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有讲究 子时大睡 午时小憩
- 格式:docx
- 大小:19.62 KB
- 文档页数:3
人体分阴阳,睡觉时段有讲究,附睡眠时各内脏工作时间安排表一年有四季,一天之中也可以分出四季———早上是春天,中午是夏天,太阳落山是秋天,半夜是冬天。
睡觉的中医阴阳理论我建议大家子午觉一定要睡,就是中午11点到1点,半夜11点到1点,一个是子时,一个是午时,子时和午时这两个时间,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和夏至。
一年里面,阳气的生、长、化、收、藏,有这么一个过程。
在一天里,人也是这样的。
半夜11点到1点的时候,人的阳气来复了,阳气开始初生,并逐渐增强,一直到正午11点,阳气最旺盛;一到午时,阴气开始初生了,阴气逐渐生长,一直到半夜的11点达到最盛。
子时和午时,一个是阳气初生的时候,一个是阴气初生的时候,不论阴气和阳气,在初生的时候都是很弱小的,这时候如果你很好地保护它,有生,就有长、化、收、藏。
如果在生的时候就消耗了,那么它的长、化、收、藏就谈不上了。
少熬夜,减少高血脂、糖尿病发作几率。
子时和午时这两个时段在五脏中,一个跟胆相关,一个跟心有关。
半夜11点到1点,是胆的功能最好的时候,1点到3点是肝的功能最好的时候,3点到5点是肺气最旺盛的时候,5点到7点大肠最旺盛的时候。
晚上11点到1点的时间段内,如果你处在睡眠状态的话,阳气刚刚来复,它不会耗散掉,高血脂、糖尿病发作几率就小,所以我们尽量少熬夜。
好多大款、老板们都是白天不开会,半夜开,我也跟很多报社同志接触过,十个有九个长期上夜班的同志,他们饮食也很清淡,但是到晚年的时候,都是脂肪肝,为什么?他11点到1 点正排报纸,就是半夜的时候,他不能睡觉,阴阳反做了,胆功能受影响,时间长了,脂类代谢就要出毛病。
所以,我建议大家应该每天晚上10 点钟就开始准备睡觉,11点以前最好睡着。
中国文化中有一句话,叫“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但现代人工作紧张,难免会有哪一段时间晚上得不到休息,那也没有办法。
我建议经常熬夜加班的人,平时偶尔紧张一点没关系,到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一定要调整一下,如果你要长期这样下去的话,那你所付出的,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子午觉是几点?睡子午觉有什么好处
导语:中医养生的三宝之一就是要睡好子午觉。
那么,什么是子午觉,它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所谓子午觉并不一个单独的概念,而是指在子时和午时按时
中医养生的三宝之一就是要睡好“子午觉”。
那么,什么是子午觉,它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所谓“子午觉”并不一个单独的概念,而是指在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
睡好子午觉对健康极为重要,它是一种不用花钱的养生方法。
子午觉是几点?睡子午觉有什么好处
子午觉是几点?
