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植物性胃石10例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胃镜碎取与药物溶解治疗植物性胃石14例临床分析张庆芳;王启仪;岑荣英;刘婉薇;梁伟民;沙卫红【摘要】目的探讨植物性胃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经内镜确诊的胃石症14例,随机分为A组(首次胃镜检查确诊即行内镜下碎石术,术后不服用碳酸氢钠)和B 组(首次胃镜检查不处理,胃镜检查后给予口服碳酸氢钠,1.0 g,tid).两组均在7d后复查胃镜,仍有胃石者再行胃镜下碎石治疗,并术后口服碳酸氢钠,1.0g,tid.3~5d复查胃镜并碎石,直至胃石消失.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成功清除胃石,清除率100%,治疗中及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A组患者首次复查胃镜胃石清除率50%(3/6),B组患者首次复查胃镜胃石清除率50%(4/8).两组患者平均治疗疗程分别为10.17 d和12.13d,平均胃镜检查次数分别为3次和2.75次,平均内镜器材消耗数量分别为4.33个和1.88个,均无统计学差异.胃石直径与胃镜检查次数、内镜器材消耗数量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胃镜碎取和口服碳酸氢钠溶解治疗均可安全有效的清除植物性胃石,两者结合疗效更好.【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2(017)003【总页数】2页(P157-158)【关键词】植物性胃石;胃镜;碳酸氢钠【作者】张庆芳;王启仪;岑荣英;刘婉薇;梁伟民;沙卫红【作者单位】510080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080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080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080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080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080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胃石(gastric bezoar)是指食入的动物或植物成分在胃内潴留,以其为核心凝结而形成的团块,一般以胃内居多,也可发生于食管或十二指肠,故称结石为宜,但习惯仍称胃石。
胃镜下治疗胃石症的体会目的探讨胃镜下胃石症的治疗。
方法对2009年10月~2014年12月经胃镜检查诊断的6例胃石症患者应用机械,5%碳酸氢钠等进行胃镜下治疗,所有患者均于碎石后,给予进食无纤维素饮食及口服5%碳酸氢钠溶液,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及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治疗。
结果6例中5例1次治愈,1例2次治愈。
本组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及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碎石率100%。
结论内镜下治疗胃石症效果良好,安全,简便,经济有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y of disease under gastroscope bezoar. Methods In October 2009 to 2009 12 menstrual gastroscopy diagnosis of 6 patients with gastric disease of stone used machinery,5% sodium bicarbonate under gastroscope treatment,etc. All the patients were in the rubble,giving no cellulose diet and oral 5%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proton pump inhibitor,gastric mucosa protectant and to promote the power of drug therapy. Results 6 cases,5 cases 1 time to heal. 1 case 2 times to cure. This group has no obstruction,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perforation and complications,such as suffocation gravel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gastric disease effect is good,safe,convenient,economic and effective.Key words:Gastroscope;Bezoar disease;Treatment胃石症多发于秋季与季节性有关。
内镜治疗胃结石10例疗效观察
杨云珍;吴世红;张永平;刘素珍;陈晓蓉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1997(4)5
