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进气歧管的发展与中国市场的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166.92 KB
- 文档页数:7
2024年增强热塑性塑料管(RTP)市场调查报告引言增强热塑性塑料管(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ipe,简称RTP)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的管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RTP市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市场规模、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市场规模分析RTP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RTP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1. 建筑行业的需求增加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管材的需求不断增加。
RTP的优异性能,如高强度、耐腐蚀和耐高温等,使其成为建筑行业替代传统管材的理想选择。
2. 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需求提升石油和化工行业对输送管道的需求量大,且要求管材具备优异的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
RTP作为一种新型管材,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还具备较低的维护成本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备受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青睐。
应用领域分析RTP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石油和天然气输送RTP在石油和天然气输送领域应用广泛。
其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使其能够承受高压和腐蚀性介质的输送,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耐磨损性能,减少了管道维护和更换的频率。
2. 化工管道化工行业对管道的要求较高,需要耐腐蚀和耐高温的管材。
RTP由于其材料特性,可以满足化工行业在酸碱介质、高温条件下的输送需求,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管道的维护成本。
3.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RTP被广泛应用于给水、排水、暖通等管道系统。
其高强度和耐久性能使其能够应对复杂的建筑环境和长期使用,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损害。
发展趋势分析RTP市场展示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推动市场增长随着科技的进步,RTP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使其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得到了更好的平衡。
新的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RTP市场的增长。
2022-2022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国的塑料管道行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进展,联塑管道产品从塑料管道的市场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随处可见的被广泛熟悉的产品,成为重要的行业。
目前中国的塑料管道行业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塑料管道行业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潮。
近几年,联塑塑料管道在我国得到迅猛进展,管道产品在塑料管道的市场不断扩大,已经成为随处可见的被广泛熟悉的产品,成为重要的行业之一。
并且塑料管道产品受到了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比如:建筑部门、水利部门、市政工程领域的工程都需要用到塑料产品。
但塑料水管普遍有易老化、易爆裂、滋生细菌等缺点,而不锈钢管道耐腐蚀、强度高,能够耐地面下沉和地震,寿命至少为70年,比塑料管等代用管材更经济。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开拓新的利润点成了必要的途径。
我国塑料管的应用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许多空白领域,这就是新的市场容量空间,如塑料布软管产品的研发。
目前国内塑料管材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塑料硬管上,而涉及塑料软管生产的企业相对较少,因此市场较为宽阔,特殊是技术含量高的软管,其竞争者少,产品的利润率高。
从塑料管道的需求状况来看,将来四年市政建设用给、排水管和建筑给、排水管仍将是塑料管道主要下游,分别占比46%、40%左右。
采暖管道对塑料管道的需求虽然占比不大,但年复合增长率为21%.农业用管需求增长主要由于农村饮水平安工程集中在今明两年。
据发布的《2022-2022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从总体看,我国塑料管道制造行业进展势头良好,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性。
2022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了2178.51亿元,相比上年增长7.91%,从2022年到2022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9.53%.2022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利润达到了274.03亿元,相比上年增长8.60%,从2022年到2022年,销售利润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2.52%.截止2022年,住宅房销售创下了历史性的7万亿,其中50个城市就占了销量的50%.因此,超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将在将来至少十年为管材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可见塑料管道需求总量仍会连续增长。
