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这种文学体裁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2
文学体裁的划分方式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
常见的文学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剧小说、寓言、通讯等。
1.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2.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3. 散文: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4. 剧本: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文学体裁,除此之外还有杂文、翻译及长篇小说等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1)按篇幅分:(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截取一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小说、小说、科幻小说、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体裁,它以塑造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情节和具体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思想。
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小说世界。
(艺术手法+主题+语言)小说备考要点及题型(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结合人物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二)故事情节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小说主题服务的。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常见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
小说文体常识小说文体知识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
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3.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等几种;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
从三要素入手阅读分析小说(1)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如分析《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形象:小弗郎士原来是贪玩幼稚的小学生,因为怕老师责备他没有背分词的用法.就想逃学。
然而,他想不到这竟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最后一课。
使他深受教育,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使他忽然长大了,懂事了。
只有了解了《最后一课》所写的故事的背景:普法战争中法国国土的沦丧,爱尔萨斯和洛林沦为德国的殖民地,这里的法国人民失去了自由,才能把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得准确、深刻,才能体会出小弗郎士感情变化的原因。
再如分析《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要想弄清他为何耀武扬威地欺压百姓,就必须把他放在19世纪末叶,沙皇亚力山大三世疯狂实行恐怖统治,大力加强警察权力的社会背景之中,这样对人物形象才会有本质的认识,对主题思想才会有深刻领会。
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是写了一件反常的事。
文学体裁分为哪四大类
诗歌:传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
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
中国是世界上诗歌最发达的国度之一。
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以来,汉代的乐府,唐宋格律诗,和唐末兴起的词,元曲以及五四以来的新诗,历代的民间歌谣,构成了中国诗歌无以伦比的巨大传统。
相比之下西方的叙事诗发达较晚,而结合戏剧,成就很大,例如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剧本等。
散文:是一种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形式,与韵文相对。
中国的散文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而来,代有散文名家名作。
其中历史散文和赋体以及奏议文告等应用文体,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自古是世界上散文最发达的国度。
戏剧:是另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戏剧可以用于舞台的表演,也可以阅读。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小说”一词最早记载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
高中文学体裁常识
高中文学体裁常识分为诗歌体裁、戏剧体裁、散文体裁、小说体裁和话剧体裁五类。
1、诗歌体裁:诗歌是以音韵、形象、意象等语言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具有抒情性、富有感染力的特点。
2、戏剧体裁:戏剧是以人物语言、动作、情节等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具有生动性、可视性的特点。
3、散文体裁:散文是以精炼的语言、抒发的情感等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具有通俗性、可读性的特点。
4、小说体裁:小说是以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等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具有虚拟性、可推演性的特点。
5、话剧体裁:话剧是以对话、唱腔、舞蹈等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具有视听性、表演性的特点。
小说的叙事性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其定义表明叙事性是小说艺术的历时性文体特征,也是小说艺术审美活动的特殊媒介。
小说的叙事性特点,即叙事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决定了小说艺术的审美活动必须凭借“叙事”去“还原”生活本来面貌、塑造人物、体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
小说的叙事性是小说的主要性质,小说的叙事性使其成为正宗的叙事文学或说是叙事文学的主体。
戏剧有无小说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戏剧有无叙事性的问题。
戏剧客观上有许多叙事性。
小说的叙事性与戏剧的叙事性在时间、空间、叙述、效果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点。
二者的契合,就产生了戏剧的小说性。
中国戏剧的小说性,是在它长期发展过程中溶化、综合叙事艺术而生成的。
如将一些经典戏剧改编成小说是一定不乏读者的。
戏剧的小说性这种现象.不是戏剧对本体的背叛与变质,而是对周边艺术的浸润与互动。
文学理论:指对文学作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即关于对文学原理、文学范畴与判断标准进行研究的一门人文学科,它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依据,但又高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具体而言,它的研究对象为完整的文学活动,包括作品、艺术家、作者和欣赏者四个基本要素。
其基础内容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观念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
小说类型有哪些是什么文学体裁小说类型有:按篇幅分类: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按题材分类: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奇幻小说、玄幻小说、探险小说、恐怖小说、冶艳小说、讽刺小说、神怪小说、电影小说、架空历史小说、网游小说、轻小说、军事小说、耽美小说。
小说类型有哪些1、按篇幅分类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2、按题材分类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奇幻小说、玄幻小说、探险小说、恐怖小说、冶艳小说、讽刺小说、神怪小说、电影小说、架空历史小说、网游小说、轻小说、军事小说、耽美小说3、按载体分类手机小说、网络小说4、按写作手法分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书信体小说日记体小说意识流小说5、按流派分类古典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形式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6、按年代分类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后现代小说小说是什么文学体裁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它的基本特征是: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
如堂吉诃德、于连都是我们熟悉的小说人物;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
文学体裁简介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
常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剧小说、寓言等。
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
这犹如人们做衣服,必定要量体裁衣,选择一定的样式。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
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据和它本身的发展规律。
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常识1(一)小说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
长篇小说描写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借以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短篇小说描写人物较少,故事情节比较单纯,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个场面或一件事情,以突出刻画一两个人物的性格;中篇小说介乎以上两者之间,描写若干人物和不太复杂的故事情节,比短篇有深度和广度,而生活容量又不及长篇。
还有一种微型小说(或称“小小说”),一般只有一千字左右,可看作是短篇小说的一支。
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
按照体例格式,则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
2.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完整,从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要求有完整的情节。
其次要紧凑,即做到简练而不冗繁、集中而不分散,主线鲜明,可有适当的跳跃却并不中断。
第三要新颖,即不落俗套,这样可以避免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乏味感。
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应生动曲折;同时,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它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应该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
小说塑造人物大抵有两类:一类是以生活中的某一个人作为原型,在此基础上加工,但创作时并不受真人真事限制;另一类是用生活中大量同类人的特征揉合而成。
