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七-八年级三角形的奥数题及其答案

(完整)七-八年级三角形的奥数题及其答案

(完整)七-八年级三角形的奥数题及其答案
(完整)七-八年级三角形的奥数题及其答案

《三角形综合》

例题1:AD,EF,BC相交于O点,且AO=OD,BO=OC,EO=OF.求证:△AEB≌△DFC

例题2:P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任一点,PF⊥DC,PE⊥BC.求证:AP⊥EF.

例题3:△ABC的高AD与BE相交于H,且BH=AC.求证:∠BCH=∠ABC.

例题4:在正方形ABCD中,P,Q分别为BC,CD边上的点,∠PAQ=45°.

求证:PQ=PB+DQ.

例题5:过△ABC的顶点A分别作两底角∠B和∠C的角平分线的垂线,AD⊥BD于D,AE⊥CE 于E.求证:ED∥BC.

2,PC=4,求ΔABC的边例题6: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部的一点,PA=2,PB=3

长.

例题7:如图( l ) ,凸四边形 ABCD ,如果点P满足∠APD =∠APB =α。且∠B P C =∠CPD =β,则称点P为四边形 ABCD的一个半等角点.

( l )在图( 3 )正方形 ABCD 内画一个半等角点P,且满足α≠β。

( 2 )在图( 4 )四边形 ABCD 中画出一个半等角点P,保留画图痕迹(不需写出画法) . ( 3 )若四边形 ABCD 有两个半等角点P1、P2(如图( 2 ) ) ,证明线段P1 P2上任一点也是它的半等角点。

例题8:已知:点O到△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OB=OC。(1)如图1,若点O在BC上,求证:AB=AC;

(2)如图2,若点O在△ABC的内部,求证:AB=AC;

(3)若点O在△ABC的外部,AB=AC成立吗?请画图表示。

练习试题:

1.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

过点O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过点O 作OD AC ⊥于D .下列四个结论: 190

2

BOC A ∠=∠①°+; ②以E 为圆心、BE 为半径的圆与以F 为圆心、CF 为半径的圆外切;

③设OD m AE AF n =+=,,则AEF S mn =△;

④EF 不能成为ABC △的中位线.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2.如图1,AB 、CD 是两条线段,M 是AB 的中点,DMC S ?、DAC S ?和DBC S ?分别表示△DNC 、△DAC 、△DBC 的面积。当AB ∥CD 时,有DMC S ?=2

DBC DAC S S ??+ (1) (1)如图2,若图1中AB 与CD 不平行时,(1)式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2)如图3,若图1中AB 与CD 相交于点O 时,DMC S ?、DAC S ?和DBC S ?有何种相等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图1M B

D A 图2M

B D C

A

O

图3

M

B

D

C

A

3.如图,设△ABC和△CDE都是正三角形,且∠EBD=62o,则∠AEB的度数是【】(A)124o(B)

122o(C)120o(D)118o

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C是顶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M是AB延长线上一点,N是CA延长线上一点,且∠MDN=60°.试探究MB、MN、C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5.如图,在△ABC中,∠ABC=600,点P是△ABC内的一点,使得∠APB=∠BPC=∠CPA,且PA=8,PC=6,则PB=_____________

A B C

P

6.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D =AE ,?=∠60BAD ,则=∠EDC __________

7.(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8.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 .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2)证明:DC BE

9.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由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推出△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

①∠BAD=∠ACD ②∠BAD=∠CAD,③AB+BD=AC+CD ④AB-BD=AC-CD

参考答案

例题1、证明:△OAE≌△ODF,因为:二边及夹角(对等角)相等,得:AE=DF。同理证得:△OBE≌△OCF,△OAB≌△OCD,得:EB=CF,AB=CD。

因为:AE=DF,EB=CF,AB=CD三边相等。

所以:△AEB≌△DFC

例2 F于点G 延长EP交AB于M,延长FP交AD于N

∵P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任一点

∴PM=PF,PN=PE

又AMPN为矩形.

