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的应用

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的应用

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的应用
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的应用

论文: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的应用

——风糜灵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更为人们所熟知,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给人们带来了随踵而至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那些非法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犯罪途径。因此,网络信息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密码学(密码技术和密码系统)就更被人们所重视。当今,各个国家都在抓紧时间来研发网络安全与密码学,希望借此来降低网络犯罪率,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当然我过也正在研究当中,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因此,做好对密码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在,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叙述该课程。(1)对网络技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及国内外对网络安全的发展概况。(2)对密码学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并对一些简单的解密和加密问题进行解决。(3)对本篇课程的论述做个小结。

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对于网络的安全性在于即使是非法用户能进入但也

无法知道你的信息,防止你的资料遭到非法用户的攻击。

【关键字】密码技术,密码系统,电子银行,网络安全,公开密钥密码体系。【Key Words】Key Technology,Key System,E-Bank,Internet’s Safty, Public Key Infranstructures。

【正文】

一·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研究历经了通信保密、数据保护两个阶段,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阶段,现已开发研制出防火墙、安全路由器、安全网关、黑客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软件等。但因信息网络安全领域是一个综合、交叉的学科领域它综合了利用数学、物理、生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的长期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和协同的解决信息网络安全的方案,目前应从安全体系结构、安全协议、现代密码理论、信息分析和监控以及信息安全系统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各部分相互协作形成有机整体。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密码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密码学是研究如何隐密地传递信息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特别指对信息以及其传输的数学性研究,常被认为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和信息论也密切相关。著名的密码学者Ron Rivest解释道:“密码学是关于如何在敌人存在的环境中通讯”,从工程学的角度,这相当于密码学与纯数学的异同。密码学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相关议题,如认证、访问控制的核心。密码学的首要目的是隐藏信息的涵义,并不是要隐藏信息的存在。密码学也促进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关于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所使用的技术的方面,如访问控制与信息的机密性。密码学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包括自动柜员机的银行卡、一卡通、计算机使用者存取密码、数字签名、电子商务等等。密码学通常指加密算法:将普通信息(明文)转换成难以理解的资料(密文)的过程;解密算法则是其相反的过程:由密文转换为明文;密码系统包含两种算法:一般加密即同时指称加密与解密的技术。密码系统的具体运作由两部分共同决定:一个是算法,另一个是钥匙。钥匙是一个用于密码机算法的秘密参数,通常只有通讯者拥有。密码协议(cryptographic protocol)是使用密码技术的通信协议

(communication protocol)。近代密码学者多认为除了传统上的加密解密算法,密码协议也同等重要,两者为密码学研究方向的两大课题。在众多密码学学者的研究下,就形成了现代密码学。在现代密码学中,不得不提两种体系:公开密钥密码体系和对称密钥密码体系。二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通的密钥。三·密码学A 密码技术(Key Technology)是对信息进行加密、解密的技术,是现代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在电子银行中,数据传输、重要数据的存储、数字签名、节点和用户的认证、PIN(个人识别码)的验证、MAC (电文识别码)的产生等的应用中很广泛。密码学主要由密码编制学和密码分析学组成。 1)密码编制学加密是一种编码过程,而解密则是加密的逆过程。换句话说,加密和解密相当于编码和解码。在这里,简单的实现这一功能:交易信息的初始形式称为明文,记为P。它可以是由ASCII(或EBCDIC)字符、二进制数据、目标代码或控制流等组成。我们以字符为例:P=明文P经过加密后成为密文C(C也为字符),记为:C=明文和密文间的转换课记为:C=E(P) 及P=D(C)式中,E表示加密算法,D表示解密算法。上面二式表明,明文经加密后成了密文,而密文解密后成了明文。要实现这一功能,显然要要求:P=D(E(P)),这样我们就实现了明文和密文的转换。 2)密码分析学密码分析学是研究攻破密码系统的途径,以恢复被隐蔽信息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密码员发明一种新的密码算法后,密码分析员就要研究此算法,并设法找出该算法的模式和缺陷。密码编制学与密码分析学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推动着密码学的发展。B 密码系统(Key System)密码系统主要包括DES密码系统、对称分组密码系统和RSA密码系统等三方面。其中DES密码系统在电子银行中使用更为广泛。1)DES密码系统DES密码系统又包括对称密码系统、DES算法、DES 算法的安全性。DES算法是一种分组密码算法,它的实现过程是:每次取明文中连续的64位(二进制位)数据,利用64位密钥(其中8位当作不带信息的奇偶校检位),经过一连串(16次循环)的组加密算法(替换和换位)将其换成64位的数据(密文)。反复执行上述过程,就可实现全部明文加密成密文。当然,DES也可用于解密。同时DES算法的安全性指数很高,至今还没有公布任何严重的缺陷。2)RSA密码系统RSA密码系统就是公钥密码体制。特点:使用公钥密码体制时,每个用户只需要有两个相互匹配又相互独立的密钥:公开的密钥和保密密钥。算法原理:公开密钥体制的加密密钥是公开的,不允许他人能从加密密钥推算出解密密钥。构造一个公开密钥体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对函数f(P)的定义域中的每一个P,有f(P)=C,且均存在反函数g(C),并使

g(C)=P。(二)f(P)和g(C)都容易计算。(三)已知f(P)去找g(C)却非常困难。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函数f(P),被称为陷门单向函数,即RSA算法。RSA算法将明文块看作无符号整数。该算法有两个密钥d和e,分别用于解密和加密(实际上d和e可互换)。为了提高效率,在电子商务中常用RSA算法作密钥分配和身份检验,用DES算法加密电文。

