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诗八首赏析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爱情的范本——解读穆旦《诗八首》摘要:穆旦代表作《诗八首》被称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以其丰富的智慧和晦涩的风格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阐释和解读。
本文以细读的方法对此诗进行再次阐释,以求完成对诗中爱情的思考和探索。
与一般的情诗不同,《诗八首》不只是表达了感情的缠绵和热烈,更是做了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展示。
关键词:穆旦;《诗八首》;爱情;理性穆旦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1947——1948年为第一阶段,此时受叶芝、奥登等西方现代派诗人的影响,诗作多表现个人生命体验,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内心所折射的人生感受。
《诗八首》以男女之间的情爱为平台而展开对人自身情感、生命和宇宙间其他不可知事物的哲学思考,全诗充满浓厚悲剧色彩,是一种从具象到抽象的形而上的玄思。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
并且,他善于运用新奇的意象和独特的构词,这使得他的诗具有沉厚的新奇感,但对读者而言,更多的则是无尽的陌生感。
《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整首诗,共分为八个章节,每章节均为两节,一章节为八行。
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也算是较整齐的一类。
第一章节主要围绕“爱情之火”展开叙述,描写的是爱情中的初恋阶段。
当我费尽心机,苦苦追求你的时候,你却一昧保持理智,躲避逃离。
爱情之火俨然已将我焚毁,而你却只看到了这爱情的局促,把所有的好意当作引诱甚至骚扰。
所以,你看不见我的付出,看到的是一场火灾。
虽然我们渴望的是天涯咫尺的爱情,但现实的状况确实咫尺天涯,相隔如重山。
爱本是成熟的年龄应该有的自然的环节,但你却并不理解,我只能爱上这一个暂时的你,所谓的永恒却不敢奢望。
即使我不断地改变且重生也无济于事,这本就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能,让我们渴求完美却又发现遗憾。
第二章节开始写爱情的发展,也就是爱情逐渐变得成熟稳定。
“水流山石”这个意象代表着自然的变迁以及时间的发展,而我们的爱情历尽千难万险终尘埃落定。
穆旦诗八首赏析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
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
”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
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
我们相隔如重山!”——节自《诗八首(之一)》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
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
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
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
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
穆旦诗八首解读穆旦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以其简洁、清新、含蓄、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凝练深刻,雄浑苍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其中,他的八首千古名诗更是成为了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穆旦诗八首进行解读,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1.《题西林壁》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滟漪无限江山入。
这首诗是穆旦的名作之一,以描绘西林园林景色为主要内容。
在诗歌中,穆旦运用自然意象描绘了绿树环绕、楼台倒映、水晶帘轻抖的景象,配合细腻雄浑的文字加深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他以简洁、清新、含蓄的方式,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审美的效果,也暗含着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层思考。
2.《墨梅》我家洛阳女,才好五十口。
金盘洗手池边水,微雨过天晴。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位洛阳女子洗手和暮春时节下雨之后云消雾散的景象。
穆旦用深入生活的方式,平凡中见奇,将家庭美景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达到了经典之作的境界。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发展与内心感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由的珍惜。
3.《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的中心句在后两句,大意是一个老人孤独地钓着江中的fish,旁边只留下寒冷的雪花。
穆旦通过孤舟、蓑笠、翁这些意象,表达了自然景物和老人相互映衬的意味。
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无意中透露出怀旧之情,表达了对寂寞、孤独之境的体悟。