∴AN=PM=PF

∵∠EPF=∠BAC=90°

∴△PEF≌△ANP

∴∠NAP = ∠PFE

又∠NPA=∠FPG(对顶角)

∠NAP +∠NPA=90°

∴∠PFE+∠FPG=90°

∴∠PGF=180°-(∠PFE+∠FPG)=90°

∴AP⊥EF

例3 ∵BH=AC,∠BDH=∠ADC=90°,∠HBD=∠CAD(这个知道的吧)∴△BDH≡△ADC

∴HD=CD,BD=AD

∴△HDC与△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H=∠ABD=45°

例4:在CB的延长线上取点G,使BG=DQ,连接AG

∵正方形ABCD

∴AB=AD,∠BAD=∠ABG=∠D=90

∵BG=DQ

∴△ABG≌△ADQ (SAS)

∴AQ=AG,∠BAG=∠DAQ

∵∠PAQ=45

∴∠BAP+∠DAQ=∠BAD-∠PAQ=45

∴∠PAG=∠BAP+∠BAG=∠BAP+∠DAQ=45

∴∠PAG=∠PAQ

∵AP=AP

∴△APQ≌△APG (SAS)

∴PQ=PG

∵PG=PB+BG=PB+DQ

∴PB+DQ=PQ

例6

(1)根据题意可知,所画的点P在AC上且不是AC的中点和AC的端点.因为在图形内部,所以不能是AC的端点,又由于α≠β,所以不是AC的中点.

(2)画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延长DB’交AC于点P,点P为所求.(因为对称的两个图形完全重合)

(3)先连P1A、P1D、P1B、P1C和P2D、P2B,根据题意∠AP1D=∠AP1B,∠DP1C=∠BP1C∴∠AP1B+∠BP1C=180度.∴P1在AC上,同理,P2也在AC上,再利用ASA证明△DP1P2≌△BP1P2而,那么△P1DP2和△P1BP2关于P1P2对称,P是对称轴上的点,所以∠DPA=∠BPA,∠DPC=∠BPC.即点P是四边形的半等角点.解答:解:(1)所画的点P在AC上且不是AC的中点和AC的端点,即给(4分).

(2)画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延长DB’交AC于点P,点P为所求(不写文字说明不扣分)给(3分).

(说明:画出的点P大约是四边形ABCD的半等角点,而无对称的画图痕迹,给1分)

(3)连P1A、P1D、P1B、P1C和P2D、P2B,根据题意,

∠AP1D=∠AP1B,∠DP1C=∠BP1C,

∴∠AP1B+∠BP1C=180度.

∴P1在AC上,

同理,P2也在AC上.(9分)

在△DP1P2和△BP1P2中,

∠DP2P1=∠BP2P1,∠DP1P2=∠BP1P2,P1P2公共,

∴△DP1P2≌△BP1P2.(11分)

所以DP1=BP1,DP2=BP1,DP2=BP2,于是B、D关于AC对称.

设P是P1P2上任一点,连接PD、PB,由对称性,得∠DPA=∠BPA,∠DPC=∠BPC,所以点P是四边形的半等角点.

例8

证明:(1)过点O分别作OE⊥AB,OF⊥AC,E、F分别是垂足,

由题意知,OE=OF,OB=OC,

∴Rt△OEB≌Rt△OFC

∴∠B=∠C,从而AB=AC。

(2)过点O分别作OE⊥AB,OF⊥AC,EF分别是垂足,

由题意知,OE=OF。

在Rt△OEB和Rt△OFC中,

∵OE=OF,OB=OC,

∴Rt△OEB≌Rt△OFE。

∴∠OBE=∠OCF,B=OC知∠OBC=∠OCB,∴∠ABC=∠ACD,∴AB=AC。

(3)解:不一定成立。

注:当∠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重合时,有AB=AC;否则,AB≠AC,如示例图

练习1

3解:

∵等边△ABC、等边△CDE

∴AC=BC,CE=CD,∠BAC=∠ABC=∠ACB=∠ECD=60 ∵∠ACE=∠ACB-∠BCE,∠BCD=∠ECD-∠BCE

∴∠BCD=∠ACE

∴△ACE≌△BCD (SAS)

