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酱油中(半)胱氨酸的含量
- 格式:pdf
- 大小:329.48 KB
- 文档页数:5
几种常见食品掺伪及其检测技术介绍明双喜;张然【摘要】对乳制品、植物油、酒、肉制品、调味品、蜂产品等几种常见食品掺伪现象及其检测技术作了简要介绍,以期能为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和相关人员机构的研究提供一定帮助.【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4(035)020【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食品掺伪;检测;乳制品;食用植物油;酒;肉制品;调味品;蜂产品【作者】明双喜;张然【作者单位】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3;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3【正文语种】中文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广受社会关注,食品掺伪现象是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食品掺伪主要包含以次充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两方面,这里仅选择介绍几类我们日常生活常见食品的掺伪问题及其检测方法。
1 乳制品掺伪及其检测以往乳制品的掺假现象非常严重,不法分子为谋取不义之财花招繁多,例如:加水稀释;加牛尿或化肥、三聚氰胺等提高蛋白质表征含量;加碳酸钠、石灰水、明矾等调节酸度;加食盐、芒硝、蔗糖等提高密度;加米汤、豆浆、明胶等改善黏度、口感等物理性状[1]。
近两年我国对乳制品的监管、惩处力度极大,其质量安全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故意掺假行为,尤其是掺加化肥、碳酸钠、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质的行为大大减少,如果评价目前我国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状况,乳制品当排在首位。
当然,乳制品掺伪行为并未完全消失,现在还能经常被发现的问题主要是违规使用复原乳。
复原乳指的是用浓缩乳或乳粉添加适量水,制成与原乳中非脂固形物比例相当的乳液。
由于经过多次高温处理,复原乳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损失严重,而有些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用复原乳冒充原料奶。
我国法律法规对复原乳有严格的要求,2005年国务院两次发文对液态奶复原乳问题提出明确要求,2008年10月9日发布第536号令,其中第三十三条再次明确规定“使用复原乳作为原料生产液态奶的,应当标明“复原乳”字样,并在产品配料中如实标明复原乳所含原料及比例”,我国乳制品国家标准也同样有类似要求,而且巴氏杀菌乳仅能采用生牛(羊)乳为原料,但仍有很多企业存在违规使用复原乳或不按规定标注的行为。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酱油中7种防腐剂作者:黄程王婷婷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2023年第09期摘要:以酱油为原料,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测定酱油中7种常见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后采用Acclaim120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分离,乙腈-0.02 mol·L-1乙酸铵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7种防腐剂在0.2~100.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8,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063~2.000 mg·kg-1、0.209~6.667 mg·kg-1,加标回收率为96.05%~114.17%,相对标准偏差为0.02% ~4.02%(n=6)。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可靠,适用于酱油中多种防腐剂的检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酱油;防腐剂;检测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even Preservatives in Soy Sauce by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UANG Cheng, WANG Tingting(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430056,China)Abstract: A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7 preservativ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soy sauce was established. The samples were ultrasonically extracted by methanol. And after being centrifuged and filtered, the filtrate was subsequently separated by Acclaim120 C18(250 mm×4.6 mm,5 μm) column. Gradient elution was performed onacetonitrile-0.02 mol·L-1 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ven preservatives had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in the range of 0.2~100.0 μg·mL-1, whic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0.998.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of the seven preservatives were 0.063~2.000 mg·kg-1, while the limits of quantitation were 0.209~6.667 mg·kg-1.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this method were 96.05%~114.17%,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0.02% ~ 4.02% (n=6). This method is simple, sensitive and reliable,and it’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everal preservatives in soy sauce.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oy sauce; preservatives; determination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是一类十分重要的食品添加剂[1]。
胱氨酸液相检测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胱氨酸液相检测方法,这就像是在微观世界里玩一场超级侦探游戏。
你可以把胱氨酸想象成一个神秘的小怪物,藏在一堆复杂的化学物质里。
液相检测方法呢,就像是我们的超级放大镜,要把这个小怪物给揪出来。
首先,这个液相系统就像是一个超级管道迷宫。
流动相在里面穿梭,就像是一群勤劳的小蚂蚁,沿着规定的路线运送货物,它们要把胱氨酸这个特殊的“包裹”给运到能被检测到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色谱柱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筛子。
它有着密密麻麻的小孔,那些大小不同的物质就像一群小动物。
大个头的物质被挡住了,就像大象卡在了小洞口进不去,而胱氨酸这个合适大小的“小动物”就能顺利通过,然后按照顺序从柱子里出来。
这时候的胱氨酸就像是舞台上的小明星,开始要接受聚光灯的照耀,也就是检测了。
检测设备呢,就像是一个超级敏感的耳朵,能听到胱氨酸发出的微弱“声音”。
哪怕胱氨酸只是轻轻地哼了一声,这个检测设备也能捕捉到。
它把胱氨酸的特征转化成我们能看懂的信号,就像是把外星语翻译成地球话一样神奇。