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物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怎么分清文学作品的体裁一直是孩子们所困扰的问题,弄清楚了文学作品的文学体裁,孩子们们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上次给大家分享了散文之后,为大家继续分享“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文学体裁之小说”,供大家学习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说。
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经典小说阅读:《狼》第一则蒲松龄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即竟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注释:货:出售、卖。
欻(xū):忽然。
瞰(kàn):窥视。
既:已经诸:相当于“之于”蚤(zǎo):通“早”,早晨。
逡(qūn)徘徊的样子仰:抬昂:贵重直:通“值”,价值。
缘:沿着罹(lí):遭遇(祸患)。
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十七年当中的三种文学体裁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中,有许多种不同的文学体裁。
以下是我为您介绍三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1. 诗歌:诗歌是一种以语言、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形式。
中国古代的诗歌发展非常丰富,有楚辞、唐诗、宋词等著名的诗体。
2.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发的方式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
散文可以是自然、人文、游记、随笔等多种形式,代表作品有《红楼梦》中的批评杂记、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3. 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叙事为主,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思想、描绘社会风俗的文学形式。
中国古代的小说有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近现代的代表作品有《围城》、《活着》等。
这只是其中的三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中国文学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违反规定的回答,请多多包涵。
文学常识:小说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二、小说的三要素⑴(生动的)人物形象⑵(完整的)故事情节⑶(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一)人物形象:1、人物形象分为:⑴主要人物⑵次要人物⑶线索人物⑴主要人物——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⑵次要人物——侧面衬托主要人物,帮助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
3线索人物——在小说塑造的人物的过程中,起线索作用的人物。
2、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人物描写: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其他人物,来帮助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描写方法。
(三)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⑴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⑵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3、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⑴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⑵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⑶揭示人物心境(心情),表现人物性格;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⑸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中国文学体裁
中国文学具有丰富多样的体裁,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国文学体裁:
1. 诗歌:中国古代的诗歌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唐代的《全唐诗》等。
现代的诗歌体裁也有很多变化,包括自由诗、律诗等。
2. 散文:散文是以散乱的方式写作,不受格律的束缚。
中国古代的散文有骈文和赋文等形式,代表作品有《庄子》、《韩非子》等。
现代的散文包括杂文、随笔等。
3. 小说:中国古代的小说非常丰富,有志怪小说、传奇小说、笔记小说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红楼梦》,其他代表作品还包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现代的小说体裁更加多样,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
4. 戏曲:中国传统戏曲有京剧、昆曲、豫剧、粤剧等多种类型,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曲艺形式而闻名。
代表作品有《红灯记》、《西施》等。
5. 故事:中国的传统故事非常丰富,包括神话、寓言、传说等。
代表作品有《山海经》、《聊斋志异》等。
6. 传记:传记是以描述人物生平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记录了历史上的名人、英雄、政治家等的事迹。
中国古代的传记有《史记》、《资治通鉴》等,现代的传记也有很多出色的作品。
这些只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部分体裁,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议论文、科技文学、报告文学等。
每个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多样性。
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通常通过叙述故事、描绘人物、展现社会背景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
小说通常具有虚构性,但也可以基于真实事件或历史背景进行创作。
小说的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
长篇小说通常具有更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而短篇小说则更注重简洁、精炼的表达。
小说在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经典的小说作品被广泛阅读和研究,成为了文学经典。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说的形式和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编辑摘要小说 - 定义小说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为主线,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其中爱情小说的价值本质是反映两性之间恋爱、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演变过程。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思想。
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小说世界。
[1]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它以塑造艺术形象为中心任务,凭借叙述和描写为主要的表现方式,在讲述局部连续或完整的故事情节并描绘具体、生动、可感的生活环境中,多方位、多层次、深刻而具象化地再现出社会生活的样态与图景。
[2]小说(Novel) :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价值性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
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容量性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的刻画是中心。
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阅读小说,宜从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主要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要抓住作品中的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如《故乡》中写闰土的肖、像变化:“我”与闰土第一次见面时,他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当“我”20年后回到故乡又见到闰土时,他“先前的紫红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闰土外貌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生活日益穷困的现状。
通过分析闰土的外貌变化,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性格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人物的语言,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
如《孔乙已》一文写孔乙已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说的话:“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多乎哉?不多也。
”这种只有孔乙已才有的个性化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迂腐而善良的性格特征。
再如《变色龙》中“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街上乱跑的人看看”,“这小狗还不坏……怪伶俐的………一口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等等。
闻其言,见其人,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走狗形象便暴露无遗了。
心里描写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质及理想的重要手段。
如《最后一课》小弗郎士在听说了这最后一课时的内心独白:“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以及下文韩麦尔先生让他背书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小弗郎十对自己以前幼稚、贪玩、不爱学习的懊悔和自责,展示了他对国语“失去了才觉得珍惜”的心灵境界,
以及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使得他这个人物形象逐渐地丰满起来。
(二)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作品前边还有序幕,后边有尾声。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有着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结尾,总之,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把握这一点,然后通过对作品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各种表现,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
.抓住小说情节,小说的层次结构就清清晰晰,作家构思布局的巧处也容易把握。
(三)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要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而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心里描写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质及理想的重要手段。
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很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如《最后一课》中写人们看布告牌,写普鲁士兵的操练,目的在于交代背景,便于读者理解小说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
又如《变色龙》开头的环境描写,着墨不多就刻画出沙皇俄国警察统治下恐怖、死寂的气氛,突出了主题思想。
《在烈日和暴雨下》对烈日、暴雨、风尘的描写,同样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