∴∠CBD=∠CAE

∵∠EBD=62

∴∠CBD=∠EBD-∠CBD=62-∠CBE

∴∠CAE=62-∠CBE

∴∠BAE=∠BAC-∠CAE=60-62+∠CBE=-2+∠CBE

∴∠ABE+∠BAE=60-∠CBE-2+∠CBE=58

∴∠AEB=180-(∠ABE+∠BAE)=122

4

CN+BM =MN

证明:延长AC至M1,使CM1=BM,连结DM1

由已知条件知:∠ABC=∠ACB=60°,

∠DBC=∠DCB=30°

∴∠ABD=∠ACD=90°

∵BD=CD ∴Rt△BDM≌Rt△CDM1

∴∠MDB=∠M1DC,而DM=DM1

∴∠MDM1=(120°-∠MDB)+∠M1DC=120°

又∵∠MDN=60∴∠M1DN=∠MDN=60°

∴△MDN≌△M1DN ∴MN=NM1=NC+CM1=CN+BM 即CN+BM =MN

5

(1)证明:

∵∠APB=∠BPC=∠CPA,三角之和是360o

∴∠APB=∠BPC=120o

∴∠PAB+∠PBA=180o-120o=60o

∠ABC=∠PBC+∠PBA=60o

∴∠PAB=∠PBC

∴⊿PAB∽⊿PBC【∠APB=∠BPC,∠PAB=∠PBC】(2)解:

∵⊿PAB∽⊿PBC

∴PA/PB =PB/PC

推出PB2=PA·PC=6×8=48

PB=√48=4√3

6

设∠EDC=x, ∠B=∠C=y

∠AED=∠EDC+∠C=x+y

又因为AD=AE, 所以∠ADE=∠AED=x+y

则∠ADC=∠ADE+∠EDC=2x+y

又因为∠ADC=∠B+∠BAD

所以2x+y=y+30

解得x=15

所以∠EDC的度数是15度

7

1)如图3,

∵△OCD和△ABO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O是线段AD的中点,∴OD=OC=OB=OA,∠1=∠2=60°,

∴∠4=∠5.

又∵∠4+∠5=∠2=60°,

∴∠4=30°.

同理∠6=30°.

∵∠AEB=∠4+∠6,

∴∠AEB=60°.

(2)如图4,

∵△OCD和△ABO都是等边三角形,

∴OD=OC,OB=OA,∠1=∠2=60°.

又∵OD=OA,

∴OD=OB,OA=OC,

∴∠4=∠5,∠6=∠7.

∵∠DOB=∠1+∠3,

∠AOC=∠2+∠3,

∴∠DOB=∠AOC.

∵∠4+∠5+∠DOB=180°,∠6+∠7+∠AOC=180°,

∴2∠5=2∠6,

∴∠5=∠6.

又∵∠AEB=∠8-∠5,∠8=∠2+∠6,

∴∠AEB=∠2+∠5-∠5=∠2,

∴∠AEB=60°.

8

①可以找出△BAE≌△CAD,条件是AB=AC,DA=EA,∠BAE=∠DAC=90°+∠CAE.

②由①可得出∠DCA=∠ABC=45°,则∠BCD=90°,所以DC⊥BE.解答:解:①∵△ABC,△D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AD=AE,∠BAC=∠DAE=90°.

∠BAE=∠DAC=90°+∠CAE,

在△BAE和△DAC中

∴△BAE≌△CAD(SAS).

②由①得△BAE≌△CAD.

∴∠DCA=∠B=45°.

∵∠BCA=45°,

∴∠BCD=∠BCA+∠DCA=90°,

∴DC⊥BE.

9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 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2、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3、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4、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3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 5、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要放在一个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6、李丽和王敏同时做纸鹤,李丽每小时做12只,王敏每小时做14只,做了3小时,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纸鹤 7、同学们参加爬山比赛,女同学分成了4组,每组有15人。参赛的男同学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爬山比赛 8、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 9、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 10、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11、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12、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3、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14、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15、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 16、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 17、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 18、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 19、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 20、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21、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 22、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1)下午卖了多少斤(2)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3)还剩多少斤 23、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95895

四年级上学期奥数培训综合测试(A级) 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填空题Ⅰ(每题10分,共60分) 1、计算:⑴454十999×999十545 ⑵999十998十997十996十1000十1004十1003十1002十1001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 ()条线段()个长方形 3、要使上下两排的小猫一样多,应该怎样移? 4、按下面图形的排列情况,算出第24个图形是什么? (1)○○△□○○△□○○△□……第24个图形是() (2)☆◇◇△△☆◇◇△△☆◇◇△△……第24个图形是() 5、用火柴棍拼成的数字和符号如下图所示,那么用火柴棍拼成一个减法等式最少要用_____________根 火柴 6、有学生若干人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组12人,就多11人,如果每组14人,就少9人。问分成______组,共有______人。 二、填空题Ⅱ(每题10分,共90分)

