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主题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解读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反映出的人生主题-精选文档解读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反映出的人生主题近几年世界影坛似乎刮起了一股猛烈的“文学改编风”,特别是由世界名著改编的同名电影,由于名著早已拥有了大量的书迷,再加上重量级的导演以及演员的精心诠释,电影从拍摄到上映自然备受瞩目,《本杰明?巴顿奇事》(又译《返老还童》)就是一例。
《本杰明?巴顿奇事》改编自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2年写就的同名短篇小说。
菲茨杰拉德是继霍桑和爱伦?坡之后最负盛名的美国作家,其代表作包括《人间天堂》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村上春树称他为“文学老师”。
担任导演的是惯常“伤痕电影”的黑暗之子大卫。
芬奇,以《七宗罪》和《搏击俱乐部》等问世;编剧则是曾以《阿甘正传》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艾瑞克?罗斯;演员包括巨星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可谓阵容强大。
影片题材属奇幻喜剧,以爱情传奇为中心主线,讲述了一个生下来80多岁、慢慢变得年轻的人的奇特一生。
色彩温暖浪漫、明亮魔幻,剧情耐人寻味、富于哲理,无怪乎影评家称其为大卫?芬奇转型之作,“一部专注于生命最华美篇章――生、死和爱的史诗”。
每一个意象都值得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每一个片段都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一个个象征和隐喻穿插其间,揭示出一个个深邃的人生主题。
一、从关于时钟的象征和隐喻谈起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年出版了划时代的隐喻理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应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出发。
将隐喻植根于人类经验中进行研究,其理论、思想在认知科学领域和哲学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了共同的“体验”这一根本出发点,虽然电影语言不同于文字语言,可以通过镜头和意象记录现实,但同样可以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主题意蕴,取得有力效果。
在现代电影中,作品的主题意义常常通过象征和隐喻而非直接的议论来揭示。
通过或是人物设置上的隐喻,或是画面意象上的隐喻,或是事件片段上的隐喻,表现人物的命运和精神世界,表达编导的看法和态度。
本杰明·巴顿奇事影评
《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
共鸣。
这部电影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一个独特而令人着迷的故事,让我
对时间、爱情和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深思。
首先,电影中的时间观念令人着迷。
本杰明·巴顿的生活经历以倒叙的方式呈现,从老年时回溯到童年。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观影的乐趣,还使我对时间的
流逝有了新的认识。
看着本杰明逆流而上,重新经历一次次的人生起伏,我开
始思考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
其次,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本杰明与黛西之间的爱情跨越了时间和年
龄的限制,让我相信爱情是无法被时间所束缚的。
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和彼此
的包容与理解,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尽管他们的爱情经历了许多
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依然坚守着对彼此的承诺,这种坚持和勇气令人感动。
最后,电影中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令我深思。
本杰明的奇特经历让我开始反思自
己的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目标。
电影中的角色们都有着各自的追求和梦想,他们通过与本杰明的交流和互动,让我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内心的真
实和快乐,而不是被社会的期望所束缚。
总的来说,《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充满着温情和思考的电影。
它通过独特
的叙事方式、感人的爱情故事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
共鸣。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明白了时间的宝贵和爱情的力量。
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不断激励我追求真实和快乐的人生。
影评 - 本杰明·巴顿奇事《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讲述了一个非凡的故事。
首先,我被电影中的主人公本杰明·巴顿所吸引。
他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出生,从而使他的生活与众不同。
他在一个老年人的身体中诞生,却拥有一个年轻人的心智。
这一设定让我不禁思考时间、生命和成长的意义。
本杰明面临的困境和他如何应对这些困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其次,电影中的爱情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杰明与黛西的爱情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纯粹。
尽管他们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距,但他们的爱情却是那么真挚和令人动容。
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扶持,让我相信爱情是可以跨越一切障碍的。
此外,电影中对于时间流逝和回忆的描绘也让我深思。
