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梅拉》中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艺术及道德说教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08.47 KB
- 文档页数:2
《帕梅拉》中的书信体叙述策略作者:司若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3期摘 ;要:《帕梅拉》闻名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作者塞缪尔·理查逊创造性地运用了书信体这一叙述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日常生活和人物情感。
书信体在《帕梅拉》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书信中天然的第一人称展现了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叙述者表述真实,受述者补充真实。
另一方面,伤感主义也在书信体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书信体叙述策略与内心情感世界达到了完美结合。
关键词:帕梅拉;书信体;第一人称;伤感主义作者简介:司若兰(1994.5-),女,汉族,籍贯:河北保定,山东大学2012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3--01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是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使他闻名世界的就是他的代表作《帕梅拉》。
与前人相比,理查逊第一次以小说的样式建构书信体,以书信体的形式拓展了第一人称在视角上的局限。
一、叙述的第一人称效应书信体的第一人称暗示了权威和真实。
书信体小说诞生之日起,就包含了私密性的特点。
叙述者写信的目的在于倾诉,揭示自己的内心隐私和真实的想法。
第一人称“我”是书信的法定叙述者,也有着戴维森所说的“第一人称权威”,一旦进入第一人称叙述也就在特定语境中凸显出无可代替的优势——无需他人证实的、毋庸置疑的真实性。
帕梅拉在封闭的房间中独自一人写信,向自己的父母坦白,每字每句都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的叙述方式给读者以亲切感,迎合了中产阶级的口味。
但同时,理查逊塑造的帕梅拉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女性形象,她美丽优雅,贞洁高贵,善良美好,还很孝顺懂事,除了出身不好,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缺点,这样完美的形象容易遭人诟病。
书信体小说将一切叙述赋予了帕梅拉——一个十五岁小女孩的视角,即使她从头至尾没有半分对自己的批评,因为这是自然而真实的,读者也会把这当成小女孩的骄傲和自恋,不会像对待“全知”视点那样苛刻。
谈《帕米拉》中的书信体小说艺术塞缪尔?理查逊(1689―1761)是英国小说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处女作《帕米拉》属于英国早期的心理小说。
《帕米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理查逊独特的展现人物心理现实的手法,即书信体手法。
书信体小说可能起源于书信体诗文。
修辞学家将书信分为私信、情书与公开信三类。
在中世纪,有大量的修辞学论文其实是写信指南。
早在十六世纪,书信体小说已在欧洲萌芽。
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写信成为一种时尚,许多人刻意追求书信的风格、技巧与文采,并从与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实际上,写信不仅是人们交往和通讯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一门艺术,写信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人身份和文化修养的标准。
因此,当时一些教人写信的手册很畅销。
理查逊正是应出版商要求。
准备写一本既有娱乐性、又能指导年轻姑娘写信的书。
即《帕米拉》。
这部小说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欢迎,第一年内连续出版五次,同时译成多种文字,风靡一些欧洲国家。
《帕米拉》讲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仆的不同寻常的故事。
帕米拉出身卑微,但天资聪颖。
由于太太的偏爱,她于是有机会接受了那些名门闺秀所受的教育,弹琴、唱歌、舞蹈、写作,无一不精。
太太去世后,她服侍少东家。
她历尽艰辛,饱受折磨,抗拒少东家的勾引与诱惑,最后以自己的贞节自爱打动了少东家,并得到了回报,从女仆一跃成为贵妇。
理查逊塑造帕米拉这个人物形象。
其目的是为了给年轻妇女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理查逊认为,女性身上的原罪比男性更根深蒂固,妇女总是面临着堕落的危险,所以他希望通过富有说教性的故事来指导妇女的思想和行为。