2023年塑料管道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塑料管道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概述:塑料管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和建筑领域的管道材料。
它与传统的金属管道相比,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
塑料管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抵御多种化学物质的腐蚀,因此适用于许多行业,如化工、石油、天然气、水处理等。
市场状况:塑料管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的报告预测,全球塑料管道市场在2025年将达到101.4亿美元。
预计这个市场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主要受到可持续和环保性能优良的塑料管道需求增加的推动。
亚太地区是全球塑料管道市场的最大消费者。
中国是亚太地区塑料管道市场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占据了亚太地区消费量的大约4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和制造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将继续推动塑料管道市场的增长。
塑料管道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包括Pipelife、JM Eagle、Wavin、ABB、GE等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在中国市场,上海楪皙、金东莱、洛阳美如意、聚丰管业等本土企业也开始进入市场,并以低价格和区域市场优势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市场趋势:企业积极推广环保和可持续性产品将是未来塑料管道市场的一大趋势。
环保和可持续性已成为用户对材料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使用可回收材料和再生材料,以及遵守苛刻的排放标准,塑料管道生产商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智能化和自动化无疑是未来塑料管道行业的另一个主要趋势。
随着智能化设备和机器人应用的不断扩大,人们现在已经开始应用这些技术在新的管道系统中,并且预计这些趋势将在未来几年里继续保持增长。
结论:一些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领域,如:清洗工具创新、技术创新和自动化管道线。
通过积极开展研发和推广,我们可以带来更多的优点,提高生产效率和用户体验,未来这些领域将会迎来更高的增长率。
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塑料管道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2024年增强热塑性塑料管(RTP)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增强热塑性塑料管(RTP)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系统,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以满足对管道系统高温、高压和耐腐蚀性能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对管道系统性能要求的提高,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市场每年以约10%的速度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市场驱动因素1.节能减排要求: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低导热性,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热损失。
2.抗腐蚀能力:增强热塑性塑料管抗腐蚀性能优异,可以在酸碱等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
3.轻质高强度:增强热塑性塑料管重量轻、强度高,便于运输和安装,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4.可回收利用: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大多数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符合环保要求,受到社会关注和推动。
市场应用1.石油行业: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在石油输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承受高温高压和腐蚀性环境,提高输油效率。
2.化工行业: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在化工生产中被用于输送各种化学品,如酸碱、溶剂等,能够耐腐蚀、耐高温,确保生产安全。
3.冶金行业: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在冶金熔炼、冷却等环节中被广泛使用,满足高温条件下的输送需求。
4.电力行业: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在电力输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承受电气设备的高电压和高温,并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制造商包括: - 大日本住友化学 - 美国Dupont公司 - 德国巴斯夫公司 - 中国塑料公司 - 印度Reliance Industries公司这些制造商通过不断创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市场前景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各行业对管道系统要求的提高,以及环保要求的增加,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将成为替代传统金属管材的首选。
