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会计详细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44
论如何看待通货膨胀会计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了普遍存在的现象。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通货膨胀会计。
那么,如何看待通货膨胀会计呢?本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什么是通货膨胀会计?通货膨胀会计,顾名思义,就是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进行的会计工作。
随着通货膨胀不断加剧,企业资产与负债的价值会产生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通货膨胀会计就是通过制定相应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记录、报告和分析企业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通货膨胀会计引入了通货膨胀调整、持续计量和折旧等概念,也就是说,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会计不再只是简单地记录资产的原始成本和赎回日的金额,而是要计算资产的通货膨胀调整、持续计量和折旧,以确保财务报告反映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计的意义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1.货币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变动;2.计税基础的变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3.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因此,通货膨胀会计对企业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把握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通过通货膨胀调整、持续计量等方法,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不仅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企业的总资产和总负债,还可以反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盈利状况等信息。
2.保护企业的财产。
通货膨胀是财产价值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货膨胀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反映并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资产。
3.辅助企业进行决策。
通货膨胀会计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和运营管理。
通货膨胀会计存在的问题尽管通货膨胀会计有着显著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例如:1.数据和信息不完全。
通货膨胀会计需要用到一些预测和估计数据,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保障,容易产生误差。
2.会计政策和方法难以确立。
通货膨胀会计需要完善的会计政策和方法支持,但是目前尚未制定出完全适用于各类企业的通货膨胀会计标准。
高级财务会计第9章通货膨胀会计一讲义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在面对通货膨胀时,财务会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本文将就高级财务会计第9章通货膨胀会计进行一讲义,详细介绍通货膨胀会计的相关知识和应对策略。
一、通货膨胀会计的基本概念通货膨胀会计是指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应调整以反映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计的目标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公允,使其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货币资金的贬值、固定资产的重新估价、和利润的调整。
首先,在通货膨胀下,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货币资金的实际价值会减少。
因此,在财务报表中,需要将货币资金按照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以反映其实际价值。
其次,通货膨胀会导致固定资产的重新估价。
在通货膨胀下,固定资产的价格普遍上涨,其价值会随之增加。
财务会计需要将固定资产按照市场价格进行重新估价,以反映其实际价值。
最后,通货膨胀对利润的计量和分配也产生影响。
通货膨胀下,企业的销售收入会上涨,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财务会计需要将利润按照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以反映实际利润的变化。
三、通货膨胀会计的应对策略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财务会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包括“货币资金调整”、“固定资产重新评估”和“利润调整”。
首先,对于货币资金的调整,可以采用通货膨胀率调整法。
即按照通货膨胀率将货币资金进行调整,以反映其实际价值。
调整后的货币资金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购买力。
其次,固定资产的重新评估可以采用市场价格调整法。
财务会计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以反映其实际价值。
重新估价后的固定资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最后,在通货膨胀下,利润的调整可以采用通货膨胀调整法。
即按照通货膨胀率对利润进行调整,以反映其实际变化。
调整后的利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研究摘要本文旨在对通货膨胀会计模式进行综合性研究,旨在厘清通货膨胀对会计制度的影响,探索如何建立合理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文章首先介绍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影响,随后介绍了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所采用的通货膨胀会计制度,然后对传统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限制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
最后,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以期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会计制度;节约原则第一章绪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因发行过多而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货币的贬值导致物价上涨,使人们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的常态,但过度通货膨胀也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社会的稳定都非常重要。
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是指针对通货膨胀时期的会计记录、报告,以及财务决策所采用的一种会计制度。
它与传统的会计模式不同,是对通货膨胀时期的会计规则和实践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
它主要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时期的金融不稳定性和物价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章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企业和个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贬值,使货币购买力下降,从而增加产品、服务等的价格,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来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
其次,通货膨胀还会导致成本上涨,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使人们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从而增加了资本市场的风险,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第三章通货膨胀会计制度的发展通货膨胀会计制度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的严重性,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成本计量为基础的。
然而,随着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会计制度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20世纪70年代,各国纷纷采取了通货膨胀纳入会计制度的措施,大多数国家都将成本计价制改为货币计量制,在财务报表和资产负债表中,采用货币计量的计价方式,抵消由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高级财务会计主讲老师:郭淑荣第九章通货膨胀会计(一)——通货膨胀会计概述第一节通货膨胀会计的产生一、通货膨胀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通货膨胀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和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会计的计量基础遭到很大破坏,因而使得作为企业经营管理重要工具和向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者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的作用,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简答)第一,传统财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现时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二,企业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受到削弱。
第三,无法正确反映企业产权资本的维护情况和使业主权益得到保护。
第四,根据失实的会计信息难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作出正确的评价,据以做出的经营决策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失误。
第五,失实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企业债权人和投资人做出信贷及投资决策的需要,影响企业的资金筹措和金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
第六,失实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政府部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对企业进行微观管理的需要。