4.《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将描写春天的鸟语、风雨、花朵作为重要内容,层层递进,情景交融,达到了情景交融,情绪互动的意境。
整首诗风趣活泼,华丽古朴,渲染了春天醒来的气息和新生事物兴旺的景象。
5.《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包括翠绿的草地和红色的花卉、远处探显的水村山郭和飘扬的酒旗以及江南四百八十寺烟雨中远望而知的多少楼台。
穆旦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交融,在艺术构图上达到了独到奇特的艺术性。
这里所要解读的《诗八首》,是诗人穆旦(1918-1977)的一篇很有名的经典性的作品,写于1942年2月。
那时,他是24岁,刚刚毕业不久的著名的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中的某些方面,如玄学思辩与具象象征的结合,又可上溯至一直为T.S.艾略特所深爱和推崇的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们。
穆旦的诗有明显的深刻的时代感情,但多数的诗往往并不是直接表现时代,而是注意自身心灵的搏斗和内层思想感情的开掘,并努力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中,追求传达的感情密度大,方法的独特新颖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运用很多精心独创的暗喻和意象联想上的跳跃,就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深厚的新奇、锋利和涩重,同时也带来了读者接受上极大的陌生感。
即使他写爱情的题材的诗时,也是如此。
他的著名的《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八首》是属于中国传统中的“无题”一类的爱情诗。
但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的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的顾恋与相思的描写。
他以特有的超越生活层面以上清醒的智性,使他对于自身的,也是人类的恋爱的情感及其整体过程,作了充满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很大强度的客观化的处理。
整首诗,从头到尾显得很深沉,也很冷峻。
每首诗均为两节,每节四行,一首诗为八行,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也算是属于比较整齐匀称的一类。
第一首,写爱在逐渐走向的成熟季节中,在尚属于初恋的时候,一方爱的热烈与另一方感情的冷静之间所形成的矛盾。
“我”所爱的“你”,和“我”一样,都应该有爱的成熟的年代时那种情感的渴望,但是同时,又有由于被爱的少女在理性控制之下情绪的冷静,这样就造成两个人之间情感的陌生。
这样,虽然“我为你点燃”了我的爱,可是它在尚未达到同样境地的“你”的眼睛里,这“爱”,却是那么的可怕:“你”就如同看见这是一场“火灾”,而“你”却看不见一个真实的“我”的爱的真诚的“燃烧”。
诗苑纵横082CHANGCHENG/2010/4穆旦 诗八首探析武江红 敖小东穆旦的 诗八首无疑是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最优秀的爱情诗之一。
闻一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编选 现代诗抄时就把这组诗收录进去,可谓眼光独到。
这组诗以爱情为中心向我们展示了情感与理智、灵与肉、自我的分裂与扩张等主题,内涵丰富,要对其做全面性的阐释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拟采用新批评文本细读的方法,对这一组诗截取片段做试探性的挖掘,希望能够探寻到一点诗歌本真性的东西。
第一首即是爱情的缘起。
!你∀是爱的对象,目睹到了!一场∀爱情的!火灾∀,这会灼伤爱情的双方呀。
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诗人感叹!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却发现我们的阻隔竟然像!重山∀那样广阔、滞重。
把人的相隔比做!重山∀,在穆旦诗作里并不少见,像 不幸的人们中诗人表现人们寻求破除阻隔之后的统一时就写到:而海/这解救我们的猖狂的母亲/永远的溶解/永远的向我们呼啸,呼啸着山峦间隔离的儿女们。
#第二节里!我∀处于爱情的主动地位,在!自然底蜕变程序里∀爱上了一个!暂时的你∀。
!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说明我对爱的追求充满了蜕变的可能。
穆旦的诗友杜运燮曾说:穆旦并非基督徒,也不相信上帝造人,但为方便起见,有一段时间曾在诗中借用!主∀!上帝∀来代表自然界和一切生物的创造者。
∃这里要理解!玩弄∀一词就要联系到西方的宗教性背景。
爱情是神圣的,但在走向爱情过程当中,上帝似乎又在设置种种阻隔,使得他们!相隔如重山∀,流露出作者的无可奈何。
第二首紧承上一首,!我∀积极地向爱靠近并产生分裂。
!你我∀在!水流山石间沉淀∀、诞生,动静结合。
让人费解的是!我们成长∀为何说成是在!死的子宫里∀? !子宫∀是人的孕育和诞生之处,是温暖和庇护的象征。
诗人把社会比做!死底子宫∀,没有温暖和庇护,到处充满了阴冷和猜忌,在这种环境中自我开始走向分裂,正呼应了上一首的自我!蜕变∀。
从自然里诞生,在社会中成长,自然与社会是对立的,下文!变形的生命∀不能完成自己的无助和悲凉也就好理解了。
穆旦诗八首赏析穆旦诗八首是近代著名诗人穆旦的代表作之一,既具有浓郁的古典风韵,又体现了现代诗歌的特色,充分展示了诗人的诗歌才华和思想深度。
下面,本文就对这八首诗进行一一赏析。
1.《清秋杂忆》这首诗以感慨自然之美和人生之短暂为主题,全诗以“我”为笔触,及时切入晚秋的气氛,表现出诗人深切的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焦虑。
像这句“十月白露擎琼,我置一挂心中”表达的就是诗人对秋深的露水之美的表述,令人感到一股深深的诗意。
2.《闻归悄悄应道》这首诗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佳作,以天下忧患为主题,融入个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全诗以“朋友”为述,朴实自然、真挚感人。
