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地球绿洲家园
- 格式:ppt
- 大小:335.50 KB
- 文档页数:11
地球绿洲家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选择、消化和运用所学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进行艺术表现。
2、积极尝试与借鉴新奇、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有意图地表现环保主题,传递自己的环保意识。
3、尝试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参与环保的探讨与宣传工作。
教学重点:积极尝试与借鉴新奇、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有意图地表现环保主题,传递自己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积极尝试与借鉴新奇、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有意图地表现环保主题,传递自己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一段关于地球破坏的视频,教师:同学们想要我们的地球黯然失色吗?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学生可以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事呢?其中,可以多做环保宣传,所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环保招贴设计。
什么叫做招贴?招贴就是招引,张贴的意思,旨在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的作品招贴的三要素,招贴的要求欣赏系列招贴作品地球绿洲家园——公益海报设计二、认识公益海报公益海报:是张贴于公共场所,招徕观众,传递信息,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的平面广告。
公益海报不以盈利为目的,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广告宣传画。
海报三要素:图形、文字、色彩。
特点:图文新奇有吸引力、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图文简洁。
三、学习制作公益海报思维训练练兵节约用水海报设计示范一、确定节约用水主题,搜集相关设计元素二、尝试运用时空重组、变换材质、异形同构等表现手法对创意图形进行设计三、用手绘或者拼贴的方法完善自己的创意。
总结设计步骤确定主题:环保构思:选择表现方法描绘、配色、制作四、学生环保海报大比拼比拼内容:小组讨论选出最佳的创意图形,制定招贴设计方案。
以“环保”为主题,尝试运用时空重组、变换材质、异形同构等表现手法对创意图形进行设计,制作出一幅招贴作品的设计架构,表达你对人类生存与环境的思考。
设计要求:1、图形简练,富有想象力,表现手段不限。
2、环保主题思想明确,创意突出。
3、构图合理,色彩冲击力强。
4、一句简单而有创意的广告语。
《地球·绿洲·家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
2、学生能够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进行绘画表现。
3、关注环境问题,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新奇视觉形象,宣传环保主题创作一幅招贴画作品。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范例作品、铅笔、颜料、水粉笔、白纸、黑笔等。
学生: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走进《地球、绿洲、家园》——一起去感受新奇的视觉形象。
出示《拯救地球》图片,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要性。
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和谐的整体,尊重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健康的生存空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现代社会的生存空间是怎样的呢?师:看完《拯救地球》,同学们一定是感慨万千的,让我们来畅所欲言的说一说你看完以后的感受!(这样的导入即可以让学生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又能在轻松的谈话过程中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谈感受:小鸟没有了栖息的巢,轮船没有了航行的海水,猎人没有了捕猎的对象,农民没有了耕种的土地,绿洲变成了沙漠,绿树变成稻草人……师:是呀,我们不要等到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你的眼泪的时候才知道珍惜,不要让生命离开地球,不要让地球变成沙漠,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师:这个图片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生:漫画师:是的,那你们能说一说漫画这一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吗?生:夸张变形。
师:《拯救地球》用漫画的形式把事物进行高度概括、极度夸张、大幅度变形让我们的绘画更接近生活,除了用漫画来表现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环保主题呢?(掌握方法,拓展思维。
)今天老师将教你们几种新的表现方法,同学们想不想学?老师不仅带来了新的方法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是谁呢?他就是由此引出超现实主义,教师进行阐述此流派产生的时间和艺术风格。
20世纪,欧洲生成了一个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画派是运用新奇的视觉形象来表现画面的。
大班主题《绿色家园》大班主题《绿色家园》一、主题名称绿色家园二、活动背景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周围的环境也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孩子,是地球未来的主人,是为绿色梦想开拓的缔造者,担负着改造和创造自然的重大使命。
我园重视环境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使绿色教育成为我们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活动。
因此,我们选择了中班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中《绿色家园》这一内容进行了环境主题的设计,分割形成了自然与动物、自然与植物、自然和人类三大环境主题群。
三、环境创设(一)走廊(主要体现自然与动物、植物的关系)创设绿色通道,在那里设计了枝叶茂密的树林、清清的小瀑布,和各种鸟类,在通向班级的走廊墙壁上,我们可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形象(悬挂)、动物食物链(粘贴在栏杆处的用KT版制作的示意图:鼓励幼儿及家长写一些宣传保护动物的标语)和各种珍稀动物(图片张贴在走廊的墙面上),以及动物生存的有关故事图片。