二、通货膨胀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一)在传统财务会计中采用适当方法消除通货膨胀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的影响1、付出存货成本计算的后进先出法。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
3、固定资产定期重置估价法。
4、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法。
(二)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调整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通货膨胀会计,在美国称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英国则称其为“现时购买力会计”或“不变购买力会计”。
在一般物价水平与个别物价水平变动相差较大时,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调整传统财务会计各数据并不能确切反映某些企业所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程度,甚至歪曲。
(三)按现时成本反映企业资产在通货膨胀中的变动,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个别物价水平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影响的会计信息这种会计方法称为“现时成本会计”,完全否定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被会计界认为是较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更为完善的一种通货膨胀会计.第二节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在会计核算中将一定的计价单位和计价基准,一定会计方法与一定会计程序相互结合的固定程式,称为会计模式。
10第九章通货膨胀会计一通货膨胀会计概述通货膨胀会计一:通货膨胀会计概述通货膨胀是指一种经济现象,在这种现象下,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通货膨胀对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章将介绍通货膨胀会计概述,包括通货膨胀的定义、影响和应对措施。
1. 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与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不平衡,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使得企业的成本上升,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2. 通货膨胀对企业会计的影响通货膨胀对企业会计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资产负债表的调整: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计量面临挑战。
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资产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其实际价值下降。
因此,企业需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以反映通货膨胀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
b. 利润与损益表的调整:通货膨胀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
由于成本上涨,企业的毛利率可能下降。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导致非货币性资产(如土地、房产等)的价值增加。
因此,企业需要对利润与损益表进行调整,以准确反映通货膨胀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c. 报告货币和准货币:在通货膨胀环境中,传统货币和准货币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加重要。
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受到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及时报告货币和准货币,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性。
3. 应对通货膨胀的会计处理措施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会计处理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a. 货币资产的调整:企业需要对资产进行调整,以反映通货膨胀对货币资产的影响。
可以通过使用通货膨胀指数来调整资产计量,或者使用实际购买价值进行计算。
b. 利润与损益表的调整:企业可以使用通胀调整机制来调整利润和损益表,以反映通货膨胀对成本和收入的影响。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企业的盈利能力。
c. 数据报告的频率和及时性: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波动,企业应该加强对数据的监控和分析,并提高报告的频率和及时性,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通货膨胀会计通货膨胀会计无历史版本编辑词条创建者:王峰更新日期:2008-11-17 13:26:00 编辑次数:1 浏览次数:什么是通货膨胀会计通货膨胀会计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根据一般物价指数或现时成本数据,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加以调整,借以反映和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对传统会计报表影响,或彻底改变某些传统会计原则,从而更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通货膨胀会计产生的背景通货膨胀会计是西方财务会计的一个新领域,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竟争向垄断阶断的过渡,产生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商品物价飞涨,工人大量失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被打破,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调一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深刻化与复杂化的一种反映,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界为了控制严重通货膨胀的爆发,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与研究,但一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现象。
正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出现,给企业界财务会计信息带来了种种冲击,应用传统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处理会计事项显出许多弱点。
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收益必然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时期,如以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去处理帐务,编制会计报表,必然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尤其是包括几年数据的比较,分析报表不仅难以作为企业管理当局制定决策的依据,也会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的误解。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西方会计界均按照币值不变的基本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来处理会计事项。
币值不变假设在西方财务会计中称货币计量假设,这种假设是以假定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为基础的,它是会计的计量单位,称为名义货币计量单位。
即使有变动,也是极其微弱,不足以影响会计计量和财务信息的正确性。
正是因为币值不变假设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这一币值稳定的假设就无法避免会计上所提供的信息背离经营的实际情况,有时甚至会出现虚盈的经营假象。
通货膨胀会计的名词解释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而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在通货膨胀下,购买力下降,消费者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通货膨胀,本文将重点解释一些与通货膨胀相关的会计术语。
1. 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衡量物价变化的常用指标之一。
它通过将一篮子代表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与基准年份的价格进行比较来计算。
通常,价格指数基准年份被设定为100,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指数将上升或下降。
价格指数的上升意味着通货膨胀,而下降则意味着通货紧缩。
2.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
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物价水平的增长速度。
通货膨胀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呈现。
例如,如果通货膨胀率为5%,意味着一年内物价上涨了5%。
3. 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这被称为货币贬值。
当通货膨胀率高于人民的工资增长率时,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富裕感会减少,生活成本上升。
4. 通胀调整在会计中,通胀调整指的是为了考虑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而对其进行调整。
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会计报表上的数字可能会失真。
为了反映物价的变化,会计人员使用通胀调整方法,将历史数据的数值调整为当前货币购买力的等值。
5. 净通货膨胀利润净通货膨胀利润是一个会计概念,它指的是将通货膨胀调整纳入考虑后的净利润。
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的成本上升,但也可能使其销售价格上涨。
因此,净通货膨胀利润的计算考虑了这种影响,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经营业绩。
6. 资本盈余率资本盈余率是衡量公司的利润水平的指标。
通货膨胀通常会导致公司成本的上升,这可能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考虑通货膨胀后的资本盈余率可能是更准确的衡量指标。
7. 通胀税通胀税是指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一种“隐性税收”影响。
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这相当于额外的税费。
因此,通胀税实际上减少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