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16T16:39:03.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刘新蓉1 常银焦2 [导读] 65例患者来我院就诊,最主要原因时患者均有典型或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刘新蓉1 常银焦2 (1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848000;2新疆洛浦县人民医院 848200)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199-02 【摘要】目的总结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发现其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类患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发现的65例非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临床病史、心肌酶谱、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检查的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表现为胸闷、头晕、恶心41例,到心内科就诊,头痛、头晕6例,到神经内科就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10例,到消化内科就诊;胸闷、憋气、疼痛6例,到中医科就诊;从胸痛至就诊时间分别2d~12d。门诊心电图发现:下壁心肌梗死27例,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14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6例。前壁心肌梗死18例,无Q波心肌梗死13例。结论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除胸痛、胸闷外,可表现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警惕,特别对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及时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及时发现和诊断出非典型心肌梗死。 【关键词】非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常表现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诊,但在临床表现中,因梗塞范围的大小,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完全闭塞发生的快慢、部位和有无侧支循环等因素,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但其症状不典型,就诊不及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本文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心电图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视,并及时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65例患者,在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其中男53例,女12例,年龄35岁~79岁,平均年龄61.3岁。 1.2 方法除对每例典型症状就诊的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外,伴随其它临床表现的患者也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对就诊科室、起病时间和未及时就诊原因、既往史等进行总结、归类;采集每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现其中的特征性合规律性。 2 结果 2.1 主要症状心前区疼痛伴咽痛,运动、劳累后加重者24例,(36.92%);间断性胸闷,剑突下疼痛伴呕吐者15例(2 3.08%);胸闷、憋气,夜间间断性胸痛11例(16.92%);头痛、脑供血不足者6例(9.23%);腹部不适、呕吐者10例(15.39%)。 2.2 就诊科室 65例患者中,44例患者因胸痛、胸闷、心悸、肩背痛到心内科就医,发现患者虽有胸痛、但不剧烈,疼痛时无大汗、疼痛时间多在2d1~2d以上,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后缓解,血压基本正常。其余由6例因头痛,腹部不适伴胸闷、憋气到中医科就诊的患者,10例因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到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6例因头痛、眩晕到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均伴有或多或少的胸部不适症状。 2.3 发病时间患者从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感觉到来医院就诊,一般要经过2d~12d,因为胸痛症状不典型。 2.4 心电图52例出现病理性Q波。ST段明显抬高,T波倒置;13例未出现病理性Q波,ST段明显抬高,T波直立,形成单向曲线。 2.5 心肌酶谱CK(正常值242mmol/L)升高56例,(381mmol/L~1256mmol/L),CKMB(正常值13mmol/L)升高,23例,(21mmol/L~107mmol/L),Ctnl(正常值<0.1ng/ml)升高50例(0.3ng/ml~ 2.5ng/mi)。 2.6 心脏彩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56例。 3 讨论 65例患者来我院就诊,最主要原因时患者均有典型或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非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1]:发病早期疼痛时,常发生恶心、呕吐,疼痛常放射到上腹部、颈部、下颌、左肩部,会引起牙痛、咽痛,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痛阀增高或痛耐受力增强;体内β内啡肽释放可能起镇痛作用;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病变固定狭窄可以不引起心绞痛或症状轻微,其症状不典型而被忽视。因此,临床医生发现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并持续的胸闷,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头痛、咽痛,伴恶心、呕吐、出大汗的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晕厥和原有高血压突然下降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做心电图、血清酶等检查,早期发现和诊断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以免漏诊,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陈胤结.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附30例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4):321~322.