【摘要】@@ 胃结石在我国并不少见,特别是在盛产柿子、黑枣的地区更为常见.以往的治疗多采用中药或手术治疗.近几年来,随着内窥镜的普及,不少学者利用内镜治疗本病.自1991年8月至12月,我院对10例胃结石病人进行内镜下钳铗配合口服小苏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359-360)
【作者】杨云珍;吴世红;张永平;刘素珍;陈晓蓉
【作者单位】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42例胃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董红艳
2.内镜治疗胃结石20例分析 [J], 朱红潮
3.胃结石的成因与内镜治疗 [J], 彭德银;杨林英;刘树清;邸雅南
4.内镜治疗胃结石20例分析 [J], 梁祖兰
5.76例胃结石患者内镜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 [J], 许亚男; 吴龙奇; 赵中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石溶石方联合碳酸氢钠及雷贝拉唑治疗胃石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胃石溶石方联合碳酸氢钠及雷贝拉唑治疗胃石症的疗效。
方法将2010 年1 月—2014 年6 月经胃镜确诊的胃石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口服碳酸氢钠及雷贝拉唑)和观察组(口服胃石溶石方、酸氢钠及雷贝拉唑),对2组治愈时间、治愈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胃石溶石方联合碳酸氢钠及雷贝拉唑治疗胃石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石症,胃石溶石方【Abstract】Objective the prescription of dissolve stone union baking soda and ray bella triazole treats the gastrolithiasis the curative effect.Methods January,2010 - June,2014 after gastroscope diagnosis for gastrolithiasis patient 60 examples.Divides intothe control group(only to take obaking soda and ray bella triazole)stochasticall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ake prescription of dissolve stone union baking soda and ray bella triazole),to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the cure time,the cure rate carries on the comparison.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observation group's cure time,the cure rate surpass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P<0.05﹚.【Key Words】Bezoar;The prescription of dissolve stone.胃石是因进食某种物质后不能消化排空,积聚在胃内逐渐形成的固体性结块。
胃镜下机械碎石与碳酸氢钠联合治疗植物性胃石症
陈苏阳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1(015)019
【摘要】2004~2011年本院诊治胃石症18例,采用胃镜下机械碎石与碳酸氢钠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例胃石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31~73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不适、食欲缺乏,少数伴恶心、呕吐.18例均有进食柿子、柿饼或山楂、黑枣史;病程35天~10个月;均行胃镜检查确诊,胃镜下表现:结石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硬,表面粗糙或附有透明黏液,呈棕黄色或棕黑色,直径4~10 cm,多位于胃底及胃体部.合并胃溃疡者17例,溃疡位于胃角、胃体,多发溃疡者10例,溃疡2.5cm以上者4例.粉碎、排出17例,外科手术1例.
【总页数】2页(P150-151)
【作者】陈苏阳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胃镜室,江苏泰兴,22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8
【相关文献】
1.可口可乐联合胃镜下碎石治疗植物性胃石症 [J], 吴龙奇;刘娓娓;李建华;邵翠青;刘雪平
2.联合应用碳酸氢钠与内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植物性胃石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J], 李科;姜晓娜;陈竹林
3.碳酸氢钠联合胃镜下碎石对植物性胃石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宋宇;马英;佟珊珊
4.胃动力药物及碱化胃液药物结合胃镜下机械性碎石治疗植物性胃石症的护理体会[J], 张秀云;高冬梅