国内外塑料管道原料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塑料管道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国内外塑料管道原料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塑料管道原料现状目前国内常用的塑料管道原料主要有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
其中,PVC管道是国内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塑料管道,其优点是价格低廉、耐腐蚀、易加工等。
但是,PVC管道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老化、易变形、不耐高温等。
PP管道和PE管道在国内市场上的应用相对较少,但是随着人们对环保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两种管道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PP管道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等优点,适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PE管道具有耐腐蚀、耐低温、耐磨损等优点,适用于城市给排水、燃气等领域。
二、国外塑料管道原料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塑料管道原料种类更加丰富。
除了PVC、PP、PE等常用原料外,还有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等。
这些原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点,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环境。
例如,PU管道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优点,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
PS管道具有耐腐蚀、耐低温、耐磨损等优点,适用于城市给排水、燃气等领域。
PC管道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优点,适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
三、塑料管道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保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塑料管道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未来,塑料管道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保性能更好。
未来的塑料管道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如降解性能、可回收性能等。
2. 技术更加先进。
未来的塑料管道将采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以提高管道的质量和性能。
3. 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未来的塑料管道将逐渐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如医药、食品、化工、石油等。
4. 产品更加多样化。
未来的塑料管道将出现更多的新品种和新型号,以满足不同领域和环境的需求。
总之,塑料管道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2024年塑料软管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塑料软管是一种常见的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由塑料材料制成。
它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清洁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塑料软管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未来趋势。
市场概述塑料软管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塑料软管的需求不断增加。
塑料软管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医疗行业、化工工业、食品行业等。
尤其是在医疗行业,塑料软管的需求量更是持续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1.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行业对于高质量、安全性能优良的塑料软管的需求大幅增加。
2.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化工工业领域,对于耐腐蚀、耐高温的塑料软管的需求逐渐增加。
3.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引起重视,食品行业对于安全、卫生的输送管道的要求提高,从而促进了塑料软管市场的发展。
市场挑战因素1.环境保护压力:塑料作为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其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塑料软管市场受到环保压力的影响,需要不断创新,推出更环保的产品。
2.材料成本上升:塑料材料的价格受到原材料价格、能源成本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材料成本上升可能对塑料软管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
3.技术创新和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塑料软管制造商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应对竞争压力。
市场前景塑料软管市场未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人口的增加,对于塑料软管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塑料软管的技术和材料将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预计未来几年内,塑料软管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结论塑料软管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