而且啊,这个检测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设定就像是烹饪一道超级复杂的菜肴。
火候大一点小一点,调料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就好像你做蛋糕,糖放多了就太甜,放少了就没味道。
在胱氨酸液相检测里,流速快一点慢一点,柱温高一点低一点,都可能让胱氨酸这个小怪物变得难以捉摸。
如果把整个检测过程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那每一个步骤都是关键的赛段。
样品的前处理就像是运动员的热身,准备得好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色。
而液相系统的稳定运行就像是平坦的跑道,要是跑道坑坑洼洼,运动员(胱氨酸)可就跑不好了。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像最厉害的侦探一样,通过液相检测这个工具,把胱氨酸这个小神秘客从复杂的化学世界里准确无误地找出来。
这就像是在一片巨大的森林里找到一片特定的树叶一样困难,但只要掌握了液相检测方法这个神奇的“寻宝图”,就能轻松做到啦。
当最后我们看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就像是找到了宝藏一样兴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苯甲酸含量摘要】本文提供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苯甲酸含量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苯甲酸标准溶液在2.5mg/L~50mg/L内线性良好,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加标回收率为91.7%,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7%,苯甲酸的检测限为0.90mg/kg。
该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可用于酱油中苯甲酸的快速定量检测。
1 概述酱油是我国传统的、使用最广的调味品,它赋予食品以适当的色、香、味,具有调味之功用。
由于酱油营养丰富,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为了防止酱油腐败变质,保持酱油的鲜度和良好的品质,达到其对保质期的要求,酱油中一般都会添加防腐剂苯甲酸。
因此在酱油的卫生检测中,苯甲酸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
苯甲酸作为防腐剂,由于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
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作为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批准并允许在我国使用的食品防腐剂中最常见的是苯甲酸,并且规定在酱油中苯甲酸最大允许使用量为1.0g/kg。
因此,测定苯甲酸的含量,控制其生产使用量,把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科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1)仪器:美国Agilent公司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昆山市超声仪器厂KQ-100TDB超声波清洗器;Millipore公司Milli-Q超纯水机。
(2)试剂:色谱纯甲醇;超纯水;色谱纯乙酸铵;10.6%亚铁氰化钾;22%乙酸锌;1.0mg/mL苯甲酸。
2.2 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lent C18柱(250mm×4.0mm×5μm);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30nm;流动相:甲醇:0.02mol/L乙酸铵(7∶93);流速:1.0mL/min;进样体积:10μL。
谈酱油中防腐剂的液相色谱法检测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食品调味料中使用的酱油,近年来,众多工厂在酱油中添加化学物质,有效地防止了酱油在短时间内的变质,然而,如果添加太多的防腐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为了有效控制酱油中防腐剂的滥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酱油中防腐剂的含量。
关键词:酱油:液相色谱法:防腐剂前言食品防腐剂是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增殖的物质,它们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
苯甲酸、山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是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广泛用于调味品和饮料中。
少量防腐剂对人体是无害的,但是太多的防腐剂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过敏或内分泌紊乱等症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建立一种准确测定食品中防腐剂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食品防腐剂的主要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法(GC -ms)和毛细管电泳法(CE)。
其中GC法和GC -ms法需要有机溶剂的提取和脱水,其他预处理步骤相对复杂。
CE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在大多数实验室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HPLC法和LCMS法目前用于更多的检测方法中。
由于苯甲酸、山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极性差异,很少有文献报道同时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这些化合物。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苯甲酸(BA)、山水酸(SA)溶液标准品(1.00mg/mL)、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IP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P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IB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标准品(纯度> 99%),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乙腈:色谱纯度,德国默克公司。
甲酸、乙酸:色谱纯度,Sigma公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醋酸铵:分析纯,北京化工厂;实验用水:milliq纯水系统;15种酱油样品。
1.2仪器设备配备Dionexultimate阵列检测器的DionexUltimate300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嗜热试剂,美国;XP205电子天平(精度:0.00001g),E20实验室pH计:瑞士梅特勒托莱多;Sigma3-18k离心机:Sartorius;德国;KQ-300VDV超声波清洗机: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旋涡-genie2旋涡混合器:美国Scienti c cIndustries公司。
T logy科技分析与检测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健康饮食已经成为了我国民生话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人们正在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通过食物摄入人体必需的各类营养成分是健康饮食的重要基础。
氨基酸作为人体成长的重要物质,其吸收和补充一直是饮食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为了保证人们能够摄入足够量的氨基酸,需要对不同食品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成熟的食品氨基酸检测体系。