5.胃动力药物及碱化胃液药物结合胃镜下机械性碎石治疗植物性胃石症的护理体会[J], 张秀云;高冬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方案治疗植物性胃石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李良芳;张庆芳;马娟;叶山亮【摘要】目的:观察两种方案治疗植物性胃石的疗效及护理结果。
方法将2006~2011年经内镜确诊的胃石症14例,随机分为A组(首次胃镜检查确诊即行内镜下碎石术,术后不服用碳酸氢钠)和B组(首次胃镜检查不处理,胃镜检查后给予口服碳酸氢钠,1.0g,Tid)。
两组均在7d后复查胃镜,仍有胃石者再行胃镜下碎石治疗,并术后口服碳酸氢钠,1.0g,Tid。
3~5d复查胃镜并碎石,直至胃石消失。
根据两种治疗方案给予恰当的术前术中及术后配合及护理。
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成功清除胃石,清除率100%,治疗中及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可安全有效地清除胃石,术中熟练的配合及术前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可使患者减轻痛苦,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852-853)【关键词】植物性胃石;护理【作者】李良芳;张庆芳;马娟;叶山亮【作者单位】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伟伦内镜室,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伟伦内镜室,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伟伦内镜室,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伟伦内镜室,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胃石(gastric bezoar)是指食入的动物或植物成分在胃内潴留,以其为核心凝结而形成的团块,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上腹不适、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并可进一步导致嵌顿、梗阻、溃疡、呕血、黑便等。
胃石分为植物性、动物性、药物性、混合性胃石等,我国报道的胃石大部分是由于进食大量柿子、山楂、黑枣等形成的植物性胃石多见[1]。
植物性胃石治疗方法有药物溶解治疗、内镜碎石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2]。
我院2006~2011年来诊断、治疗植物性胃石患者14例,经两种方案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内镜下治疗胃石症的配合及护理体会的论文内镜下治疗胃石症的配合及护理体会【关键词】胃石症;内镜检查;护理胃石症是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开取石,随着内镜技术及器械的发展,大多数胃石均可行内镜治疗。
2008年1—12月,我科共经内镜诊治胃石症病人30例,疗效满意。
现将内镜下碎石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0例胃石症病人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6~77岁;病程为1周~10个月。
其中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9例。
本组病人发病前均进食过柿子、柿饼、山楂或黑枣等。
病人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烧心、嗳气及食欲不振等。
方法采用olympus xq240型内镜和五爪钳、异物网篮、圈套器,wilson公司wf2417dth型碎石器行常规内镜检查,根据胃石的形态、大小、软硬选择合适的器械治疗。
治疗结果30例胃石症病人中,1次碎石成功28例,2次碎石成功2例,成功率100%,全部病例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2 护理体会术前护理及准备心理护理由于进食山楂、柿子等突然发生胃石症,病人往往上腹胀痛,心情紧张、恐惧,对内镜下碎石术有顾虑。
所以要首先重视病人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认真介绍病情并询问病史,给予安慰,解除思想顾虑,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器械准备准备内镜、五爪钳、异物网篮、圈套器、碎石器等。
药物准备准备利多卡因胶浆、50 g/l碳酸氢钠。
术中配合及护理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咬上口垫。
老年病人应行心电监护。
待内镜医师插入内镜后,配合护士需观察内镜下胃石的大小、软硬程度,迅速而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根据医生的指令适时地开闭器械。
软的胃石呈黄褐色、不规则形,比较疏松;较硬的胃石呈黑褐色、光滑,多伴有胃溃疡。
对于软的胃石可用五爪钳抓碎及搅碎;对于直径小于2 cm较硬的胃石可直接用异物网篮套住后随内镜缓缓拖出;对于直径大于2 cm的较硬的胃石,可用碎石器套住胃石,反复加压切割,将胃石粉碎,对较硬较大的胃石因碎石时间长病人不能耐受或碎石影响内镜视野时,应暂时停止治疗,选择时间行第二次碎石治疗。
内窥镜活检钳穿刺加用喷洒5%碳酸氢钠治疗胃石10例等笔者采用经内窥镜活检钳穿刺加服多潘立酮治疗胃石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2006年期间我院发现10例胃石病人,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3~68岁。