1、村姑卖鸡蛋,第一次卖出一篮的一半又二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一半又二个;第三次卖出再剩下的一半又二个,这时篮里只剩下二个蛋,问这篮鸡蛋有多少个? 2、一个文具店中橡皮的售价为每块5角,圆珠笔的售价为每支1元,签字笔的售价为每支2元5角。小明要在该店花5元5角购买其中两种文具,他有___________种不同的选择。 3、一个书架上有数学、语文、英语、历史4种书共27本,且每种书的数量互不相同。其中数学书和英语书共有12本,语文书和英语书共有13本。有一种书恰好有7本,是_____________书。 4、下面两个算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A +B +C +D +E +F +G=_____________。 5、 芳芳和明明两人集邮,芳芳给明明4张邮票后, 芳芳还比明明多2张.芳芳原来比明明多几张邮 票? 6、 做一道加法题时,小虎把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3看作5,结果和是86,问正确答案应是多少? D C B A G F E 9 3 8 7 + A B C D E F G 2 0 0 7 +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真题 一、按规律填数。 1)64,48,40,36,34,( ) 2)8,15,10,13,12,11,( ) 3)1、4、5、8、9、( )、13、( )、( ) 4)2、4、5、10、11、( )、( ) 5)5,9,13,17,21,( ),( ) 二、等差数列 1.在等差数列3,12,21,30,39,48,…中912是第几个数? 2.求1至100内所有不能被5或9整除的整数和 3.把210拆成7个自然数的和,使这7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5,那么,第1个数与第6个数分别是多少? 4.把从1开始的所有奇数进行分组,其中每组的第一个数都等于此组中所有数的个数,如(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79),(81、……),求第5组中所有数的和 5.将自然数如下排列, 1 2 6 7 15 16 …

3 5 8 1 4 17 … 4 9 13 18 … 10 12 … 11 … … 在这样的排列下,数字排在第2行第1列,13排在第3行第3列,问:1993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三、平均数问题 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 .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_______ . 3.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 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4.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 23, 26, 30, 33 A、B、C、D 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及其他奥数题

(一)、填空 1.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 ),它是( )图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的( )相等,每个角都是( )度,它是( )图形,有( )条对称轴。 2.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已知它的底角为75°,那么顶角是( )度。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顶角是( )度,它又叫( )三角形。 4.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度。 5.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5°,另一个内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内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叫( )三角形。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6.∠1=75°,∠2=20°,∠3=85°,能组成三角形。( ) 7.∠1=65°,∠2=76°,∠3=40°,不能组成三角形。( ) 8.三条边分别为15厘米、7厘米、8厘米。能组成三角形。( ) 9.三条边分别为2.5厘米、4.5厘米、8厘米。不能组成三角形。( ) 10.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6厘米、5厘米、6厘米,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11.等腰三角形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 1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13.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 )

(三)、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5°,顶角是多少度? (四)、画出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求顶角和底角的度数。 3.计算9999×2222+3333×3334(用简便计算) 4、父亲45岁,儿子23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 5.求1至100内所有不能被5或9整除的整数和。

6.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 23, 26, 30, 33 A、B、C、D 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7.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四年级奥数30题题目及答案

小学四年奥数大全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速算与巧算 1、9+99+999+9999+99999= 2、199999+19999+1999+199+19= 3、(1+3+5+...+1989)-(2+4+6+ (1988) 4、389+387+383+385+384+386+388 5、(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1、对任意一个自然数进行变换: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则加上99;如果这个数是偶数,则除以2。现在对300连续作这种变换,能否经过若干次变换出现100?为什么? 2、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那么每支钢笔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1、黑板上有5和7两个数。现在规定操作:将黑板上的任意两个数相加的和写在黑板上。问:经过若干次操作后,黑板上能否出现23?为什么? 2、河堤上有一排树共100棵,从左往右数第78棵起往右都是一班种的,从右往左数第67棵起往左都是三班种的,其余都是二班种的,那么二班种了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桃树、核桃树共526棵,梨树比桃树的2倍多24棵,核桃树比桃树少18棵.求梨树、桃树及核桃树各有多少棵?