特别是最后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达出诗人爱国情怀和气节高尚的品质,感人至深。
3.《淮楼吟》这首诗以自由意志为主题,表现出诗人的自由、豁达情怀。
全诗以“我”为笔触,形象地描绘出河畔的景色,以及诗人自由、豁达的心境。
特别是“自取罗裳月夜行,闲倚东篱把酒听……无边天地入看不尽,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句,表达出了诗人追求自由、豁达的愿望,既深刻,又动人。
4.《过秦楼》这首诗以历史沉淀与人生感悟交融为主题,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痛感和对历史变迁的追思。
全诗以“我”为笔触,富有深情和沉郁。
特别是“风摆银灯影不定,远看烟笼十里堤”一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到作者对时间的急迫和对历史的关切。
5.《定风波》这首诗以忠诚为主题,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意。
全诗贯穿着忠臣痛哭失志之情和云销雾散之感。
特别是“丈夫贫困志气高,不问东西求妇荣”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人格与高尚精神的崇敬,使人感受到忠诚之美。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以世间物感为主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月)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全诗以“我”为述,叙述了一夜夜里对月的追逐与感悟,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超凡思维和对自然美好的追求。
7.《战城南》这首诗以反侵略为主题,表现了诗人的反战情感和民愤。
全诗以“我”为笔触,紧扣战争主题,情感深沉、慷慨激昂。
穆旦诗八首赏析文学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
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
”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
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
我们相隔如重山!”——节自《诗八首(之一)》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
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
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
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
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
细读穆旦诗八首——以“新批评角度”解读穆旦(1887-1934),原名陆增祥,字梅叟,号穆旦,江苏武进人,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其诗作风格独特,诗风清新淡泊,充满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哲思,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新批评角度”来解读穆旦的八首诗。
一、《夜行》夜色满城寂无声,地上萧条树影成。
星辰各自东归去,唯我夜行客独行。
此诗节奏明快,引人入胜。
穆旦通过写夜行的境况,展现了自己一个晚上归来的深深感触。
这首诗从文字上不难看出其作者的技艺之高,不仅采用了朴实自然的语言方式,句式也别具一格,让人听起来很舒服。
同时,这首诗还很好地把握了诗歌的情感特点,诗人的孤独、冷落的感觉贯穿全诗,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二、《秋日游》窗外一雨蝉声急,心中却婆娑搜动。
临江水至百岁桥,百岁桥边老将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情感感受,又以诗行生动具体的描写,使读者置身其中。
通过描述窗外的雨声以及临江的情景,揭示出诗人对过去的思念。
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岁月和光阴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思辨思考,让人在婆娑不定中产生深深思绪。
三、《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表达了对凉州地区的沉痛感叹。
穆旦运用了隐喻手法,把羌笛和杨柳联系起来,意在表达凉州被侵略的苦痛。
诗人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凉州孤城的苍凉之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作者的悲痛之情。
整首诗体现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关注。
四、《江亭夜泊》月青江水万家灯,无言谁诉愁思情。
风韵耳中马吼远,阶前自有笛声成。
此诗通过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白。
在描写江亭夜景的同时,诗人的情感经历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阁楼上吹来笛声,带来了一种优美的时空感。
诗人生动地描绘了江亭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受。
五、《雨窗》一夜霜天欺别后,风雨如晦月如钩。
何人借得吴钩好?空教画颜重不收。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心境。
穆旦《诗八首》解析摘要:一般认为《诗八首》依次记录了爱情的萌芽、热恋、闹矛盾和分手的过程,其实《诗八首》分为分手和回忆两部分,是以分手开篇以分手收尾的圆圈似组诗,期间书写了相爱、热恋、平和、矛盾及分手的恋爱全过程。