均以上腹不适,阵发性腹痛为主诉来诊,无明显的恶心、呕吐,追问病史1周~1个月内有进食柿子、粘食、山楂及山楂制品等7例。
体征:所有病人均有剑突下及上腹部轻度压痛。
胃镜所见:8例有1个胃石,2例有2个胃石,胃石多位于胃底的粘液湖或胃体大弯处,常呈卵圆型或不规则团块型,直径约5~15cm左右,呈褐色或黄褐色,表面不平,但表面滑,移动性好,用活检钳触之易滑动。
胃石位于处粘膜常有点状出血及小斑状糜烂。
1.2治疗方法常规操作胃镜,找到胃石,然后用活检钳穿刺胃石,穿刺后抽出活检钳时活检钳嘴张开,扩大穿刺面积,深度尽量深一点(但防止胃壁损害),反复操作尽量多处穿刺。
同时喷洒5%碳酸氢钠,口服多潘立酮30mg/d。
2结果8例病人4~7d内复查,2例3d后复查,8例均1次操作后胃石全部消失,2例2个胃石患者2~3次操作后消失。
总痊愈率达100%。
3讨论胃结石是由植物或动物性的成分,某些矿物质或吞入的毛发在胃内逐渐凝结形成团块,一般有较长病史多数位于胃内。
易发生在消化不良、胃轻瘫、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Ⅰ和BillrothⅡ或吻合术,幽门成形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的病人,可能同这些病人胃动力下降有关。
根据胃石的成分主要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和混合性胃石四类。
以植物性胃石多见,其形成主要原因一般认为与吃柿子、山楂、黑枣等有关,现进食此类食物增多,形成胃石患者逐渐增多。
高酸状态是胃石发生的条件,其原因很可能是胃酸没有消化分解好的食物残渣,因胃的蠕动不足在胃内潴溜后胃内种种因素的作用下粘合成块,之后成块的表面形成一种不被胃酸消化的较光滑的膜,阻碍胃酸与胃石里边食物残渣接触,胃酸不能继续消化分解食物残渣,逐渐增大成胃石。
胃镜下机械碎石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胃石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5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147-01胃石症临床并不少见,其中植物性胃石多因空腹或过量食用山楂、黑枣或柿子而诱发,发病初期未及时治疗,易形成大而硬的难治性胃石,往往诱发糜烂、溃疡甚至伴有出血。
我科利用胃镜下机械切割碎石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胃石15例,14例碎石成功,1例因病史长达半年以上且与血液成分混杂,质地坚硬,外科手术治疗。
通过心理调整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了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对保证碎石成功,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8年8月~2011年11月,我科共收治单块直径>5cm,单纯药物治疗无效的胃石症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1岁。
山楂胃石12例,柿石2例,黑枣结石1例,目测结石大小约5cm×7cm~10cm×13cm不等;单发14例,多发1例;并发胃溃疡12例,溃疡伴出血3例;合并脑血栓1例,幽门不全梗阻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
结石被切割成碎块后,经内镜活检孔注入5%碳酸氢钠250ml,口服奥美拉唑、多酶片、吗叮啉治疗。
对合并幽门不全梗阻患者,使用网篮将较大碎块结石经口取出,余患者结石均排入小肠。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患者获悉胃内结石诊断后,首先感到疑惑,继而对治疗方案及措施将信将疑,对镜下操作的不适或痛苦反应感到恐惧,此时护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释疑解惑,首先安抚患者,向其说明胃结石的形成原因及治疗目的,对镜下碎石的优点及可能的并发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引导患者积极主动配合镜下治疗,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护理,患者的治疗依从度明显提高,在碎石过程中能保持镇定,恶心、呕吐反应并不明显,有效保证了碎石过程中的视野清晰,对成功碎石及防止并发症意义重大。
2.2 术中配合及护理根据常规做好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咬上口垫,视患者情况给予心电监护,嘱患者胃镜通过咽喉部时做吞咽动作,感觉恶心时进行深呼吸,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到弯盘中,避免下咽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呛咳。
经胃镜与药物治疗胃石12例分析
张树贤;李祎;任玲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7(021)019
【摘要】目的探讨胃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胃镜检查发现胃石后,将其分类,应用碎石器将其切割为碎块,术后口服5%碳酸氢钠、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结果 12例胃石患者腹部胀痛症状1 d~2 d缓解,继续药物治疗,1周后复查胃石消失.结论胃镜下应用碎石器碎石联合药物是治疗胃石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推广使用.【总页数】2页(P2479-2480)