【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码学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得更加广泛,密码技术和密码系统的作用就更为重要。密码学将成为一门实用,更受广大学者研究的学科。

引用:

1 张卓其,史明坤:《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服务》

2 吴世忠:《密码学原理》

3 张卓其:《电子银行安全技术》

4 段素娟,王文钦等:《计算机安全与保密技术》

密码技术与应用题目与答案

密码学技术与应用 1、B是指网络中的用户不能否认自己曾经的行为。 A.保密性 B.不可抵赖性 C.完整性 D.可控性 2.如果消息接收方要确认发送方身份,将遵循以下哪条原则B。 A.保密性 B.鉴别性 C.完整性 D.访问控制 3.A将不会对消息产生任何修改。 A.被动攻击 B.主动攻击 C.冒充 D.篡改 4.A要求信息不致受到各种因素的破坏。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5.凯撒密码把信息中的每个字母用字母表中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这种密码属于A。 A.替换加密B.变换加密C.替换与变换加密D.都不是 6.C要求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7.公钥密码体制又称为D。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8.私钥密码体制又称为C。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9.研究密码编制的科学称为C。 A.密码学 B.信息安全 C.密码编码学 D.密码分析学 10.密码分析员负责B。 A.设计密码方案B.破译密码方案C.都不是D.都是 11.3-DES加密C位明文块。 A.32B.56C.64D.128 12.同等安全强度下,对称加密方案的加密速度比非对称加密方案加密速度A。 A.快B.慢C.一样D.不确定 13.一般认为,同等安全强度下,DES的加密速度比RSA的加密速度B。 A.慢B.快C.一样D.不确定 14.DES即数据加密标准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其(明文)分组长度是C bit, 使用两个密钥的三重DES的密钥长度是bit A.56,128B.56,112C.64,112D.64,168 15.B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 A.DES B.RSA C.AES D.ElGamal 16.如果发送方用私钥加密消息,则可以实现D。 A.保密性B.保密与鉴别C.保密而非鉴别D.鉴别 17.C是个消息摘要算法。 A.DESB.IEDAC.MD5D.RSA 18.C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哈希函数。 A.DESB.IEDAC.SHA-1D.RSA 19.D标准定义数字证书结构。

密码技术与应用题目与答案

密码技术与应用题目与 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密码学技术与应用 1、B是指网络中的用户不能否认自己曾经的行为。 A.保密性 B.不可抵赖性 C.完整性 D.可控性 2. 如果消息接收方要确认发送方身份,将遵循以下哪条原则 B。 A.保密性 B.鉴别性 C.完整性 D.访问控制 3. A将不会对消息产生任何修改。 A.被动攻击 B.主动攻击 C.冒充 D.篡改 4. A 要求信息不致受到各种因素的破坏。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5.凯撒密码把信息中的每个字母用字母表中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这种密码属于 A 。 A.替换加密 B.变换加密 C. 替换与变换加密 D.都不是 6. C 要求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7.公钥密码体制又称为D。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8.私钥密码体制又称为 C 。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9. 研究密码编制的科学称为 C 。 A.密码学 B.信息安全 C.密码编码学 D.密码分析学