随着医疗行业、化工工业和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软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然而,环保压力、材料成本上升以及技术创新和竞争压力等因素也将对市场带来一定的挑战。
2022年塑料管道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1、塑料管道按原料命名品类,属性与、看点均有不同塑料管道主要按原料命名,主要品类包括PVC (聚氯乙烯)、PE (聚乙烯)、PPR (无规共聚聚丙烯,PP以PPR为主)、PB (聚丁烯)、ABS (丙烯般-丁二烯-苯乙烯)等。
PVC管道占比从80%+逐步下降到40%+, 口径一般在400mm 以下,主要用于给排水、通信、电力;PE占比提升至30%+, 口径一般400mm-1200mm,城镇化推进带动大口径管道应用增加,例如市政给水系统;PP占比略超10%,其中PPR 口径通常160mm以下,主要用于冷热水管及采暖。
综上,按照口径&用途,一般对应关系为:PVC (建筑排水、电力护套),PE (市政、燃气、热力),PPR (家装冷热给水)。
■ PVC ∙PE PP ■其他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伟星新材产品结构情况PPR 可以发掘零售属性。
PPR 主要用于家装冷热水进水, 直接影响居民用水健康,兼具功能属性(防漏、抗菌、防腐) 与消费属性(消费升级、品牌信任、售前售后服务)。
我们 预计PPR 市场潜力约200亿元。
整体法(一):2019年全国塑料管道产量1606万吨,建筑给水占比14%,推测225万吨建筑给水塑料管道用量,假 设PPR 占比50%,推测PPR 用量112万吨,按照单价2万元 /吨测算,对应225亿元市场空间。
整体法(二):如果按PP 口径占比10.8%计算,对应173万吨用量,PP 中假设PPR 占比60%,贝!∣104万吨,对应 208亿元市场空间。
伟星新材产品结构情况100%90%80%70%60%50%40%30%20% 10%0%ill∏l分步法:——新增房屋方面,2019年住宅竣工面积6.8亿平米,假设100平米房屋需要30米PPR管(不考虑双层水管),1 米PPR管重量0.96千克,对应19.6万吨。
2024年气动元件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气动元件是指在气动传动系统中起控制、执行和辅助作用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气动元件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气动元件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动元件市场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气动元件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35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4.5%。
该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2. 市场主要驱动因素2.1 工业自动化需求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是气动元件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随着工业生产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气动元件作为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元件,能够在高温、高压和腐蚀性环境中稳定工作,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新兴行业的增长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气动元件市场的增长。
例如,电子、半导体、生物医药和食品饮料等行业对于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行业如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也在不断引入自动化生产线,进一步拉动了气动元件市场的需求。
2.3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气动元件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气动元件领域涌现出一批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大大提升了气动元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低噪音、高效能的气缸和节能型气控阀等新型气动元件逐渐取代传统元件,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智能化和网络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气动元件市场正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转变。
智能化气动元件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可靠性。
网络化气动元件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分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提供更多决策依据和优化方案。
3.2 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是气动元件市场的发展趋势之一。
气动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能源损耗和压缩空气的排放,因此节能环保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气动元件制造商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节能环保型产品,如可调流量型气控元件和高效能气缸等,以满足市场对节能环保的需求。
塑料进气歧管的特点同传统的金属进气歧管相比,塑料进气歧管具有哪些优点?我整理出来的一共有4 个方面的优点:(1) 在重量方面,由于塑料进气歧管一般采纳尼龙PA66 材料,其比重约为铝合金材料的50%。
(2)另外,塑料进气歧管的管壁厚度一般为2.5~3mm,而铝合金进气歧管的壁厚一般大于4mm。
因此,塑料进气歧管的重量相对要轻很多,通常仅为铝合金进气歧管的40%左右。