【作者】张树贤;李祎;任玲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经胃镜下碎石治疗植物性胃石32例临床效果观察 [J], 李雪
2.内镜下机械碎石联合药物治疗胃石症123例临床体会 [J], 张玉亮;
3.经胃镜破碎植物性胃石10例分析 [J], 颜玉;王艳凤;张立志
4.经胃镜钳取上消化道异物124例分析 [J], 郭晓鸿;谢延侠;付一群
5.经胃镜钳取上消化道异物124例分析 [J], 郭晓鸿;谢延侠;付一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镜下注射并口服碳酸氢钠治疗胃石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3-01-10T11:32:07.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崔海山[导读] 目的探讨胃镜下注射并口服碳酸氢钠治疗胃石的方法。
崔海山 (内蒙古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腔镜科 028000)【中图分类号】R57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11-02【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注射并口服碳酸氢钠治疗胃石的方法。
方法对30例患者用鳄鱼口钳“挖洞”式钳咬胃石并胃镜下注射及口服碳酸氢钠治疗胃石。
结果 30例患者一次操作后胃石消失18例,2~3次操作后消失12例,有效率为100%。
结论胃镜下注射并口服碳酸氢钠治疗胃石是简便易行、治愈率高的方法。
【关键词】胃镜胃石注射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胃镜检查发现30例胃石症患者,采用胃镜下注射并口服碳酸氢钠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5~67岁,平均45岁。
所有患者均有过量食用柿子、柿饼、山楂及山楂制品史。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或胀痛,部分患者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
2.诊断30例患者于发病后2~10d就诊,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后明确诊断。
胃镜下见胃腔内褐色或黄绿色不均匀的卵圆形或球形结石,表面光滑,用活检钳推之可移动,质地软硬不等。
多数胃石位于胃底及胃体腔内。
胃石最大约8.0cm×7.0cm,最小约3.0cm×3.0cm;单发胃石25例,2枚胃石5例。
25例患者伴有胃溃疡,溃疡大小为1.0cm×1.0cm至2.0cm×3.0cm,底覆清洁白苔,边缘清楚;溃疡位于胃角者20例,胃体者5例。
30例中23例发病时间在春节前后。
3.治疗方法术前告知病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咽部局部麻醉后常规电子胃镜检查,全面观察胃及十二指肠情况,发现胃石后充分抽吸胃内潴留液,使胃石充分暴露在视野中,并用异物钳调整至最佳位置,易于操作。
胃石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石的有效方法。
方法48例胃石患者经胃镜应用圈套器、异物钳及活检钳将胃石切割、钳夹至0.5cm左右碎石,胃内注入5%碳酸氢钠200ml后口服5%碳酸氢钠100ml,每日4次,并应用奥美拉唑40m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点,每日2次,口服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3天后复出胃镜。
结果48例患者中45例患者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3例2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内镜下物理碎石结合碳酸氢钠溶石是治疗胃石症的有效方法,患者花费低,痛苦小,风险低,器械简单,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石症;内镜下;治疗;分析胃石症是食入的动物或植物成分在胃内潴留,并以其为核心凝结而形成的团块,进一步产生嵌顿、梗阻和溃疡,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国外以毛发性胃结石居多,国内以进食山楂、柿子和黑枣等引起的植物性胃结石较多见[1],其中尤以胃柿石形成最为多见。
现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内镜下治疗胃石症48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胃石症患者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32~68岁,平均50±18岁,均经胃镜证实。
12例患者有胃炎史,2例有溃疡病史,1例胃大切术后,余无胃病史,其中47例患者1~7天内有食用柿子、黑枣或山楂史,1例患者食羊肉、酸奶。
患者就诊时31例发生在秋冬季之交,17例在春季,均有腹胀、腹痛表现。
胃镜检查发现胃石直径为2~12cm不等,形态欠规则,表面黄色、棕褐色或黑色,其中13例有2块胃石,35例为1块胃石,所有患者均伴有胃溃疡或出血糜烂改变。
1.2方法对质硬且较大的胃结石且圈套器能套住的,可将结石勒切成数个碎块,再用异物钳分别粉碎;对于圈套器难以套住的,先用爪钳反复抓夹胃结石的一个部位,将硬壳打开一个缺口,再如此反复,不断扩大缺口,待胃石碎至0.5cm 左右小块,在胃内注入5%碳酸氢钠200ml后退镜。