他的这种艺术观点正好继承了贺拉斯对诗歌的目的所作的论述,“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杨周翰译《诗艺》,1991年)在理查逊生活的十八世纪,经济和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使得广大妇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婚姻,妇女人口的过剩和婚姻的商业色彩导致了未婚妇女人数的增加,女仆的命运尤为不幸。
帕梅拉还是莎梅拉——《帕梅拉》的复杂矛盾性解读作者:尚诗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4期摘要:《帕梅拉》是英国小说开端的代表作之一,但在读者的阅读的过程中却可能感受到小说中建构起来的两种帕梅拉的形象,一种是理查森在小说中建构起来的作为道德楷模的帕梅拉形象,另一种则是帕梅拉在信件中所建构起来的有着微妙心理的自我形象。
本文将根据小说中的文本来对这本小说进行剖析,分析帕梅拉形象的复杂矛盾性的原因。
关键词:《帕梅拉》;理查森;矛盾解读《帕梅拉》(pamela)出版于1740年,是塞缪尔·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理查森在书中塑造了帕梅拉这一贞洁的女性形象,她出身贫寒,却天资聪慧,颇受太太偏爱,因而她有机会接触当时大家闺秀所受的教育。
太太过世之后,帕梅拉开始服侍少东家B先生。
B先生意欲占其为情妇百般威逼利诱,但帕梅拉洁身自好不为所动,终凭对贞洁的坚守感化并教育了B先生,促使他抛弃门第偏见,诚心求婚。
理查森虽然说是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但终究是手工业出身,靠劳动发家致富,只是跻身于中产阶级的行列,所以在思想上并不反对上流社会,甚至向往着上流社会,并且有着任何付出都有所报偿的思想,故而,在他对帕梅拉的人物的塑造中,一方面要求帕梅拉坚守其道德标准,即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贞洁,在另一方面,由于自己通过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得到社会的回馈,所以在帕梅拉身上,他自然地安排其最终由于道德贞洁的坚守而获得了B先生的爱情。
由此可见,理查森创作的意图非常单纯,即寓教于乐,希望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过程的同时,也能得到教化的目的。
但是在小说的流传中,却总是被矛盾地复杂化地解读,对女主人公帕梅拉也存在著褒贬不一的现象,甚至分为“帕梅拉派”和“反帕梅拉派”,有一些读者怀疑帕梅拉并非真正想要保持贞洁,而是以此作为一种诡诈的手段来达到与男主人公结婚的目的。
亨利·费尔丁也不同意对帕梅拉的普遍赞美,发表了《莎梅拉》(shamela,1741)这本书的书名就表明了费尔丁的批判意识,他认为帕梅拉其实是一个心机叵测,通过捍卫自己的唯一筹码而达到一场豪赌而胜利的女孩。
《帕梅拉》中的身体政治《帕梅拉》是英国18世纪启蒙时代作家塞缪尔·理查德森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爱情小说。
小说以威尼斯畅销小说为基础,讲述了一个管家的女儿帕梅拉与她的雇主先生的复杂爱情故事。
在小说中,身体政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帕梅拉通过她的身体和性别政治表达了她的权力和自主权。
帕梅拉通过她的身体表现了她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和权力。
在小说一开始,帕梅拉就表现出对自己身体的自我保护意识。
她拒绝了她的雇主对她的性侵犯,坚持保护自己的贞节和道德。
她的拒绝不仅是对她身体和心灵的保护,也是对她自主权和尊严的维护。
在18世纪英国社会中,妇女的身体和性别常常被视为男性所有。
帕梅拉的反抗展示了她对自己身体和性别的控制权,她不愿意让自己的身体成为男性的占有和支配对象。
帕梅拉通过她的身体展示了她的权力和地位。
在小说中,帕梅拉身为一个女性,地位低下,无力对抗她的雇主对她的侵犯。
她通过对自己身体的保护和控制,逐渐赢得了对方的尊重和爱慕。
这显示了她通过自己的身体行使了一种权力,赋予了她在这段复杂关系中的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她的身体成为了一种“武器”,她通过自己的身体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掌控和对性别规范的挑战。
帕梅拉通过她的身体政治表达了对性别规范和社会权力结构的挑战。
在18世纪的英国社会中,女性被视为弱势群体,她们的身体和性别往往受到男性的支配和约束。
帕梅拉的反抗和自我保护不仅是对个人的尊严和尊重,也是对性别歧视和社会权力结构的挑战。
她的行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女性应该承受男性的性侵犯?她的行为激起了社会对性别规范和妇女地位的讨论和反思,引发了社会上对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的关注。
帕梅拉通过她的身体和性别政治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主导权和对自由的追求。