(3) 在动力性方面,由于塑料进气歧管的内壁比较光滑,因此有利于提升进气充量。
与铝合金进气歧管相比,发动机的动力性可提升3%~5%。
(4)在经济性方面,塑料进气歧管能带来优良的气流,从而有助于汽油在发动机缸内的充分燃烧,使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都能得到显然改善。
(5) 在成本方面,虽然进气歧管所使用的塑料材料与铝合金材料的成本基本相同,但由于塑料进气歧管能够一次成型,成型后的合格率高,而铸造而成的铝合金进气歧管毛坯的成品率要低很多,且其机加工费用也相对较高,因此塑料进气歧管的生产成本通常比铝合金进气歧管低20%~35%。
2塑料进气歧管开发的准备工作要保证塑料进气歧管的开发成功,您认为应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技术准备工作?下面我就来告诉大家:(1)将提升发动机性能作为塑料进气歧管制定的核心。
进气歧管是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其结构和质量是影响发动机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制定塑料进气歧管时,首先必须对发动机有深入的了解,要有专业的从事发动机制定或研究方面的人员参加。
在制定中比较好使用发动机专业仿真软件,以使制定出的塑料进气歧管能地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以气体动力学分析为重点分析内容。
发动机的进气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三维非定常气体运动过程,如果用一维分析方法,往往不能正确地反映出进气歧管内部气体的运动状况。
因此,建议使用三维流场分析软件来仿真进气过程中进气歧管内部流场的衍变过程,从而为制定出合理的塑料进气歧管结构提供依据。
(3)强度分析先行。
塑料进气歧管的发展与中国市场的调查The Development and Market of Plastic Air intake manifold in China汽车轻量化是汽车工业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一个汽车厂和国家技术进步和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
为节能降耗、提高车速、改进外观和舒适性、降低成本,汽车厂越来越多地选用塑料替代金属。
塑料发动机进气歧管(plastic air intake manifold)是近年来开发成功的塑料部件范例,也是各国竞相开发的热门塑料汽车部件。
塑料进气歧管不仅质轻,而且由于内壁光滑,可改进气体流动性,提高气体流量,进气效率高,隔热效果好,因而能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料利用率。
一塑料进气歧管(plastic air intake manifold)的优点如图:塑料进气歧管(plastic air intake manifold)具体而言,塑料进气歧管主要具有4方面的优点:(1)在重量方面,由于塑料进气歧管一般采用尼龙材料,其比重约为铝合金材料的50%。
(2)另外,塑料进气歧管的管壁厚度一般为2.5~3mm,而铝合金进气歧管的壁厚一般大于4mm。
因此,塑料进气歧管的重量相对要轻很多,通常仅为铝合金进气歧管的40%左右。
(3)在动力性方面,由于塑料进气歧管的内壁比较光滑,因此有利于提高进气充量。
与铝合金进气歧管相比,发动机的动力性可提高3%~5%。
(4)在经济性方面,塑料进气歧管能带来良好的气流,从而有助于汽油在发动机缸内的充分燃烧,使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都能得到明显改善。
(5)在成本方面,虽然进气歧管所使用的塑料材料与铝合金材料的成本基本相同,但由于塑料进气歧管能够一次成型,成型后的合格率高,而铸造而成的铝合金进气歧管毛坯的成品率要低很多,且其机加工费用也相对较高,因此塑料进气歧管的生产成本通常比铝合金进气歧管低20%~35%。
二欧美塑料进气歧管的发展塑料进气歧管诞生于1972年,后来开发成功去芯成型法,进气歧管塑料化进程加快。
但该法工序多、有污染、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已逐渐被振动摩擦焊接法所取代。
欧美塑料进气歧管研究和开发应用均领先于日本,欧洲塑料进气歧管占进气歧管的市场份额在2000年就达60%,北美和日本相对较低,但增速快,预计2005年欧洲塑料进气歧管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85%,日本和美国将达60%~70%左右。
塑料进气歧管的进展不仅有赖于新材料的开发,而且新的加工方式也至关重要,其焊接方法也带动和促进相应材料的开发。
半结晶型聚合物聚邻苯二酰胺(Polyphthalamide)分引人注目的进气歧管新材料,还是一种性能介于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间但性价比较高的树脂。
Solvay公司的35%玻纤增强牌号Amodel A-6135HSL已被用于制备名叫LSX的进气歧管,替代现有的标准尼龙进气歧管,2004年已有三家公司新型轿车采用了LSX。
据称LSX进气歧管比现有标准尼龙进气歧管轻25%左右,而且能使常用360马力的发动机功率提高20马力,高温和高湿下拉伸强度比尼龙66高很多,具有更好的刚性和优异的耐拉伸蠕变性,因而降低进气歧管垫圈处空气泄漏。
这种新型树脂的耐化学性也明显优于尼龙,包括耐冷却剂、燃油、润滑油、油脂和其他汽车上流体,不仅质轻和耐高温,而且在性能上超过尼龙进气歧管。
新开发的激光焊接法比振动焊接法成型条件温和,制品焊接质量好,残余应力小,可以焊接异形曲面,生产效率高,而且可以制取结构和形状更复杂的进气歧管,因此许多厂家投入相当大精力开发用于进气歧管的激光焊接尼龙牌号。
德国拜耳公司推出三个可激光焊接黑色玻纤增强尼龙6牌号;而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激光焊接尼龙66配混料;德国BASF公司激光焊接尼龙6牌号UltramidB3GLT 的激光透过率高达72%,因而可缩短焊接时间,制备形状复杂的进气歧管。
塑料进气歧管具有质轻,成本低和设计自由度大三大优点,替代金属进气歧管是必然趋势,在汽车上应用份额逐步扩大,现已占据主导地位,并将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欧美国家,大约有90%的进排气异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都使用了塑料进气歧管。
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了成功,塑料原料厂、进气歧管加工厂和最终用户汽车厂三方共同合作不断开发出新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
三国内塑料进气歧管的发展塑料进气歧管的国产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全部引进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一些合资汽车企业的成立,国外较先进的发动机产品生产线随着一些引进车型被引入国内。