10. 密码分析员负责 B 。 A.设计密码方案 B.破译密码方案 C.都不是 D.都是 加密 C 位明文块。 A.32 12.同等安全强度下,对称加密方案的加密速度比非对称加密方案加密速度 A 。 A.快 B.慢 C.一样 D.不确定 13.一般认为,同等安全强度下,DES的加密速度比RSA的加密速度B。 A.慢 B.快 C.一样 D.不确定 即数据加密标准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其(明文)分组长度是C bit,使用两个密钥的三重DES的密钥长度是 bit A.56,128 ,112 ,112 ,168 15. B 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 A. DES B. RSA D. ElGamal 16.如果发送方用私钥加密消息,则可以实现 D 。 A.保密性 B.保密与鉴别 C.保密而非鉴别 D.鉴别 17. C 是个消息摘要算法。 A.DES B. IEDA C. MD5 D. RSA 18. C 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哈希函数。 A.DES B. IEDA C. SHA-1 D. RSA 19. D 标准定义数字证书结构。 A. IP C. D. 二.填空题: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电子签章密码技术及应用 张大年、胡旭雄广州市百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电子签章的涵义 电子签章是物理印章体系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电子网络中的身份确认与授权“手段”,它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的传统习惯结合在一起。是传统印章发展到信息社会后的一个新的阶段①。 电子签章通过使用硬软件技术,以电子化的方式模拟物理印章的使用,使用户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活动中拥有一种符合传统用章习惯的应用体验;同时,电子印章又采用了先进的加密、签名、信息隐藏等安全技术,从而使其具有物理印章不可比拟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电子签章本质上属于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它的原理是采用了数字签名技术。了解这一点对分析电子签章的法律性十分重要。而数字签名是信息安全领域内的一项核心技术,它保证了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这两个重要的信息安全要求,等同于传统纸质签名的作用。在很多国家,电子签名已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同时满足下列四个条件②的电子签名就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同时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电子签章技术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的许多方面,如政府公文流转、行政审批、公众服务等政务领域;合同订单签署、企业内部管理等商务领域;以及电子病历、房产评估、招投标等专业领域。可以说需要传统纸质盖章签名的应用场景,理论上都可以应用电子签章。 ①参见许兆然:《电子签章与网络经济丛书——小印章·大梦想:开创签名盖章新纪元》第 一章。许兆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现代密码学》期终考试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密码学的讨论中,下列( D )观点是不正确的。 A、密码学是研究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方面如机密性、完整性、实体鉴别、抗否认等的综 合技术 B、密码学的两大分支是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C、密码并不是提供安全的单一的手段,而是一组技术 D、密码学中存在一次一密的密码体制,它是绝对安全的 2、在以下古典密码体制中,属于置换密码的是( B)。 A、移位密码 B、倒序密码 C、仿射密码 D、PlayFair密码 3、一个完整的密码体制,不包括以下( C )要素。 A、明文空间 B、密文空间 C、数字签名 D、密钥空间 4、关于DES算法,除了(C )以外,下列描述DES算法子密钥产生过程是正确的。 A、首先将 DES 算法所接受的输入密钥 K(64 位),去除奇偶校验位,得到56位密钥(即经过PC-1置换,得到56位密 钥) B、在计算第i轮迭代所需的子密钥时,首先进行循环左移,循环左移的位数取决于i的值,这些经过循环移位的值作为 下一次循环左移的输入 C、在计算第i轮迭代所需的子密钥时,首先进行循环左移,每轮循环左移的位数都相同,这些经过循环移位的值作为下 一次循环左移的输入 D、然后将每轮循环移位后的值经PC-2置换,所得到的置换结果即为第i轮所需的子密钥Ki 5、2000年10月2日,NIST正式宣布将( B )候选算法作为高级数据加密标准,该算法是由两位比利时密码学者提出的。 A、MARS B、Rijndael C、Twofish D、Bluefish *6、根据所依据的数学难题,除了( A )以外,公钥密码体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模幂运算问题 B、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 C、离散对数问题 D、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 7、密码学中的杂凑函数(Hash函数)按照是否使用密钥分为两大类:带密钥的杂凑函数和不带密钥的杂凑函数,下面( C )

应用密码学试题

东华2011~2012学年《应用密码学》试卷 (回忆版) 一. 单选题 1. 以下关于非对称密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密算法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 B.非对称密码也称为公钥密码 C. 非对称密码可以用来实现数字签名 D. 非对称密码不能用来加密数据 2. 在RSA密钥产生过程中,选择了两个素数,p=17,q=41,求欧拉函数Φ(n)的值() A. 481 B. 444 C. 432 D. 640 3. 假如Alice想使用公钥密码算法发送一个加密的消息给Bob,此信息只有Bob 才能解密,Alice使用哪个密钥来加密这个信息?() A.A的公钥 B. A的私钥 C. B的公钥 D. B的私钥 4. 以下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难题的公钥密码算法是?() A. EIGamal B. ECC C. RSA D. AES 5. 以下哪种算法为不可逆的数学运算 A.MD5 B.RC4 C.IDEA D.DES 6. MAC和对称加密类似,但是也有区别,以下哪个选项指出了MAC和对称加密算法的区别? A.MAC不使用密钥 B.MAC使用两个密钥分别用于加密和解密 C.MAC是散列函数 D.MAC算法不要求可逆性而加密算法必须是可逆的

7. HMAC使用SHA-1作为其嵌入的散列函数,使用的密钥长度是256位,数据长度1024位,则该HMAC的输出是多少位? A. 256 B. 1024 C. 512 D. 160 二.填空题 1. DES加密算法的明文分组长度是位,密文分组长度是位;AES分组长度是位;MD5输出是位;SHA-1输出是位。 2. 如C=9m+2(mod26),此时假设密文C=7,则m= . 3.已知RSA加密算法中,n=21,e=5,当密文c=7时,求出此时的明文m= 4.Hmac的算法表达式是。 5.假设hash函数h的输出为k位,则散列结果发生碰撞的概率为 6. DES加密算法是结构,AES算法是结构。 三解答题 1.解释说明什么是零知识证明 2.Hash函数h,请分析h 特性和安全要求