由于相关技术发展的限制,现有的食品氨基酸检测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氨基酸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推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中氨基酸的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
1 实验准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对食品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2]。
为了推动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发展,本文分析了检测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仪器与试剂,并对其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研究。
1.1 检测仪器与试剂的准备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检测方法[3]。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将不同的溶剂等输入到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中。
在完成待检测物的成分分离后,利用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完成对试样的分析。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在化学、医学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广泛应用,其技术设备等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设备包括Agilent11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赛多利斯天平 TB-215D等。
这些设备应用灵活,精确度也比较高,能够满足日常检测的需求。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的试剂主要包括含10 m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浓度为0.4 N、pH为10.4的硼酸缓冲溶液。
这些试剂配置比较简单,也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检测需求。
此外,还需要准备三乙胺等试剂用品,该用品是目前常用的试剂溶剂和催化剂之一,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样品预处理方法分析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活动,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有效性。
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酱油中的18种氨基酸陈丽梅;尚艳芬;赵孟彬;刘虎威【摘要】建立了一种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酱油中18种氨基酸进行快速分离检测的方法.采用BEH C18色谱柱分离,在260 nm波长下检测,以乙酸铵-乙酸-乙腈-水和乙腈-乙酸为流动相,将流动相梯度和流速梯度相结合,在12 min内实现了18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分离.方法的线性回归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32~0.12 mg/L,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 ~4.05% ,在酱油中18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0.2% ~103.7% .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分离时间短,是检测酱油中氨基酸的有效手段,可用于酱油的质量评定.【期刊名称】《色谱》【年(卷),期】2010(028)012【总页数】4页(P1154-1157)【关键词】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氨基酸;酱油【作者】陈丽梅;尚艳芬;赵孟彬;刘虎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9;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9;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9;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8酱油是烹饪和食品加工中的重要调味料,是以大豆、小麦为原料,经过天然晾晒或发酵制成。
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原料中的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逐渐分解成氨基酸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氨基酸含量是评价酱油品质的重要指标,同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也影响着酱油的风味[1]。
目前酱油品质的分级主要是根据其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进行。
用于氨基酸检测的色谱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LC)[2-4]、气相色谱法 (GC)、毛细管电泳法 (CE)、离子交换色谱法 (IEC)[5,6]及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法 (LC-MS/MS)[7,8]。
实验七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测定一、实验原理酱油是千家万户最常用的调味品,它是由提取食用豆油后的豆粕或豆饼经米曲霉发酵而成,优质酱油为赤褐色、鲜艳、透明、无沉淀。
米曲霉可分泌到胞外许多水解酶,如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以及一些氧化酶等,使酱油产生特有的色、香、味,它的色是由于一些糖(如五碳糖)和氨基酸(如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一些基团与氨基置换或氧化反应,产生的一些类黑色素。
香气主要成分是4-乙基愈创木酚和4-羟基-2乙基-5甲基呋喃酮等。
此外,还有醇、醛、酯和有机酸成分产生的。
它的味主要是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其次是缬氨酸、天冬氨酸等,如每100ml日本万家酱油含有1270mg谷氨酸,我国的一级酱油含500mg谷氨酸,三级酱油含260mg谷氨酸。
本实验用聚酰胺薄层层析,在乙酸溶液中展层,再用茚三酮显色,以标准谷氨酸为对照,观察不同酱油中的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它反应了酱油的质量。
聚酰胺薄板是由聚合是氨基己酸[H2N(CH2)5COOH],俗称尼龙6,或聚合的己二胺[H2N(CH2)6NH2]和己二酸[HOOC(CH2)4COOH],俗称尼龙66,用甲酸溶解,均匀涂在胶片片基上而成。
样品在乙酸溶液中展层,由于不同分子极性不同,分配层析速度和位置不同而分开。
展层后,谷氨酸的位置靠近前沿。
可看到不同品质酱油中谷氨酸含量不同,学生可自取家中酱油,相互比较产品的质量。
二、实验目的了解茚三酮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燕京酱油,李锦记老抽,海天老抽,加加老抽,美味鲜酱油。
2、实验器材:烧杯、培养皿、聚酰胺薄膜、移液器、吸头、一次性手套四、试剂配制(1)茚三酮溶液:取100mg茚三酮,用10ml乙二醇甲醚溶解,溶液在暗处保存。
(2.)标准谷氨酸钠溶液:取10mg谷氨酸钠溶至1ml水中。
(3.)展层剂:水:冰乙酸(V/V)=20 : 0.3(4)酱油:按1:30稀释五、实验前准备主要仪器:喷壶25个/班,1个/组;吹风机25个/班,1个/组辅助仪器:烧杯25个/班,1个/组;培养皿25个/班,1个/组耗材:聚酰胺薄膜25张(8*8cm)/班,1张/组;吸头-10ul 125个/班,5个/组;一次性手套25双/班,1双/组药品试剂:展层剂4200ml/班,168ml/组;茚三铜溶液250ml/班,10ml/组;标准谷氨酸溶液5ml/班,0.2ml/组六、实验方法及步骤1. 取1张8×8cm的聚酰胺薄膜,在不光滑的面上,在距一边1cm的位置上,相隔1.5cm 用玻璃毛细管(或用10ul移液器枪头)取不同种的酱油及标准氨基酸分别点样,点样直径不超过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