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3.51 KB
- 文档页数:6
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简爱《简爱》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一部传世名著,被公认为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主角简爱是一个勇敢、独立、有思想的女性,她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面对多种困难与挑战,最终以自尊、自立、自主的态度赢得幸福。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是解读文学作品的另一种角度,它探讨的是文学作品中与性别、权利和政治等议题有关的方面。
针对《简爱》这一文学经典作品,女权主义批评解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识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主要是简爱和罗彻斯特的第一任妻子贝丝。
贝丝的角色和与之相关的情节,可以看作勃朗特对传统父权制度的悲怜和批判。
而简爱则是一个勇敢、独立、有思想的女性。
她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信仰,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
整个小说的情节都围绕简爱的成长和她与罗彻斯特之间的感情展开,勃朗特在小说中深刻地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和自立自主的价值观。
2.女性受到的社会压迫小说中描述了许多场景和情节,体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女性受到的压迫和歧视。
例如,简爱在霍沃特家教师生活中受到了老师的歧视、侮辱和虐待;罗彻斯特的第一任妻子贝丝因为生病而被关起来,受到了丈夫的虐待。
这些情节都表明,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中受到了巨大的压迫,需要通过斗争和自我救赎来获得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3.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侮辱小说中,罗彻斯特对女性的态度被描绘得十分复杂。
虽然他对简爱有爱情,但他也对她有所保留,认为她在财产和地位上与他不匹配。
另外,他也将自己深爱的妻子贝丝关在屋中,对她进行严重的虐待和掌控。
这些情节都表明,男性对于女性的看法和态度比较负面,并且以自己为中心,往往无视女性的感受和权利。
总体而言,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通过女主角简爱的成长经历,深刻地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识、女性受到的社会压迫和男性对于女性的歧视和侮辱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女权批评主要理论视角⏹一、女性权利与性别政治/对立–凯特¡¤米利特⏹二、妇女批评学(包括女性形象、女性经验)–伊莱恩¡¤肖瓦尔特⏹三、女性写作–苏珊.格巴、艾莱娜.西苏女权批评:性政治◆探讨了父(男)权制文化对两性的气质二分、角色二分及随之而来的的不同的社会地位,明确说明性别由社会文化建构;◆造成两性之差异的外部原因除了其生物上的区别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
◆要推翻这一人为造成的等级秩序,首先就得向父系制度的权威发起进攻。
◆《性的政治》还最早实践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男性中心文本的¡°抗拒性阅读¡±方法。
Millett在作品后半部分选择四位提供性描写范例的作家进行分析,包括反面典型劳伦斯、米勒和梅勒,以及代表积极力量的热内。
◆Millett对文学批评的另一个贡献在于对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厌女症的揭示。
她指出厌女文学直截了当地宣传男性敌意,强化男女两性各自的地位,表现为对妇女的攻击讽刺或是理想化;¡°女性堕落¡±¡°女性邪恶¡±等主题。
女权批评:性政治⏹Millett对《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的分析–Millett主要从男性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处的男女关系中的受支配地位,来揭示男性控制和奴役女性的性政治策略。
–在作品中,¡°性¡±等同于¡°阳物¡±,男性阳物代表生机和力量,是使其从与自然的疏离状态返归自然的救世主;而相对于男性生殖器,女性的生殖器官被极力贬损,女性形象也因之只是一个被动的、崇拜阳物的、没有自主性和自由意志的对象性存在。
女权批评:性政治⏹我们第一次被要求作为女人去阅读文学作品,而从前,我们,男人们、女人们和博士们,都总是作为男性去阅读作品。
——Millett:《性的政治》⏹《性的政治》摘录妇女的不动产地位仍在继续,因为结婚后她们不再使用自己的姓氏,必须住到丈夫家,而且在法律上一般都认为婚姻意味着女性用家庭服务和(性)权益交换经济上的支持。
女性主义文学责怪方法李长中女权主义责怪方法出生于20 世纪60 —7 0 年代的欧美. 关注所有女性的边缘化问题。
多数女性主义认为我们的文化是父权文化:即以服务男性为主导。
女性文学责怪家试一试讲解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权益因性别失衡如何被反响在文本中,或如何碰到文本的挑战主要从性其余视角对文学创作和责怪进行研究:1以女性视角重新解读文学作品;2挖掘被淹没的女作家作品, 找寻女性文学传统.3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女权主义责怪方法一出生的条件1社会条件 :西方两次妇女解放运动 :( 1 ) 第一次浪潮 : 1 9 世纪末 2 0 世纪初 , 英美妇女获得选举权.( 2 ) 第二次浪潮 : 2 0 世纪6 0 年代 , 争取女性再就业、教育和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权益 .女权主义责怪方法2学术条件 :( 1 ) 2 0 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更新和发展为女性主义的产生供应了理论思路和方法论的启示.( 2 ) 女性主义两个前驱:弗吉尼亚?伍尔夫西蒙 ?德 ?波伏娃女权主义责怪方法伍尔夫 :英国意识流小说家 ,1 92 9 年《一间自己的房子》,为女性主义责怪确立了基础.主要思想 :1必定了女性文学传统.2分析了女性文学不能够获得充分发展的社会现实根源 - - - - - 经济不独立 .女权主义责怪方法3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柏拉图《会饮篇》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力量支配 , 一个是男性的力量 , 一个是女性的力量 ,女性经常外柔内刚, 男性经常内柔外刚 , 没有纯粹的男人和女人 .“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 解构了男女二元对峙观念.女权主义责怪方法法国的波伏娃:《第二性》 ( 1 9 4 9 年 ) ,被称为西方妇女的圣经 .出名见解:“一个人之为女人 , 与其说是‘天生’的 , 不如说是‘形成’的. ”女权主义责怪方法二、女权主义责怪的两大形态美国女性主义责怪家肖沃尔特在《走向女权主义诗学》提出:1 、女权责怪:(作为读者的妇女)关注文学现象的意识形态性。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1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是一种重新审视文学体裁,特别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对性别和性别关系的展现与内涵的研究手段。