子时是从23时到次日凌晨1时,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也是睡眠的最佳时机,子时之前入睡有利于养阴;午时则是从11时到13时,也是阴阳交会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称为“合阳”,此时午睡有利于养阳。
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子午觉的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即晚上一定要在10时左右就准备睡觉,子时之前(11时之前)最好入睡,对于不得不从事熬夜工作的人,与其一直熬到三四点钟,不如在子时这段时间睡上一会儿,因为这段时间的睡眠效率远远超过其他时间段,可以说一分钟等于一小时。
午觉则只需在午时(11时~13时)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此时阳气盛,工作效率最好,午睡时间过长,不仅浪费宝贵的时间,而且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睡眠,但是午睡一定要睡,及时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以利于人体阴阳之气的正常交接。
调整作息时间
如果有些人的作息时间一时无法调整过来,可以试试把早上的闹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四大吉时准确运用法四大吉时准确运用法人类历史上一直有使用各种方式来预测吉凶祸福的方法。
在中华文化中,吉时是其中一个重要元素,也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而四大吉时则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它们分别是:子时、午时、酉时和亥时。
下面将介绍这些吉时的准确运用法。
子时子时是一天中的第一时辰,也是阳历中的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在中华文化中,子时被认为是吉利的。
因此,在子时进行一些重要决策或开始新的事业会更加符合吉利的元素。
例如,购买贵重物品或进行重要协议签署,都可以在子时完成,以增加成功的机会。
午时午时是一天中的中午12点至下午1点,它处于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在许多传统文化中都是吉利的。
这个时间段也是人们休息的时候,吃午饭和午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在午时进行一些较为安静的事情,如阅读、冥想或瑜伽等,能够提高品质和效果。
酉时酉时是一天中的下午5点至7点,处于日落之际。
在中华文化中,酉时被认为是富有创造力的时刻,适合于一些创造性的活动。
例如,进行音乐或艺术创作,在这个时间段能够提高灵感的启示和艺术质量。
亥时亥时是一天中的晚上9点至11点,也是阳历中的晚上。
在中华文化中,亥时被认为是最为安静、祥和的时刻。
这个时候适合于静心思考、进行冥想或者读书,可以帮助人们清除杂念,放松身心,保持平和冷静。
以上是四大吉时的准确运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时机,将吉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过分相信吉时的力量,它只是一个辅助因素,最终成功还得依靠个人的努力和智慧。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养生学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
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
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1、卯时(上午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6、7遍;揉搓两耳5、6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
然后去室外导引。
2、辰时(上午7~9点):导引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
早餐宜吃饱吃好。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3、巳时(上午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
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
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
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1点):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
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
静坐或午休。
5、未时(午后1~3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6、申时(午后3~5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或去田间小劳。
7、酉时(午后5~7点):练一段导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
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8、戌时(晚7~9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古代把一天分为了12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所以古代才会有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
1、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一天当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这也就是中医里说的“子时,胆经当令”。
意思就是说另外那十一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
子时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
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常常熬夜的人就会出现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健康问题。