急性心肌梗死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近2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了总结这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我们依据大量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实验结果,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1999年修订的AMI治疗指南,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订了本指南。 本指南中对AMI的分类,根据临床实用的原则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二类。现有资料表明,这二类之间在病理上有所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某一操作或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本指南中对某些治疗适应证的建议,以ACC/AHA指南的方式表达如下: Ⅰ类:指那些已证实和/和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和治疗。 Ⅱ类:指那些有用和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和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和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 Ⅱ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或有效。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有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和治疗。 一、急诊科对疑诊AMI患者的诊断程序 (一)目标 急诊科对疑诊AMI的患者应争取在10分钟内完成临床检查,描记18导联心电图(常规12导联加V7、V8、V9、V3R、V4R、V5R)并进行分析,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在就诊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或90分钟内开始直接急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 (二)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患者的筛查 询问缺血性胸痛病史和描记心电图是急诊科医师迅速筛查心肌缺血和AMI的主要方法,对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的患者筛查和处理程序见图1(下页)。 1、缺血性胸痛史:AMI疼痛通常在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颌部、背部和肩部放射。有时疼痛部位不典型,可在上腹部、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常持续20分钟以上,通常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紧迫、烧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等。应注意非典型疼痛部位、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其他不典型表现。女性常表现为不典型胸痛,而老年人更多的表现为呼吸困难。要与急性肺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及急性胸膜炎等引起的胸痛相鉴别。 2、迅速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应在10分钟内完成。缺血性胸痛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诊断AMI特异性为91%,敏感性为46%。患者初始18导联心电图可用以确定即刻处理方针。 ①ST段抬高或新发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应迅速评价溶栓禁忌证,开始抗缺血治疗,并尽快开始再灌注治疗(30分钟那开始溶拴或90分钟内开始球囊扩张)。入院时常规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凝血时间和电解质等。 ②对非ST段抬高,但心电图高度怀疑缺血(ST段下移、T波倒置)或有左束支传导阻滞,病史高度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应入院抗缺血治疗,做心肌标志物及常规血液检查(同上)。 ③对心电图正常或呈非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应在急诊科继续对病情进行评价和治疗,并进行床旁监测,包括心电监护、迅速测定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等。二维超声心动图可在缺血损伤数分钟内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对疑诊主动脉夹层、心包炎和肺动脉栓塞鉴别诊断具有特殊价值。床旁监测应一直持续到获得一系列血清标志物浓度结果,最后评估有无缺血或梗死证据,再决定继续观察或入院治疗。 (三)AMI的诊断 1、AMI的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以下3条标准中的2条: ①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③心肌坏死的血清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不表现ST段抬高,而表现为其他非诊断性心电图改变,常见于老年人及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因此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测定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在应用心电图诊断AMI时应注意到超急性期T波改变、后壁心肌梗死、右室梗死及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伴有左束支阻滞时,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有困难,需进一步检查确立诊断。(血清心肌标志物测定:AMI诊断时常规采用的血清心

急性心梗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 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能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认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认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 xx: T: 36.8℃,P:74次/分,R:45次/分,BP: 。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 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 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怎样采用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答案: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 T: 36.8℃,P:74次/分,R:45次/分,BP: 。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 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 V4R、V5RST段抬高。日 期护理诊断/预期目标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评价日期/签名疼痛与急病人主诉疼 1.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环境安静,减少探视,病人主诉性心肌缺痛程度减轻保证睡眠。 血、损伤、或消失。 坏死有关疼痛减轻 2.按医嘱处理: 应用吗啡或哌替啶;配合溶栓药或消失。 物治疗;给予吸氧等。

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其急救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0例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例患者入院后出现误诊,误诊率为8.3%,其中,5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0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5例误诊为气胸;220例患者最终痊愈,18例患者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0.83%。结论早期的心电图以及快速的心肌酶谱检查是确定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及时的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死亡风险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标签: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血流中断造成心肌的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的局部或大范围的坏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压榨性的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以及濒死感,可以持续数日或数小时[1]。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较大,机体反应性较差,临床症状常常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现就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40例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共收治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240例,其中,男180例,女60例;年龄55~65岁,平均60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最短时间为30 min,最长时间为72 h。最常见的合并症为高血压,合并高血压者190例,合并慢支肺气肿者40例,合并糖尿病者30例。 1.2 临床表现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突然心悸、气促;可出现其他部位的疼痛,称为异位疼痛[2],主要表现牙痛、下腹部疼痛、肩膀痛以及足痛等;部分患者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心肌梗死的可疑征象,部分患者的心肌酶谱完全没有改变。 1.3 临床辅助检查 240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检查,其中,心电图显示200例患者出现典型的Q波,40例患者出现ST段抬高。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心肌酶检查,以速率法进行检测,主要检查的指标为: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这几项指标的正常值分别为20~200、114~240、0~25、0~40 U/L,患者入院后36 h内检查可见心肌酶明显升高,超出正常值的2~3倍。

