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地球绿洲家园
- 格式:ppt
- 大小:433.0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3课绿洲
课题:绿洲初中美术教案:第3课绿洲
[教案]郭丹老师的教案绿洲
课目
第3课绿洲
年级
7年级下册
执教
郭丹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同学们曾经为植树节做过什么吗?(植树,看着树苗一天一天的长大,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将要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举办一个“爱我绿色家园”的主题画展。
二、尝试设计
1.播放一段剪辑好的环境被破坏的视频,使学生在心理上
产生强烈的反差,谈观后的感受.引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创作欲望。
2.请以“绿洲”为题,构思一幅表现环保的画。
(学生谈自
己的创作思路。
)
剪辑好的环境被破坏的视频
三、作品欣赏
作品《绿洲》欣赏
①比较和自己的构思有何区别:马格里特的作品创造了一种
更新奇的视觉效果,
(2)画面的主题和内容:黄沙、白云、绿树、白色桌子和黑
色天空不同寻常地组合在一起,不切实际,令人深思,用这奇幻的景象警醒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绿洲,达到了宣传环保的目的。
运用绘画的形式同样可以宣传环保主题。
作品《绿洲》欣赏
四、处理手法
1.从作品《绿洲》中分析手法的运用:
①时空重组(沙漠与桌子、沙漠与树的组合).鼓励发散思维。
如:跳高的垫子变成水盆、类人猿时代与it时代事与物的结
合等等。
②改变生存环境(树生长在桌子上、云降在树叶上、桌子摆
放在沙漠里),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如:人生活在真空中、。
初一美术《绿洲》教案马文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美丽的自然与被破坏的自然相比较,感悟环保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进行环保招贴画的创作。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有意图地表现环境保护主题的招贴画,传递自己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从赏析作品中学会招贴画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的认识并运用新奇视觉形象,尝试结合“绿”这一环保主题创作一幅招贴画作品。
【教学准备】铅笔、颜料、白纸【教学程序】一、切入与引发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和被砍伐的森林来引出沙尘暴图片给学生深思,通过播放影片,(公益环保视频片段《大地之歌》)引出“绿洲”环保的重要性。
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后,哪一个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你有什么感受?教师:是啊,正是因为人类日趋严重的破坏环境,这一片片的生命绿洲也正在一步步的离我们远去。
绿色是有生命的,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只有地球才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绿洲。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绿洲!(板书课题:《绿洲》)二、探讨与赏析1、探讨交流提问: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片绿洲,你心目中的绿洲是什么样的? 如果要你画一幅绿洲的作品,你打算怎么画?或是会画成什么样的?(蓝天、白云、绿草、红花、小鸟、小溪……)2、对比欣赏“绿洲”课件展示:摄影图片《绿洲》与油画《绿洲》(马格里特)提问:对比欣赏以上两张图片,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新奇?师:同样是表现“绿洲”的主题,但油画《绿洲》却给人一种新奇的感受,表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绿洲”。
画家通过巧妙的构思,利用独特的象征、借用和幽黙的表现手法,简练集中地突出“绿”是“生命”这一主题,意义深远,极具艺术感染力。
3、表现“绿洲”(招贴画)表现环保“绿洲”这一主题有很多种形式,例如音乐、文学、还有绘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招贴画的表现形式。
初二美术上册第四单元绿色的梦第8课地球绿洲家园教案1岭南版10261381教学目标1.学会观赏招贴海报的构思及表现方法。
2.能运用上节课学习的联想和创意的方法围绕主题设计环保招贴海报。
3.渗透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美术创作能力。
2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对美术学习爱好较高,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的美术特长有待进展。
学生能够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分析作品,同时在美术活动中墨守成规,敢于创新,通过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方式,表现自己审美感受的意识和审美感受。
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的摸索能力和大胆质疑并提出个人见解。
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方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爱好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3重点难点重点:招贴海报的的三要素及设计步骤。
难点:进行构思,创意表现环保主题的美术作品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让人深思的歌曲MV,请同学认真看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MV)(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完毕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原本我们有一个漂亮的家园,绿色的树木,翱翔的小鸟……然而有一天,我们人类罪责的双手伸向那个世界,破坏了原本美好的生态环境,今天我们就针对地球环保,爱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一起来学习《地球·绿洲·家园》。
导出课题——地球·绿洲·家园活动2【讲授】新课一、地球十大环境问题(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破坏环境、破坏自然的现象?你会如何去做?(学生回答)乱扔垃圾、乱踩草坪等教师:目前全国正有十大环境问题在威逼着我们:臭氧层空泛、温室效应、酸雨、物种灭绝、森林锐减土壤沙化、水源短缺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固体废物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
因此,爱护环境,刻不容缓!二、爱护环境的措施(提问):我们能够为了杜绝以上这些现象做些什么?我们中学生能为环保做什么呢?(学生摸索、回答)爱惜花草树木、节约水电、不白费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等。
课题:地球绿洲家园
——公益海报设计
一、课堂导入
(一)视频导入:
1、观看视频和图片(播放各种因环境问题而遭受到破坏的地球图片,有温室效应,废水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等)
2、展示画廊3图片:展示环保海报,学生了解公益海报的定义。
这是一种公益海报,海报有宣传的作用。
板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地球绿洲家园——公益海报设计”
二、课堂发展
(一)使用“聚焦工具”聚焦课本第30、31页《造福人类》、《爱惜地球》两幅海报,讨论总结海报的三要素。
(二)出示画廊4海报图片,小组使用答题宝抢答回答:
海报的三要素?