在小说中,帕梅拉开始是一个地位低下,受到男性支配的女性。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最终赢得了自己的自由和尊严。
她通过自己的身体和性别政治,最终摆脱了社会对她的约束和限制,实现了自己的自主权和尊严。
《帕梅拉》中的身体政治作者:陈栩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6期摘要:塞缪尔·理查森在《帕梅拉》中通过建构服饰、空间与身体的谱系关系寄寓自己的社会和文化愿景。
小说中,帕梅拉的身体先后从自我坚守过渡到权力协商,最后蜕变为男性霸权话语下的臣服客体,身体的多重面相暗合了现代性初期人们对家庭伦理秩序的探索和想象。
关键词:《帕梅拉》服饰身体伦理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241-02塞缪尔·理查森的书信体小说《帕梅拉》创作于1740年,正值英国道德改良的高漲时期。
学界对该小说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女性美德层面,部分学者在研究中也关注到了小说中的身体话语,比如斯班克斯指出,小说“聚焦身体而非精神”[1]86;巴彻勒阐释了主人公的身体与信件之间的想象关系[2]19。
然而,学界对身体在小说中的嬗变轨迹关注不够。
本文将以服饰与空间作为切入点,揭示小说身体政治的文化内涵。
一、服饰表征的身体主权小说一开始就将帕梅拉的着装问题和盘托出。
B先生在母亲去世后将她用过的衣物送给侍女帕梅拉,这些衣物在帕梅拉的家信中被展示出来:“一套衣服、六件汗衫、六条精致的围巾、三条麻纱白葛围裙”。
[3]9B先生的慷慨馈赠让帕梅拉心生欢喜,这却引起了父亲的极大不满:“你受到的待遇大大超越了你的身份”。
[3]4那么,作为赠品的服饰在帕梅拉和B先生的交往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莫斯认为,“在给与别人礼物的同时,也就是把自己给了别人。
”[4]81-82莫斯关于礼物的深刻洞见为我们解读服饰的文化意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小说语境中,B先生向帕梅拉赠送衣物并非出于尊敬,而是肇因于自己蓄谋已久的征服计划。
如果说服饰是关于身体的话语表达方式,是一个凝结了各种异质力量的综合场域,那么帕梅拉的新衣则明白无误地映照出赠送者的个人欲望,即将她的身体据为己有的险恶企图。
位于礼物链条的另外一方的帕梅拉既然没有多少“财物”,那就应当以她的贞操回馈给对方。
作者: 李小鹿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国外文学
页码: 45-51页
主题词: 《帕梅拉》;英国;书信体小说;塞缨尔·理查逊;平等意识;人文精神;人物性格
摘要:<帕梅拉>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书信体小说,对英国小说及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这本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它是以女主人公帕梅拉的话语--书信--为主体构成的,男主人公成了她笔下的一个角色.帕梅拉的语言表达了强烈的平等思想和反抗精神,是她反抗强权的工具.男主人公B先生曾企图通过控制她的语言来迫使她屈服,而最终反被她语言所打动,因为她的语言也是她塑造自己形象的最好工具.作者理查逊对帕梅拉的刻画具有大胆而独特的现实性.他没有让女主人公表现为一个完人,而是让她通过自己的书信展现了她年龄、性别、身份和性格上的特点.他对书信这种文学体裁的出色运用使得这本小说颇为耐人寻味.。
帕梅拉:女性的道德模范与反抗意识赵青(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在18世纪40年代的道德改良运动中.塞缪尔.理查逊凭着独树一帜的言情小说将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意识而非外部生活在文坛异军突起。
成为英国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创作的第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帕梅拉》(Pam el a,or V i r t ue R ew ar ded,1740),以善有善报的传统道德观为创作思想.为女性塑造出了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位体现男性意志的“道德模范”。
有趣的是.这位旨在教育女性的“道德模范”身上却有着强烈的“革命意识”。
理查逊写《帕梅拉》时明确提出要用他的小说作为教育工具。
去取代当时流行的浪漫故事给年轻人造成的坏影响。
从明显体现在书名中的作者意图可以看出.小说的女主人公帕梅拉是社会道德.尤其是女性美德的化身。
她的灰姑娘历程是以自己的美德赢得了主人的爱慕.使B先生最终打破了阶级界限娶她为妻.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的说教者.理查逊不可避免地倒向父权制.“就父亲的权威和作为一种宗教和道德统一体的家庭组织的极端重要性而言.理查逊本人是坚定地站在传统一边的”【Il。
因此.帕梅拉也被不可避免地塑造成为传统意义上妇女的典范。
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女性洁身自好的道德楷模。