警惕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警惕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发表时间:2010-08-09T14:46:47.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黄祖芳钟明杰 [导读] 有糖尿病史或多发性大动脉炎,应定期查心电图及心肌酶,特别是出现循环衰竭或意识障碍时,应想到心梗可能 黄祖芳钟明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中医院黑龙江双鸭山 156700)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122-02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临床诊断较容易。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因无典型胸痛,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心肌酶升高不明显,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笔者就本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5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作一总结,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警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28~84岁,平均年龄6 2.4岁,其中50岁以上者48例占92%。合并高血压病20例,高脂血症l9例、糖尿病8例、脑梗塞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及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 1.2 病例选择 (1)无典型胸痛;(2)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及ST段弓背向上抬高;(3)血、清酶AST、CK等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 1.3 症状见附表 2 诊疗情况 2.1 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与心肌酶学动态变化,其中前壁心梗l4例、广泛前壁心梗7例、高侧壁心梗5例、下壁心梗12例、右侧心梗2例及心内膜下心梗l2例。 2.2 本组病例中误诊30例,其中院外21例,院内9例。误诊情况如下:(1)以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表现者9例占17.3%,入院前有4例误诊为急性胃炎,2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误诊为急腹症;(2)以喘憋、咳嗽、胸闷或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表现为主者8例,入院前5例误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例误诊为急性气管炎,l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3)以头晕晕厥、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者6例,其中糖尿病4例、脑梗塞2例,3例误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误诊为低血糖昏迷,2例误诊为单纯性脑梗塞;(4)以皮肤湿冷、血压低等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者3例,其中误诊为感染性休克l例,低血容量性休克2例;(5)以牙痛、面痛、颈部痛等为主要表现者4例,其中2侧误诊为牙龈炎,2例误诊为三叉神经痛。以上均经及时作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而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2.3 转归经积极治疗除6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或好转院。 3 讨论 患者有心绞痛发作史,又出现持续性、压榨性或窒息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伴有出汗、心音低钝,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出现典型改变,心肌酶升高,则急性心梗诊断较容易。反之,若不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升高不明显,则早期诊断较困难,易造成误诊误治。作者体会,临床上遇到下列情况,要及时做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以期得到早期诊断。 3.1 中年以上男性,特别是肥胖或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出现与饮食关系不大的上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而一般治疗无效时,应想到心肌梗死,及时查心电图及心肌酶学。 3.2 有慢性肺部疾患,出现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要及时查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并与以往心电图进行比较,以期排除或确诊心肌梗死,若平时无慢性肺部疾患,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更应考虑心梗可能,及时查心电图。 3.3 有糖尿病史或多发性大动脉炎,应定期查心电图及心肌酶,特别是出现循环衰竭或意识障碍时,应想到心梗可能。 3.4 有脑血管病、特别是有脑梗塞时,可能少部分并发心梗,需常规作心电图,以免漏诊。 3.5 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突然出现低血压或休克时,应常规查心电图及心肌酶。 3.6 中老年人出现牙痛、面痛、颈部病,也应考虑有心梗可能,需常规查心电图。 3.7 若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仅有ST-T改变,应查心肌酶,以诊断心内膜下心梗,或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

