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虽有嘉肴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与“嘉肴”意义相近的是:A. 美食B. 粗粮C. 淡水D. 素食2.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这句话出自哪部古代著作?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荀子》A. 饕餮盛宴B. 山珍海味C. 美味佳肴D. 锦衣夜行二、填空题1. “虽有嘉肴,______,不知其旨也。
”(填入正确的词语)2. 在古代宴席上,______是指美味的菜肴。
3. “______,不如嘉肴。
”这句话说明有时候实际行动比口头上的赞美更有价值。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这句话的含义。
2. 请举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体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这句话的意义。
3. 请谈谈你对“嘉肴”与“美食”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四、阅读理解题“昔者,晋文公赐楚成王嘉肴一盘,楚成王虽知其为美味,但因心中忧虑,未能品尝。
文公见状,感慨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遂以此教导楚成王,凡事需亲身体验,方能深知其味。
”1. 文段中的“晋文公”和“楚成王”分别是谁?2. 楚成王为何未能品尝嘉肴?3. 文段中的“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想要表达什么道理?五、作文题请以“品尝嘉肴,感悟人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六、判断题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这句话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
()2. 在古代,嘉肴通常是指普通的家常菜。
()3.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味也。
”这句话与“实践出真知”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七、连线题1. 嘉肴 ______ A. 粗糙的食物2. 美食 ______ B. 普通的水3. 山珍海味 ______ C. 精致的菜肴4. 淡水 ______ D. 丰富的宴席八、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味也。
《虽有嘉肴》课内外阅读分层练第一部分:课内基础虽有嘉肴《礼记》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②也。
虽有至道③,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④。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⑤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⑥也。
《兑命》⑦曰:“学学半⑧。
”其此之谓乎!【注】①选自《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②[旨]味美。
③[至道]最好的道理。
④[困]困惑。
⑤[自反]自我反思。
⑥[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⑦[《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⑧[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参考译文:虽然有美味的鱼肉,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在哪。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虽有嘉肴》与《劳于读书,逸于作文》(13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兌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乙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
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
只要识模,全不费力。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意思。
(4分)(1)然后能自反.也:(2)学.学半:(3)读书如销.铜:(4)随.模铸器: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
专题27:《虽有嘉肴》(原卷版)过关检测一、(2023春•北京市怀柔区•期末)阅读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礼记》ㅤㅤ【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劝学荀子ㅤㅤ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②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③功在不舍。
【乙】锲④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⑤。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于荀子《劝学》有删改)①已:停止。
②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③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
④锲(qiè):用刀雕刻。
⑤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1)请根据短文内容,给《劝学》中的画线句准确划分停顿,以“/”隔开。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学”的意思与“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中的“学”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教学.相长也B.弗学.,不知其善也C.学.不可以已D.学.学半(3)下列对文中【甲】【乙】两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也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理解:类比引入。
由“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引出“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强调了吃饭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翻译:雕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理解:用雕刻过程中不放弃才能成功,来类比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论述了持之以恒对学习的重要性。
《虽有嘉肴》复习训练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一、《虽有嘉肴》节选自,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虽有嘉肴()②不知其旨也()③虽有至道()
④不知其善也()⑤教然后知困()⑥然后能自反也()
⑦然后能自强也()
三、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虽有嘉肴虽古义:今义:
②不知其善也善古义:今义:
③教学相长也长古义:今义:
四、翻译下列重点语句。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③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④故曰:教学相长也。
⑤《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五、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文中语句回答)
六、从学习角度看,“教学相长”给我们什么启示?