关键词:诗八首;分离;回忆中图分类号:120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2《诗八首》是由八首紧密联系的短诗联结起来的艺术整体,一般认为,它写的是爱情萌芽、甜蜜、出现危机到结束的过程。
然而细读本诗,发现组诗按分手和回忆的顺序展开,在回忆的部分又详细介绍了爱情的全过程。
一、分离第一首诗开门见山,点出“我”和姑娘的爱情悲剧,我们曾经相爱却终成陌路,这既是整组诗的出发点,也是终点。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不少人认为“火灾”象征着熊熊燃烧的爱情之火,笔者认为“火灾”其实指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即爱情的灭顶之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这场灾难是由“我”引起的,“你”即姑娘被爱情所伤。
拜伦说过,男人的爱情是与他们生命不同的东西,女人的爱情是她们的整个存在,受伤的姑娘悲痛至极,也许是没有心思再来追究我这”点燃”者的责任,也许是对“我”恨之入骨,故对“我”视而不见,即“你看不见我”。
接下来是“我”对这段已经逝去的感情的回望,我们的相恋已成过去式,心灵自是远隔千山万水。
第二节将“你我”分离的原因归于上帝之手的玩弄。
一个正常男子,成年后自然会寻找爱人,于是“我”爱上了当时的“你”,即“暂时的你”。
但是上帝是万物之主,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他操纵者一切,包括爱情。
穆旦在《春天和蜜蜂》中提到:“春天的邀请,万物都答应,/说不的只有我的爱情。
……既然一切由上帝安排,/你只有高兴,你只有等”。
上帝安把“你”送到“我”的身边,但让我们相爱却不相守,“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无论如何挣扎和努力,仍挣脱不了他的安排。
《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中记载,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
浅析穆旦《诗八首》及其内在联系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在上海诗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四十年代初期,闻一多遍选《现代诗钞》时,选入了他诗作十一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一首。
但是如此才华横溢的穆旦,直到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
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
正他的大量诗作中,爱情诗虽然数量不多,但爱情诗是穆旦诗歌中最有个人特色的一部分。
其中的《诗八首》,不仅是穆旦最好的作品,而且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一,甚至从整个汉语诗歌史的高度来看,也是具有高度现代性的创新之作。
穆旦的爱情体验,密切关联着诗人对个体生命之真实性的严肃思考,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爱情本身。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诗八首》是穆旦关于爱情最丰富而深邃的思考,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爱情诗这个系列的总说。
全诗贯穿着三股力量的矛盾斗争,即“你”、“我”和代表命运和客观世界的“上帝”。
上帝在这里是全知全能而又冷酷无情的。
它赋予妙龄男女爱的权力与被爱的幸福,却又在其中制造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他以爱情为诱饵捉弄着这对情人,在“你”“我”之间,既有强烈的吸引力又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一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
我们相隔如重山!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穆旦《诗八首》浅析------永恒的经典爱情风景九叶诗派是中国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诗坛上最令人关注的一个诗歌流派之一。
作为那个时候中国诗歌群落里最先锋的一个团体,他们一面向遥远的欧美诗坛汲取新鲜的创作营养,一面从中国土地中充实着生命的体验。
早在他们血液里播种下的诗歌种子,此时正在茁壮地成长,他们以新颖的现代诗歌美学视野关照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情和自己的身体。
在他们当中,一位年轻诗人格外引人注目。
他所写下的诗篇风格冷峻沉郁,内容艰深晦涩。
与其他诗人相比,他的诗作突破了以往的写作禁忌,显示出在那个时代令人惊愕的“肉体”的感觉。
他就是穆旦,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
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
在这个世纪里,海宁查家,给文坛贡献了两个文学大家,一个是大家知道的写通俗小说、武侠小说的金庸(查良镛),另外一个,就是现代派诗人的代表者穆旦。
他们是同辈的兄弟,到现在这两个人,还是中国百年文学史两个领域里的高峰。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抗战爆发后,与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到了千里之外的昆明。
1940年,毕业留校,任西南联大外文系助教。
1942年5月到9月,毅然加入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后来大撤退到了印度。
先后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等诗集问世。
1948年赴美国,进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
1977年逝世。