2021年急性心梗病例分析

病例阐发 欧阳光明(2021.03.07)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呈现胸痛,水平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年夜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定手术外伤史。否定输血史。否定结核、肝炎、伤寒等沾染病。否定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克不及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定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定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定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凑趣未及肿年夜。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年夜。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年夜。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年夜,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 怎样采取科学的护理工作办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谜底: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呈现胸痛,水平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年夜汗淋漓,乏力。有吸 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 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 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 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 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19T14:25:18.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侯燕 [导读] QRS起始部钝挫:梗死面积小,梗死时间短,则不产生病理性Q波,但可形成QRS向上部分产生切迹及钝挫[6]。 侯燕(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功能科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054-02 【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3月3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9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不明显。无Q波、无明显ST段抬高者13例;仅有ST-T变化、无Q波9例;梗死型Q波形成,ST段呈弓背向上,T波倒置7例;延缓出现梗死Q波5例,前间壁1例,后壁1例,下壁1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有40%的心电图变化不典型,即指没有病理性Q波,或心电图改变不典型者,临床易于误诊、漏诊,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因此对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疼痛、胸闷、突发心力衰竭,休克、晕厥等症状者,应及时进行辅助检查和心电图动态观察,进一步明确诊断,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动态心电图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持久远而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同时伴有上腹痛、胸闷、发热、大汗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有13.4%~23.3%[1]的心电图变化不典型,临床易于误诊、漏诊,严重影响病人预后。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3月确认的急性心肌梗死确诊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29例,入选条件:①无明显诱因心前区疼痛或胸骨后疼痛超过30min,经含服硝酸甘油无效。②起病24h内取血不少于2次,相隔时间至少4h以上[1],监测血清CK—MB水平,在起病4h内升高,16~24h达高峰(溶栓可使峰值提前),后又逐渐下降,3~4d回复正常;③发病24h内ECG无心梗部位相前关导联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并且有规律性动态演变[2]。男11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入院时均感心悸、胸闷、气短、上腹痛等,部分患者伴有胸痛及放射痛。既往史:高脂血症2例,动脉粥样硬化症2例,冠心病7例,高血压病6例,肺心病1例,心律失常2例,糖尿病5例,无上述病史者3例。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以急性呼吸困难、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者6例;以上消化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者3例;以胸闷、咳嗽、咳痰、喘息治为主要表现,听诊双肺干湿啰音者4例;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者2例;以肩周、左上肢疼痛的2例,以牙痛、下颌痛的3例,以头晕、晕厥为首发症状突发左心衰竭4例,无胸痛及其他部分疼痛者3例,以右上腹疼痛伴肩背部放射痛误诊胆囊炎者2例。 1.3 心电图改变 本组29例患者入院后均急查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肌三联(肌钙蛋白I或T、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功酶)。无Q波、无明显ST段抬高者5例;肢导低电压,电轴左偏2例,仅有ST-T变化、无Q波6例;ST段弓背样抬高及T波倒置5例;V1~V3导联R波振幅下降,无ST—T改变4例;V3~V5U波倒置,后出现ST—T改变4例,动态监测ST-T改变3例。 1.4 实验室检查 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浓度的变化,来作为确诊AMI的酶学指标,尤其是CKMB的升高有意义[3]。 本组29例患者有17例心肌三联(肌钙蛋白I或T、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功酶)为阳性,心肌酶、肌酸激酶升高5例,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4例,肌钙蛋白、肌红蛋白阳性3例。均符合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演变过程及规律。 2 结果 本组29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26例,死亡3例,其中死于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1例,室颤1例。 3 讨论 ECG是诊断AMI的主要依据之一,多数AMI在发病24h内可出现典型的AMI图形:相应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及病理性Q波。但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梗死时间短、梗死面积小而表现不典型。不典型AMI在临床上有增多趋势。有报道心电图和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占13.4%~23.3%[3]。识别不典型AMI主要靠心电图,对可疑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可立即行24h动态心电图改变检测,严密观察QRS、ST—T动态变化,排除假性正常化和典型心电图延迟出现等情况。辅以化验室检查,临床上把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浓度变化作为确诊AMI的酶学指标。 3.1不典型AMI心电图产生机制 (1)梗死范围小,体表心电图反映不出来;(2)多处或对应性梗死,因梗死相量相互抵消,不出现梗死图形;(3)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显著压低,后继发T波改变,但aVR导联ST段抬高;(4)当AMI伴有室内传导障碍、心室肥厚或预激综合症时,心电图表现不典型;(5)局限性高侧壁梗死,有时I、aVL不出现Q波。须将V4-6上移1~2个肋间才出现Q波;(6)正后壁心梗可仅在V3R、V1、2出现R波增高,S波降低[4]。 3.2不典型AMI心电图表现 P波改变:AMI早期突然新出现Ⅱ导联欢会P波高尖≥0.125mV,产生原因乳头肌功能不全引起急性左心功不全,导致继发性肺淤血有关[5]。 T波改变:T波高耸多数为AMI急性期限改变,早期常可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持续12~24h,之后出现典型AMI图形。系因心肌缺血,心肌细胞损伤所致。 肢导低电压:由于老年患者长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长期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血肿,心肌纤维化而出现。