七、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第1页共1页。
八下精品课堂分层作业第22课《虽有嘉肴》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yáo) B.故曰:教学相长.也(cháng)C.选贤与.能(jǔ) D.讲信修睦.(mù)【答案】B【详解】B.长——zhǎng,意为:促进,推动。
故选B。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货/恶其弃/于地也B.是故/谋闭/而不兴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D.故人/不独亲其亲【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A.“恶其”是动宾结构短语,其后应断开;“弃于地”做补语,“弃”的后面不能断开;句意: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
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货/恶其/弃于地也;C.“学”作主语,“然后知不足”是学后的影响,因此“学”的后面要断开;句意:所以学习后就知道不足。
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D.“故”是句首连词,引出后面的结论“人不独亲其亲”,因此“故”的后面要断开;句意: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
据此可划分节奏为:故/人不独亲其亲;故选B。
3.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选自《礼记》,该书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B.课文开头从“嘉肴”写起,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由吃饭引申到学习,使论证浅显易懂。
C.课文最后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阐述教与学的关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课文是一篇精当的议论文,朗读时应以平调为主,语速宜舒缓。
4.《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5.“教学相长”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答案】3.B 4.(示例)教学相长。
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例,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虽有嘉肴》练习附答案《虽有佳肴》练习(含答案)一、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又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二、课文字词句练习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请划三处(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请划两处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②弗.食()③不知其旨.也()④不知其善.也()⑤然后能自强..也()⑥虽有至.道()⑦教学相长.()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⑨教然后知困.()⑩.然后能自反..也()⑾然后能自强.()⑿学.学半()其.此之谓乎()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今义:()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学.学半古义:()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三、把握文章论证思路本文在开头先以“”作类比引出“”,再从和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的观点,最后又引用“”来深化强调论点。
《虽有佳肴》练习参考答案一、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学记》或(《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专题27:《虽有嘉肴》(原卷版)真题专练【1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真题】加点词语解释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委而去.之一狼径去.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皆以.美于徐公C. 七里之郭.出郭.相扶将D.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22023年辽宁省本溪市、铁岭市、辽阳市中考语文真题】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虽有嘉肴》《富贵不能淫》均出自《孟子》。
C.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文学家。
山坡羊,曲牌名。
D.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是《登飞来峰》的作者。
【3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不知其善.也陈康肃公善.射B. 然后能自反.也窥谷忘反.C. 女有归.一屠晚归.D. 是.谓大同是.非木柿(2)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引《兑命》佐证了观点: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互相促进。
B. 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都能够安居乐业。
C. 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们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为了自己。
虽有嘉肴练习题一、题目嘉肴(jiā yáo)是中国传统的烹饪艺术,它在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风味和特色。
嘉肴的制作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因此对于厨师来说,熟练掌握嘉肴的制作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厨师们的嘉肴制作技巧,以下是一些虽有嘉肴练习题,供厨师们进行练习和巩固。
二、练习题1. 红烧肉是中国传统的名菜之一,它以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喜爱。
请列举红烧肉的主要原料和制作步骤。
2. 宫保鸡丁是四川菜系中的一道经典菜品,它口味麻辣,香气扑鼻。
请列举宫保鸡丁的主要配料和烹饪方法。
3. 麻婆豆腐是川菜中的一道招牌菜,它以麻辣口感和香味浓郁而著名。
请描述一下麻婆豆腐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4. 东坡肉是浙菜中的一道美食,它以肥而不腻、酥软可口的特点而闻名。
请描述一下东坡肉的制作过程和烹饪技巧。
5. 糖醋排骨是一道以猪肋排为主料制作的传统名菜,它以色泽红亮、酸甜可口的口感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请详细阐述糖醋排骨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6. 鱼香肉丝是川菜中的一道经典菜品,它以鱼香味浓郁、色香味俱佳而备受追捧。
请介绍一下鱼香肉丝的烹饪方法和关键步骤。