等保2.0密码技术应用分析

等保三级从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四个域对密码技术与产品提出了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八处密码技术: 通信传输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 身份鉴别 d)应采用口令、密码技术、生物技术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且其中一种鉴别技术至少应使用密码技术来实现。 数据完整性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数据保密性 a)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安全方案设计 b)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及与其他级别保护对象的关系进行安全整体规划和安全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应包含密码技术相关内容,并形成配套文件; 产品采购和使用

b)应确保密码产品与服务的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的要求; 测试验收 b)应进行上线前的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测试报告,安全测试报告应包含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试相关内容。 密码管理 b)应使用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认证核准的密码技术和产品。 2等保与0054标准中对密码技术的要求分析 将等保中对密码技术与产品的要求,细化映射到《GM/T 0054-2018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标准(简称“0054标准”)中对密码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1等保与0054标准对数据完整性的密码技术要求分析 等保在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中提出,可以采用密码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其中主要保护的主体是安全通信网络中通信数据、安全计算环境中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映射到0054标准中三级要求的物理与环境安全、网络与通信安全,设备与计算的安全中,主要保护的数据就是电子门禁系统进出记录、视频监控音像记录、通信中的数据、资源访问控制信息、重要信息资源敏感标记日志记录、访问控制策略/信息/重要信息资源敏感标记、重要数据、日志记录等数据。

密码技术与应用题目与答案

密码学技术与应用 1、 B 是指网络中的用户不能否认自己曾经的行为。 A.保密性 B.不可抵赖性 C.完整性 D.可控性 2. 如果消息接收方要确认发送方身份,将遵循以下哪条原则 B 。 A.保密性 B.鉴别性 C.完整性 D.访问控制 3. A 将不会对消息产生任何修改。 A.被动攻击 B.主动攻击 C.冒充 D.篡改 4. A 要求信息不致受到各种因素的破坏。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5.凯撒密码把信息中的每个字母用字母表中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这种密码属于 A 。 A.替换加密 B.变换加密 C. 替换与变换加密 D.都不是 6. C 要求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A.完整性 B.可控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7.公钥密码体制又称为 D 。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8.私钥密码体制又称为 C 。 A.单钥密码体制 B.传统密码体制 C.对称密码体制 D.非对称密码体制 9. 研究密码编制的科学称为 C 。 A.密码学 B.信息安全 C.密码编码学 D.密码分析学 10. 密码分析员负责 B 。 A.设计密码方案 B.破译密码方案 C.都不是 D.都是 11.3-DES加密 C 位明文块。 A.32 B.56 C.64 D.128 12.同等安全强度下,对称加密方案的加密速度比非对称加密方案加密速度 A 。 A.快 B.慢 C.一样 D.不确定 13.一般认为,同等安全强度下,DES的加密速度比RSA的加密速度 B 。 A.慢 B.快 C.一样 D.不确定 14.DES即数据加密标准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其(明文)分组长度是 C bit,使用两个密钥的三重DES的密钥长度是 bit A.56,128 B.56,112 C.64,112 D.64,168 15. B 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 A. DES B. RSA C.AES D. ElGamal 16.如果发送方用私钥加密消息,则可以实现 D 。

等保2.0密码技术应用分析

1 等保三级要求的通用要求 等保三级从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四个域对密码技术与产品提出了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八处密码技术: 通信传输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 身份鉴别 d)应采用口令、密码技术、生物技术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且其中一种鉴别技术至少应使用密码技术来实现。 数据完整性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数据保密性 a)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安全方案设计

b)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及与其他级别保护对象的关系进行安全整体规划和安全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应包含密码技术相关内容,并形成配套文件; 产品采购和使用 b)应确保密码产品与服务的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的要求; 测试验收 b)应进行上线前的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测试报告,安全测试报告应包含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试相关内容。 密码管理 b)应使用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认证核准的密码技术和产品。 2等保与0054标准中对密码技术的要求分析 将等保中对密码技术与产品的要求,细化映射到《GM/T 0054-2018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标准(简称“0054标准”)中对密码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现代密码学教程第2版 习题 非答案

现代密码学教程第二版 谷利泽郑世慧杨义先 欢迎私信指正,共同奉献 1.4习题 1.判断题 (1)现代密码学技术现仅用于实现信息通信保密的功能。() (2)密码技术是一个古老的技术,所以,密码学发展史早于信息安全发展史。()(3)密码学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信息安全是密码学研究与发展的目的。()(4)密码学是对信息安全各方面的研究,能够解决所有信息安全的问题。() (5)从密码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整个密码学的发展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 (6)信息隐藏技术其实也是一种信息保密技术。() (7)传统密码系统本质上均属于对称密码学范畴。() (8)早期密码的研究基本上是秘密地进行的,而密码学的真正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源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9)1976年后,美国数据加密标准(DES)的公布使密码学的研究公开,从而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纪元,是密码学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10)密码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国家商用密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选择题 (1)1949年,()发表题为《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为密码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了一门科学。 A.Shannon B.Diffie C.Hellman D.Shamir (2)截取的攻击形式是针对信息()的攻击。 A.机密性 B.完整性 C.认证性 D.不可抵赖性 (3)篡改的攻击形式是针对信息()的攻击。

A.机密性 B.完整性 C.认证性 D.不可抵赖性 (4)伪造的攻击形式是针对信息()的攻击。 A.机密性 B.完整性 C.认证性 D.不可抵赖性 (5)在公钥密码思想提出大约一年后的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Rivest、()和Adleman提出RSA的公钥密码体制,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成熟的、实际应用最广的公钥密码体制。 A.Shannon B.Diffie C.Hellman D.Shamir 3.填空题 (1)信息安全的主要目标是指、、 和、可用性。 (2)经典的信息安全三要素、、,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原则。 (3)根据对信息流造成的影响,可以把攻击分为五类:、、、和重放,进一步可概括为两类:和 (4)1949年,香农发表题为,为密码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了一门科学。 (5)密码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6)1976年,W.Diffie 和M.Hellman在一文中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的思想,从而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领域。 (7)密码学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质的飞跃分别指和。(8)是社会信息化密码管理的依据。 4.术语解释 (1)机密性 (2)完整性 (3)认证性 (4)不可抵赖性 5.简答题 (1)信息安全中常用的攻击分别指是什么?分别使用什么密码技术能抵御这些攻击。(2)简述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的关系。