内镜下联合应用碳酸氢钠和电圈套器治疗巨大胃柿石的效果分析【关键词】内镜;碳酸氢钠;电圈套器;疗效胃石也称为胃内异物,因其组成缺乏、破碎难易度不同、质地不同分为不同种,胃石柿是其中最难破碎、最坚硬的胃石,其是因柿子中的红鞣质、树胶、矢布醇、果酸等物质形成[1]。
患者空腹进食大量柿子后红鞣质结合蛋白质,从而形成不易溶于水、分子较大的鞣酸蛋白,其沉淀于患者胃内,树胶、鞣酸蛋白、果酸在胃内将柿核、柿皮、植物纤维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胃柿石,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严重者會出现黑便、呕吐病症,因此需及时将胃柿石解除,融化、排出结石,临床上需给予积极治疗[2]。
本文分析了内镜下联合碳酸氢钠和电圈套器对巨大胃柿石的疗效,以为巨大胃柿石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巨大胃柿石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消化内镜学》检查确诊[3],发现胃石长径不低于4cm,胃镜下发现巨大柿石多呈圆柱形、鹅卵型,颜色呈灰黄或黄褐色,其外表光滑。
30例患者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31岁~76岁,平均年龄〔56.71±3.41〕岁,发病时间11月至次年2月,所有患者均有进食大量柿子,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上腹坠痛、胀痛或隐痛,或伴有烧心、反酸、恶心、嗳气病症,体检发现上腹出现不同程度触痛,局部消瘦者上腹部可触及硬块。
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对于30例巨大胃柿石患者,首先进行碱化胃液胃石,以松化胃石,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之后吸净胃腔内液体,再进行适量充气,暴露胃石于医师视野下,之后将圆柱形的胃石分为三段,每段用异物钳进行钳取,破坏胃石光滑外表,假设患者的胃石长径超过8cm,可在内镜下,使用硬化注射针对胃石每个节段注射5%碳酸氢钠,剂量为2ml~5ml,可将针头刺入胃石后进行提插或转动,以降低注药阻力,再从活检管道给患者的胃腔喷注100ml碳酸氢钠,浓度为5%,待退镜后可让患者口服30ml碳酸轻拿,3次/d,同时每天口服奥美拉唑,假设患者住院,可每天静脉滴注40mg奥美拉唑;在第二日或第三日,使用胃镜下电圈套器,先用异物钳将胃石一端进行屡次钳取,直至出现槽沟状缺损,再用圈套嵌入进行套切,直至反复将胃石碎为1cm下的碎块。
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植物性胃石10例[摘要] 目的探讨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植物性胃石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确诊的10例胃石,分析胃石成分、大小、数量,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经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后5天复查胃镜,观察胃石变化情况。
结果 10例患植物性胃石症患者,胃溃疡发生率达70%。
经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后5天复查胃镜,9例胃石消失,1例胃石明显缩小,给予再次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3天后复查胃镜显示胃石消失。
结论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植物性胃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植物性胃石的较理想选择。
[关键词] 植物性胃石;胃镜下碎石;碳酸氢钠
[中图分类号] r573.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胃石症发病率约为0.4%[1],是因进食某种物质后在胃内形成的石性团块状物,不能通过幽门而滞留胃内所致。
好发于秋冬季节。
临床上最多见的是植物性胃石症。
目前临床治疗方法颇多,主要有内镜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间,我们对发现的10例植物性胃石症患者采用内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胃石症患者中,男4例,女6例,年龄21-55岁,平均38岁。
8例有进食高鞣酸食物史,分别为新鲜柿子(2例)、同时进食新鲜山楂及柿子(1例)和新鲜山楂(5例),另有2例患者
无明确进食高鞣酸食物史。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上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病程2天至半月。
胃石均经胃镜证实,均为单发,大小自3cm×3cm至6cm×8cm不等。
并发胃溃疡7例。
2 器械 olympus gif-q260型胃镜;wf-2417dt圈套器,
wf-2417bw异物钳。
3 治疗方法患者常规术前禁食,胃镜下用异物钳反复钳咬胃石外壳,使其表面呈洞孔状,再用圈套器进行分割成块状。
术后给予碳酸氢钠片1.5g,3次/天;同时应用静脉滴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
5天后复查胃镜。