7. 葱油拌面是北方传统的美食,它以面条细嫩爽滑、葱油香浓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请列举一下葱油拌面的主要材料和制作流程。
8. 京酱肉丝是北京菜系中的一道经典菜品,它以肉丝细嫩、味道独特而备受推崇。
请描述一下京酱肉丝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9. 麻辣香锅是川菜中的一道麻辣美食,它以丰富多样的食材搭配、口味麻辣鲜香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请描述一下麻辣香锅的制作方法和调料搭配原则。
10. 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之一,它以火锅底料麻辣可口、食材丰富多样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请介绍一下麻辣火锅的制作过程和食材选择。
三、总结以上是一些虽有嘉肴练习题,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厨师们能够加深对嘉肴制作的理解,熟练掌握不同菜品的制作步骤和烹饪技巧。
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可以提高菜品的质量和口感,为食客们带来更好的用餐体验。
《虽有嘉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虽有嘉肴》一文中,作者通过比喻来说明什么道理?A. 食物的重要性B. 教育的重要性C. 学习的重要性D. 劳动的重要性答案:B2. 在《虽有嘉肴》中,作者提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这里的“旨”指的是什么?A. 食物的味道B. 食物的营养价值C. 食物的制作过程D. 食物的烹饪技巧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虽有嘉肴》中所表达的观点?A. 学习需要实践B. 学习需要思考C. 学习需要交流D. 学习需要休息答案:D二、填空题4. 《虽有嘉肴》中提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学习5. 文章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________,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答案:实践三、简答题6. 请简述《虽有嘉肴》一文中,作者通过“虽有嘉肴”这一比喻,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案:作者通过“虽有嘉肴”这一比喻,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是学习的重要性。
正如美食需要品尝才能知道其味道一样,知识也需要通过学习来理解和掌握。
7. 在《虽有嘉肴》中,作者提到了哪些学习的方法?答案:作者提到了通过实践、思考和交流来学习的方法。
四、论述题8. 结合《虽有嘉肴》一文,谈谈你对学习态度的看法。
答案:(此题答案略,考生需根据个人理解进行论述。
)五、翻译题9. 将《虽有嘉肴》中的“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翻译成英文。
答案:Even if there is fine food, if you do not taste it, you do not know its flavor; even if there is the ultimate truth, if you do not learn it, you do not know its goodness.六、阅读理解题10. 阅读《虽有嘉肴》全文,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学习态度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虽有嘉肴》课堂练习及古诗词默写
一、字词解释(30分)
1、虽有嘉肴
..(美味的菜)
2、不知其旨.也(甘美)
3、虽有至道
..(最好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也(美好,可贵)
4、是故
..(所以)
5、然后能自反
..也(反省自己)
6、然后知自强
..也(自我勉励)
7、教学相长.也(促进)
8、《兑命》曰:“学.学半。
”(教)
9、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
二、请用“/”给以下句子断句(20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三、翻译下面句子(30分)
1、虽有直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可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翻译:《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写杜牧《泊秦淮》(20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虽有嘉肴》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自强.()兑.命()学.学半()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②弗.食()③不知其旨.也()
④不知其善.也()⑤然后能自强
..也()⑥虽有至.道()
⑦教学相长.()⑧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⑨教然后知困.()
⑩.然后能自反
..也()⑾然后能自强.()⑿学.学半()
⒀其.此之谓乎()
3.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今义:()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
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
学.学半古义:()今义: ()
4.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5、(1)《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
《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
(2。
6.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7.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8.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9“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综合性学习
为了提高学生们得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准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请你为学校的“环保教育”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就“环保知识”展开问卷调查,从不同角度设计两个问题,并在后面注明你的调查目的。
12、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请按照提
示完成①—②题。
(2分)
①、表弟在家读报:“一名日本老兵在华忏(qiān)悔时,披露了日军侵华期间一些鲜(xiān)为人知的暴行……”小金听后,对表弟说:“你读错了,这里‘忏’应该读,‘鲜’应该读。
”(填上正确的读音)
②、阿宁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公用电话长途直播新款手机震憾上市
(某公用电话亭)应改为(某手机专卖店)应改为
2、在下列词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白首方悔读书迟
竹直心虚乃吾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城山色半城湖
黑发不知勤学早水性淡泊是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