本杰明回顾自己的一生,回忆起那些美好的瞬间和遗憾的经历。
这种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待时间的态度。
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使我不禁陷入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中。
最后,我必须提及电影的视觉效果和音乐。
导演通过精心的摄影和布景,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时代。
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细节和美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音乐也非常出色,它与电影的情绪和氛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我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总的来说,《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刻的情感和精彩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它让我思考生命的意义、爱情的力量以及时间的流逝。
这是一部不仅仅是娱乐的电影,而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
影评 - 本杰明·巴顿奇事《本杰明·巴顿奇事》: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之旅作为一部由大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无疑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
它以一个特殊而独特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爱情和人生意义的故事,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首先,电影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
通过本杰明·巴顿这个角色,观众被带入了一个非凡的世界,他以反向的时间顺序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种叙事手法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新奇感,也让人对时间的流逝有了全新的思考。
我们常常忽略时间的流逝,而本杰明的故事让我们意识到,时间无法逆转,我们应该珍惜当下。
其次,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本杰明与黛西的爱情跨越了年龄和常人的认知,他们之间的感情纯粹而真实。
尽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碍,他们依然坚守着彼此,用爱情战胜了一切。
这种坚持和深爱让观众不禁为他们的命运而感到心痛,也让我们思考了爱情的真正意义。
电影中的人生意义也是令人深思的一部分。
本杰明在不断回顾自己的生活时,发现了许多人生的真相。
他看到了生命的脆弱,看到了人们的追求和失去。
这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我们是否真正活在当下,是否珍惜眼前的一切。
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都很精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之旅。
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引人思考的人生意义,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动和共鸣。
它不仅是一部娱乐性的电影,更是一部让人思考人生的作品。
无论是对时间、爱情还是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部电影都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本杰明·巴顿奇事》奇幻人生的逆袭《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奇幻的情节,讲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我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
电影以本杰明·巴顿的独特经历为线索展开。
本杰明在出生时就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境地,他的身体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老化。
而与此同时,他的心智却一直停留在一个年轻的状态。
这种奇特的现象使得本杰明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在社会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
电影通过本杰明的视角,展示了他与时间的斗争。
他看到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个个离去,而他却依然年轻。
这种无法逆转的时间流逝让人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无奈。
但与此同时,本杰明也抓住了时间带给他的机会。
他以他独特的身份,经历了种种奇幻的人生经历,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
本杰明的奇幻人生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它让我认识到时间的珍贵。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光的奴隶,而本杰明则是这个奴隶制度中的一个异常。
他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刻。
其次,电影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
本杰明的奇幻人生虽然不同寻常,但他依然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通过与各种人物的交往,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待生活。
这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常规的成功和成就,而在于找到自己的真正价值和快乐。
最后,电影给了我对于幸福的新的理解。
