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梗死的常见病因
- 格式:ppt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16
神经炎症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一、引言神经炎症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神经炎症反应,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炎症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对神经炎症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 病因神经炎症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动脉瘤等血管病变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2)心脏病: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病可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脑梗死。
(3)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部小动脉硬化,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4)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5)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 发病机制神经炎症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栓形成:血管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脑部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
(2)神经炎症反应:脑梗死发生后,炎症细胞浸润脑组织,释放炎症介质,加重脑损伤。
(3)细胞凋亡:脑梗死导致的缺血缺氧可引发神经细胞凋亡,进一步加重病情。
三、临床表现1. 起病形式:神经炎症进展性脑梗死的起病形式多样,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程。
2. 神经系统症状:根据梗死部位的不同,患者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共济失调等症状。
3. 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意识障碍、抽搐等全身症状。
4. 并发症:神经炎症进展性脑梗死可并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
四、诊断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起病时间、病情进展、既往病史等信息。
2.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
3.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和MRI检查可明确脑梗死部位、范围及病变性质。
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急诊科徐令奇【摘要】进展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损伤虽经临床治疗但仍呈渐进性和阶梯式加重,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和恶化[1]。
此类患者约占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35% ~ 40%。
近几年,进展性脑梗死逐渐受到重视。
多种致病因素相互协同作用引发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目前,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治愈率低,致残率和死亡率高。
进展性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与脉压变化、发热、炎症反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动脉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
【关键词】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损伤虽经临床治疗但仍呈渐进性和阶梯式加重,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和恶化[1]。
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h~1 周,临床上有26 %~43 %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容易产生医疗纠纷,而目前还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和治疗方法。
因此,深入研究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进展性脑梗死的防治。
目前,对于进展性脑梗死的确切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其主要原因包括脑部和躯体两大因素, 脑部因素主要是血管狭窄没有再通, 血栓进展或再形成, 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 脑组织水肿、出血、再灌注损伤、高龄、颈内动脉两支梗死或再闭塞、反复栓塞、癫痫等引起梗死面积扩大, 缺血半暗带扩展, 周围神经细胞死亡, 梗死后出血等; 脑外因素主要为高血糖或糖尿病、高血压或低血压、高黏血症、心肺疾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全身感染、药物影响等。
1.糖尿病糖尿病是进展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多向研究证实其能导致或加重脑梗死。
其机制可能是高血糖促进氧化,产生氧自由基,抑制皮细胞DNA合成,损害内皮屏障。
Mcleod 等报道,血糖超负荷时,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和血清可溶性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而脑组织缺血反过来进一步促进ICAM-1的表达,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脑梗死进展。
甘肃医药2019年38卷第7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19,Vol.38,No.7脑卒中占全球每年总死亡人数的9.5%[1]。
缺血性脑卒中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人类死亡主要原因[2]。
在美国和中国每年分别有大约80万和200万人卒中[3]。
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PCI )是各种因素导致脑梗死体积增大,病情进展性加重,虽然经过治疗、干预,仍难以控制,预后欠佳,致残率显著升高。
一般认为急性脑梗死起病6小时至1周神经功能缺失加重,脑梗死体积扩大可认为脑梗死出现进展[4]。
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病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脂血症史、颈动脉狭窄、发热、年龄、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NIHSS 评分、血糖、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均可能导致缺血性卒中的进展。
本研究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研究引起卒中进展的危险因素,评估其危险程度,对其早期进行干预。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其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64.50±6.85)岁;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0例,其中男性27,女性23例,平均(64.36±7.13)岁;两组一般资料及基础疾病无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急性脑梗死诊断按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治指南2014[6];②起病24小时内入院;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增加2分或以上认为脑梗死出现进展。
排除标准:①脑栓塞;②脑出血及梗死后出血;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④风湿免疫性疾病;⑤血液系统疾病;⑥重要脏器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