《应用密码学》学习笔记

以下是我对《应用密码学》这本书的部分学习笔记,比较简单。笔记中对现代常用的加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和解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没看过的同学就当普及知识了,看过的同学就当复习了。笔记里面可能有错别字,有的话请各位看客帮忙指正。 第1章密码学概述 1-1、1-2 1.密码技术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古典密码、近代密码和现代密码时期。 2.公元前440多年的斯巴达克人发明了一种称为“天书”的加密器械来秘密传送军事情报。这是最早的移位密码。 3.1919年德国人亚瑟·谢尔比乌斯利用机械电气技术发明了一种能够自动编码的转轮密码机。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德国“埃尼格玛”密码机。 4.1949年香农的奠基性论文“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 5.197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正式公布实施了美国的数据加密标准(DES)。 6.1976年11月,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著名密码学家迪菲和赫尔曼发表了“密码学新方向”一文,首次提出了公钥密码体制的概念和设计思想。 7.1978年,美国的里韦斯特(R.L.Rivest)、沙米尔(A.Shamir)和阿德勒曼(L.Adleman)提出了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公钥密码体制——RSA体制,成为公钥密码的杰出代表和事实标准。 8.2000年10月,比利时密码学家Joan Daemen和Vincent Rijmen提出的“Rijndael数据加密算法”被确定为AES算法,作为新一代数据加密标准。 1-3 1.密码学的主要任务:密码学主要为存储和传输中的数字信息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安全保护:机密性、数据完整性、鉴别、抗抵赖性。 2.密码体制中的有关基本概念: 明文(plaintext):常用m或p表示。 密文(ciphertext):常用c表示。 加密(encrypt): 解密(decrypt): 密码算法(cryptography algorithm):简称密码(cipher)。

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的应用

论文: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的应用 ——风糜灵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更为人们所熟知,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给人们带来了随踵而至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那些非法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犯罪途径。因此,网络信息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密码学(密码技术和密码系统)就更被人们所重视。当今,各个国家都在抓紧时间来研发网络安全与密码学,希望借此来降低网络犯罪率,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当然我过也正在研究当中,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因此,做好对密码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在,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叙述该课程。(1)对网络技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及国内外对网络安全的发展概况。(2)对密码学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并对一些简单的解密和加密问题进行解决。(3)对本篇课程的论述做个小结。 密码技术与密码系统对于网络的安全性在于即使是非法用户能进入但也 无法知道你的信息,防止你的资料遭到非法用户的攻击。 【关键字】密码技术,密码系统,电子银行,网络安全,公开密钥密码体系。【Key Words】Key Technology,Key System,E-Bank,Internet’s Safty, Public Key Infranstructures。 【正文】 一·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研究历经了通信保密、数据保护两个阶段,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阶段,现已开发研制出防火墙、安全路由器、安全网关、黑客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软件等。但因信息网络安全领域是一个综合、交叉的学科领域它综合了利用数学、物理、生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的长期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和协同的解决信息网络安全的方案,目前应从安全体系结构、安全协议、现代密码理论、信息分析和监控以及信息安全系统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各部分相互协作形成有机整体。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密码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密码学是研究如何隐密地传递信息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特别指对信息以及其传输的数学性研究,常被认为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和信息论也密切相关。著名的密码学者Ron Rivest解释道:“密码学是关于如何在敌人存在的环境中通讯”,从工程学的角度,这相当于密码学与纯数学的异同。密码学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相关议题,如认证、访问控制的核心。密码学的首要目的是隐藏信息的涵义,并不是要隐藏信息的存在。密码学也促进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关于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所使用的技术的方面,如访问控制与信息的机密性。密码学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包括自动柜员机的银行卡、一卡通、计算机使用者存取密码、数字签名、电子商务等等。密码学通常指加密算法:将普通信息(明文)转换成难以理解的资料(密文)的过程;解密算法则是其相反的过程:由密文转换为明文;密码系统包含两种算法:一般加密即同时指称加密与解密的技术。密码系统的具体运作由两部分共同决定:一个是算法,另一个是钥匙。钥匙是一个用于密码机算法的秘密参数,通常只有通讯者拥有。密码协议(cryptographic protocol)是使用密码技术的通信协议

