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联合建模的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70.27 KB
- 文档页数:6
基于Vasicek模型的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摘要:利率期限结构反映了利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国外的研究者对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十分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本文运用SAS9.1软件,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使用Vasicek模型对我国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动态特性进行刻画,对其期限结构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Vasicek模型对上海同业间拆借利率有较好的刻画和描述能力。
关键词:利率期限结构;Vasicek模型;极大似然估计;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利率期限结构可分为静态与动态利率期限结构。
Vasicek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动态均衡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前我国学者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收益曲线方面,本文通过对Vasicek模型的分析,结合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数据来模拟我国短期利率动态变化过程,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做实证分析一、Vasicek模型介绍Vasicek模型是由Vasicek于1977年提出的.Vasicek 模型是一个具有均值回复特性的单因子模型。
它表示在风险中性的世界中,即投资者对风险不需要补偿,所有风险的预期收益率都是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瞬时利率的动态变化服从以下的随机微分方程:JZdrt=kθ-rtdt+σdWtVasicek模型是第一个具有均值回复性质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均值回复表现在当利率水平超过或者低于平均水平时就会向该水平回复,k是回复速率,σ表示瞬时利率的波动率。
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或鞅方法,推导出零息票债券价格的表达式:JZPτ=Aτe-WτrτWτ=SX1-e-aταSX)JZAτ=e-(μ-λσα-σ22α2)(τ-Wτ-σ2W2(τ)4α)其中,τ表示债券的剩余期限。
由于瞬时利率不能直接得到,因此,必须使用短期利率去逼近它.利率过程的估计根据离散的样本数据,通过时间间隔为的欧拉折线去逼近原来的连续时间的利率模型,得到Vasicek模型的离散形式为:JZΔrt=α(θ-rt-1)Δt+WtWt~N(0,σ2rt-1Δt)其中,Δt为时间间隔,这里取为一天;Wt为服从正态分布的残差,α,θ和σ和是待估参数。
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内容摘要:针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数据,本文采用三次多项式模型研究2009年9月16日上市的38种国债的即期利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债收益率,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偏低,多数处在2.5%~3.5%之间,这说明社会资本成本水平低,同时也蕴含着较大的利率风险,是价格扭曲的信号,也是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的反映。
关键词:国债国债收益率利率期限结构随着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和国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利率的期限结构问题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理论课题。
研究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加强收益率曲线的静态与动态分析,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与必要性,而且在实践上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迫切性。
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分析,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构造和拟合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并能分析出它的经济含义。
利率期限结构,是描述在某一时点上,在相同风险水平下,各种不同期限国债的利率(即到期年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理论上的零息债券利率曲线。
利率期限结构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是金融投资和借贷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资产定价和发现套利机会的重要工具。
样本的选取本文数据来自我国国债登记结算中心网站()。
所研究的国债品种均是上市交易的记账式国债,选用收盘价作为当日交易价的代表,并按照以下标准过滤了样本:剔除浮息债券;剔除距到期不足一个月的债券数据。
本文采用上交所2009年9月16日的所有交易国债剩余年限与到期收益率数据,总计38个债券品种。
以债券收益率为纵坐标、剩余年限为横坐标,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国债收益率散点图。
模型介绍附息国债的理论价格可以表示为:实证过程与结果实证分析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38只国债票面利率和面值计算出t时刻的现金流入C(t)的样本值,进而计算出X0,X1,X2和X3的样本值,并取得38只国债价格P。
第二步:利用杜宾—瓦尔森(Durbin-Watson)检验法判断自变量的自相关性,利用Eviews统计软件对参数a0,a1,a2和a3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并求出拟合优度、方差等统计指标。
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研究背景: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同一债券类型的不同期限下,所对应的利率之间形成的结构。
研究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制定战略,降低风险。
同时,由于国债是衡量经济活动水平的指标之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也能反映市场对经济预期的预测。
虽然国家在债务融资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但国债市场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国债期限结构的相对扁平也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因此,研究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和原因非常有意义。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实现以下几个目的:1. 分析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基本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2. 基于ARIMA模型,预测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发展趋势。
3. 探讨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成原因及对应的政策措施。
研究内容:1.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基础:本章将介绍理论上什么是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目前主流假设及其解释,以及为什么需要研究它。
2. 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状况:本章将通过收集和整理中国国债市场相关数据,分析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基本状况,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债券利率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3. 基于ARIMA模型的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预测:本章将基于时间序列模型中的ARIMA模型,预测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4. 形成原因及相应政策:本章将探讨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其潜在矛盾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
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对不同文献及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趋势。