大家回忆一下,吃过晚饭八九点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很多人就会发现,八九点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话,就会昏昏欲睡,但是,一到11 点就会清醒了。
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习惯在11点以后工作。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子时阳气生发的写照。
但是,因为是刚刚开始生发阳气,还很微弱,所以,我们就需要对阳气进行保护。
怎么保护呢?睡个“子午觉”。
这里所说的“子午”,就是十二时辰里所说的子时和午时。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所以,子时阳气最弱,宜大睡,而午时阴气衰弱,最宜小憩。
子时和午时是两个极端。
一个阳气最弱,一个阳气最旺。
子后则阳气升,午后则阳气降,从午时开始阳气就降了,降到阴极时是降到最低的时候。
那么有气虚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透支阳气;肾病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出事;心脏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猝死;低血糖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所以,如果有上述现象的人,你就最好提前吃药,这样才能确保每天安全度过子时。
2、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可怕了亥时不睡觉让人一年老3岁导语:本公子常常会疑惑,为什么吃穿住行中没有眠的位置?在人的整个寿命中,睡眠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间,由此可见睡眠对于人体、生命的重要性。
关本公子常常会疑惑,为什么吃穿住行中没有“眠”的位置?在人的整个寿命中,睡眠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间,由此可见睡眠对于人体、生命的重要性。
关于睡眠,中医认为,睡好子午觉可助机体充足气血,对于30岁以上人群,除了要睡好子午觉,还需睡好亥时觉。
若长期亥时不睡,则会加速机体衰老,犹如一年老三岁。
那么,如何睡眠更助保养,亥时入眠有哪些好处呢?一起去了解下!你的长相是“逆生长”还是“太着急”生活中,我们常会说某某明星简直是“逆生长”,因为10年前他是这样,10年后他还是这样。
与之相对,我们则会说某些人长相“太着急,”因为其明明是87年的,看起来怎么都想78年的。
对于前者,不是时间太宠爱他,不忍在他脸上刻下痕迹;对于后者,亦不是时间对他太刻薄,二者的区别除了先天的基因、后天的雕琢,其与个人的“保养”密切相关。
睡眠是保养关键,要睡好子、午、亥时觉我们常说;养生保健,女人靠睡,男人靠吃,其实这句话并不全对,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睡眠,需要通过睡眠来养生、保健。
所谓好身材睡出来、好气色睡出来、好皮肤睡出来,无论男性、女性,要想帅气有型、貌美如花都必须保持良好的睡眠。
对于30岁以上的人群,要想保养得当,一定要保证好子时、午时、亥时这三个时刻的睡眠。
子时大睡,最能养阴子时觉,便是子午觉中的“子”,子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即夜晚的23点至凌晨1点,子时是一日当中离太阳最远的时段,其中0:00为正子时。
《黄帝内经》有云:“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其中夜半即为子时,此时人体阴气最盛,阳气衰弱;过了夜半,阴气渐衰阳气渐长。
所以子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与质量较其它时刻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卧为入睡,寤为睡醒的意思,即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而阴阳交替之时是养生的关键时刻,所以顺应天时入睡有助于人体养阴、养阳。
古代把一天分为了12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所以古代才会有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
1、子时 :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 就是当班的意思。
子时 ,最宜睡觉保护阳气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一天当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这也就是中医里说的“子时,胆经当令”。
意思就是说另外那十一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
子时是中医的经脉 运行到肝、胆的时间。
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常常熬夜的人就会出现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健康问题。
大家回忆一下,吃过晚饭八九点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很多人就会发现,八九点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话,就会昏昏欲睡,但是,一到11 点就会清醒了。
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习惯在11点以后工作。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子时阳气生发的写照。
但是,因为是刚刚开始生发阳气,还很微弱,所以,我们就 需要对阳气进行保护。
怎么保护呢?睡个“子午觉”。
这里所说的“子午”,就是十二时辰里所说的子时和午时。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所以,子时阳气最弱,宜大睡,而午时阴气衰弱,最宜小憩。
子时和午时是两个极端。
一个阳气最弱,一个阳气最旺。
子后则阳气升,午后则阳气降,从午时开始阳气就降了,降到阴极时是降到最低的时候。