本杰明虽然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挫折,但他依然能够从中找到快乐。
他在与他爱的人相处时,无论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都能够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这让我明白到,幸福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和内心的满足。
总之,《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
它通过奇幻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引发了我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思考。
它让我明白到时间的珍贵,人生的意义以及幸福的真正含义。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影评: 本杰明·巴顿奇事《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给我带来了许多感触和共鸣。
这部电影由大卫·芬奇执导,根据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
首先,我被电影中独特的叙事方式所吸引。
故事以非线性的方式展开,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手法,将观众带入主人公本杰明·巴顿的世界。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杰明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其次,本杰明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与众不同的外貌和与年龄不相符的智力让他成为了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存在。
然而,他却以一种乐观和坚定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他的坚持和勇气激励着我,让我思考自己在面对困境时是否能够像他一样坚持不懈。
影片中的爱情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杰明与黛西的爱情故事跨越了时间和年龄的限制,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纯粹。
他们之间的情感让我相信,爱情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无论是时间的流逝还是身体的变化。
此外,电影中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配乐的选择非常恰当,能够很好地营造出不同场景的氛围和情绪。
音乐与故事相互呼应,使得观影过程更加丰富和感人。
总的来说,《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刻的角色刻画和感人的爱情故事,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感触和共鸣。
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坚持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相信爱情的力量。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部能够触动内心的电影,我强烈推荐你去观看《本杰明·巴顿奇事》。
本杰明·巴顿奇事影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心潮澎湃的作品,它在讲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的同时,也带给了观众许多感动和共鸣。
首先,电影的剧情非常引人入胜。
影片以本杰明·巴顿的非凡人生为线索,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从一个老年人逆生长回到婴儿时期的奇特现象,观众可以看到他经历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这种非传统的叙事方式让人着迷,同时也引发了对时间、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其次,电影的演员表现也十分出色。
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本杰明·巴顿无疑是一次精彩的演技展示。
他从幼稚可爱的婴儿到成熟稳重的老年人,每个阶段都充满了真实感和情感。
凭借出色的表演,皮特成功地将本杰明·巴顿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让观众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此外,电影的摄影和音乐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官体验。
摄影师在影片中运用了各种视觉效果,将本杰明·巴顿的成长过程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营造出了独特的视觉风格。
配乐方面,电影选用了多首经典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美妙的音乐。
最重要的是,电影通过本杰明·巴顿的故事传递了许多深刻的主题和情感。
它探讨了时间、年龄和人生的无常性,让观众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
同时,电影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情感的重要性,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美好。
总的来说,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它通过引人入胜的剧情、出色的演员表现、精美的摄影和音乐,以及深刻的主题和情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本杰明巴顿奇事深层解读《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是一部2008年上映的美国奇幻爱情电影,由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主演。
该片改编自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奇特的人生。
本杰明·巴顿(布拉德·皮特饰)出生时就有着一个老人的模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逆向衰老,越来越年轻。