2. 时间序列分析:基于收集的数据,运用ARIMA模型实现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3. 变量相关性分析:通过运用Excel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探究国债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变量、货币政策、政治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意义:该论文研究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当前状况和未来趋势,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投资方向和策略。
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现状的综述【摘要】利率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因此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在经济、金融领域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着重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利率期限结构,宏观经济一、引言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始终是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
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外的研究一般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包含着市场对未来实际经济生活和通货膨胀的预期;从微观角度来看,利率是资产定价、金融产品设计、套利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加深和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研究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显得愈发紧迫和重要。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加强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解。
二、国外研究现状国际上对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继续朝两个方面不断深入。
一方面,是将经典模型不断复杂化,来更加精确地拟合实际利率。
另一方面,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对宏观经济与微观金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Estrella & Mishkin(1997)通过对十年期国债利率与三个月国债利率的利差与GDP建立回归模型,发现长短期利差可以对宏观经济增长做出预测。
Ang A. & M. Piazzesi(2003)通过将短期瞬时利率表示为受宏观经济变量和潜在状态变量共同影响,首度将宏观变量引入到无套利利率模型中来,从而提出V AR-ASTM 模型。
Wu Tao & Rudebush(2008)进一步将潜在状态变量设定为由产出欧拉方程、通货膨胀方程和货币政策方程共同决定,为利率期限结构中的状态变量建立了宏观经济基础。
Diebold & Rudebusch & Aruoba(2006)将Nelson-Siegel模型参数动态化,进而提出动态Nelson-Siegel模型。
Diebold & Canlin & Vivian(2008)进一步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为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联合建模,其中潜在因子用全球收益因素和个体收益因素表示,实证研究表明,全球收益因素的确存在。
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基于三因子视角张宛婷1,郭凯1,2(1.东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5)〔摘要〕本文利用Nelson-Siegel 模型构造反映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斜率和曲率因子,并将其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变量、回购利率、通货膨胀率一起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以此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影响。
研究表明:通过Nelson-Siegel 模型提取的利率期限结构三因子可以较好地体现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态特征。
从长期来看,在“量”的方面,通过中期借贷便利操作释放流动性能够显著降低长期债券收益率,引起债券长短期利差的减少,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弯曲。
在“价”的方面,提高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使得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但并未有效引起收益率曲线上移,而上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能够提高长期债券收益率,债券长短期利差增大,收益率曲线弯曲程度变小。
本文通过对比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利率有着更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期限结构;Nelson-Siegel 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23)05-0074-12随着我国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央行通过调整短期政策利率实现不同期限市场利率的层层传导,利率期限结构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债收益率曲线短端受央行政策利率调节,通过利率期限结构传导至长端利率,并通过长期利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然而,在传统货币政策实施中,短端利率向中长期利率传导效率较低,而中长期利率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 )、中期借贷便利(MLF )和抵押补充贷款(PSL )等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对传统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不足的问题。
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货币政策含义一、本文概述《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货币政策含义》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和含义。
文章首先概述了利率期限结构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定义、形成机制以及与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关系。
随后,文章结合中国的实际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状况,分析了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文章指出,利率期限结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具有关键作用。
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利率期限结构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还体现了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因此,研究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货币政策含义,对于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以及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在理论分析方面,文章将深入探讨利率期限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包括利率期限结构对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实证研究方面,文章将利用中国的实际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揭示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货币政策含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促进中国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
本文也希望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对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和货币政策关系的深入研究。
二、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表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和趋势。
