等烟为主体的传统观念。
优质腰叶含糖量最高,燃烧慢,填充性差,其焦油产生量较高,同时香味浓度中等,因此卷烟焦油降至每支17mg后,进一步下降那么难度专门大。
对国际上生产低焦油卷烟通常以成熟度好的上部烟为主体原料,以填充料及薄片来调剂品质的做法熟悉不足。
我国对卷烟质量好坏的评判适应上仍重视颜色,以为金黄色才是上品。
事实上国际上对卷烟好坏评判的重点是香味好坏而不论颜色深浅。
开创中式卷烟降焦减害之路吸烟对PD与AD神经性保护作用解放军305医院郑州烟草研究院张清华PD和AD的病理学基础PD是具有运动徐缓、僵直和静止性震颤特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脑疾患。
该病症另一主要特征就是其后期发生的动作姿势不稳定性。
黑质致密部分的多巴胺生产性神经细胞选择性的破坏所造成的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水平低下,是PD导致运动紊乱的根本原因。
AD是大脑皮质的退行性、变性性疾病。
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脑萎缩,脑组织中细胞外老年斑是其共同的重要致病基础。
与PD和AD有关的物质吸烟对PD神经性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尼古丁作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尼古丁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合成和分泌调节剂;上调大脑的血流量,增加大脑的葡萄糖的利用。
以上效应可能都受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介导。
吸烟对AD神经性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尼古丁上调nAChR;抑制并降解淀粉样纤维。
中式卷烟的生物医学评价技术方法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朱茂祥卷烟烟气毒理学评价动物吸烟中毒实验模型建立:动物在恒氧、恒压、恒湿、恒温和烟气均匀条件下自由吸入卷烟烟气。
烟草烟气中有数千种物质,单一或数种有害成分的分析难以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吸烟的健康影响。
卷烟烟气毒理学评价是以吸烟产生的烟气作为整体,通过动物和细胞中毒试验,用毒理学的方法,对卷烟烟气的健康影响进行评价。
通过与同品质对照烟比较,检验降焦减害技术应用于卷烟中提高卷烟安全性的效果。
筛选对烟气敏感的细胞系:用于实验研究的细胞系有数百种,其中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富含P450酶,在无需代谢活化因子S9时能转化利用NNK等烟气中主要有害物质。
评价方案动物吸烟试验: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蓄积毒性,生殖毒性,其他功能检测。
烟气细胞中毒试验:增殖死亡,氧化损伤,膜损伤,致突致畸致癌,基因毒性。
分级评价方案动物实验细胞实验一级急性毒性试验细胞存活试验二级亚慢毒试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膜损伤试验三级三致(致突,致畸和致癌)试验基因突破和细胞转化试验其他实验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损伤,呼吸道损伤,心血管系统检查等基因与蛋白质表达水平检测一级,动物要求2种,雌雄各半,细胞至少2种,代表人和动物来源的支气管和成纤维细胞各1种。
烟草学概论论文院系:烟草学院班级:烟工二班姓名:***学号:**********中式卷烟如何实施降焦减害1304108030 烟草学院张璐翔【摘要】吸烟在现代社会中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我国也是签署了禁烟条约的国家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于1969年开始致力于禁烟工作,我国于2003年11月签署了《公约》。
但烟草行业的蓬勃发展关乎到吸烟群体的利益以及国家税收,因此降低卷烟危害,特别是降焦减害是我国中式烟草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式卷烟,降焦减害,发展1、中式卷烟现状中式卷烟作为我国烟草行业重点卷烟产品,在我国的卷烟行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众所周知烟草对身体的是具有一定的害处的。
但烟草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又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作为全球卷烟消费第一大国,卷烟消费量一般保持在全球消费量的30%,2002年全国吸烟人口达3.2亿人,人均吸烟量约在6559支,卷烟消费总量在18300亿支左右,而同期国内卷烟销售量为17391亿支,据此分析未来几年中全国卷烟消费需求总量可能会有每年0.5%的微量增长1。
2、降焦减害成果焦油作为烟草对人体的主要有害物质,降低焦油含量是减少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一种可行方法。
通知指出,郑州烟草研究院对近年来国产卷烟焦油量和7种成分释放量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行业共性问题,提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工业适用性的降焦减害技术建议。
各卷烟工业企业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进一步加快卷烟降焦减害步伐,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卷烟焦油和危害性指数的显著下降。
要切实加强降焦减害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国家局将继续把降焦减害成效作为对各省级工业公司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加大考核比重2。
在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消费者对于卷烟产品的需求更加趋向于低害、安全、健康等多个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降焦减害”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低焦油低危害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尽最大努力降低卷烟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3。