影片通过讲述本杰明与黛茜(凯特·布兰切特饰)的爱情故事,探讨了生命、爱情、时间等哲学主题。
深层解读:●时间的无情:在本片中,时间是无法逆转的。
本杰明的奇特生命轨迹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时间的无情,生命的无常。
人们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生命的结束。
●爱情的力量:本杰明和黛茜的爱情成为了贯穿整部影片的主线。
尽管他们面临着无法逾越的命运,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却成为了两人心灵的支柱。
本片展示了爱情能够战胜一切困境的力量。
●生命的意义:本杰明的奇特经历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遇到挑战、经历成长和变迁。
影片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时刻,充分地体验人生。
●接受与宽容:本片中的角色们面对本杰明奇特的生命状态时,展现了不同程度的接受和宽容。
这一主题反映出人类面对与众不同的事物时,需要学会接受和宽容。
●人生的抉择:本片展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本杰明在生活中做出了不同的决策,有时候他为了爱情,有时候他为了追求人生的意义。
这一主题强调了人生抉择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
本杰明巴顿奇事观后感前言《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一部2008年上映的剧情片,讲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本杰明的生活故事。
电影通过反向的时间线展示了本杰明的生活经历,触动了观众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在观影过程中,我深深被剧情所吸引,思考了生命的价值和对时间的态度。
主题概述《本杰明巴顿奇事》的主题是关于时间和生命,它给观众带来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思索。
本杰明本是一个拥有特殊身体状况的男子,他在年轻时老化加速,在成年后却逐渐回到了童年时期的状态。
影片以反向的时间线展现了他的人生旅程,让观众在时间穿梭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时间的无情影片中的本杰明虽然与常人不同,但他的经历象征着每个人在时间流逝中不可避免的老去。
无论是在年轻时老化加速,还是逐渐回到童年时期,都强调了时间对人类的无情。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对时间的流逝,孕育着我们的记忆、经历与成长。
如同本杰明一样,我们都要面对时间的流失,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生命的价值影片中的本杰明并不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体状况而消极度过每一天,相反,他积极乐观地生活着。
他亲身经历了成年、老去、变年轻的过程,对生命的每一次变化都充满了好奇和喜悦。
这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短暂使其变得宝贵,我们需要珍惜并充分活出每一天。
对时间的态度影片中的反向时间线让观众对时间有了不同的认知。
我们习惯了时间的流逝、事件的发生和消逝。
但是当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展现时,我们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和重要性。
影片中的本杰明并不因为时间的反向而感到困惑,反而学会了适应和珍惜时间的每一刻。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可以以不同的态度面对时间,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
生活的选择《本杰明巴顿奇事》通过本杰明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时期,人们都有自己的选择权。
本杰明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没有放弃,而是勇敢面对并积极寻找生活的意义。
影片中还揭示了他与个人关系、事业和社会的互动,强调了生活中选择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也要学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创造自己理想的生活。
美国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主题探析摘要美国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讲述了一个时间逆行者的传奇人生。
电影借助本杰明从老者到婴儿的逆向人生之旅,观众以独特视角经历了别样的故事,从而引发了对电影中关于“死亡”和“爱”这两个主题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本杰明死亡爱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电影开始于一家暴风雨即将迫近的医院,生命垂危的老妇人黛西将一本日记交给自己的女儿,这本日记的主人就是电影的男主人公本杰明·巴顿。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改编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也译作《返老还童》或者《本杰明的奇幻旅程》。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时间逆行者和一个时间顺行者之间的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原著作者的奇妙构思、奥斯卡最佳编剧的精心改编、男女主演布拉德·皮特与凯特·布兰切特的精湛演技,再借助巧夺天工的现代化妆技术,将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演绎得格外唯美动人。
在两个多小时看似平淡的情节中,上演着各种重逢与离别、生命与死亡、相爱与分离,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内心被触动,在这个看似离奇的故事中,人们却体验到了最真实的共鸣。
《本杰明·巴顿奇事》以深沉的笔调,精彩而宽阔的视角,向人们描述了“死亡”与“爱”这两个不朽的主题。