朱自清先生把爱情是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的爱情,真实的爱情,你发生了事情,然后自己来抒发,或者是写给某一个真实的人的。
第二种叫理想的爱情,就是不存在具体的对象,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就是为这个题材而写,自己感情里的很多冲动。
也可能它有对象,我们不清楚。
穆旦的《诗八首》,就是经典的爱情诗。
一首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经典。
孙玉石:一曲充满哲理的爱的交响——穆旦《诗八首》讲解(上)一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唉,那燃烧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
我们相隔如重山!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二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春草一样地呼吸,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殿堂,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静静地,我们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而那未成形的黑暗是可怕的,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着我们的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五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我制造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从我底指使,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七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的形象,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八再没有更近的接近,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他对我们的不仁的嘲弄(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穆旦诗歌《诗八首》原文及赏析《八·诗八首·穆旦》全文与读后感赏析一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唉,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
我们相隔如重山!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二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底殿堂,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静静地,我们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着我们的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五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指使,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七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八再没有更近的接近,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关于穆旦的《诗八首》研究框架穆旦是一位中国化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的诗歌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他所写的《诗八首》,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被誉为21世纪的经典诗歌作品。
关于穆旦的《诗八首》,研究者们对它的内容、结构、主题、艺术风格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解读,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首先,穆旦的《诗八首》具有明显的内容特点。
作品以比喻、象征、反复等手法来表现,诗中穆旦抓住了整个世界和人类存在的实质,让读者反思,思考人生的意义。
诗中深刻地表达了对生活和生命的挣扎、欢乐、叹息、悲伤和渴望,令人深思不已。
此外,诗作还体现出穆旦对自然、宗教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引发人们思考无常、变化和改变,这些都是作品的内容。
其次,穆旦的《诗八首》具有明显的结构特点。
穆旦采用基本的中国古典诗体来表达他的思想,而他对传统诗体的创新和发展,加重了诗作的结构。
这八首诗统一了意象和语言,强化了整体美感,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穆旦表达的一致性,实现了一种内在的结构,使这八首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再次,穆旦的《诗八首》具有明显的主题特点。
在这八首诗中,穆旦对生活和世界的表现,他的诗歌表达了积极的生活精神,鼓励人们勇敢前行、攀登高峰,拨开迷雾,抚平心灵的痛苦。
此外,穆旦还呼吁读者去拥抱世界的多样性、宽容与包容,这也是诗作的重要主题。
此外,穆旦的《诗八首》还具有明显的艺术风格特点。
这八首诗都具有节奏感和对比性,使其充满了激情、动感和张力,这也是穆旦精彩的写作技巧。
穆旦的抒情也极具特色,采用多种叙事手法,诗歌之中充满了浪漫和情感。
此外,穆旦用语含蓄,表述清晰,细节丰富,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寓意。