急性心梗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患者,男,60 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能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认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 支一年,否认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 368C, P:74 次/分,R: 45 次/分,BP: 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 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 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 X 109/L。心电图:U、M、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 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 .列出医疗诊断? 2.怎样采用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答案: 1 .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 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 36.8C,P:74次/分, R: 45 次/分, BP: 90/60mmHg。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190U/L,AST: 30U/L, LDH 300U/L,WBC 11 X 109/L。心电图:U、M、avF 导联ST 段弓背向上抬高, 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为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的检出率,探讨性分析其心电图的表现。方法在我院心电图室选取82例不典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 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有以昏厥、脑卒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梗死,有以头痛、牙痛、咽痛 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低血压、头晕、皮肤湿冷等周围循环衰竭为主 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等;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 出现的异常Q波,心内膜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非Q波型,心电图无特异改变的小灶性或微灶性心肌梗死,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表现出的伪正常变化等。结论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进行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结合心肌酶谱、心脏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检测手段,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2095-1752(2014)11-0102-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局部心肌缺血 性坏死[1],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通过心电图与心肌酶谱检 测发现有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增高现象。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其特有的临床 表现,通过心电图等手段不能诊断,而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其不典 型的临床表现,且心电图变化不明显,而时常被误诊、漏诊[2]。本文通过对所选 病例资料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本组研究资料来自我院心电图室随机选取的82例不典型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在所有患者资料中,男性占62例,女性占 20例;年龄最大 者80岁,最小者35岁。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 图机采用上海光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ECG-9620P的自动分析心 电图机;心肌酶谱检查时观察肌酶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指标。 2 结果 2.1 心电图表现 2.1.1 室性期前收缩出现异常Q波 当室性异位搏动的QRS波以正波为主时,Q波不管是否明显均提示有心肌梗死;ST段呈显著升高,与主波方向一致,T波双支对称而顶端高变尖,提示为心 肌梗死急性期。 2.1.2心内膜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非Q波型 在患者出现心绞痛时,心电图显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或非Q波型心肌梗死。 当出现左胸V2、V6R的“镜像”改变时,需进行右心室外膜导联V3R、V9R的探测。如出现R波减小,ST段或T波出现异常变化,则可诊断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2.1.3 对于小灶性或微灶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当心肌梗死面积<20mm2,有时心电向量图上可见到QRS环至少两个面出现蚀缺,其水平面蚀缺 ≥0.05Mv,时间≥2ms[3]。 2.1.4 当梗死部位发生在左室侧壁与下壁之间的后基底部时,则为正后壁急性

急性心梗病例分析之欧阳家百创编

病例阐发 欧阳家百(2021.03.07)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呈现胸痛,水平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年夜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定手术外伤史。否定输血史。否定结核、肝炎、伤寒等沾染病。否定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克不及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定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定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定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凑趣未及肿年夜。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年夜。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年夜。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年夜,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 怎样采取科学的护理工作办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谜底: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呈现胸痛,水平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年夜汗淋漓,乏力。有吸 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 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 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 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 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心肌梗死病例分析

1例心肌梗死的护理 -------典型病例 干部病房徐楠 【病史】:患者,男,20岁,于2011年10月26日晚酗酒(饮白酒约500ml)后出现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10月27日上午8时左右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痛,为压榨样,症状持续不缓解,阵发性加重,于10月27日中午12:20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病史;吸烟史5年,平均每日20支左右;饮酒史3年,平均每日白酒100ml。 【检查】:体格检查:T36.0℃,P 71次/min,R 20次/min,BP129/89 mmHg,发育正常,体型肥胖,体质指数31.14,腰臀比1.04,口唇稍发绀,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1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A2>P2,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门诊心电图:窦性心律,V2~V5导联ST段抬高0.2~0.6mV,T 波高尖,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3mV,T波倒置。 入院后复查心电图示: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0.2~0.6mV,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3mV,T 波倒置,V3R~V5R导联呈rS型,ST段压低0.2~0.3mV。患者仍诉心前区闷痛不缓解,急查血常规:WBC 15.1×109/L,中性87.9%;急查电解质、心肌酶正常。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同时予以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吗啡镇静镇痛、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治疗。 溶栓后0.5h心电监护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溶栓后1h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复查心电图示:V2~V5导联抬高ST段回落大于50%,aVL导联qrS波,于2011年10月28日晨复查心电图(图4)示:Ⅰ、V2~V5导联T波深倒置,aVL导联呈QS型,T波倒置。复查心肌酶提示:谷草转氨酶113U/L,肌酸激酶1350U/L,肌酸激酶同工酶79U/L,乳酸脱氢酶380U/L;空腹血糖5.2 mmol/L;胆固醇5.50mmol/L,LDL1.57mmol/L,TG5.79 mmol/L。