教师活动:出示答题宝问题:海报的三要素。
学生活动:抢答答题宝内容:C图形、文字、色彩。
(三)出示画廊5海报图片,进一步了解三要素的应用。
(四)使用“白板工具”:手绘、连线
教师活动:请学生上台作画,引导学生总结设计海报的步骤;出示答题宝排序内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总结设计海报步骤,用答题宝排列正确的设计步骤。
布置作业
(一)小组讨论: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
确认主题和在白纸上画出相关图形的草图或者选择资源袋里的素材。
(二)小组创作:每人按照小组确定的主题和元素,运用手绘或剪贴的方式完成一张海报作品。
(小组合作:定好同一个主题,进行不同的创意)
教师活动:说明作业要求,播放背景音乐,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尝试与小组完成同一主题的作品。
《地球●绿洲●家园》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美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环保理念,培养其热爱地球、保护绿洲的情感。
通过创作《地球●绿洲●家园》主题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将这一主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其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为创作一幅以“地球·绿洲·家园”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具体要求如下:1. 主题构思:学生需围绕“地球·绿洲·家园”这一主题进行构思,表达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思考。
2. 创作形式:作品可采用绘画、手工制作、拼贴等多种形式,鼓励创新与创意。
3. 色彩运用:作品应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以绿色为主色调,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4. 作品内容:作品中应包含地球、绿洲、家园等元素,如树木、花草、动物、建筑等,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三、作业要求1. 创作时间:作业应在第一课时的45分钟内完成。
2. 作品质量:要求作品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主题突出,具有创意性。
3. 完成度: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4. 安全性:使用美术材料时注意安全,保持教室整洁。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表达:作品是否能够紧扣“地球·绿洲·家园”这一主题进行表达。
2. 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创意性,是否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独立思考。
3. 色彩搭配:作品色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能够突出主题。
4. 完成度:作品是否独立完成,是否有抄袭现象。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
3. 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4. 对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品质量不达标的学生,教师将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其在下一次作业中取得进步。
通过上述作业设计方案不仅强调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同时也关注到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激发。
教学设计《地球绿洲家园》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设计环保宣传画。
2、学生尝试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参与环保的探讨与宣传。
3、引申至生活中的其它问题,呼吁大家共同创建和谐环境,维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学习与借鉴,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让他们在一定的主题范围下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
三、教学媒体的设计:通过生动、直观、形象的图片结合新教材教法,让学生在视觉震撼、悦耳的音乐声中体会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并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分析:1.导入新课(2分钟)通过动画实景音乐那蔚蓝色的水、绿色的植物、广阔的土地、小鸟、蝴蝶……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来展示课题:《地球绿洲家园》2. 讲授新课:1、课件以播放视频开始,说一说地球正在遭受哪方面的破坏?学生抢答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河流污染、大气污染,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异常,森林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滥捕滥杀动物,物种灭绝等等。
2.图片展示:摄影作品与油画作品作品绿洲与我们印象中的绿洲有何不同?相同点:树、云、沙漠不同点:摄影作品\ 油画作品马格里特:绿洲打破物体之间原有的空间位置及组合规律,把不同时空、种类的形体或其局部重新组合起来,改变对象之间的自然状态,描绘出新奇的视觉形象。
3、(图片出示)通过游戏手段赏析被破坏的家园家宣传图片,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反差,强化学生对环境的关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引申至生活中的其它问题如:乱乱丢垃圾、大量砍伐森林、工业排放有毒气体、物种灭绝、“天灾”…… 如用我们的双手共同创造一个和谐、优美、健康的家园。
(奖精美礼品)4.课本图片《北京雕塑生命树》创作思路5、(图片展示)人类的过度砍伐导致鸟儿没有栖息之所。
分别用图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启发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作品主题的升华。
6、提问:赏析本课作品之后,探讨这些作品是怎样构思的,作者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传达“地球、绿洲、家园”这一主题思想的?表现手法:采用手绘法、剪拼法、电脑设计法、装饰性手法等也可采用喷、拓印、渐变、概括、夸张、变形等手法。
《地球●绿洲●家园》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认识,理解绿色生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通过实践提高美术技能。
3. 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爱护地球家园。
二、作业内容1. 绘制一幅《地球上的绿洲》画作,要求体现出绿洲的美丽与珍贵。
a. 确定画作主题,搜集相关素材。
b. 运用色彩、线条、明暗等美术技巧,表现绿洲的美丽与生机。
c. 完成画作后,拍照上传至班级群共享。
2. 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a.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b. 观察并记录自己生活或学习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c. 提出至少一种解决方案,并说明理由。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画作应体现出个人创意和美术技能,资料来源应合法。