它既属于社会理论,也属于专业文学研究,旨在发掘文学作品中男女概念的表达、叙事形式和潜在的性别偏见。
这种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早期的二十世纪,以及1960年前后几位重要的文学家、女性主义者和女性学家的作品为基础。
女性主义者起初是希望社会本身实践性别平等,关注那些因性别不公而受到压制和忽视的女性,扩大女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等;后来,随着女性主义的深入发展,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就从而制定出来。
2 女权及其影响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争取社会性别平等、促进同性恋权利以及支持和抗议男性主流社会文化的权力等。
它的研究从性别的角度剖析作品,从性别角色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不同性别背景和文化状况下性别偏见如何干扰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呈现,还有性别偏见如何反映在作品的结构和意义上。
3 电影领域的发展一些电影,特别是一些新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构建出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由本质上分裂开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
同时,从摄影本身出发,采取不确定性的视角,将女性、男性、生活、性别等不同的维度综合起来,通过改写视角去理解生活、社会、家庭以及小范围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此外,它还通过视角和美学形式表达出一种女性特有的态度、行动和价值观,诠释了女性发展的新路径,这是女性主义理论在电影领域的发展的重要变化之一。
4 总结随着女性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权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学研究理论也根据女权理论而发展出一种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目的是在于以不同的视角揭示社会文明中的性别版图,揭示男女关系的新机遇,进一步平衡男女力量,是一种对文学的新的思考方式,对以后的文学研究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也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与批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0255、女权主义:(1)美国学者肖沃尔特在《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
(2)是20实际60年代以来盛行于欧美的一种新的文化思潮,女权主义文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它从政治性的男女平等的要求出发,清算和批判文学艺术领域存在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弊病,肯定妇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力图确立女性独立的审美价值系统。
(4)肖沃尔特主张女性写作是一种与男性沟通,而又自身独立的“双重声音的话语”,强调女性写作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0256、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1)女权主义批评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直接引发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2)在要求男女平等、争取妇女权利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女权主义批评应运而生,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性别歧视和女性作家作品受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等现象,并对之加以批判。
(3)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就是这样依托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发展起来的,反之又为女权政治运动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0257、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持续发展。
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结果,因而有着较为鲜明的政治倾向。
(2)它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诸多批评流派如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体现了鲜明的开放性,增强了其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3)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与女性阅读等。
①要求以一种女性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更是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②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新评价文学史。
③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作家的创作状况。
《女性主义批评》讲义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指女性的社会平等与个性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
“五四”时期,经日本中介传到中国,最初定名为“女权主义”,显示出着眼于男女社会权力平等的时代特征。
“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认识层次的加深。
女性主义涵盖并超越了两性的权力关系,更加关注性别冲突的多层次内涵,这是国内目前多用女性主义一词的原因。
女性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产物,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形式的不平等。
中国的女性主义评论家刘思谦认为:女性文学不是从中寻找什么性别姿态或先验本质;不是代替她们向不公正的历史诉苦;不是要以女性至上来代替男性至上、以女权代替男权;也不是以一连串女作家、作品的名字点缀、丰富以男性为中心、为主体的传统文学。