现代密码学课后题答案

《现代密码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判断题 ×√√√√×√√ 选择题 1、1949年,( A )发表题为《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的文章,为密码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了一门科学。 A、Shannon B、Diffie C、Hellman D、Shamir 2、一个密码系统至少由明文、密文、加密算法、解密算法和密钥5部分组成,而其安全性是由( D)决定的。 A、加密算法 B、解密算法 C、加解密算法 D、密钥 3、计算和估计出破译密码系统的计算量下限,利用已有的最好方法破译它的所需要的代价超出了破译者的破译能力(如时间、空间、资金等资源),那么该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是( B )。 A无条件安全B计算安全C可证明安全D实际安全 4、根据密码分析者所掌握的分析资料的不通,密码分析一般可分为4类:唯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攻击,其中破译难度最大的是( D )。 A、唯密文攻击 B、已知明文攻击 C、选择明文攻击 D、选择密文攻击 填空题: 5、1976年,和在密码学的新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的思想,从而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领域。 6、密码学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质的飞跃分别指 1949年香农发表的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和公钥密码思想。 7、密码学是研究信息寄信息系统安全的科学,密码学又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8、一个保密系统一般是明文、密文、密钥、加密算法、解密算法 5部分组成的。 9、密码体制是指实现加密和解密功能的密码方案,从使用密钥策略上,可分为对称和非对称。 10、对称密码体制又称为秘密密钥密码体制,它包括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 第二章 判断题: ×√√√ 选择题: 1、字母频率分析法对(B )算法最有效。 A、置换密码 B、单表代换密码 C、多表代换密码 D、序列密码 2、(D)算法抵抗频率分析攻击能力最强,而对已知明文攻击最弱。 A仿射密码B维吉利亚密码C轮转密码D希尔密码

现代密码学论文

现代密码学论文 院(系)名称理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131班学号130901027 学生姓名王云英

摘要 现代密码学研究信息从发端到收端的安全传输和安全存储,是研究“知己知彼”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前者致力于建立难以被敌方或对手攻破的安全密码体制,即“知己”,后者则力图破译敌方或对手已有的密码体制,即“知彼”。人类有记载的通信密码始于公元前400年。1881年世界上的第一个电话保密专利出现。电报、无线电的发明使密码学成为通信领域中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现有的密码体制千千万万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可以分为私钥密码体制(如DES密码)和公钥密码(如公开密钥密码)。前者的加密过程和脱密过程相同,而且所用的密钥也相同;后者,每个用户都有公开和秘密钥。现代密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应用科学。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人们依靠它传送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都是公开的。因此,对于关系到个人利益的信息必须经过加密之后才可以在网上传送,这将离不开现代密码技术。PKI是一个用公钥概念与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PKI公钥基础设施的主要任务是在开放环境中为开放性业务提供数字签名服务。

现代密码学的算法研究 密码算法主要分为对称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码算法两大类。对称加密算法指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知道密钥之一很容易推导得到另一个密钥。通常情况下,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的加\解密速度非常快,因此,这类算法适用于大批量数据的场合。这类算法又分为分组密码和流密码两大类。 1.1 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算法实际上就是密钥控制下,通过某个置换来实现对明文分组的加密变换。为了保证密码算法的安全强度,对密码算法的要求如下。 1.分组长度足够大:当分组长度较小时,分组密码类似于古典的代替密码,它仍然保留了明文的统计信息,这种统计信息将给攻击者留下可乘之机,攻击者可以有效地穷举明文空间,得到密码变换本身。 2.密钥量足够大:分组密码的密钥所确定密码变换只是所有置换中极小一部分。如果这一部分足够小,攻击者可以有效地穷举明文空间所确定所有的置换。这时,攻击者就可以对密文进行解密,以得到有意义的明文。 3.密码变换足够复杂:使攻击者除了穷举法以外,找不到其他快捷的破译方法。 分组密码的优点:明文信息良好的扩展性,对插入的敏感性,不需要密钥同步,较强的适用性,适合作为加密标准。 分组密码的缺点:加密速度慢,错误扩散和传播。 分组密码将定长的明文块转换成等长的密文,这一过程在秘钥的控制之下。使用逆向变换和同一密钥来实现解密。对于当前的许多分组密码,分组大小是 64 位,但这很可能会增加。明文消息通常要比特定的分组大小长得多,而且使用不同的技术或操作方式。 1.2流密码 流密码(也叫序列密码)的理论基础是一次一密算法,它是对称密码算法的一种,它的主要原理是:生成与明文信息流同样长度的随机密钥序列(如 Z=Z1Z2Z3…),使用此密钥流依次对明文(如X=X0X1X2...)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序列,解密变换是加密变换的逆过程。根据Shannon的研究,这样的算法可以达到完全保密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生成完全随机的密钥序列是不可行的,因此只能生成一些类似随机的密钥序列,称之为伪随机序列。 流密码具有实现简单、便于硬件实施、加解密处理速度快、没有或只有有限的错误传播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专用或机密机构中保持着优势,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无线通信、外交通信。如果序列密码所使用的是真正随机方式的、与消息流长度相同的密钥流,则此时的序列密码就是一次一密的密码体制。若能以一种方式产生一随机序列(密钥流),这一序列由密钥所确定,则利用这样的序列就可以进行加密,即将密钥、明文表示成连续的符号或二进制,对应地进行加密,加解密时一次处理明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比特。 流密码研究内容集中在如下两方面: (1)衡量密钥流序列好坏的标准:通常,密钥序列的检验标准采用Golomb的3点随机性公设,除此之外,还需做进一步局部随机性检验,包括频率检验、序列