中式烟卷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是一个宽泛的范畴,是所有中国卷烟的统称。
中式卷烟既充分蕴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合和吸纳了世界烟草文化的精华。
中式卷烟既产生于中国烟草的几百年历史,又完善于中国烟草的发展未来。
在《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中,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提出了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科技工作就是要为“中式卷烟”服务。
工农业上共性的、应用基础性的研究都要做,但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发展“中式卷烟”的要求制定科研方针,围绕“中式卷烟”开展技术研究。
农业方面,发展“中式卷烟”要重视烟叶的生产,应考虑烟叶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现行的烟叶分级标准及价格政策需要适当改进。
工业方面,叶组配方的传统做法亟待改进。
工业企业重视发展高价烟,追求高利润,但其市场份额是有限的。
大品牌必须有大市场,高价烟只能成为名牌卷烟,不可能成为大品牌卷烟,大品牌的卷烟价格必须着眼于与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当。
为此,建议国家在税收和价格政策方面进行调整,并加强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以降低成本。
科技部门也应为中低档卷烟提高质量、减害降焦作出贡献,确保市场份额少被外烟侵占。
吸烟有害健康,古今中外早有定论,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禁烟的政令。
20世纪60年代吸烟与肺癌挂钩,加之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引起了世人的普遍重视。
现在香烟的焦油含量已由原来的30-40mg/支大幅度降至10mg/支左右,所以过去提出降焦减害的方针是符合实际的,是必要的。
不过,降焦只是手段,减害才是真正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WHO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除癌症外,吸烟对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影响、烟气中气相成分的危害、对被动吸烟者及环境污染的治理也提上了日程。
为此,应该在降焦达到一定程度时,加大对卷烟的有害成分进行选择性降低,使“减害”的目标更为明确。
科研方针将“降焦减害”改为“减害降焦”,这既科学又符合实际。
现在生物工程、分子技术等一系列新科技已普遍应用,世界上已开发出不少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对某些重大疾病有疗效的新药物,还有能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的保健品。
12011年全国卷烟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在谈到卷烟产品减害降焦问题时强调,加强减害降焦技术研究,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减害降焦,力求在减害降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毋容置疑,减害降焦问题已经摆在国家烟草最重要的议事日程。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在客观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对烟草有了新的认识,加上控烟和反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只有研发出符合人们愿望的低害降焦卷烟产品,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尽量减少对消费者身体的危害,才能得到广大的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其实,为了卷烟消费者的健康和增强烟草竞争力,近30年来,我国烟草行业一直把降焦减害摆在重要的位置,经历了三个降焦阶段。
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全国卷烟平均焦油由27.27mg/支下降到了17.97mg/支。
卷烟焦油量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是:1、滤嘴卷烟的比例大幅度增加;2、配方改进;3、设备更新;4、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
第二阶段(1995年——2000年)。
在此期间,大部分卷烟生产企业积极探索和采用各种降焦、控焦技术,卷烟焦油由19.61mg/支降至16.37mg/支。
在此期间,大部分卷烟生产企业都积极探索和采用各种降焦、控焦技术,加大了降焦力度,在工艺、配方设计和卷烟材料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第三阶段(2001年——2002年)。
在此期间,全国卷烟焦油加权平均值降至14.6mg/支。
到2009年卷烟焦油量的上限值降到了13mg/支。
现在大家看到的烟盒上面标的焦油含量更少,一般都在12 mg/支一下。
2、当前我国卷烟的焦油量水平从2009年卷烟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数据看,104家卷烟企业的1041个牌次618个卷烟牌号的加权平均焦油量为14.6 mg/支,其中,烤烟型、混合型和外香型卷烟焦油量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4.6、12.8 和15.4 mg/支,低于15 mg/支焦油量的卷烟产品特别是名优烟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达到72.5%。
浅谈卷烟减害降焦研究
杨晓卫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00)036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在选育并推广的焦油和其他有害物质生成量较少的烟叶品种,以及相关栽培管理技术、天然药物、卷烟纸、滤嘴卷烟、叶组配方及工艺加工方面的改善情况.