无论是在严父慈母的抚养下.还是在已故女主人的教导下.帕梅拉接受的都是注重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的严格的清教主义教育。
而且在等级森严、贫富悬殊的男性社会。
体现男性意志的女性道德也是社会底层的女性得到社会认可从而实现世俗目标的必备品质,因此。
美德既是她自然习得的行为准则.又是她必须维护的立身之本121。
在片面强调女性道德的阶级社会中.帕梅拉懂得.“贞洁”是她“无价的宝石”。
在具备了美貌、识字、善良、诚实等基本美德后.她还要经受种种诱惑和考验.所以帕梅拉始终以“贞洁”的“淑女”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B先生最终被帕梅拉的贞洁的品德感动了.使他决定不考虑世人的议论和讥笑.正式向帕梅拉求婚。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漂亮的容貌使我成了她的爱慕者,她高尚的心灵才使我成了她的丈夫。
《帕梅拉》中的身体政治《帕梅拉》是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森于1740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信件的形式叙述年轻女佣帕梅拉被她的雇主先生B试图勾引并追求的故事。
小说通过帕梅拉的眼睛,描绘了她对于自身身体权力、社会地位和性别不平等的思考和反抗。
《帕梅拉》中的身体政治成为了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帕梅拉身为一个低下阶层的女佣,她的身体被视为劳动工具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帕梅拉在小说中描述了她对于自身身体的关注和照顾,通过清洁和修饰自己的身体来表达她对于自身价值和自尊的追求。
帕梅拉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外貌十分关注,因为她相信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她才能够提高身份地位,摆脱贫困的命运。
帕梅拉的身体也成为了她作为女性的弱势和被控制的标志。
她的雇主先生B试图通过对帕梅拉的身体进行性侵犯和性骚扰来追求她。
这种身体上的侵犯既是对帕梅拉身体权力的侵犯,也是对她的性别地位的侮辱和剥夺。
帕梅拉并不甘心接受这样的命运,她通过言辞和行动表达了对于这种身体侵犯的不满和抗议。
她尽力保护自己的身体,拒绝被控制和追求,坚持自己的节操和道德。
帕梅拉的身体政治也体现在她对于自己的性欲和感情的追求上。
她在面对先生B的追求和诱惑时,既有内心的恐惧和厌恶,又有对于强者的崇拜和心灵的冲突。
她试图通过坚守贞操和道德标准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尊严。
帕梅拉的身体成为了她对于个人权力和道德原则的表达,她以自己的身体来证明自己的坚韧和忍耐。
《帕梅拉》中的身体政治深刻地揭示了18世纪英国社会中的身体权力、性别压迫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通过对于帕梅拉身体的描述和她面对身体侵犯的抗争,小说探讨了身体是如何被社会和权力关系所塑造和控制的。
帕梅拉通过对于自身身体权力的抗争和辩护,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自由和尊严,表达了对于身体政治的反思和挑战。
这使得《帕梅拉》成为了一部经典的身体政治文学作品,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身体和性别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帕梅拉》中的身体政治《帕梅拉》是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森于18世纪5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小说通过主人公帕梅拉的视角,揭示了18世纪英国贵族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社会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身体政治。
身体政治是指社会和个体对身体的控制、管理和利用的一种政治行为。
在《帕梅拉》中,身体政治体现在多个方面。
身体作为妇女的身份标志,被社会赋予了特定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
帕梅拉是一个身份低微、聪明机智的女仆,她的身体被认为是她唯一的资本。
正是因为她的身体受到了男主人的追求和威胁,她才得以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机智,最终赢得了男主人的尊重和爱情。
身体政治还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在对男性的权力行使上。
男主人可以对女仆随意骚扰和侵犯,而这种行为在社会中并不受到谴责,反而被视为是一种体现男性权力的表现。
帕梅拉在面对男主人的侵犯时,不仅需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也需要忍受心灵上的煎熬。
身体作为权力的象征,被用于对女性的施虐和压迫,同时也是男性通过对女性身体的掌控来维护自己权威的手段。
身体政治还体现在对身体的外表和形象的追求上。
在《帕梅拉》中,女性被要求必须保持美丽和年轻的外表以求得成功和幸福。