综上所述,穆旦的《诗八首》不仅具有明显的内容、结构、主题和艺术风格特点,更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研究价值。
因此,未来学者们应深入研究穆旦的《诗八首》,以期更好地解读这八首经典诗作,探索其背后的价值观以及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
试论穆旦《诗八首》的爱情意蕴作者:江珊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19期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
诗中对于爱情的描写与哲思,往往用新奇的比喻和复杂多变的意象加以表现,因而使得爱情在其中传达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在此,将以(一)(二)首为例,进行解读。
一、“暂时性”——爱的固有属性(一)“你的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我的。
我们相隔如重山!”穆旦将爱情比作“一场火灾”,热情却转瞬即逝,终将变成一团死灰,熊熊燃烧着的过程潜藏着终将熄灭的终极命运。
爱情尚未来临,充满未知的恐惧,对于爱情,诗人是怀着恐惧畏惧的心理的。
一场爱情的诞生,浓烈又炽热,但你爱的究竟是爱情本身,还是提供给你爱情的这个人?在此处,穆旦对此进行了清晰的区分,不再像世人那样将它们混为一谈。
并且进一步揭示出,“你看不见我”,更进一步来说,这种情况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因此,在一场看似浓情蜜意的爱情之中,在看似互相怜惜的爱人之中,就其人的个体而言,是不存在爱的。
“无人爱自己”,这是一种潜藏在爱之下的悲观。
“从这自然的蜕变的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我”对你的爱只能是“暂时”的,一个“却”字潜藏着作者对这种“暂时”的无可奈何,但是,这偏偏是“从这自然的蜕变的程序”里预先设定好的。
“我”也想要永远爱你,但是“我”的“自然本性”的固定运行程序,使得我注定只能“暂时”爱你,我无法抗拒,即使我“哭泣、变灰”,最终还是会“新生”,还是会再去爱别人。
这种人类固有的“暂时”的爱和我想爱你到永远的理想之爱,“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是造化弄人。
这是一个生理与心理的巨大悖论,在这个悖论中,“我”心知肚明,但我还是想要爱你,想要带着“暂时”的绝望去爱你。
穆旦诗八首赏析文学
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
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
”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
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
我们相隔如重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
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
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
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
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
也由此在穆旦的爱情话语里,他摈弃了一切“但做鸳鸯不羡仙”的呓语,更没有“阆苑仙葩”与“美玉无暇”。
千百年来多么迷人的爱情话题,在这里竟是如此惊心动魄,让人不寒而栗。
二、颠覆“永恒”:预言爱情的寿命
“海枯石烂”和“地老天荒”可谓是传统爱情语境中的经典词汇,它借用大自然几近永恒的生命来比喻爱情的坚实恒久。
然而,永恒的意境虽然弥足珍贵,但穆旦却没有和众人一起做这个易碎的梦。
他说: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
——节自《诗八首(之一)》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
——《诗八首(之二)》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
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
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
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
它对我们的不仁的嘲弄
(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
——《诗八首(之八)》
生命的流变不息,思维的变换不定,已经注定了世间的任何情与事都不可能具有永恒性,正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穆旦的思考是一种哲理意义的整体观照,如多恩一样,他的诗中有激情,但不是把激情直接说出来,而是把感情哲理化;诗中有思想,但也不是把思想直接说出,而是把思想知觉化。
他既没有从一时激情的迷醉中出发,也没有屈从于人类心灵深处倾向美好的心愿;不像诗人戴望舒在《夜》中面对爱情的“绛色的悲哀”,表现出的内心惆怅;也没有诗人何其芳在《爱情》中对悠古爱神的诠释:“爱情是很老很老了,但不厌倦,而且会作婴孩脸涡里的微笑。
……”穆旦只是冷静地指出,“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也就是说,和一切运动中的万物一样,人生的无限可能性是不可预测也是不可捉摸的,生命永远处在不断删剪和贴补的过程中,至死方休。
在这变动不居中,当“我”倾诉着关于爱情的迷梦时,“我的主”当然会窃笑,会“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爱情在不断被讲述和被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承担着变化,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必然存在着或浅或深的差距,我们的思维越发丰富绚烂,也越发纷繁芜杂,在这条不可控制的道路上,本身就存在的渐行渐远的危险,当时之“你我”都无法留驻,当时“你我”间的爱情又怎么可能确定不移呢?