那么有 气虚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透支阳气;肾病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出事;心脏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猝死;低血糖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所以,如果有上述现象的人,你就最好提前吃药,这样才能确保每天安全度过子时。
2、丑时 :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
第一章子时:一阳初生,睡觉是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黄帝内经》认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
这里的“夜半”即指子时,也就是指晚上的23点到凌晨1点。
意思是说子时为阴气最重的时刻,之后阴气渐衰,阳气渐长。
阴主静,阳主动,与之相适应,人体此刻最需安静,我们此时最宜安然入睡。
中医养生特别讲究睡“子时觉”,因为子时气血流注胆经,阳气开始生发,而睡眠就成了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
阳气为生命之本,“阳强则寿,阳衰则夭”。
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熬夜,就会将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消耗掉,这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机,从脏腑的角度来讲也是养人的胆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若胆气没有生发起来,就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
生机养不住,整个人就会昏昏欲睡。
因此,睡好子时觉,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子时就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日,睡觉最顺应天时睡觉养阳,阳气才是护佑一身的根本老人想要获得良好的睡眠,最重要的是补充足够的阳气胆有多清,脑有多清,晚上觉睡好了,白天头脑才清醒凡十一脏皆取于胆,胆汁分泌正常,脾胃消化才正常少白头多是胆经气血不足,疏通胆经才是解决之道宵夜会让人长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会阻碍胆汁分泌附:子时经络锻炼:胆经锻炼有绝招,敲对位置功效妙第二章丑时:旧血不去,新血不来,深度睡眠让肝血推陈出新丑时——1∶00~3∶00——肝经最旺丑时(凌晨1~3点)气血流注肝经,这时轮到肝“值班”了。
肝主藏血,中医认为“卧则血归于肝”,人体在此刻应进入深度睡眠当中,以利于肝血的代谢。
如果此刻没有好好休息的话,肝血不能及时回流,就会导致代谢失常。
肝血不能“推陈出新”,肝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肝病。
现在得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就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关。
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对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黄帝内经》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与思维也是紧密相关的。
肝气足,思维就会敏捷,反应也会更加灵敏。
“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可见,睡眠为第一大补。
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
”因此,睡觉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老子讲“一阴一阳谓之道”。
通俗来讲,睡觉是人修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过程;白天工作、学习则是释放能量的过程。
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人是自然的产物,就该和自然一样,养生要顺四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古人看重“三寒两倒七分饱”的生活理念,而所谓“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子时指晚11 点至凌晨1点,午时指中午11点至下午1点,睡子午觉的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白天午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称为“合阳”,而此时正是阴气初生,所以要小寐或入静,30分钟即可,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此时阴气最重,而阳气初生,此时经脉运行到肝胆,子时养肝效果最好,事半功倍,所以应该熟睡,否则,可表现为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中医认为人一定不能长期熬夜,在晚上10点做睡前准备,11点就要进入熟睡。
子时和午时,一个是阳气初生的时候,一个是阴气初生的时候,不论阴气和阳气,在初生的时候都很弱小,需要很好地保护;如果在生的时候就消耗了,那么它们的长、化、收、藏就谈不上了。
道医“子午流注”理论则认为,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12条经脉,规律性很强,现在的人们往往该睡觉的时候不睡,却在不该睡觉(子午觉之外)的时间“补充睡眠”,这其实是“非时乱睡”,都是对健康造成伤害的重要原因。
另外,道医理论还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
”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
如果晚上不能及时睡觉,或睡觉质量不好,第二天少阳之气没有升起,人就易困乏,没有精神。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心脏最脆弱子时前一定要睡觉。
子时是指晚间23: 00时至凌晨1: 00时,此时胆经值班,是胆经运作和骨髓造血的时间。
子时是身体休养及修复的开始,应该睡觉,不要熬夜,否则会导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等多种神经症状。
西晋(公元265—316年)太医令王叔和所撰《脉经》云:“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