观察焦点和思维重点应放在女性文学文本和女作家本人上面,重新发现被埋没和被曲解的女性文学作品和女作家,从女性自己的书写中发现被意识形态压抑、藏匿、扭曲了的女性和生存体验和生命存在的真实。
二、女性主义批评总括(一)女性主义批评是在女权主义思潮影响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在西方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领域的一种崭新的批评方法。
(二)女性主义批评的意图便是改写文学史、文学批评史,重新发现在男性社会及父权中心下被埋没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建构支撑“女性写作”和“女性论述”的“女性话语”。
(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以女性视角重新解读文学作品,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的做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整理挖掘被埋没的女作家作品,寻觅女性文学传统,要求重构文学史;⏹关注女作家的创作状况,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阐发妇女文学区别于男性创作的主题、意象、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等;⏹在广泛吸收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的方法和思路的基础上,力图建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形态。
女权主义批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以妇女为中心,以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为研究对象的批评理论,它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正式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蓬勃发展。
一、兴起和思想来源1、与女权运动关系密切在法国工业革命和美国废奴运动的高潮中,女权运动应运而生,妇女开始争取自己的公民权利,最终美英妇女获得选举权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带来了这场女权运动的高潮。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和西欧的学生造反运动、美国的抗议越战的和平运动、黑人的反种族歧视运动和公民权运动的大背景下,出现了第二次女权运动。
这次的女权运动不同于第一次把争取妇女的财产权、选举权作为目标,而是把性别歧视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提出,导致了整体的妇女意识崛起。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女权运动扩展到文学领域的结果。
2、思想先驱者早在二十世纪初、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还未正式形成之前,就已有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创造,其中以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法国的西蒙德·波伏娃为代表。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在1929年出版的《一件自己的屋子》里表现的最为直接和充分。
伍尔夫认为文学创作史上存在着女性文学传统,但由于在父权制社会中,由于在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养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了这一传统被迫时时中断,在文学史的长河中不十分明显。
伍尔夫不仅从物质条件上讨论女性成为作家,还从心理上来讨论,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
她认为心灵向身体一样,也有两个性别,心灵的正常和舒适状态是最有益于创作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心灵中的男女性两个方面是和睦相处的。
而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一颗双性同体的心灵,莎士比亚是这样的,济慈、斯坦因、库伯等都是。
西蒙·德·波伏娃的代表作《第二性》分上下两卷,上卷《事实与神话》探讨了女性的生活、地位和神话,着重对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和五位法国作家作品中的女性观进行分析;下卷《当代女性》分析说明了当代妇女从童年到老年的实际生活经历,解说她们的身心发展过程,研究她们的共同处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
李长中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欧美.关注所有女性的边缘化问题。
多数女性主义认为我们的文化是父权文化:即以服务男性为主导。
女性文学批评家尝试解释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权力因性别失衡如何被反映在文本中,或如何受到文本的挑战
◆主要从性别的视角对文学创作和批评进行研究:
◆1以女性视角重新解读文学作品;
◆2挖掘被埋没的女作家作品,寻觅女性文学传统.
◆3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一诞生的条件
◆1社会条件:
◆西方两次妇女解放运动:
◆(1)第一次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妇女获得选举权.
◆(2)第二次浪潮:20世纪60年代,争取女性再就业、教育和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权利.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2学术条件:
◆(1)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更新和发展为女性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论的启示.
◆(2)女性主义两个先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西蒙•德•波伏娃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伍尔夫:
◆英国意识流小说家,
◆1929年《一间自己的屋子》,为女性主义批评奠基了基础.
◆主要思想:
◆1肯定了女性文学传统.
◆2剖析了女性文学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现实根源-----经济不独立.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3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
◆柏拉图《会饮篇》
◆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女性往往外柔内刚,男性往往内柔外刚,没有纯粹的男人和女人.
◆“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解构了男女二元对立观念.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法国的波伏娃:
◆《第二性》(1949年),被称为西方妇女的圣经.