一《本杰明·巴顿奇事》剧情本杰明是一个逆向的时间旅行者,违反了自然规律在这个世界中逆向生长着,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满头白发、满身皱纹的70多岁的“老”婴儿,随着时光的流逝,周围人都在慢慢变老,但本杰明的外貌却越来越年轻,最终变成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死于心爱之人黛西的怀抱。
电影中,这个“老”婴儿在1918年呱呱坠地,母亲死于难产,接生的医生也被这个新生儿的衰老外貌吓得魂不守舍,而他的父亲碍于家族的声誉终于狠心地将他丢弃在养老院门口。
养老院里善良的黑人大婶奎妮初见这个古稀老头般的婴儿时,也被吓得不轻,但善良的奎妮相信,每个生命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她并没有嫌弃本杰明,而是收留了他,并悉心照料,于是,慢慢地,这个外表与养老院中其他老人无异,内心却是个渐渐长大的孩童的本杰明,就在这个偏僻的养老院中快乐地成长了起来。
美国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主题探析摘要美国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讲述了一个时间逆行者的传奇人生。
电影借助本杰明从老者到婴儿的逆向人生之旅,观众以独特视角经历了别样的故事,从而引发了对电影中关于“死亡”和“爱”这两个主题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本杰明死亡爱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电影开始于一家暴风雨即将迫近的医院,生命垂危的老妇人黛西将一本日记交给自己的女儿,这本日记的主人就是电影的男主人公本杰明·巴顿。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改编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也译作《返老还童》或者《本杰明的奇幻旅程》。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时间逆行者和一个时间顺行者之间的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原著作者的奇妙构思、奥斯卡最佳编剧的精心改编、男女主演布拉德·皮特与凯特·布兰切特的精湛演技,再借助巧夺天工的现代化妆技术,将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演绎得格外唯美动人。
在两个多小时看似平淡的情节中,上演着各种重逢与离别、生命与死亡、相爱与分离,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内心被触动,在这个看似离奇的故事中,人们却体验到了最真实的共鸣。
《本杰明·巴顿奇事》以深沉的笔调,精彩而宽阔的视角,向人们描述了“死亡”与“爱”这两个不朽的主题。
一《本杰明·巴顿奇事》剧情本杰明是一个逆向的时间旅行者,违反了自然规律在这个世界中逆向生长着,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满头白发、满身皱纹的70多岁的“老”婴儿,随着时光的流逝,周围人都在慢慢变老,但本杰明的外貌却越来越年轻,最终变成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死于心爱之人黛西的怀抱。
电影中,这个“老”婴儿在1918年呱呱坠地,母亲死于难产,接生的医生也被这个新生儿的衰老外貌吓得魂不守舍,而他的父亲碍于家族的声誉终于狠心地将他丢弃在养老院门口。
养老院里善良的黑人大婶奎妮初见这个古稀老头般的婴儿时,也被吓得不轻,但善良的奎妮相信,每个生命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她并没有嫌弃本杰明,而是收留了他,并悉心照料,于是,慢慢地,这个外表与养老院中其他老人无异,内心却是个渐渐长大的孩童的本杰明,就在这个偏僻的养老院中快乐地成长了起来。
有一天,12岁的本杰明在养老院里遇到了前来探望祖父的小女孩黛西,生命的奇迹再一次发生,本杰明60多岁的外貌并没有阻止他和6岁的黛西相互靠近、产生好感。
二战爆发后,18岁的本杰明走出了养老院,成为一名船员,漂泊流浪,以他逆向的生命轨迹开始认识和体验这个世界。
他遇到了各色人物、经历过各种悲喜。
兜兜转转中,他与儿时的玩伴黛西在纽约重逢。
这时候的黛西正是颗冉冉升起的芭蕾舞新星,本杰明虽然爱着她,却选择了拒绝她。
若干年后,黛西遭遇的车祸使她永远离开了她热爱的舞台,却又使她靠近了此生的挚爱——本杰明。
他们迟来的爱情如花朵般甜蜜,又像熔岩般炙热,也如同诗歌般缠绵浪漫。
当他们的爱情终于开花结果之时,本杰明却再次选择了独自离开,选择了浪迹天涯。
不是不爱,只是再热烈的爱,却始终抵不过横亘二者之间的时间之墙。
期间的本杰明,忍不住对妻女持续热烈的思念和爱,偷偷回来探望,却只能看着一生所爱改嫁他人,而自己愈加年少的容颜却阻止了他与挚爱妻女的相认。
生命的轨迹自此再次错过,直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早已忘记过往的本杰明终于以孩童的容貌再次回到养老院,再次回到挚爱的黛西身边。
二对“死亡”的阐述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当本杰明得意的向别人炫耀自己的逆向人生的时候,却被对方告之,这是一种人生的悲哀——“你要经历所有爱你的人都比你先死去,这还真是一个不小的责任。
”这句话一语成谶,本杰明的逆向人生中,经历了众多的死亡,这部影片正是借助本杰明这一特殊视角,向观众阐述了“死亡”这一主题。
影片中,无论是本杰明最初以古稀之貌“登场”,还是他最终以婴儿姿态迎接死亡,都发生在养老院里。
而这个养老院也是本杰明成长的地方,是他初遇黛西的地方,这里无疑是本杰明心灵的家园。
而养老院同时也是一个象征死亡的地方,在这里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老人,在他们中间,有人莫名其妙的反复被雷击中,有人整日只能与宠物相伴,有人总是不合时宜地弹着琴或是唱着歌,更有人总是沉湎于往日而不能自拔。
这里的老人们通常目光呆滞,风华不再,只等着死神如期而至。
死亡在这里有种安静而落寞的诗意,伴随着淡淡的忧伤,观众更多地开始了对于人生的思考。
电影中的本杰明,拥有人人向往的返老还童,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人日渐苍老,而本杰明的容颜却日渐年轻,他以逆向的成长经历了人生,最后甚至长成了婴儿,但这种外表的逆向生长却无法阻止生命的流逝,死亡以一种不可逆的态势迎面而来。
在本杰明生命的末期,在他孩童外表的掩盖下,使他早已得患老年痴呆症甚至忘记了挚爱妻女这一事实。
本杰明最终长成了襁褓中的婴儿,在一生挚爱的黛西的温柔目光中,在黛西的怀抱中,溘然长逝。
本杰明生命的轨迹也许是与众不同的,然而生命的终点却永远无法改变。
他的人生似是不同,又终究是相同的,他就像是电影中出现的那面钟,以逆时针方向走完人生的轨迹,以独特的方式经历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故事以独特的方式,带给我们独特的忧伤,同时引发了我们关于死亡的思考。
