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本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课时 国土面积
- 格式:doc
- 大小:23.04 KB
- 文档页数:3
1.4《国土面积》(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教案。
下面是我根据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4《国土面积》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描述。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1.4《国土面积》这一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国土面积的概念、单位以及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国土面积的意义,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难点: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面积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尺子、剪刀、胶水、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国土面积的概念。
2.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国土面积的概念,介绍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千米等。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面积。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巩固面积计算的方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中的面积计算,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国土面积的概念2. 面积的计量单位3. 面积计算公式4. 实际问题中的面积计算示例七、作业设计a) 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b) 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c) 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形2. 答案:a) 正方形的面积 = 5厘米× 5厘米 = 25平方厘米b) 长方形的面积 = 8厘米× 4厘米 = 32平方厘米c) 圆形的面积= 3.14 × (10厘米÷ 2)² = 78.5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4《国土面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知道国土面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面积。
(2)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国土面积,并能够将国土面积转换为不同的单位。
(3)能够通过地图、数据等途径获取国土面积信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操作地图,培养学生对国土面积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2)通过计算和单位转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据分析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对科学数据的正确态度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国土面积的单位转换。
3. 国土面积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国土面积的计算和单位转换。
2. 国土面积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地图、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国家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各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2. 学生分享对国土面积的认识和感受。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公式计算国土面积,并进行单位转换。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和交流,深入理解国土面积的意义和价值。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国家的国土面积数据,学生独立计算和单位转换。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地图和数据获取,分析各国国土面积的特点和规律。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国土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转换。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收集一些国家的国土面积数据,进行计算和单位转换,并分析各国国土面积的特点和规律。
1.4《国土面积》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国土面积的概念,知道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国土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及世界排名。
3. 我国国土面积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国土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及世界排名。
2. 教学难点:我国国土面积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国土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地图展示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3. 讨论法:讨论我国国土面积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国土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讲解我国国土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国土面积的含义。
(2)讲解我国国土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
(3)讲解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及世界排名,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国土面积中的地位。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计算我国某个省份的国土面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让学生讨论我国国土面积的实际应用,如资源开发、城市规划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我国国土面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 课后作业(1)计算我国某个省份的国土面积。
(2)思考我国国土面积的实际应用,撰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计算我国某个省份国土面积的正确性,评价学生短文的质量。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国土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知道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及世界排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爱国情怀。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5课时国土面积教学内容:课本P8—P9。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有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
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大数。
提问:如果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二、自主学习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比较大小,探索方法。
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将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列,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要想知道哪个地区的面积最大或最小,就需要进行比较,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方法。
(2)班内交流,体会方法。
谁愿意把你们组想到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法有: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看一看他们分别是几位数,位数不一样,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1660000与1230000位数相同,再比较他们的最高位上的数,哪个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一样,比较下一位,哪个数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3)优化方法。
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使用起来最快捷?(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在进行比较时,就可以用同学们研究的既快捷又简便的方法。
先看一看这些数分别是几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根据这个方法,大家把图中5个地区的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大数的大小时,经历思考、合作学习和互相倾听的全过程。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大数的比较方法。
教案:国土面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知道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意识。
教学重点:1. 国土面积的概念。
2. 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1. 国土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我国国土面积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的地图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国家的国土面积。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引出国土面积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国土面积。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介绍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三、探究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国土面积,学生分享想法。
2. 教师介绍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3.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计算我国国土面积。
四、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计算我国国土面积。
2. 学生进行计算,教师指导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3.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教师总结并强调正确计算国土面积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总结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爱国情怀和国家意识的重要性。
3. 学生分享对国土面积的认识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国土面积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2.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和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计算我国国土面积的活动,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家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国土面积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他们正确计算国土面积。
国土面积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计算简单的国家和地区的面积3.认识其它国家和地区,初步了解世界国土面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国土面积概念的理解2.计算国家和地区面积的方法难点1.如何进行国家和地区面积的换算2.认识世界各国,理解国家面积的概念和价值三、教学内容1.引入作为小学生的孩子们,你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面积”这个概念吗?走在大街上,看到高楼大厦,它的面积有多大?看到球场和操场,你们知道它们的面积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国土面积,你们知道国土面积是什么意思吗?2.学习新知1.什么是国土面积?我们先来明白一个概念:国土。
国土是一个国家的领土,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疆域范围。
国土面积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领土面积,其中包括陆地面积、内陆湖泊及河流水面面积以及海洋领海面积。
2.测定国土面积要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面积,需要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方法。
我们在这里只介绍一下简单的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尺来测量一个地区的面积。
比例尺是地图上的一个尺度符号,它可以表示地图上的一个单位长度相应的实际长度。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面积。
例如,假设某个地方的比例尺为1:1000000,长度为10cm,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计算这个地方的面积:面积= 10 × 1000000 ÷ 100 × 1000000 ÷ 10000 = 100 平方厘米在实际上,由于国土面积较大、地貌复杂等原因,通常需要使用更高精度的测量方法。
3.世界各国面积了解世界各国的面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地理情况和国际关系。
按照陆地面积来计算,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次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
3.拓展练习1.计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面积,如:中国、美国、印度等。
2.请统计身边一些日常用品的面积,如:教室、桌子、衣服等。
4.小结简单的了解了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后,我们对世界各国面积的认识也更具体了。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五课时国土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P8—P9。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有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
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大数。
提问:如果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二、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比较大小,探索方法。
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将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列,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要想知道哪个地区的面积最大或最小,就需要进行比较,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方法。
(2)班内交流,体会方法。
谁愿意把你们组想到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法有:
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看一看他们分别是几位数,位数不一样,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1660000与1230000位数相同,再比较他们的最高位上的数,哪个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一样,比较下一位,哪个数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3)优化方法。
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使用起来最快捷?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在进行比较时,就可以用同学们研究的既快捷又简便的方法。
先看一看这些数分别是几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根据这个方法,大家把图中5个地区的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大数的大小时,经历思考、合作学习和互相倾听的全过程。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大数的比较方法。
】
2.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出示新疆的面积和我国的人口情况。
请同学们写一写,观察数据,交流方法。
仔细观察这两个数据,有什么特点?在写的过程中,你有何体会?那么有没有写起来简便、读起来快捷,并且不改变原数大小的写法呢?和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用汉字代替阿拉伯数字。
以“万”或“亿”为单位,表示新疆的面积和我国的人口总数,小组交流说一说,怎样改写呢?
整万数的末尾至少有4个0,那就去掉从末尾数起的4个0,再添上一个“万”字。
整亿数的末尾至少有8个0,就去掉从末尾数起的8个0,加上一个“亿”字。
(2)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们研究出来的方法?
教师板书:1660000平方千米=166 万平方千米,1400000000人=14亿人
(3)对比观察。
比较两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左边的数写起来比较麻烦,0写得多,数0的个数时容易数错。
右边的数,写起来简单,不易数错0的个数。
在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应该怎样改写?
教师总结: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4个0,把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整亿的数,亿位后面有8个0,把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
四、当堂训练
教材第 9 页第 1、2 题。
五、课堂小结
(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
(2)如果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板书设计:
大数的比较和改写
1660000>1230000>490000 1660000=166万
位数不同:位数多(大)位数少(小) 1400000000=14亿
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方便快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为蓝本,进行合理设计。
改变材料的呈现方式,让主题情境贯穿始终,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式。
教学中,把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这样,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得轻松自由。
人性化的课堂,真正实现了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每一种方法都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