1、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乘法竖式成立。 2、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除法竖式成立。

1、天天带了一些苹果和梨到敬老院慰问。每次从篮里取出2个梨和4个苹果送给老人,最后当梨正好分完时,还剩下27个苹果。这时他才想起原来苹果是梨的3倍多3个。原有苹果、梨各多少个? 2、40名同学在做3道数学题时,有25人做对第一题,有28人做对第二题,有31人做对第三题。那么至少有多少人做对了三道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可直接打印)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甲、乙两人相距10千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乙几小时能追上甲? 2、书架上放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英语书。 (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学校进行篮球比赛,上场时10名队员互相握了一次手,一共握了多少次手? 4、小林为家里做饭,他择菜要5分钟,淘米要2分钟,煮饭要15分钟,切菜花4分钟。如果只有单火头煤气灶,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5、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同样的卡车3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 6、张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五天加工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 7、修一条长1944米的水渠,54人12天修好。若增加18人,天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可以修水渠多少米?

1、[解答]10/(6-5)=10(小时) 答:乙10小时能追上甲 2[解答](1)3+5+6=14(种)答。。。 (2)3*5*6=90(种) (3)3*5+3*6+5*6=63(种) 3【解答】9+8+7+6+5+4+3+2+1=45 4【解答】小林先淘米2分钟,接着煮饭15分钟,在煮饭的同时,可以择菜8分钟,洗菜5分钟,接着用2分钟切完菜花,取下饭后再用2分钟切菜花,最后炒菜用时6分钟。一共2+15+2+6=25(分钟) 5【解答】一份量:192/24=8(吨), 总数量:8*36=288(吨), 综合算式:192/24*36=288(吨) 6【解答】552-345=207(个) 345/5=69(个/天) 207/69=3(天)答:------ 7【解答】1944/54/12=3米/(人*天) 54+18=72(人) 12/2=6(天) 3*72*6=1296(米)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四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四 1、某工厂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厂方找了A,B,C,D四人。A说:是B做的。B说:是D做的。C说:不是我做的。D说:B说的不对。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问:这件好事是______做的。 2、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9,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637。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3、甲车在东村、乙车在西村,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村相向而行,第一次在距东村10km的地方相遇,相遇后两车又各自向对方出发点驶去,甲到西村后又立即返回,乙到东村后也立即返回,两车又在距西村6km的地方第二次相遇,求东西村相距多少千米?

4、黑板上写着一个形如8888 88的数,每次擦掉一个末位数,把前面的数乘2,然后再加上刚才擦掉的数,对所得的新数继续操作,最后得到的数是多少? 5、用大豆榨油,第一次用去大豆1264千克,第二次用去大豆1432千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出油21千克,两次共出油多少千克? 1、好事应该是C做的。 ①假设A说的是实话,则C说的也属实话,不符合题意,所以A说的是假话; ②假设B说的是实话,那么好事应该是D做的,C说的应该是实话,显然这与只有一个人讲了实话相矛盾,所以B说的是假话; ③假设C说的是实话,即好事不是C做的,也因①、②已分别

说明B和D未做,则只剩下A做,那么D说的也是真话,这与题设相矛盾,所以C说的也是假话; ④假设D说的是实话,那好事应该不是D做的,是C做的。符合题设条件。 所以,好事应该是C做的。 2、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结果是684。 3、解:第一次相遇时,甲、乙两车合行一个全程,甲车行10千米。第二次相遇时,又合行了两个全程,共三个全程(如图)。甲车在一个全程中行了10千米,三个全程就行了三个10千米,即30千米。甲车行了一个全程又6千米(如图),他行了30千米,去掉6千米,就是一个全程,即24千米。 4、黑板上写着一个形如8888 88的数,每次擦掉一个末位数,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鸡兔同笼)