最新急性心梗病例分析(精品收藏)

病例分析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 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认手术外 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 染病。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 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 能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认疫水疫地接 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认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45 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 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 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平卧位颈 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 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 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 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 怎样采用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答案: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 伴大汗淋漓,乏力.有吸烟史数十 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 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19 0U/L,AST:30U/L,LDH:300U/L,W BC:11×109/L。心电图:Ⅱ、Ⅲ、a 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

急性心梗病例分析

病例阐发 令狐采学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呈现胸痛,水平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年夜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定手术外伤史。否定输血史。否定结核、肝炎、伤寒等沾染病。否定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克不及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定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定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定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凑趣未及肿年夜。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年夜。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年夜。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年夜,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 怎样采取科学的护理工作办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谜底: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呈现胸痛,水平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年夜汗淋漓,乏力。有吸 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 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 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 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 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急性心梗病例分析学习资料

急性心梗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能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认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认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 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 怎样采用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答案: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190U/L,AST: 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 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 V5R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讨论

2007-4-2 11:20何朝荣副主任医生查房记录 一、病史特点 1、患者任泽龙,男,52岁 2、胸闷、胸痛3天 3、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尿、乙肝、结核病史,近一周有受凉后感冒,咳嗽、咳痰,无发热。既往有吸烟、饮酒史,无药物过敏史。 4、体检:T 36.4℃P52 次/分R 18次/分BP 86/60mmHg 神志清楚,呼吸平稳,体型肥胖,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左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未闻及干罗音,心界不大,心率52 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肠鸣音存在,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5、辅助检查:郧县县医院于2007.3.30查肺部SCT提示未见主动脉夹层,可见肺部感染;入院后查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常规正常,查心肌酶CK 1822IU/L、CK-MB186IU/L、LDH680IU/L、HBDH772IU/L、AST220IU/L。查ECG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今晨发作时心电图可见广泛心前区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T波倒置,II、III、aVF导联可见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Q波形成,V5R导联可见ST段弓背向上抬高。 二、诊断分析 一)冠心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 患者为老年男性,体型肥胖,有长期吸烟史等多个冠心病发生危险因素,有典型的胸闷胸痛,有典型的心肌梗死心电图动态演变以及心肌酶学显著升高,故冠心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诊断明确。患者经过溶栓治疗以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管、改善心肌血供治疗仍有反复胸闷发作且有后背部持续性闷痛,结合发作时心电图今晨发作时心电图可见广泛心前区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T波倒置等透壁性心肌缺血表现,症状缓解后抬高的心前区导联回落接近基线。故梗死后心绞痛明确。患者入院体检在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所以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明确。 从入院后心电图动态变化观察推断患者此次犯罪血管为前降支开口处可能大,合并右冠病变也有较大可能。患者目前频繁发作心绞痛要考虑:1、血管斑块不稳定,诱发冠脉痉挛甚至心肌梗死继续进展。2、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导致冠脉灌注继续减少,但是患者目前无明显呼吸困难,体检肺部罗音不对称不支持,要查心脏彩超进一步了解。3、肺部感染导致体温升高高动力循环状态,诱发心绞痛。 患者背部疼痛原因考虑为:1、心肌梗死后心肌严重缺血导致放射痛,患者心肌梗死程度重且频繁发作心绞痛,所以首先考虑。2、心肌梗死后综合症患者背部疼痛为持续性,结合体检左肺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