4 结果 10例植物性胃石患者,经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5天后复查胃镜检查发现9例胃石消失,1例胃石明显缩小。
1例胃石明显缩小患者给予再次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纳治疗,3天后复查胃镜显示胃石消失。
均无肠梗阻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5 讨论胃石可由各种成分组成,按其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植物性、毛发性和混合性3种。
其中临床上最多见的是植物性胃石,多由于口服进食大量柿子、山枣或山楂等引起。
因此类植物富含收敛性很强的鞣酸、果胶等,在胃酸的作用下,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进而与不易消化的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形成胃石坚硬的核心。
胃石形成后,机械性摩擦胃壁及压迫胃壁影响血运,易合并胃角溃疡,可发生胃溃疡大出血、胃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也有合
并肠结石梗阻者[2]。
本组患者中有7例发现胃溃疡,发生率高达70%。
植物性胃石的治疗方法颇多,主要有内镜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目前内镜下治疗是首选[3]。
植物性胃石成分不同,病程长短不同,体积的差异,都会影响到胃镜下治疗效果。
因食用柿子、山楂而形成的胃石,质地脆且硬,内镜下治疗相对容易;而对于黑枣形成的胃石,质地年,内镜下治疗最为困难,即使外壳被凿破,胃石在胃内翻滚数次后,很快就会自动将裂口腻合,使药物无法到达胃石内部将其裂解。
内镜下治疗胃石方法较多,可以在镜下用活检钳咬割、钳切、捣击、穿刺破坏胃石包膜或外壳,并反复用水冲洗干净;也可利用内镜手术刀反复剪断胃石包膜和结块。
或在纤维内镜下用钢丝圈套器,套切石体,再用兜抓钳抓成碎块,让其自然排出。
近年来纤维内镜下激光引爆碎石及镜下微波碎石也成为治疗胃石有效的途径。
本组病例内镜下治疗采用异物钳反复钳咬胃石外壳,使其表面呈洞孔状,再用圈套器进行分割成块状。
简单有效,安全性高。
然而,单纯内镜下治疗无法使植物性胃石完全消失。
药物治疗可改变患者胃的内环境,使胃石松软、溶解、变小,提高胃动力功能,促进其自然排出。
因此,药物治疗在植物性胃石治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溶石治疗使用的药物包括碳酸氢钠、乙酰半胱氨酸、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4-7]。
其中,应用碳酸氢钠治疗的历史悠久。
木瓜蛋白酶被证明成功治愈了15例植物性胃石症中
的13例,但治疗需持续6个月,且有引发胃溃疡、食管穿孔和高钠血症的风险[4]。
而希腊学者ladas等[8]2002年率先报道了可口可乐经鼻胃管灌洗治疗植物性胃石5例,全部获得成功。
可口可乐的使用方法也扩展为直接饮用和胃镜下喷洒。
然而,胃石症的患者大多伴有胃部的病变,尤其是胃角的溃疡,在这时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有造成溃疡穿孔的风险;并且这一方法能否被稳定地重复,这需要对可口可乐溶解胃石的机制深入研究并扩大临床观察的病例数量。
本组病例采用口服碳酸氢钠方法,作用机制为碳酸氢钠有中和胃酸、破坏树胶及果胶的黏集作用,还与鞣酸蛋白反应,使胃石部分溶解、软化变小,以利排空。
胃石消失,则胃溃疡的诱因消除,胃黏膜保护屏障自行修复,故胃溃疡可自愈。
综上所述,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植物性胃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花费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永健,吕红,吉明柱等.12例胃石患者的临床分析[j].大
家健康,2007,5:120-121.
[2] 杨锦林,陈加,郭震.胃柿石致胃溃疡的成因及治疗[j].临
床荟萃,2004,19:209.
[3] 王娟,王忱,李学彦等.内镜下机械碎石联合药物治疗胃石
症[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1834.
[4] whitson ba,asolati m,kandaswamy r,et a1.diabetic gastroparesis-associated bezoar resolution via“cola-lysis”
[j].clin trans-plant,2008,22:242-244.
[5] walker-renard p.update on the medicinal management of phytobezoars[j].am j gastroenterol,1993,88:1663-1666.
[6] dwivedi aj,chahin f,agrawal s,et a1.gastric phytobezoar:treatment using meat tenderizer[j].dig dis sci,2001,46:1013-1015.
[7] 曲志敏,曲增君.果胶酶治疗胃石症23例经验总结[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5,4;181.
[8] ladas sd,triantafyllou k,tzathas c,et a1.gastric phytobezoatsmay be treated by nasogastric coca-cola
large[j].eur j gastroenterolhepatol,2002,14:8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