四年级奥数 1. 鸡兔同笼,共有头100个,足316只,那么鸡有_______只,兔有______只. 2.小明花了4元钱买贺年卡和明信片,共14张,贺年卡每张3角5分,明信片每张2角5分.他买了_______张贺年卡,_______张明信片. 3.东湖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做错一题倒扣3分.刘刚得了60分,则他做对了________题. 4.鸡兔共有脚100只,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有脚92只,则鸡______只.兔有_______只. 5.100个馒头100个和尚吃,大和尚每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一个,则大和尚有_______个,小和尚有_______个. 6.30枚硬币,由2分和5分组成,共值9角9分,2分硬币有_______个,5分有________个. 7.有钢笔和铅笔共27盒,共计300支.钢笔每盒10支,铅笔每盒12支,则钢笔有_______盒,铅笔有_______盒. 8.鸡兔同笼,共有足248只,兔比鸡少52只,那么兔有______只,鸡有______只. 9.工人运青瓷花瓶250个,规定完整运一个到目的地给运费20元,损坏一个倒赔100元,运完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则损坏了______只. 10.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币20张,共计12元,则1元有_______张,5角有______张,2角有_______张. 二、分析与解答题: 1.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2)班50名同学栽树,张老师一人栽5棵,男生一人栽3棵,女生一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2.大油瓶一瓶装4千克,小油瓶2瓶装1千克.现有100千克油装了共60个瓶子.问大、小油瓶各多少个? 3.小毛参加数学竞赛,共做20道题,得64分,已知做对一道得5分,不做得0分,错一题扣1分,又知道他做错的题和没做的一样多.问小毛做对几道题 ? 4.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2对翅膀;蝉6条腿,1对翅膀),三种动物各几只?

四年级奥数题:图形的计数(B)

九图形的计数(B) 一、填空题 1. 下图中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总个数是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有正方形个,三角形__________ 个,平行四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梯形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个三角形.再数一数,它一共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5. _____________ 图形中有三角形. 6. _______________如下图,一个三角形分成36个小三角形.把每个小三角形涂上红色或蓝色两个有公共边的小三角形要涂上不同的颜色,已知涂成红色的三角形比涂成蓝色的三角形多,那么多个. ____ 年级______ 班姓名得分 \/ Z Z Z\ Z P\ / \

7. 右图是由小立方体码放起来的,其中有一些小方体看不见?图中共有个小立方体? 8. 9. 有九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其中标有数码“ 1”的有1张;标有数码“2” 的有2张;标有数码“ 3”的有3张,标有数码“ 4”的也有3张。把这九张圆形 纸片如下图所示放置在一起,但标有相同数码的纸片不许靠在一起,问:如果M位上放置标有数码“ 3”的纸片,一共有 _______ 种不同的放置方法. 10. 如下图,在2× 2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 3个方格,在3× 3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5个方格.那么10× 10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 _____ 个方格. 下图中共有_____ 个正方形.

四年级奥数三角形

三角形 知识小屋: 1、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角和三条边。从三角形的一条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画三角形 步骤:○1先画一条线段,即一条边;再让量角器的中心和线段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所需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内外刻度要分清),画出一个已知角。及另一条边 ③根据要求确定其它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 3、按角分,三角形可分为( )、( )、( )三类。 按边分,三角形可分为( )、( )、( )三类。 4、锐角三角形有()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 直角三角形有()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 钝角三角形有()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 5、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任何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 6、任何三角形的两边之和都()第三边。(用﹥、﹤、﹦填空) 7、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但是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例1 已知∠1、∠2、∠3是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2=90°∠1=60°,求∠3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2是∠3的几倍? 例2 已知∠1、∠2、∠3是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2+∠1=∠3,求∠3是多少度?如果∠3是∠1的2倍,则∠1,∠2分别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例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8°,它的另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例4 如右图,已知∠1=60°,∠4=25°,求∠3的度数

例5 如图,∠1=70°,∠2=45°,∠3=28°,则∠4=( )∠5=( ) 例6 如图,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3是多少度? 探索练习: 1.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为68°,求另两个角?如果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呢? 2.在下图中,已知∠1=130°,∠4=110°,求∠2的度数? 3.已知:如图∠2=58°,∠3=37°,∠4=55°,求∠1的度数? 4.在三角形ABC 中,已知∠A =2∠C ,∠B =2∠C ,求∠A 、∠B 、∠C ?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甲、乙两人相距10千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乙几小时能追上甲 2、书架上放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英语书。 (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学校进行篮球比赛,上场时10名队员互相握了一次手,一共握了多少次手 4、小林为家里做饭,他择菜要5分钟,淘米要2分钟,煮饭要15分钟,切菜花4分钟。如果只有单火头煤气灶,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5、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同样的卡车3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 6、张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五天加工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 7、修一条长1944米的水渠,54人12天修好。若增加18人,天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可以修水渠多少米 1、[解答]10÷(6-5)=10(小时)