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的利率水平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这既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和深化的结果,也是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市场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现。
在利率期限结构上,中国的国债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收益率曲线。
虽然短期利率受到政策利率影响较大,但长期利率更多地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通胀和货币政策等的预期。
因此,利率期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宏观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的看法。
我国货币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基于无套利泰勒规则视角的分析郭俊芳;王雪标;周生宝【摘要】中长期利率信息对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利用仿射无套利宏观金融模型构建包含收益率曲线完整信息的基准、后顾、前瞻、前瞻后顾混合型四种无套利泰勒规则,通过与传统泰勒规则单方程模型对比考察中长期利率信息是否显著影响利率规则对宏观经济的反应.实证发现无套利泰勒规则隐含的中长期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反应信息以及宏观变量内生波动性使利率对产出的反应减小,对通胀反应更加积极但仍然小于1;利率期限结构提供的宏观一致预期信息使无套利前瞻和混合型规则有效避免了单方程泰勒规则由于缺乏高质前瞻信息而对产出的过度刺激,同时也使通胀反应显著且顺周期;我国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无套利混合型泰勒规则为特征的规律性.【期刊名称】《商业研究》【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11页(P40-50)【关键词】货币政策;泰勒规则;利率期限结构;无套利;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估计【作者】郭俊芳;王雪标;周生宝【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东北财经大学数学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大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0.2泰勒规则是货币当局依据本国经济状况调控短期利率的一种政策规则,以期在利率传导机制作用下,间接调控中长期利率,从而影响投资、消费、产出和资产价格等。
但马骏等(2016)研究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体制性约束和周期性因素不同程度地弱化和扭曲了我国政策利率的传导。
此外时变风险溢价的存在也使长短期利率关系更加复杂模糊①。
而传统的泰勒规则只关注短期利率对经济变化的反应,忽略金融摩擦、制度约束、经济周期(如在经济下行时风险溢价可能会上升)等因素导致的利率传导阻滞和效率降低,忽视长期利率的变化会偏离预期,这将可能导致利率规则对产出和通胀变化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影响货币政策的准确性和实施效果。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中的货币政策规则信息研究作者:宋平平孙皓张琳琳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7期摘要:计量经济模型可用于挖掘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中的货币政策规则信息。
研究发现:可以运用预期理论分析利率期限结构。
根据预期理论,可识别出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并可划分出两种变动区制的利率期限结构。
基于具有时变性潜在变量的Taylor规则可以刻画我国货币政策调整过程,利率期限结构非线性变动体现了货币政策规则中的政策指示变量变化情况,特别是对隐性通货膨胀目标的阶段性变化体现更加明显。
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利率期限结构的货币政策应用价值。
关键词:货币政策规则;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5-0-03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利率期限结构在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发增强。
从国际视角来看,英格兰银行、美联储在内的许多国家央行已将利率期限结构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信息来源和评估货币政策效果的工具。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和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时期,我国将全面防范经济领域的重大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风险中的突出隐患。
从全球范围看,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定向调控等政策一定程度对冲了我国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
因此,应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积极推行相机调控和精准调控。
在此背景下,利率期限结构货币政策含义的挖掘与诠释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挖掘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中的货币政策规则信息,力图为创新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提供科学参考。
一基于Taylor规则的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泰勒(1993)提出Taylor规则,并用于分析货币政策效应,实践证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可以作为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用于测度货币政策效应。
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等机构已经将Taylor 规则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分析依据(王胜和邹恒甫,2006)。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的相关理论与模型发展文献综述【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的相关理论与模型发展进行了文献综述。
在分别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理论、模型发展、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和政策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最后在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该研究能够为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理论、模型发展、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政策启示、研究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理论及其模型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货币政策利率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构造规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经济金融体系运行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之下,各国中央银行不断探索和调整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的理论和模型发展,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货币政策利率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还能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相关理论与模型的综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货币政策利率作为中央银行在调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构造和规则对经济状况和货币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深入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利率构造理论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货币政策制定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通过理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的思路和取向,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对模型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构造的认识,并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提供更可靠的模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