身体的各个部位被细致地描写,以强调女性的美丽和吸引力。
这种对于女性身体的注重往往让女性陷入一种对外貌的过分追求,并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价值和才能。
身体再美丽,也不能成为女性唯一的价值和资本。
身体政治在《帕梅拉》中得到了很好地揭示和呈现。
通过对帕梅拉的经历和抗争的描写,作者抨击了18世纪英国贵族社会中的身体政治和性别不平等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和侵犯。
小说也对一种唯美的身体观念进行了批判,强调了女性身体的价值和权利的重要性。
这使得《帕梅拉》成为了一部在当时社会引起了一定争议的重要文学作品。
《帕梅拉》中的身体政治
《帕梅拉》是18世纪英国小说家萨姆维尔·理查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一个女佣帕梅拉被她的雇主兼恋人先生B不断骚扰追求的故事。
小说中,身体被描写为一个被
争夺和控制的政治象征,体现了当时社会中的身体政治问题。
帕梅拉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是一个年轻而美丽的女性,她的身体成为男性主导地位的象征,是辩论、争夺和支配的对象。
先是先生B尝试通过骚扰和追求来占有帕梅拉的身体,
试图压制她的意志和自由。
帕梅拉坚决抵抗了先生B的性骚扰,保持了她的纯洁和自尊。
帕梅拉还受到了其他人的身体政治的影响。
她的家人试图将她嫁给先生B以换取金钱
和社会地位。
她的雇主夫人也试图将她拘禁在城堡中,以限制她的行动和自由。
小说中,身体政治不仅仅是关于性别和性骚扰的问题,也涉及到社会和经济权力关系。
先生B作为财产的拥有者,试图通过支配和控制他的雇佣女佣帕梅拉来维护他的统治地位。
帕梅拉在面临身心困扰时,也试图通过与先生B婚姻的地位来摆脱困境,寻求个人和社会
的自由。
通过帕梅拉这个角色的经历,小说探讨了18世纪社会中的身体政治问题。
在那个时代,婚姻、性别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连,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物和财产。
帕梅拉的反抗和坚持
展示了女性权力和自主的可能性,并预示着未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帕梅拉》中的身体政治体现了当时社会中的性别和社会权力关系。
小说通过帕梅拉
的角色,展示了她对于自己身体的有效控制和反抗,以及对于社会和个人权力斗争的思考。
帕梅拉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故事,也代表着18世纪女性在身体政治中的奋斗和抗争。
《帕梅拉》中的身体政治
《帕梅拉》是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德逊·理查森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信件形式写成,讲述了一个青年女仆帕梅拉与她的雇主先生B之间的故事。
小说中不仅包含了浪漫爱情的情节,还涉及到了身体政治的话题,对18世纪女性身体权力的展示和批判。
小说中展示了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和剥削。
帕梅拉作为女仆与雇主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她不仅受制于先生B的经济支配,还受制于先生B对她身体的控制。
先生B不断对帕梅拉进行性骚扰,企图侵犯她的身体。
从小说起初的少女时期到最后与先生B结婚,帕梅拉的身体一直处于被剥削和侵犯的状态。
小说中展示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保护和反抗。
帕梅拉对先生B的性骚扰抱有强烈的抵抗态度,她通过写信向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倾诉并寻求帮助,试图逃离先生B的控制。
在小说中,帕梅拉的身体是她唯一的武器,她试图通过保护自己的身体来保护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小说中对性别身体政治展开了批判。
小说通过展示先生B的性骚扰和侵犯行为,揭示了18世纪社会中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权力控制。
小说同时也对这种身体政治进行了批判,通过塑造帕梅拉这个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来呼吁女性要勇于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尊严,反抗男性对女性身体的侵犯。
塞缪尔·理查逊论文:塞缪尔·理查逊《帕梅拉》文学述行女性美德【中文摘要】《帕梅拉》(1740)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书信体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的首部力作。
该书以“善有善报”的传统道德观为创作思想,塑造了一个具有忠贞、勤劳和谦逊美德的理想女性帕梅拉。
在小说中,理查逊通过女主人公帕梅拉的书信语言述行女性美德,利用大众阅读后产生的心理共鸣进行道德说教,并最终以帕梅拉具有女性意识的自我塑造及自我提升过程建构中产阶级上升论以及关怀女性的道德论。