答:乙10小时能追上甲 2[解答](1)3+5+6=14(种)答。。。 (2)3×5×6=90(种) (3)3×5+3×6+5×6=63(种) 3【解答】9+8+7+6+5+4+3+2+1=45 4【解答】小林先淘米2分钟,接着煮饭15分钟,在煮饭的同时,可以择菜8分钟,洗菜5分钟,接着用2分钟切完菜花,取下饭后再用2分钟切菜花,最后炒菜用时6分钟。一共2+15+2+6=25(分钟) 5【解答】一份量:192÷24=8(吨), 总数量:8×36=288(吨), 综合算式:192÷24×36=288(吨) 6【解答】552-345=207(个) 345÷5=69(个/天) 207÷69=3(天)答:------ 7【解答】1944÷54÷12=3米 54+18=72(人) 12÷2=6(天) 3×72×6=1296(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150道(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有答案)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

奥数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每日一道思考题:速算与巧算 1、9+99+999+9999+99999=? 2、199999+19999+1999+199+19 3、(1+3+5+...+1989)-(2+4+6+ (1988)

4、389+387+383+385+384+386+388 5、(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速算与巧算-答案 1、解答: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

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2、解答: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3、

4、解答: 解法1: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 389+387+383+385+384+386+388 =390×7-1-3-7-5-6-4- =2730-28 =2702. 解法2:也可以选380为基准数,则有 389+387+383+385+384+386+388 =380×7+9+7+3+5+4+6+8 =2660+42 =2702. 5、解答: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4940×6+2+3-2-1+1+3)÷6 =(4940×6+6)÷6(这里没有把4940×6先算出来,而是运用了除法中的巧算方法)=4940×6÷6+6÷6 =4940+1 =4941.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试题】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分析】: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共需要1+10=11分钟。 【试题】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 【分析】: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5÷2=2.5(公升)。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137=5×27+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27车次大卡车及1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10×27+5×1=275(公升) 【试题】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分析】:大凡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4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4分钟;共需8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6分钟。 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问题(二) 【试题】4、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

2018四年级奥数题(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 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 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4、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 5、甲、乙、丙、丁四个人过桥,分别需要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因为天黑,必须借助于手电筒过桥,可是他们总共只有一

个手电筒,并且桥的载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也就是说,每次最多过两个人。现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过桥,怎样才能做到最短呢?你来帮他们安排一下吧。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呢? 6、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要过河时间最少?是多少?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一) 1.【试题】计算9+99+999+9999+99999 2【试题】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3【试题】计算(2+4+6+…+996+998+1000)--(1+3+5+… +995+997+999) 4【试题】计算9999×2222+3333×3334 5.【试题】56×3+56×27+56×96-56×57+56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 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元钱.每 支铅笔多少钱 】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 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千米.两组同时出 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 存粮食多少吨 @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 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 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 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 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 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 练习本,找回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 15.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 卡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 16.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 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 17.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 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及其他奥数题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及 其他奥数题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一)、填空 1.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 ),它是( )图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的( )相等,每个角都是( )度,它是( )图形,有( )条对称轴。 2.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已知它的底角为75°,那么顶角是( )度。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顶角是( )度,它又叫( )三角形。 4.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度。 5.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5°,另一个内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内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叫( )三角形。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6.∠1=75°,∠2=20°,∠3=85°,能组成三角形。( ) 7.∠1=65°,∠2=76°,∠3=40°,不能组成三角形。( ) 8.三条边分别为15厘米、7厘米、8厘米。能组成三角形。( ) 9.三条边分别为厘米、厘米、8厘米。不能组成三角形。( ) 10.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6厘米、5厘米、6厘米,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11.等腰三角形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 1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13.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 ) (三)、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5°,顶角是多少度 (四)、画出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求顶角和底角