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
”可见胆的重要性,胆汁需要新陈代谢,而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面色红润,反之则面色青白。
另外子时不宜宵夜,因不易消化会影响睡眠。
《黄帝内经》云:“胆有多清,脉有多清”,这也说明了子时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会在夜间发病和死亡。
丑时——熟睡保肝脏丑时要愉快入眠。
丑时是指凌晨1: 00时至3: 00时,此时肝经值班,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肝经可调节全身血液并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解毒和排毒,为人体进行清洗工作。
《黄帝内经》云:“人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必须进入熟睡状态,以让肝脏获得充足的能量。
人熟睡时,机体血液需要量就减少了,多余的血液则藏于肝;当人劳动工作时,机体血液需要量就增加了,肝脏就会排出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
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自己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了。
虚火旺盛者在这时睡着还能降虚火。
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神志倦怠,易烦躁。
唐代医学家王冰(公元710—804年)在其所著《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说明了人体血流量的增减情况和“肝主藏血”功能的关系。
由于肝脏对血液具有调节作用,所以人体脏腑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与肝脏有密切关系。
如肝脏有病,藏血功能失常,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同时也易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
指南中午睡要求
1. 时间安排
中午休息时间建议为12:00至13:30,在此期间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小睡片刻。
一般建议睡眠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下午的工作效率。
2. 场所选择
可选择办公室内开放区域的沙发或休息区域,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位上小睡。
但要注意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专门的休息室内小睡。
3. 环境营造
建议在午睡前关闭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避免干扰。
可以使用耳塞或白噪音助眠,也可播放一些轻音乐。
适当调暗灯光有助于入睡。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睡眠眼罩。
4. 姿势注意
午睡姿势以侧卧或半坐位为佳,避免平躺以防呼吸不畅。
如果在办公桌前小睡,可以将头部垫高一些。
醒来后适当活动活动身体,有助于提神醒脑。
5. 个人卫生
中午睡醒后要及时整理仪容,勿影响办公形象。
如有条件,可以简单洗把脸,使人神清气爽。
以上是一些关于中午午睡的建议,希望对大家的午间小睡有所帮助,从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中医知识: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古代把一天分为了12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所以古代才会有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
1、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一天当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这也就是中医里说的“子时,胆经当令”。
意思就是说另外那十一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
子时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
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常常熬夜的人就会出现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健康问题。
大家回忆一下,吃过晚饭八九点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很多人就会发现,八九点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话,就会昏昏欲睡,但是,一到11 点就会清醒了。
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习惯在11点以后工作。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子时阳气生发的写照。
但是,因为是刚刚开始生发阳气,还很微弱,所以,我们就需要对阳气进行保护。
怎么保护呢?睡个“子午觉”。
这里所说的“子午”,就是十二时辰里所说的子时和午时。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所以,子时阳气最弱,宜大睡,而午时阴气衰弱,最宜小憩。
子时和午时是两个极端。
一个阳气最弱,一个阳气最旺。
子后则阳气升,午后则阳气降,从午时开始阳气就降了,降到阴极时是降到最低的时候。
那么有气虚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透支阳气;肾病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出事;心脏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猝死;低血糖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所以,如果有上述现象的人,你就最好提前吃药,这样才能确保每天安全度过子时。
2、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
徐文兵的养生之道——睡子午觉我们经常说春天要养生,春天是生发的时候,要慢慢培养起这种生发之气;到了夏天,这种生发之气就变成热烈的生长的状态。