事实上,诚如穆旦所言:在自然蜕变的程序中,“我”只能爱上一个“暂时的你”,也只能拥有一个“暂时的你”,这就是生命秩序与“永恒”心愿永远无法重合的秘密。
因此,即使两片无限接近的树叶,两颗心甘情愿的心,“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
爱情有它自然的寿命,渴求“暂时”定格为“永恒”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偏执。
三、颠覆“美好”:重估爱情的质量
在这首冷峻的诗中,诗人并没有使用道学家的嘴脸,企图掩盖或扼杀爱情中的欢娱,他也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徘徊于将死的边界,而忘了珍惜爱情绚烂而短暂的花朵。
事实上,诗人乐于呈现爱情中那些珍稀的片段: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春草一样的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
——《诗八首(之三)》
这述说的是青春的两个生命互相探知,逐渐融合的隐秘的快乐。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
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的景物移动我底心
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
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
——《诗八首(之五)》
这讲述的川流不息的时间也无法掩盖爱情在瞬间的美丽。
然而穆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被这些爱情中的甜蜜完全击中,而是尖锐地指出了破坏爱情“美好”的不可逃逸的阴影:
“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
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
我制造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从我底指使,
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
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
——《诗八首(之六)》
这可能是《诗八首》中最富哲理意味也最难解的一段。
穆旦试图告诉读者:固定的思维方式,固定的人事关系,以及机械的每日行程打磨着人们对生命、对爱的热情,使人一日日陷入倦怠,而当人们希求改变,新的无法驾御的方式又会让人感到陌生和危险。
相同与差异,
倦怠与陌生只能中和在一条窄路上,虽然危险,为了找到那微妙的平衡点,“我”却不得不“制造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人不可能丢失秩序,这会使人的行为模式失去依托,然而人们不断寻求又不断背离,正如画足一个圆圈,刚以为自己胜利地破圆而出,其实无意中又在画另一个圆。
秩序固然听从人的指挥,但圆圈一旦形成,就会给深陷其中的人带来孤独。
人类思维方式上的必然规律也决定了爱情的规律,奏出了爱情中必有的不和谐音符:稳定的爱情关系为人们所渴求,但这稳定又会时时被人们易于倦怠的心所打破。
爱情的黄金时刻总是处在动荡不安中,时时受着孤独感、求异心理的侵袭。
因此,爱情的质量并不完美无瑕如剔透的水晶,爱情的“美好”是采用片段的方式坎坷前行的。
四、颠覆“忠贞”:直指誓言的虚弱
让我们看看穆旦的辞典是怎么解说“誓言”的: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成形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着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
——《诗八首(之四)》
爱情的世界可以说就是言语的世界,当它的至纯至美与现实世界互生龃龉时,恋人们将不得不借用言语来构筑他们的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只能拥抱在为它所照亮的地方。
而言语从来就是危险的,它们只能是一种“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这就是“誓言”在穆旦词典中的表述。
“誓言”常是一种未被实践就已自行消散的语言,它言说了一种可能性,也同时暗藏了另一种相反的可能,这便是言语之后“那未成形的黑暗”。
当“我爱你”由唇舌而生,“我不爱你”的危险其实已经有如鬼魅般紧紧附身,根据相克相生的朴素理念,誓言其实便是为了排除危险而产生,它有如洪水绝堤时抢修的堤坝,企图将怀疑和惊恐拒之门外,可惜它的脆弱却又使它很难挽救爱情于溃败之中。
因此,不管以往诗歌中的那些种种的誓言如何强烈,它允诺的“忠贞”也难免会有终结的一天。
《诗八首》的独异之处正在于它突破了抒情的滥觞,击碎了甜言蜜语背后的虚伪、海誓山盟道具上的外衣;以犀利的诗语和深邃的目光,从人性深处曝出所有的自欺与谎言,从而把自我的灵魂放在了审判的刀俎之下。
因此,《诗八首》是爱情的透镜,而不是妆台。
诗人们歌咏着爱情,人间男女追逐着爱情,但被放大的往往是瞬间的激情和美好的心愿,爱情的本质和规律却在无意间被忽略,而穆旦的《诗八首》用相对的观念、怀疑的精神、理性的审视、诗意的反讽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视角。
这正是作为诗人的穆旦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