【总页数】3页(P14044-14046)
【作者】杨晓卫
【作者单位】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四川攀枝花6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相关文献】
1.基于卷烟降焦减害的滤嘴添加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J], 孙学辉;杨松;孙培健;贾云祯;王宜鹏;郭阁;聂聪;刘惠民
2.卷烟滤嘴在降焦减害中的研究进展 [J], 金勇;王诗太;李克;范红梅;谭海风;喻赛波
3.烟丝添加剂在卷烟降焦减害中的研究进展 [J], 田海英;张展;聂聪;刘绍锋;董艳娟;蔡莉莉;孙学辉;杨松;马宇平
4.卷烟减害降焦技术研究 [J], 岳晓凤;张珍珍;张寅
5.浅谈卷烟减害降焦技术研究 [J], 关斌;李强;李勤书;叶茵;徐淑浩;李慕颜;常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中式卷烟与降焦减害】降焦减害
烟草作为一种嗜好性消费品,在每一个国家都有众多的消费者。
据报道,吸烟人口已占到全人类的1/5。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吸烟与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烟草科技人员在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含量和毒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降焦油、降自由基技术、利用生物添加剂降低毒性技术等,为开发低危害卷烟创造了条件。
通常,低焦油、低自由基、低烟碱被用作衡量卷烟安全性的评价指标。
但从本质或理论上说,低危害卷烟应该是低生物有害活性、低遗传致突致异的卷烟。
卷烟烟气是一种含有近三千种物质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有44种威胁人体健康的成分。
这类成分存在于主流烟气中,主要是稠环芳烃、亚硝胺、酚类衍生物、醛类、芳香胺、自由基、氢氰酸等。
由此可见,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含量、清除自由基对保护吸烟者健康的意义重大。
目前,降焦主要靠控制配方中叶组成分、改变滤嘴材料、提高过滤性能,以及稀释主流烟气等方法来实现。
在降焦的同时,也减少了卷烟的香气。
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卷烟在同等焦油释放量水平上其致突变性不同,相同类型卷烟的致突变性随焦油量的由多减少也依次由强变弱。
测试结果还表明普通滤嘴只对降低焦油量有良好效果,而对降低焦油的生物活性作用不明显。
如何选择性地过滤烟气中有害成分,同时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一项艰巨的技术挑战。
从目前情况看,活性炭滤嘴是减少卷烟危害最快也最有发展潜力的途径。
在日本、韩国、委内瑞拉等国的卷烟市场上,活性炭滤嘴占有90%以上的份额,并且在美国、俄罗斯、波兰、台湾市场上也呈逐年增长的势头。
我国对血红蛋白作为添加剂的滤嘴研究已见报道。
加入血红蛋白的醋纤滤嘴对气相和粒相的亚硝胺均有截留作用,降低率基本在50%左右。
血红蛋白无毒无害,提取工艺简单,具有开发前景。
匈牙利还研制出了在卷烟滤嘴中添加VC的保健卷烟,希腊的GLODEN FILTER S.A公司也已向市场推出生物滤棒,减少吸入烟气对人体的危害。
此外,微胶囊缓释技术也已在复合滤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将植物提取剂注入微胶囊,使其在燃吸过程中逐步吸收过滤烟气中有害成分已试验成功。
给烟丝施加生物添加剂,使其在燃烧过程中减低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实验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李丛民等在卷烟中添加类胡萝卜素还原、加合自由基,使其失去毒性,在实验中观测到了类胡萝卜素有很高的活性。
1998年北京卷烟厂推出的面向日本市场的“长乐”低自由基卷烟引起了国际轰动。
通过添加含有纯天然成分的自由基清除剂和VC及中草药LBM,可清除气相自由基36%左右。
研究还发现某些盐类添加剂如Mu、Co、Zn、Cu、Se等,能有效降低卷烟焦油量。
其机理是通过降低热解反应活化能,提高燃速实现的。
张明高等用电磁波辅照烟草,导致部分糖分子裂解,使部分糖炭化从而有效降低烟丝总糖和卷烟焦油量。
从全球卷烟消费发展趋势看,卷烟消费都已转向低焦油产品。
全球的烟草生产者都在积极开发焦油量越来越低的产品,并以此为占领市场的主要手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卷烟消费已趋向焦油10mg的卷烟。
焦油量为1mg的超低卷烟也已经上市。
我国烟草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开发,已基本掌握了我国特有的新混合型中式卷烟的开发和生产技术,包括中草药资源的选择、处理技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在卷烟中的添加技术等等,已有多种牌号的保健卷烟面世,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无论是低害卷烟还是混合型中式卷烟,它们都是从保健功能出发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未来卷烟技术的发展将是变有害为无害,变无害为有益。
在这场不断创新的变革中,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生物添加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协调烟香与药效,逐渐完善低害保健卷烟技术,日益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