所以,夏天要养长。
《黄帝内经》告诉大家,夏三月的时候,作息时间应该由冬天的晚睡晚起、春天的早睡早起,变成晚睡早起。
道理很简单,因为日出的时间早了,日落的时间晚了,昼长夜短。
人的气血也从潜伏在体内,完成了生发,宣泄到了体表,人也不会觉得太困太倦,有些兴奋,健康人是与太阳同步的。
所谓早起,是在天亮五六点钟的时候起来,所谓晚睡,就是在晚上十点到十一点之间,但是睡再晚也不能超过十一点。
夏天的作息,除了晚睡早起以外,另外还要强调一个要睡午觉。
大家都知道中医强调睡子午觉。
所谓睡子觉,就是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入睡,子时就是半夜11点至1点;而午觉,就是指中午11点到1点,要睡个觉。
在秋冬,或者在春天,这个午觉可以不睡,因为人们还是睡得早,起得比较晚。
而到夏天呢,必须要强调睡午觉,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起得早。
比如说,早上六点就起来,折腾到中午的时候,再突破这个极限,人就受不了了。
所以,夏天很容易出现人在午饭以后,就觉得困,想睡,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强打精神,强撑着,克服这个困劲儿。
结果中午倒是没睡,可是整个下午却处在浑浑噩噩之中。
另外,就是顺其自然,小憩一会儿。
究竟哪个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呢?午饭后午睡,睡一小觉,对养护身心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中医认为,中午十二点对应的是心,是心神工作的时间,这时候,如果你放下这些体力或者脑力工作,让自己的气血再重新流回体内去照顾自己的内心,就不至于太劳心、太伤心。
事实证明,午睡醒来以后,以充沛的精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能使下午的工作效率提高,还能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在地中海沿岸各国,从历史和传统上就有午睡的习惯,他们的心脏病发病率就低于其他的北欧北美这些国家。
特别是那些晚间睡眠不足的人,如果能在午睡中适当补充,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
中医强调一个观点就是中正平和,不走极端。
健康随笔自我保健睡眠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对上班族来说,是否午睡对于下午的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人讲究睡“子午觉”,中医认为,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1.防病健体人在睡眠时,身体紧张度下降,心血管处于舒缓状态,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可使血液中B 淋巴细胞和T 淋巴细胞水平上升,免疫系统修复再生,有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
睡眠不足的人,心血管病和感冒的发病率将大大增加。
2.改善智力睡眠中,脑神经自我修复,大脑活力增强,醒来后记忆力、创造力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更高。
当上午遇到工作难题时,先放一放,养精蓄锐午睡半小时,起来后说不定就迎刃而解了。
3.养颜美肤都说睡眠是最好的化妆品,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新陈代谢加快,表皮细胞营养供应充足,充分自我修复,一觉醒来,皮肤光滑红润,容光焕发。
4.保护视力对电脑族来说,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眼睛一直不动地盯着电脑屏幕,时间一长就会觉得眼睛干涩发胀、视力模糊。
如果吃过午饭,稍微眯上一会儿,让疲倦的双眼暂时休息一下,会大大缓解眼部疲劳。
5.调节情绪人在持续的压力紧张状态下,容易产生焦躁、愤怒和抑郁等情绪,坏情绪很可能让人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中午的小睡,就如同给心灵的“火山”降下了一场及时的“甘霖”,还心灵一片安宁。
1.午睡时间一般来讲,中午12时到下午2时之间最适合,既可以保证上午和下午的工作,又不影响晚上的睡眠。
具体来说,就是午饭过后半小时左右。
中午不要吃得太饱太油腻,饭后适当走动走动,消化一下,再午睡。
2.午睡时长一般来讲10~30分钟最合适。
时间太短,身体修复尚未完成,睡眠改善作用并不明显。
10分钟以上的熟睡,可以明显驱除疲乏倦怠。
但午睡超过30分钟,醒来后又会有没睡够的感觉,出现警觉性、认知力下降的情况,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3.午睡地点午睡虽然时间比较短,但也不能随随便便选个地方就睡。
因为人在睡眠时,阳气入里,表皮的阳气会相应减少,对寒冷的抵御能力就会下降,所以不能在户外阴凉或风大的地方睡觉,也不要在室内空调冷风直吹的地方睡觉,否则很有可能因为风寒而患上感冒、面瘫、关节痛等疾病。
8分钟睡眠法原理哎呀,说起这个8分钟睡眠法,我心头那个激动啊,简直就像找到了宝藏一样!你晓得不,现在人忙得跟陀螺似的,天天喊累,但真躺下了又睡不着,这时候,8分钟睡眠法就像个贴心小棉袄,暖心得不得了。
第一段:你问我这个法子原理是啥子?嘿,简单来说,就是找准时间,高效休息。
就像我们四川人说的“打盹儿”,但打盹儿也得打对时候。
正子时和正午时,那可是阴阳交替,天地灵气最足的时候。
正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你睡上五分钟,那感觉,就像睡了六个钟头一样解乏。
为啥子?因为这时候阴气最重,睡觉能养阴,养精蓄锐。
而正午时(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阳气最旺,小憩一下,又能顺应阳气的开发,提神醒脑。
所以,这8分钟,你得用在刀刃上,挑这两个黄金时段,效果杠杠的!第二段:你可能会说:“8分钟?逗我呢吧?”哈哈,别急,听我慢慢摆。
这可不是说一天就睡这8分钟就够了哈,那是要我们学会高效利用时间。
你想啊,现在大家工作压力大,晚上熬夜加班是常态,但长期下去,身体怎么吃得消?这时候,利用子午时的小憩,就能快速恢复精力,让你第二天精神满满。
而且,这个方法还特别适合那些午休时间短,晚上又睡不好的上班族。
午休时间,不用睡太久,几分钟就能让你下午不打瞌睡,工作起来更带劲儿!第三段:再来说说我们四川人的生活方式,那叫一个巴适!但巴适归巴适,熬夜打麻将、吃串串的习惯也得改改。
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晚上早点睡,子午时好好睡,第二天起来,那才叫一个神清气爽。
而且,我发现,自从我坚持了这个8分钟睡眠法,不仅精神头好了,连心情都跟着变好了。