应用密码学习题答案

《应用密码学》习题和思考题答案 第4章 密码学数学引论 4-1 编写一个程序找出100~200间的素数。 略 4-2 计算下列数值:7503mod81、(-7503)mod81、81mod7503、(-81)mod7503。 解:7503mod81=51 (-7503)mod81=30 81mod7503=81 (-81)mod7503=7422 4-3 证明:(1)[]))(m od (m od )(m od )(m od m b a m m b m a ?=? (2)[][])(m od ))(m od ())(m od (m od )(m m c a m b a m c b a ?+?=+? 证明: (1)设(mod )a a m r =,(mod )b b m r =,则a a r jm =+(j 为某一整数),b b r km =+(k 为某一整数)。于是有: [](mod )(mod )mod ()(mod )a b a m b m m r r m ?= ()()() ()() ()() 2()(mod )mod mod mod a b a b a b a b a b m r jm r km m r r r km r jm kjm m r r m ?=++=+++= 于是有:[]))(m od (m od )(m od )(m od m b a m m b m a ?=? (2)设(mod )a a m r =,(mod )b b m r =,(mod )c c m r =,则a a r jm =+(j 为某一整数),b b r km =+(k 为某一整数),c c r im =+(i 为某一整数)。于是有: []()()()()[]()()22()mod (mod ) (mod ) mod mod a b c a b c a b a a a c b c a b a c a b c m r jm r km r im m r jm r km r im m r r r im r km r r r jm kjm r jm ijm m r r r r m ???+=++++????????=++++??=+++++++=+ []()()()()()[]()(mod )()(mod )(mod ) mod mod mod mod a b a c a b a c a b m a c m m r jm r km m r jm r im m m r r r r m ?+?=+++++????=+ 于是有:[][])(m od ))(m od ())(m od (m od )(m m c a m b a m c b a ?+?=+?

现代密码技术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班级:网络一班 姓名:雷胜杰学号:201241842205 课程论文题目:现代密码技术发展及在密码安全中的应用课程名称:网络安全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要: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是当前信息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数据安全的基础和核心,密码技术及应用是信息发展的重中之重。综合分析现代密码技术的发展,深入研究其在传统数据安全及云计算平台下的数据安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信息安全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数据安全现代密码技术防范建议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网络建设的深入发展,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随之越来越显现出来。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共享和传播更加方便,同时也增加了敏感信息泄密的风险。无论对于个人企业还是政府,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是存储的数据,一旦丢失,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015年10月19日知名白帽子平台下午2时多突然发布公告,称接到一起惊人的数据泄密报告,网易的用户数据库疑似泄露,影响到网易163/126邮箱过亿数据,泄露信息包括用户名、MD5密码、密码密保信息、登录IP以及用户生日等,其中密码密保解开后测试大部分邮箱依旧还可登录。黑吧安全网官微随后又发文称,这次密码泄露似乎也不是改密码就能解决这么简单,因为还泄露了用户密码提示问题及答案,而且这个数据应该是用其他网站泄露的账号密码“撞库”也无法获取的,因此建议大家“改密码的同时也将密码提示答案进行更新修改”。 这些事件都充分说明了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保障数据安全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利用密码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针对该问题,本文结合现代密码技术的发展,探讨密码技术在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一.现代密码技术的发展: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密码学包括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密码体制设计是密码编码学的主要内容,密码体制的破译是密码分析学的主要内容,密码编码技术和密码分析技术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现在世界各国对密码算法的研究和密码技术的发展都很重视,相对于古典密码学的算法保密性,现代密码技术的安全是基于密钥的保密性,算法是公开的。所以在过去的30多年中,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密码算法。一个密码体制通常由5部分组成:明文信息空间M,密文信息空间C,密钥空间K,加密变换Ek:M →C,其中k属于K.目前的加密算法按照这种密码体制划分,即便分为两类:一是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一类是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1.对称密码 对称密码体制也称为私钥密码体制。在对称加密中,加密和解密采用相同的密钥。对称密码通常使用分组密码或序列密码来实现。 现代分组密码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的公布。分组密码将定长的明文块转换或等长的密文,这一过程在密钥的控制之下。使用逆向变换和同一密钥来实现解密。分组密码的运行模式有电码本模式,秘密反馈模式,密码分组链接模式,输出反馈模式,计数模式等。 现在主要的分组密码包括DES算法,IDEA算法等。 序列密码也称为流密码,序列密码加密过称就算用一个随机序列与明文序列叠加产生密文,用同一个随机序列与密文序列叠加产生明文。序列密码主要应用于军事和外交等机密部门,许多研究成果并为完全公开。目前,公开的序列密码算法主要有RC4,SEAL等。 2.非对称密码