自《帕梅拉》出版以来,它就一直受到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对它的研究大多是从书信体小说艺术、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历史和宗教等角度来进行。
而本论文试图运用文学述行理论分析《帕梅拉》的道德述行作用,即将该作品视为言语行为,探讨文本与现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述行作用。
当代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认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首先是一个合乎语言习惯、有语法意义的语句。
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又产生言外行为;如果符合恰切条件的话,还会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或者将新的意义变成现实,形成言后行为。
理查逊在小说中通过帕梅拉发出贞洁承诺、赞扬劳动以及要求自省的言外行为,由于符合18世纪主流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切合妇女婚恋选择这一社会热点,帕梅拉的书信语言不仅被小说中的读者认可,形成赢得他人尊重,获得美好婚姻及贵妇人身份的言后行为,而且还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读者产生模仿等述行效果。
本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分析《帕梅拉》的女性贞洁美德述行。
帕梅拉认为贞洁是女性的首要美德。
因此,在面对诱惑和压迫时,她不断做出贞洁承诺,严格捍卫自己的贞洁。
由于符合当时主流社会对女性的贞洁要求这一恰切条件,贞洁承诺产生言外之力使小说中的B君感化,形成了“结婚”言后行为,此外帕梅拉被现实读者视为贞洁典范并产生了模仿、评论等述行效果。
第二章分析《帕梅拉》的女性勤劳美德述行。
帕梅拉能缝善绣,善于写作。
《帕梅拉》的贞洁美德述行张琳(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邵阳422000)摘要:《帕梅拉》是18世纪英国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帕梅拉贞洁自持、抵制诱惑,最终美德得偿的故事。
帕梅拉坚守贞操和美德的言行符合18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的贞洁规约,反映了作者的清教信仰和政治理想,小说建构的女性贞洁美德典范,对读者和社会产生了言后述行效果。
《帕梅拉》贞洁美德的成功述行是社会、作者、作品和读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帕梅拉》;贞洁美德;规约;以言行事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014(2019)04-0098-03DOI :10.16514/43-1506/c.2019.04.014塞缪尔·理查逊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书信体小说家,他的首部书信体小说《帕梅拉》,又名《美德有报》(Pamela or ,Virtue Rewarded ),讲述了年轻貌美的女仆帕梅拉以语言为武器,抵御男主人的威逼利诱,捍卫贞洁,最终赢得尊重嫁入豪门的故事。
小说一经出版便引起热议与模仿,“成为英国小说史上第一本畅销小说”[1]。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指出,“述行”即“说出一句话就是实施一个行动”[2]7,并将言语行为抽象概括为三种:“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
“说话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施事行为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取效行为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2]99。
文学述行理论由言语行为理论发展而来,它既“关注文学作品建构文本内部世界的行为,也考察文学话语作为一种指向现实世界的实践行为,即文学在创造现实、改变现实或影响现实方面的‘行事’作用”[3]1。
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贞洁话语、社会语境规约和取效行为,探讨小说如何述行贞洁美德。
一、贞洁言语述行:建构女性美德典范米勒认为:“文学作品具有一种‘世俗的魔力’,能够通过语词将一个虚拟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帕梅拉》中的帕梅拉形象解读摘要:《帕梅拉》中的女性主人公帕梅拉的人生经历可解读为三个不同阶段,通过分析其形象由反抗到妥协的变化以及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认为帕梅拉虽然有反抗的一面,但其形象实际上仍然是英国传统的女性形象。
小说作者理查逊通过描述帕梅拉反抗以及顺从的两种形象达到其说教目的,表达了理查逊提倡遵守传统道德观念的主张。