(二)家园联系窗(体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1.发给家长一份倡议书。
2.教你一手:教家长利用废旧物品做玩具。
3.画环保漫画,提示家长及幼儿"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精彩瞬间:幼儿自身积极环保的照片。
(三)教室环境(综合体现自然与植物、动物、人类的关系)1.悬挂:分为三块,美工区顶部体现自然与植物(悬挂),科学区、操作区体现自然与动物(悬挂珍惜动物图片及简介),生活区体现人与自然(悬挂有民族文化,如京剧脸谱等的饰物)2.墙面:体现自然与动物、自然与植物、自然和人类三大环境主题群。
四、区域设置(一)美工区1.提供铅画纸、蜡光纸、牛奶吸管、油画棒等,让幼儿设计环保标志,如:禁止踩花、爱护花草等。
2.提供收集的各种纸盒、剪刀、双面胶、水彩笔、瓜子壳、瓶盖、各类纸(皱纸、蜡光纸、废报纸、挂历纸等)等废旧材料,制作“有趣的城市街道”或“心中的家园”。
3.提供各种废旧的盒子(牛奶盒、小饼干盒、药盒等)各色即时贴、记号笔、剪刀、毛线、亮片、旧布头等,制作“有趣的纸盒娃娃”,教师提供制作的步骤示意图。
课题:地球绿洲家园
——公益海报设计
一、课堂导入
(一)视频导入:
1、观看视频和图片(播放各种因环境问题而遭受到破坏的地球图片,有温室效应,废水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等)
2、展示画廊3图片:展示环保海报,学生了解公益海报的定义。
这是一种公益海报,海报有宣传的作用。
板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地球绿洲家园——公益海报设计”
二、课堂发展
(一)使用“聚焦工具”聚焦课本第30、31页《造福人类》、《爱惜地球》两幅海报,讨论总结海报的三要素。
(二)出示画廊4海报图片,小组使用答题宝抢答回答:
海报的三要素?
教师活动:出示答题宝问题:海报的三要素。
学生活动:抢答答题宝内容:C图形、文字、色彩。
(三)出示画廊5海报图片,进一步了解三要素的应用。
(四)使用“白板工具”:手绘、连线
教师活动:请学生上台作画,引导学生总结设计海报的步骤;出示答题宝排序内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总结设计海报步骤,用答题宝排列正确的设计步骤。
布置作业
(一)小组讨论: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
确认主题和在白纸上画出相关图形的草图或者选择资源袋里的素材。
(二)小组创作:每人按照小组确定的主题和元素,运用手绘或剪贴的方式完成一张海报作品。
(小组合作:定好同一个主题,进行不同的创意)
教师活动:说明作业要求,播放背景音乐,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尝试与小组完成同一主题的作品。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
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地球●绿洲●家园》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美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环保理念,培养其热爱地球、保护绿洲的情感。
通过创作《地球●绿洲●家园》主题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将这一主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其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为创作一幅以“地球·绿洲·家园”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具体要求如下:1. 主题构思:学生需围绕“地球·绿洲·家园”这一主题进行构思,表达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思考。
2. 创作形式:作品可采用绘画、手工制作、拼贴等多种形式,鼓励创新与创意。
3. 色彩运用:作品应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以绿色为主色调,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4. 作品内容:作品中应包含地球、绿洲、家园等元素,如树木、花草、动物、建筑等,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三、作业要求1. 创作时间:作业应在第一课时的45分钟内完成。
2. 作品质量:要求作品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主题突出,具有创意性。
3. 完成度: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4. 安全性:使用美术材料时注意安全,保持教室整洁。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表达:作品是否能够紧扣“地球·绿洲·家园”这一主题进行表达。
2. 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创意性,是否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独立思考。
3. 色彩搭配:作品色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能够突出主题。
4. 完成度:作品是否独立完成,是否有抄袭现象。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
3. 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4. 对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品质量不达标的学生,教师将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其在下一次作业中取得进步。
通过上述作业设计方案不仅强调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同时也关注到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激发。
《地球●绿洲●家园》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认识,理解绿色生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通过实践提高美术技能。
3. 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爱护地球家园。
二、作业内容1. 绘制一幅《地球上的绿洲》画作,要求体现出绿洲的美丽与珍贵。
a. 确定画作主题,搜集相关素材。
b. 运用色彩、线条、明暗等美术技巧,表现绿洲的美丽与生机。
c. 完成画作后,拍照上传至班级群共享。
2. 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a.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b. 观察并记录自己生活或学习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c. 提出至少一种解决方案,并说明理由。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画作应体现出个人创意和美术技能,资料来源应合法。
3. 观察作业应真实有效,提出解决方案应具有可行性。
