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25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1. 低血压: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是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流程包括:- 立即暂停透析,将患者的头部调低,提高下肢或使用动脉内注射的血管活性药物,如腺苷酸、多巴酚丁胺等。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 如果患者没有恢复稳定的血压,应立即转诊至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2. 抽血困难:在透析过程中,由于针头穿刺不当或针头堵塞等原因,可能出现抽血困难。
处理流程包括:- 评估针头穿刺位置,尝试重新穿刺。
- 如果无法重新穿刺,应尽快联络血透室或主管医生,考虑更换或维护血管通路。
3. 血液透析疼痛:有些患者可能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针头周围或通路处的疼痛。
处理流程包括:- 检查针头或通路是否存在问题,如血栓形成、堵塞等。
- 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物。
4. 感染: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
处理流程包括:- 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手部和皮肤消毒,保持良好的透析通路清洁。
- 定期更换透析导管或进行通路维护,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 如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局部红肿等,应立即联系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5. 过滤膜问题:透析过程中,过滤膜堵塞或失效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处理流程包括:- 监测血透仪及相关指标,如动脉压、静脉压等。
- 如发现过滤膜堵塞或失效,立即停止透析,清洗或更换过滤膜。
总之,对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处理,同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计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以提高应对并发症的能力和水平。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1.透析失衡综合征
为常见的并发症。
多见于初次透析、快速透析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发生。
表现为焦虑、烦躁、头痛、恶心、呕吐,有时血压升高;中度者尚有肌阵挛、震颤、失定向、嗜睡;重度者可有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首次透析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透析液中钠浓度不宜过低,超滤脱水不宜过快。
出现症状时,轻者给静注50%葡萄糖液50~100ml,肌注异丙嗪25mg;重者应给甘露醇或白蛋白等,减低透析器中负压及流量。
2.发热
透析早期发热,多由于透析系统冲洗不净,致热原存在或预充血液快速进入体内产生输血反应所致;如透析后体温持续上升多提示感染,应寻找发热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心血管并发症
如低血压、高血压、心脏进行性张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律不齐等。
4.贫血
尿毒症原已有不易纠正的贫血,加上透析中需反复抽血检查以及透析器中残留血液的丢失,可加重贫血,因此,应减少种种原因的失血,补充铁剂、叶酸或适量输血。
5.透析性骨病
6.感染
要防范动静脉瘘、肺部及尿路感染。
医诊通慢病肾脏的作用是滤过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分泌一些激素。
当肾脏受损时,这些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体内积聚大量的毒素和水分,进而出现各种症状,例如水肿、贫血、高血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
肾衰竭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通过机器来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模拟部分肾脏功能。
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利用半透膜的作用,将血液和透析液分开,让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肌酐、钾、钠等)通过半透膜进入透析液中,而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血细胞等)则留在血液中。
这样就可以达到清除血液中毒素和水分的目的。
然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会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本文将介绍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对策,希望对肾衰竭患者有所帮助。
低血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这是因为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快速清除体内液体,导致血压下降。
低血压的症状包括打哈欠、背后发酸、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出汗、视力模糊等,需要警惕的是部分患者发生低血压时可无任何症状。
低血压可能会导致脑部缺血,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低血压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需要清除过多的液体,或者除水速度过快;透析液的渗透压过低使得水分过度地从血液移出至组织间隙或细胞内,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透析液温度过高导致反射性皮肤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引起低血压;约50%的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颈动脉和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弧缺陷,无法代偿性地增加心排血量及末梢血管阻力;透析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血液积聚在胃肠导致有效血容量下降;患者原有的心脏疾病(严重心律失常、瓣膜病、心包积液等)或全身性疾病(糖尿病、低钠血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都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较为少见的情况有隐性出血、透析器反应、溶血、空气栓塞等。
对于透析中发生低血压首先要明确病因,给予相应处理。
包括透析间期控制饮食和饮水,以避免体重增加过多;透析过程中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清除液体的速度和量;适当调节透析液的渗透压,以避免毛细血管再充盈率低于透析除水速度;降低透析液温度。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但在实施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及时识别并处理这些并发症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风险。
以下是常见的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一、低血压:●处理方法:1.将患者头部放低,提高透析椅背角度。
2.增加透析液流速或减少超滤量。
3.给予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静脉输液,以补充血容量。
4.调整药物使用,如降低抗高血压药物的剂量。
二、心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处理方法:1.立即停止透析过程,安抚患者情绪。
2.给予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
3.如果有心肌缺血症状,可给予硝酸甘油或氨基酸。
三、血液透析不畅或血液凝固:●处理方法:1.检查血管通路是否存在堵塞,如有必要,进行通路造影检查。
2.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凝剂或溶栓药物。
3.合理调整抗凝剂的剂量,避免出现过度抗凝或凝血不良。
四、感染:●处理方法:1.保持透析器和透析液的无菌。
2.定期更换透析器,注意消毒和洁净操作。
3.严密监测患者的感染指标,如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4.如发现感染迹象,及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五、肺水肿:●处理方法:1.给予氧气辅助呼吸。
2.立即停止超滤,调整透析液流速。
3.给予利尿剂,以减少体内液体积聚。
4.如情况严重,可考虑紧急透析。
以上是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的详细完整版。
血液透析过程中如果出现上述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调整治疗参数、给予药物治疗和合理的协助呼吸等措施。
此外,透析前和透析过程中的严密监测和预防措施也是重要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