关键词:塞缪尔·理查逊;《帕梅拉》;人物形象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是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与笛福、菲尔丁一同被誉为英国现代小说奠基人。
理查逊的作品多以女仆或中产阶级女性为主人公,以婚姻道德问题为主题,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开创了现代感伤主义文学的先河。
在18世纪,许多作家已经认识到书信形式有利于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理查逊作为第一个单靠书信格式来完成整部小说的作家,其首部作品《帕梅拉》(《Pamela》)用书信“系统地刻画人物性格并揭示深层心态”[1],使其被称为“探求展现作品人物从内心发展、变化方式的现代小说先驱”[2]。
该小说于1740年11月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评论界对小说主人公帕梅拉的评价褒贬不一。
纵观全文,帕梅拉的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帕梅拉的形象呈现出变化。
本文通过分析帕梅拉这一女性人物在不同阶段由反抗到妥协的变化,探讨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认为帕梅拉虽然有反抗的一面,但其形象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女性形象。
1反抗的女性形象《帕梅拉》①书中所有《帕梅拉》的引文,均引自塞缪尔·理查逊《帕梅拉》,吴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随文只注出页码,不再一一说明。
①记载了帕梅拉婚前和婚后的生活经历。
婚前的帕梅拉自尊、自立、自强,为保住贞洁,她与主人B先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年仅15岁的帕梅拉在致父母亲的信件和私人日记中讲述自己如何抵制其主人B先生的引诱和威逼,捍卫自己的贞洁,最后得到回报。
服从抑或反抗——基于女性主义解读《帕梅拉》钟洁【摘要】《帕梅拉》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出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之手,最早出版于1740年,被称之为英语最早的小说之一.作为一部言情小说,却没有因情爱降低小说的品位,相反从对女性主义视角上看,它歌颂了女性美德,引起了众多评论家的评论驻足.文章通过意识的差异和融合所引起的矛盾对话反映出帕梅拉的女性美德自省,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道德说教的共鸣.可以说,在女性意识的影响下,女主人完成了自我塑造,提升了自我,凸显了自身所具备的美德.【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5页(P26-30)【关键词】《帕梅拉》;女性主义;塞缪尔·理查逊;英国文学;文学研究【作者】钟洁【作者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561塞缪尔·理查逊是英国18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影响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学界。
作品主题多为道德教诲及劝人为善,并且作者本人极为擅长刻画人物的情感及心理。
《帕梅拉》被称为第一部现代书信体小说。
此前,多数学者和评论家对查理逊的研究多是聚焦在小说道德教化、写作技巧、感伤主义,等等。
本文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对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观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帕梅拉》这部言情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观。
在过去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男性在社会中占支配的地位,女子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并且在当时的社会中父权制思想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且男性精神控制着社会的发展。
男性在当时的社会代表着力量、权威和尊严,女性在男性的社会中只是作为一个客体而存在。
美国当代著名的批评家芭芭拉·约翰逊说过:“从圣奥古斯丁到弗洛依德,自我的概念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化都是以男性为模特的。
”[1]自古以来,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女性不外乎以两个形象存在:一是天使,二是魔鬼,这两类形象是男权社会中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