本杰明的一生动荡流离,他的人生际遇更是千变万化,出生时即遭遗弃,经历三十几年同时收获了财富、爱情和家庭,又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为了爱而不得不忍痛离开深爱的妻子与尚在摇篮中的女儿,最终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只剩下那个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人生历程的笔记本以及黛西对他的爱。
面对死亡,影片无疑传递了一种坦然的态度,就如同本杰明在电影中回答他人时说的那句话:“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要不然我们怎么会知道他们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
”影片正是以这样的态度,像观众展示了更多的死亡。
例如,影片的开始,最先出现在镜头里的便是病房里奄奄一息的黛西,而影片最终也以黛西的离世而结尾。
随着剧情的发展,更多的死亡交织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本杰明的出生便伴随着他母亲的死亡;出生后,他成长在死神频繁光顾的养老院,身边的老人接二连三地离世;幼年时的本杰明坐着轮椅,当他在教堂里受到神父的暗示,可以神奇般的起身行走后,牧师却倒地猝死。
本杰明热爱艺术的船长最终在战斗中被机枪打烂了胸膛;曾遗弃他的父亲最终也病重而亡;他伟大善良的养母最终也衰老而死。
在这些死亡中,垂死者没有过多的挣扎和恐惧,生者也没有哀嚎或恸哭,这里的死亡颇为宁静,却带给观众挥之不去的淡淡哀伤。
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么人们只能顺其自然,坦然以对。
三对“爱”的阐述说到“爱”,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爱情,而《本杰明·巴顿奇事》中讲述的爱情故事更是别样的美好。
一个活泼美丽的小女孩在一家养老院里遇到了逆向成长的“老”小孩,巨大的外表差异并没有妨碍两个孩童的心灵相通;时光流逝,他们成了芭蕾舞演员和海员,巨大的身份差异并没有阻挡他们之间的情愫渐生,人生的兜兜转转,让他们许下了牵手一生的诺言,却又在百转千回之后,一次次地经历了生离与死别。
本杰明与黛西的爱情凄美脱俗,他们别样的人生注定会演绎出别样的爱情故事。
当两人正值豆蔻年华的时候,黛西亭亭玉立,而本杰明却是四十多岁的外表,这时的本杰明虽然也深深地爱着黛西,却选择了拒绝,爱情的脚步被种种机缘牵绊着。
当两人在三十几岁外貌最接近的时候,黛西的车祸使她远离舞台,喧嚣和繁华终于落幕,在机缘的安排下,潜藏在两人内心的爱情终于喷薄,他们如相向行驶的列车般的命运轨迹终于在此刻有了短暂的交汇,爱情的美好也在这一刻变成了永恒。
然而,再伟大的爱情也不能阻止本杰明逆向的人生,他终于意识到,他无法像一个正常的丈夫或是父亲那样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他终将成为自己挚爱亲人的累赘,于是,他变卖自己所有的资产并留给了母女二人,而自己却选择了再次浪迹天涯。
年迈的本杰明接近痴呆,早已忘记了一切过往,警察根据他日记本里的线索找到了黛西,二人的生命轨迹得以再次重合。
养老院里,黛西每天陪伴在本杰明身边,陪伴他继续遗忘。
人生真的是一次轮回,故事的最后亦如最初,一老一少牵手走在小路上,只是这次,衰老的是她,而年幼的是他。
告别的时刻终于来临,近景镜头中,眼神异常清澈的婴儿深深地凝望着黛西,随着最后一次凝望,本杰明终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而黛西却深深的相信,“他似乎知道我是谁”。
这最后的时刻,如诗歌般恬静美好,亦如他们之间的爱情,即便承载着灵魂的躯体之间相距再大,爱,始终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从来不曾减弱,更不曾离去。
本杰明和黛西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无疑是这部电影的主线,然而整部影片却蕴含着更加博大宽广的“爱”。
亲情、友情、爱情不断丰富着本杰明的人生,伴随着他的成长。
养老院的黑人大婶奎妮,给予了与众不同的本杰明温柔博大的母爱。
在奎妮看来,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每个生命都是上帝的孩子,生命生而平等,她每每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怪异的孩子,用自己经过岁月和生活积淀下来的智慧养育他、影响他,使得本杰明虽然有着异于常人的生命轨迹,却又拥有和常人一样的健康心性,并在经历过这种人生的悲欢离合后,始终保持着他质朴的善良,面对命运的众多挫折,不曾抱怨,却始终感恩于女儿拥有正常的顺行的人生,而并非如他一样。
养老院里的其他人也给了本杰明诸多关爱,奎妮的男友不断的在他面前朗诵莎士比亚;整日与狗相伴的老妇人不厌其烦地教他弹钢琴,于是本杰明在年幼和年老时,都用他那简单的旋律抒发着内心的孤寂;每天不断引吭高歌的退休女高音,还有反复遭遇雷劈的老人,他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陪伴着本杰明的成长,也慰藉着他幼小而孤独的心灵。
做了海员的本杰明四海为家,在俄罗斯邂逅的会长夫人,使他体验了短暂却美好的一段爱情;有着艺术家的内心和梦想的船长,教会他要像男子汉一样,面对生活、战胜风浪。
本杰明的人生虽始于被弃,但爱他的人也不断出现在身边,即便是遗弃他的父亲,也在内心深处爱着他。
诸多的人物出现在他的身边,不断地强化着影片这一“爱”的主题。
而本杰明也秉承着同样的爱生活着。
为了爱,他不惜离开娇妻幼女,于繁华中再次远去,四海漂泊。
他对妻子的爱在心中深藏、不朽;而他对女儿的爱则深藏于天涯各处寄回的明信片中,深藏于他写给女儿的字里行间中:“一件事情,无论是太早,或者对于我们来说太晚,都不会阻拦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
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些事,却也可以把它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我希望你有时可以驻足于这个令你感到惊叹的世界,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希望你能见过其他与你不同的人们,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一生!如果这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
”四结语观影后,总有些场景萦绕心头:本杰明安排好一切后,深夜里独自离家,却是在早已知晓的妻子的注视下离去;苍老的黛西,手牵着年幼却已忘却过往的本杰明一起走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黛西偶尔会俯身,吻上本杰明小小的面庞……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爱与死亡的思考:正因为死亡的无法避免,我们更应该珍惜所有,更应该充满爱的情怀;而拥有了人生中无尽的爱,我们更加能够敞开胸怀,面对无法抗拒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