应用密码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应用密码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古典密码 1.1 密码学的五元组(明文,密文,密钥,加密算法,解密算法)(P15) 1.2 密码体制(P21) 完成加密和解密的算法。通常,数据的加密和解密过程是通过密码体制(cipher system) +密钥(keyword)来控制的。密码体制必须易于使用,特别是应当可以在微型计算机使用。密码体制的安全性依赖于密钥的安全性,现代密码学不追求加密算法的保密性,而是追求加密算法的完备,即:使攻击者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下,没有办法从算法找到突破口。 可证明安全性无条件安全性(p18) 1.3 代替密码体制:(单表代替密码多表代替密码)p31 就是明文中的每一个字符被替换成密文中的另一个字符。接收者对密文做反响替换就可以恢复出明文。(在这里具体的代替方案称为密钥) 1.3.1 单表代替密码P31:明文的相同字符用相应的一个密文字符代替。(移位密码,乘数密码,仿射密码,多项式密码,密钥短语密码) 单表代替密码的特点: ▲密钥空间K很大,|K|=26!=4×1026 ,破译者穷举搜索计算不可行,1微秒试一个密钥,遍历全部密钥需要1013 年。 ▲移位密码体制是替换密码体制的一个特例,它仅含26个置换做为密钥空间。密钥π不便记忆。 ▲针对一般替换密码密钥π不便记忆的问题,又衍生出了各种形式单表替代密码。 单表代替密码的弱点:P32 ▲密钥量很小,不能抵抗穷尽搜索攻击 ▲没有将明文字母出现的概率掩藏起来,很容易受到频率分析的攻击 ▲不具备雪崩效应▲加解密数学表达式简单 1.3.2 多表代替密码P34:是以一系列(两个以上)代换表依次对明文消息的字母进行代换的方法。(维吉尼亚Vigenere密码,Hill密码,Playfair密码) 多表代替密码的特点:使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替代表。 Vegenere密码算法P38(计算类)15分 第二章对称密码体制 2.1 对称密码体制(分组密码,序列密码)的概念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对于大多数算法,解密算法是加密算法的逆运算,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同属一类的加密体制。拥有加密能力就意味着拥有解密能力,反之亦然。对称密码体制保密强度高,但开放性差,它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需要有可靠的密钥信道传递密钥,而双方用户通信所用的密钥也必须妥善保管。 2.2 分组密码 P63

等保2.0密码技术应用分析

1 等保2.0三级要求的通用要求 等保2.0三级从8.1.2安全通信网络、8.1.4安全计算环境、8.1.9安全建设管理、8.1.10安全运维管理四个域对密码技术与产品提出了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八处密码技术: 8.1.2.2通信传输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 8.1.4.1身份鉴别 d)应采用口令、密码技术、生物技术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且其中一种鉴别技术至少应使用密码技术来实现。 8.1.4.7数据完整性 a)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8.1.4.8数据保密性 a)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要业务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8.1.9.2安全方案设计

b)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及与其他级别保护对象的关系进行安全整体规划和安全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应包含密码技术相关内容,并形成配套文件; 8.1.9.3产品采购和使用 b)应确保密码产品与服务的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的要求; 8.1.9.7测试验收 b)应进行上线前的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测试报告,安全测试报告应包含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试相关内容。 8.1.10.9密码管理 b)应使用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认证核准的密码技术和产品。 2等保2.0与0054标准中对密码技术的要求分析 将等保2.0中对密码技术与产品的要求,细化映射到《GM/T 0054-2018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标准(简称“0054标准”)中对密码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密码学及其应用综述

密码学及其应用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密码技术正在不断向更多其他领域渗透。它是集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与通信等诸多学科于一身的交叉学科。使用密码技术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而且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确证性,防止信息被篡改、伪造和假冒。目前密码的核心课题主要是在结合具体的网络环境、提高运算效率的基础上,针对各种主动攻击行为,研究各种可证安全体制。本文主要介绍了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方面,以及密码理论的若干问题和密码学的最新进展。 Abstract: Cryptography is the important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Cryptography technology is continuing to penetrate other areas more。It is a lot of discipline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which include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Using cryptographic techniques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confidentiality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and confirmatory information to prevent information tampering, forgery and counterfeiting.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current cryptography is mainly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network environment, improving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basis for various initiatives attacks, provable security system to study variou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ryptography, and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issues and the password theory the latest cryptography. 关键词:密码,信息安全,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公钥体制,私钥体制 Key W ords:Cryptography,information secure,digital sign,authentication ,Public key cryptosystem,Private key system 引言:随着以Internet为代表的全球性信息化浪潮日益高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和深入,应用领域已经扩大到政府部门,金融,企业等。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影响网络效能的重要问题,这就对信息安全提出了很高大的要求。如何使网络信息系统不受黑客及非法授权人的入侵,已成为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密码学的加密技术使得即使敏感信息被窃取,窃取者也无法获取信息的内容;认证性可以实体身份的验证。以上思想是密码技术在信息安全方面所起作用的具体表现。密码学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密码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讲述了密码的基本原理,设计思路,分析方法以及密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 一.密码学基础 密码是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于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研究密码的学科就称之为密码学。现代密码主要用于保护传输和存储的信息;除此之外,密码还用于保证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密码是构建安全信息系统的核心基础。密码学发展历史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①科学密码学的前夜发展时期(从古代到1948年):这一时期的密码专家常常凭直觉和信念来进行密码设计和分析;②对称密码学的早期发展时期(1949~1975年):1949年Shannon发表的论文《保密系统的信息理论》为对称密码学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为一门科学;③现代密码学的发展时期(1976~199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