3. 观察作业应真实有效,提出解决方案应具有可行性。
4. 按时提交作业,逾期不补交者将按未完成处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画作质量、创意性、环保意识、观察报告的真实性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激励学生在美术和环保方面发挥更好的表现。
五、作业反馈1. 在提交作业后,学生将获得一次作业反馈机会,教师将对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
2.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作业。
3.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点评,积极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和环保意识。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地球环境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增强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3.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题目:绿色行动计划1. 作业形式: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项环保行动进行实施,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2. 作业内容:(1)小组讨论并确定环保行动的主题,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塑料污染等。
广东八年级2013版第十五册美术教案龚卫平第四单元绿色的梦第二课地球绿洲家园教学目的:1. 让学生了解海报设计的特点及构思、绘制的一般过程。
运用所学过的美术字、图案及色彩知识完成一个海报设计。
2. 鼓励学生开展节约资源垃圾,并实现垃圾分类。
3.通过创意表达主题,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海报设计的原则及实践。
教学难点:教师如何较好的指导学生把图案形象及文字进行有机的结合,使画面完整、文字突出。
学具准备:铅笔、尺子、橡皮、绘图纸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地球资源的有限和“华人不得入内”的历史真相。
2、垃圾分类在广州的意义。
3、展示海报,教师总结海报的用处,从而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导入课题。
二、新课发展:(一)、海报的定义:海报又称招贴画或宣传画,是一种平面形式的宣传广告。
请一名学生朗读之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海报名称的由来吗?教师总结:(二)、海报的分类(结合课件中范图讲解)海报的分类很多,根据宣传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①公益海报。
是通过表现的主题来碰撞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的海报。
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是绿色环保和创造人类和谐环境的基础”海报;以人类生命健康为主题的“吸烟有害健康”海报。
②商业海报。
以宣传商品,获取经济效益为目而制作的海报。
如惠普照片打印机的海报;手表的海报。
③政治海报。
传播政治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的海报。
如“我们不能忘记”、“喜迎十七大”。
④文体海报。
传递文化、体育信息的海报。
文体海报根据宣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如运动会海报、音乐节海报、电影海报。
(三)、海报设计的三要素(结合课件中范图重点讲解)1、学生欣赏海报,教师提出问题,从而总结出海报设计的三要素:文字、图案、色彩。
2、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三要素在海报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①文字。
文字具有说明作用,如果海报设计中没有文字,将无法说明准确的传递信息。
②图案。
海报是视觉艺术,可以通过产生强烈的艺术形象,达到宣传的目的。
地球·绿洲·家园-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本次美术课程以“地球·绿洲·家园”为主题,通过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本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创作能力,通过学习此课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本次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2.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3.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4.培养学生的绘画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知识点介绍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自然环境的构成:空气、水、土壤、植被等;2.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影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3.地球上的绿洲:森林、草原、湖泊、海洋等;4.人类与自然的关系;5.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1.教师应准备干净的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2.每个学生都需要准备一份干净的纸和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画自己家乡的环境1.教师需要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自然环境的构成和重要性;2.让学生画出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植被等;3.讲解学生的绘画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进行修改。
第二步:造绿洲1.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绿洲;2.让学生选择一种常见的绿洲,如森林、湖泊等,进行绘画;3.提醒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考虑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
第三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1.向学生介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2.让学生从自己的绘画中思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鼓励学生提出环境保护的观点。
教学评价为了确保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创作内容的丰富程度;2.创作技巧的运用;3.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认识;4.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观点。
总结此课程主要以“地球·绿洲·家园”为主题,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构成和变化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