◆著名观点:
◆“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二、女权主义批评的两大形态
◆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肖沃尔特在《走向女权主义诗学》提出:
◆1、女权批评:(作为读者的妇女)关注文学现象的意识形态性。
◆对妇女形象的忽视和歪曲;
◆男性建立的文学史对女性作家的有意或无意的疏漏;
◆父系制度对妇女读者的控制和利用等。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方法:
◆打破男性中心主义的研究视角,引入一种性别视角:◆“我们第一次被要求作为女人去阅读文学作品,而从前,我们,男人们、女人们和博士们,都总是作为男性去阅读文
学作品。
”
◆肖瓦尔特的精神分析模型认为性别差异为心理的基础,以性别和艺术过程的关系为重点。
强调女性差异是封闭合需要之外的意义的自由抒发。
肖瓦尔特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将女性主义关怀放在社会背景中的文化模式,承认阶级、种族、民族和历史差异,以及时间和空间对女性的决定因素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典型,哈姆雷特在剧中有父子冲突,以及在其两性之间的冲突,剧中妇女发挥了多种双重性。
哈姆雷特抗拒着一个女性的身体,他的母亲的身体,反过来,他一直被那个身体反作用着。
哈姆雷特认为性是邪恶的,这表现在他对克劳迪斯的厌恶和对自己母亲的厌恶,以及他对欧菲莉亚的残酷谴责,也同时表现在由于自己出自那个身体而产生的自我厌恶。
他最彻底的仇恨源自他无意识中压迫着自己的性冲突感觉。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第一阶段,“女性化(f e m i n i n e)”阶段(1840至1880年),在此期间,女性作家模仿优势传统;第二阶段,“女权主义(f e m i n i s t)”阶段(1880至1920年),在此期间,女性主张少数群体的权利并进行抗议;第三阶段,“女性(f e m a l e)”阶段(1920至今),在此期间,反抗,即揭示男性文本厌女症,被女性文本和女性的重新发现所取代。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如何获得女性视角?
◆“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一个行为就是:从一个赞同型读者变
成一个反抗型读者,通过这种拒绝赞同的行为,开始把根植于我们心中的男性意识祛除掉。
”
◆女性阅读要保持一种独立而清醒的女性意识,以一种抗拒性的态度去阅读男性文学作品。
第八章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2、女性批评:(作为作家的妇女)
◆研究女性写作不同于男性写作的模式,追寻被淹没的女性文学传统。
◆父权制社会中,写作被视为男性的特权。
◆梅里美眼中的乔治·桑: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键词:
◆1、“天使”与“妖妇”:
◆美国吉尔伯特和古芭的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
◆“天使”形象:温柔、美丽、顺从、贞洁、无
◆私、大度等。
◆实质是将男性的审美理想强加在女性身上,剥夺了女性形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把她们降低为男性的附属品。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妖妇”形象:三类:
◆(1)失贞者:充满激情、缺乏理性、淫荡色情、是欲望的化身。
◆(2)男性化的女人:有男性智慧、顽强意志、野心勃勃、心狠手辣。
◆(3)悍妇形象:丑恶、刁钻古怪、泼辣凶悍、泼妇。
◆本质上是对女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厌恶,压制了女性的自我觉醒。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2、双声话语:
◆用精神分析的方式解读女性人物形象,三类:
◆(1)在压抑中认同,完全屈从父权制的女性形象。
◆(2)在压抑中反叛,勇敢地反抗父权制的女斗士形象。
◆(3)在压抑和反压抑中导致人格分裂的疯女人形象。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妇女作家在男性霸权文化中深感身份焦虑,
她们也在压抑和反压抑中进行创作,表现出“双声话语”:社会的声音:表面的显性声音
自己的声音:深层的隐性声音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从“双声话语”理论来读,
◆主宰的故事:女性文本对男性主宰文化不得以模仿和利用的结果。
◆失声的故事:女性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男权社会文化格格不入。
◆如:《简·爱》
◆主宰的故事:灰姑娘的故事
◆失声的故事:追求女性的人格尊严和独立。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3、“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的解构策略:
◆(1)解构男性中心主义文学史,追寻妇女文学传统。
◆(2)解构男性中心主义的叙述视角,建构以妇女经验为中心的叙述角度。
◆(3)解构男性中心主义语言权,建构女性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法国女性主义者提出“身体写作”:
◆就是让女性从专制的“文化彼岸”回到身体,用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来写作。
◆女性使用的语言与女性的肉体感受相联,它是反理性的、无规范的、具有破坏性和颠覆性的语言,是女性表现自我体验的独特的“女人腔”。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四、个案分析:
◆1、《简·爱》的女性主义叙述声音
◆美国批评家兰瑟在《简·爱的遗产:单一性的权利和危险》:
◆塑造了一个“惟我独尊”的女性叙事主体形象,她的叙述声音贯穿了整个小说文本。
女权主义批评方法
◆2、疯女人伯莎就是简·爱:
◆美国吉尔伯特和古芭的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
◆观点:简·爱是感情、理性的伯莎,伯莎是愤怒疯狂的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