4. 按时提交作业,逾期不补交者将按未完成处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画作质量、创意性、环保意识、观察报告的真实性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激励学生在美术和环保方面发挥更好的表现。
五、作业反馈1. 在提交作业后,学生将获得一次作业反馈机会,教师将对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
2.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作业。
3.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点评,积极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和环保意识。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地球环境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增强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3.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题目:绿色行动计划1. 作业形式: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项环保行动进行实施,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2. 作业内容:(1)小组讨论并确定环保行动的主题,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塑料污染等。
广东八年级2013版第十五册美术教案龚卫平第四单元绿色的梦第二课地球绿洲家园教学目的:1. 让学生了解海报设计的特点及构思、绘制的一般过程。
运用所学过的美术字、图案及色彩知识完成一个海报设计。
2. 鼓励学生开展节约资源垃圾,并实现垃圾分类。
3.通过创意表达主题,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海报设计的原则及实践。
教学难点:教师如何较好的指导学生把图案形象及文字进行有机的结合,使画面完整、文字突出。
学具准备:铅笔、尺子、橡皮、绘图纸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地球资源的有限和“华人不得入内”的历史真相。
2、垃圾分类在广州的意义。
3、展示海报,教师总结海报的用处,从而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导入课题。
二、新课发展:(一)、海报的定义:海报又称招贴画或宣传画,是一种平面形式的宣传广告。
请一名学生朗读之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海报名称的由来吗?教师总结:(二)、海报的分类(结合课件中范图讲解)海报的分类很多,根据宣传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①公益海报。
是通过表现的主题来碰撞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的海报。
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是绿色环保和创造人类和谐环境的基础”海报;以人类生命健康为主题的“吸烟有害健康”海报。
②商业海报。
以宣传商品,获取经济效益为目而制作的海报。
如惠普照片打印机的海报;手表的海报。
③政治海报。
传播政治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的海报。
如“我们不能忘记”、“喜迎十七大”。
④文体海报。
传递文化、体育信息的海报。
文体海报根据宣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如运动会海报、音乐节海报、电影海报。
(三)、海报设计的三要素(结合课件中范图重点讲解)1、学生欣赏海报,教师提出问题,从而总结出海报设计的三要素:文字、图案、色彩。
2、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三要素在海报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①文字。
文字具有说明作用,如果海报设计中没有文字,将无法说明准确的传递信息。
②图案。
海报是视觉艺术,可以通过产生强烈的艺术形象,达到宣传的目的。
《地球·绿洲·家园》教案一、教材:1、教学内容:这课主要是以保护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为中心主题,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美术的表现方法,对这一主题进行环保美术创作,从而表达出自己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与呼唤,以正确立场、观念和心态去分析社会这些现象,谴责、唾弃丑恶现象和行为,感受真善美。
是师生一起关爱地球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
2、地位作用: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范畴,进行好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强化设计功能的意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完成富有创意的美术设计。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初步选择、消化和运用所学基本方法进行艺术表现。
(2)、能力目标:学生愿意积极尝试与借鉴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有意图地表现环保主题,传递自己的环保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情感,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学以正确立场、观念和心态去分析社会这些现象,谴责、唾弃丑恶现象和行为,感受真善美。
4、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本课的要求和学生的设计能力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都是如何以不同的视角,大胆的创意来进行环保主题的美术创作。
二、教学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观教学法: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意设计。
2、问题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设计的手法。
活动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兴趣(欣赏)-----培养思维(分析)------操作体验----评价拓展三、学法指导:本课教学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学生自主的探究、感悟。
启发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课前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环保图片学生:素描纸、铅笔、橡皮六、教学流程第一环节、激趣导入欣赏Flash MTV《同在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