以前老爱发脾气,现在嘛,心平气和,跟家人朋友相处也更融洽了。
所以说啊,这小小的8分钟,里面可是藏着大大的学问和好处呢!结尾互动:怎么样?听了我的一番摆谈,你是不是也想试试这个8分钟睡眠法了?别犹豫了,赶紧行动起来吧!记得哦,一定要找准时间,子午时小憩一下,让你的生活更加巴适、更加健康!如果你试了之后觉得效果不错,别忘了回来给我点个赞,或者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哦!我们下次继续摆龙门阵!。
几点睡觉最好你好,晚上10:00-10:30睡觉最好。
此时睡觉是进入浅睡眠阶段,而从入睡到进入深度睡眠一般要30-60分钟,然后就进入深睡眠阶段。
因为晚上12点到3点,是人的深度睡眠期。
只要这三个小时睡好了,保证一天有精神。
意见建议:1、子时上床睡觉去:子时的时间:23:00—1:00对应经络:胆经子时的人体状态: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新陈代谢。
但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
这时间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凡是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
2、丑时熟睡保肝:丑时的时间:1:00—3:00对应经络:肝经丑时的人体状况: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要淘汰,新鲜的血液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此时必须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得到最充足的能量。
而此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来维持人的思维和活动,新陈代谢受到影响,或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没入睡者,面色呈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3、寅时梦里深呼吸:寅时的时间:3:00-5:00对应经络:肺经寅时的人体状况:大地阴阳从此刻开始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了阳盛阴衰之时。
此刻肺经最旺,肝脏在前两个小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把新鲜的血液输送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睡眠好的人清晨起来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4、卯时:卯时的时间:5:00-7:00对应经络:大肠经卯时的人体状况:需要喝水,排大肠毒5、辰时勿忘吃早餐:辰时的时间:7:00-9:00对应经络:胃经辰时的人体状况:你的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已经饿了,这个时候它醒过来了,就要适时地进食早餐,它会尽全力去消化的。
如果胃火过盛者,会感觉口干、唇干,重者会出现唇裂或生疮。
适时进食早餐。
如果你不进食,不喂饱它,它就一直在分泌胃酸,饿久了,容易诱发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当然,此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午睡有讲究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导语:子午觉虽然都是睡觉,但子觉和午觉却大不相同,子时应该大睡,进入我们通常所说的深度睡眠,而午时却是小憩即可。
但你别小看仅仅半个来小时
子午觉虽然都是睡觉,但“子觉”和“午觉”却大不相同,子时应该大睡,进入我们通常所说的“深度睡眠”,而午时却是小憩即可。
但你别小看仅仅半个来小时的小憩,作用可一点也不小,它同子时的大睡一样重要,要不然怎么会有“子午觉”这一说。
今年春节的时候,陪老婆孩子出去游玩,看到街边一家小店的门上挂着一个大牌子,上书“XX午睡吧”。
近几年层出不穷的各种“吧”有些让人眼花缭乱,“午睡吧”?这又是什么新创意。
看着我一脸的疑惑,儿子在一旁道:“爸爸,落伍了吧?午睡吧就是给这旁边写字楼里上班的人提供午睡的地方呗!”
我不禁哑然失笑,现在这些生意人可真够精明的,服务真是“无微不至”呀!倒也是,在紧张工作一上午之后,中午能有个这样温馨舒适的地方听点儿舒缓的音乐,喝杯茶,小睡会儿,对职业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休息和放松呢?不过,我想大多数人未必有这样的机会和条件,最多能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小憩会儿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我觉得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能不能达到休养身心的目的。
不管是躺在床上、沙发上,还是靠在椅子上,只要能安安静静地“眯乎”一会儿,养养心神,就很好了。
当然了,正所谓细节决定健康,有些小问题还是得注意一下。
否则“潜力江堤,毁于蚁穴”,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午睡需要注意的一些小问题: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时机,也就是午睡的时间问题。
这里的时间有两层意思,一是午觉该什么时候睡;二是睡多长时间合适。
什么时间睡的问题就不用再啰嗦了,当然得在午时睡,也就是中午的11点到13点之间,但最好是睡完午觉后再吃饭,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里再细说。
至于睡多长时间,这得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感觉体会来定,一般在15分钟到1小时之间为好。
如果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那就可以多睡会儿,睡个1小时左右,但也不要睡得时间过长,以免颠倒了阴阳;如果是工作时间比较紧张的朋友,则小睡上15分钟到半小时也很管用,哪怕好好“眯乎”10分钟也比干脆不睡好得多。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睡长睡短就要看个人的实际体会,如果你感觉稍微多睡一会儿下午状态更好,那就稍微多睡一会儿;但有的人正好相反,睡得时间一长反倒把自己搞得迷迷糊糊的不清醒了,好半天缓不过来,那睡之前就把闹钟调好,过犹不及,防止睡过头了,搞乱了生物钟。
生活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