的度数。 3.计算 9999×2222+3333×3334(用简便计算) 4、父亲45岁,儿子23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 5.求1至100内所有不能被5或9整除的整数和。 、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 23, 26, 30, 33 A、B、C、D 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7.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集(八)【植树问题+三角形的等积变形】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集(八) 植树问题例题及练习题 【篇一】 例题:城南小学在一条大路边从头至尾栽树28棵,每隔6米栽一棵。这条路长多少米? 【思路导航】题中已知栽树28棵,28棵树之间有28-1=27段,每隔6米为一段, 所以这条大路长6×27=162米。 练习题: 1、在一条马路一边从头至尾植树36棵,每相邻两棵树之间隔9米,这长马路有多长? 2、同学们做早操,21个同学排成一排,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个人 到最后一个人的距离是40米,相邻两个人隔多少米? 3、一条路长200米,在路的一旁从头至尾每隔5米植一棵树,一共要植多少棵? 【篇二】 例题:有一幢10层的大楼,由于停电电梯停开。某人从1层走到3层需要30秒,照这样计算,他从3层走到10需要多少秒? 【思路导航】把每一层楼所需要的时间看作一个间隔,1层至3层有两个时间间隔, 所以每个间隔用去的时间是30÷(3-1)=15秒,3层到10层经过了10-3=7个时间间隔,所以,他从3层到10层需要15×7=105秒。 练习题: 1、把9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3段要6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锯成6段,需要多少 分钟? 2、时钟5点敲5下,8秒钟敲完。那么12点钟敲12下,多少秒钟敲完?

3、一游人以等速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路边相邻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他从第一棵树 走到第10棵树用了11分钟,如果这个游人走22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 【篇三】 例题:在一座长800米的大桥两边挂彩灯,起点和终点都挂,一共挂了202盏,相邻两盏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求相邻两盏彩灯之间的距离。 【思路导航】大桥两边一共挂了202盏彩灯,每边各挂202÷2=101盏,101盏彩灯 把800米长的大桥分成101-1=100段,所以,相邻两盏彩灯之间的距离是800÷100=8米。 练习题: 1、在一条长100米的大路两旁各栽一行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52棵,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2、一座长400米的大桥两旁挂彩灯,每两个相隔4米,从桥头到桥尾一共装了多少 盏灯? 3、六年级学生参加广播操比赛,排了5路纵队,队伍长20米,前后两排相距1米。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四年级上册奥数题及答案

姓名:班级: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 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4.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 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5. 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 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姓名:班级: 1、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 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2、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3、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 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 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4、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5、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

四年级奥数讲义:三角形的等积变形

四年级奥数讲义:三角形的等积变形 我们已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角形面积=底×高÷2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三角形面积的大小,取决于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如果三角形的底不变,高越大(小),三角形面积也就越大(小).同样若三角形的高不变,底越大(小),三角形面积也就越大(小).这说明;当三角形的面积变化时,它的底和高之中至少有一个要发生变化.但是,当三角形的底和高同时发生变化时,三角形的面积不一定变化.比如当高变为原来 角形的面积变化与否取决于它的高和底的乘积,而不仅仅取决于高或底的变化.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三角形在面积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有无数多个不同的形状.本讲即研究面积相同的三角形的各种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便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我们还会常常用到以下结论: ①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②底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等,该底所对的角的顶点是同一个点或在与底平行的直线上,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③若两个三角形的高(或底)相等,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或高)是另一个三角形的几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也是另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几倍. ,它们所对的顶点同为A点,(也就是它们的高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 等. 同时也可以知道△ABC的面积是△ABD或△AEC面积的3倍. 例如在右图中,△ABC与△DBC的底相同(它们的底都是BC),它所对的两个顶点A、D在与底BC平行的直线上,(也就是它们的高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

等. 例如右图中,△ABC与△DBC的底相同(它们的底都是BC),△ABC的高是△DBC高的2倍(D是AB中点,AB=2BD,有AH=2DE),则△ABC的面积是△DBC面积的2 倍. 上述结论,是我们研究三角形等积变形的重要依据. 例1 用四种不同的方法,把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方法2:如右图,先将BC二等分,分点D、连结AD,得到两个等积三角形,即△ABD与△ADC等积.然后取AC、AB中点E、F,并连结DE、DF.以而得到四个等积三角形,即△ADF、△BDF、△DCE、△ADE等积.

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带答案数学奥数题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6÷2÷2=4(厘米),16-1-1=14(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