在这一阶段,塑料进气歧管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核心技术由外资方控制,进口成本很高。
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一些外资企业直接在国内生产。
在此阶段,外资企业将其在国外的塑料进气歧管生产线及全套模具转入到国内,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为其在国内的合资厂提供配套的塑料进气歧管,而塑料进气歧管的设计研发工作仍在国外。
第三阶段,随着国内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国内企业开始了塑料进气歧管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塑料进气歧管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其中包含了很多发动机方面的关键技术。
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塑料进气歧管生产企业过去只是普通塑料制品的生产厂,他们大都不具备设计和生产发动机的技术能力,因此只能仿制一些已经过时的塑料进气歧管,他们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生产的塑料进气歧管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下、难以满足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的问题。
根据上述情况,国内目前涉足塑料进气歧管生产的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不具备相应的研发和检测手段。
国内对汽车塑料进气歧管的研发工作起步较晚,塑料进气歧管生产及研发技术方面尚属空白,在此领域内的技术水平较低,其市场占有率还不到2%。
国内的一些汽车生产厂家不得不从国外高价进口塑料进气歧管。
四用于加工进气总管的塑料材料塑料进气歧管要求材料必须具有耐高温、强度高以及尺寸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热老化稳定性优良等方面的特点。
(1)耐高温。
由于进气歧管与发动机缸盖直接连接,而发动机缸盖常常处于130℃~150℃的工作环境中,因此,要求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必须能够承受180℃的高温。
(2)高强度。
进气歧管不仅需要承受发动机的振动负荷、节气门和传感器的惯性力负荷以及进气压力脉动负荷,还要保证在发动机发生异常回火现象时至于被高压脉动压力所爆破,因此要求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
(3)尺寸稳定性。
为了保证进气歧管与发动机连接处的尺寸公差达到规定的要求,同时保证进气歧管上各传感器、执行器元件能够准确安装,要求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4)化学稳定性。
由于进气歧管直接与汽油、防冻液、冷却液等腐蚀性溶剂接触,尤其是冷却液中的乙二醇对塑料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要求塑料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使用前通常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测试。
(5)热老化稳定性。
由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常常在-30℃~130℃之间反复变化,其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因此为了保证进气歧管能够长期可靠地工作,所选用的塑料材料必须具有优良的热老化稳定性。
目前,塑料进气歧管的首选材料是尼龙。
尼龙的优点是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但其缺点是收缩率较大,耐乙二醇的性能也不太好,并且其吸水性太强,吸水后尼龙的强度会下降近40%。
因此,人们普遍使用增加了25%~35%玻纤的PA6或PA66 增强尼龙。
尼龙在加入玻纤后,其收缩率得到了明显改善。
对于内部含冷却水道的进气歧管,采用专用的抗乙二醇的尼龙配方。
尽管世界上很多塑料材料供应商在不断地开发新的进气歧管塑料材料,以期提高塑料材料的各种性能,但尼龙材料仍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汽车发动机室部件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需要耐-40~150℃范围温度反复变化的耐热性、耐热老化、耐燃油、耐各种润滑油、耐化学性、耐落锤冲击性、较好的振动和音频衰减性以及对振动和外力有优良的耐久性,因此尼龙成为首选材料。
BASF、宇部兴产等公司开发了进气歧管专用尼龙牌号;德国宝马公司BMW735i和745i新系列轿车进气歧管则选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原料;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厂则采用了陶氏化学公司的35%玻纤增强间规聚苯乙烯(SPS)和尼龙(PA)共混物,使进气歧管减重50%,成本降低30%。
部件一体化是降低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玻纤增强尼龙主宰着欧洲AIM市场(占65%的市场份额),在美国占50%的份额。
但是其它热塑性塑料也逐渐得到关注。
例如俄罗斯Avtovaz公司生产的小型Lada汽车的1.5L和1.6 L发动机的总管。
Avtovaz最近用Dow Automotive 公司的Questra N WA9735-01注塑材料取代了铝质进气总管,Questra N WA9735-01是35%玻纤增强的尼龙66 和间规PS(SPS) 的混合料。
Dow Automotive公司的进气管市场开发经理Jim Cederstrom说:“尼龙- SPS混合料在进气总管、气门套和装饰性发动机盖方面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Questra N混合料以尼龙6、66或6/66化合物作为连续相,因此保留了尼龙的可加工性和表面外观。
分散相SPS吸湿性小,提高了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抗翘曲性。
SPS 在发动机盖内的高温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
Avtovaz公司Questra N材料的进气总管重量降低了50%,成本节省了30%,主要因为部件的一体化。
进气总管模块的双壳通过振动焊接组合在一起,但是Dow Automotive公司预测其专利粘合剂的使用将节省更多的费用。
生产进气总管的另一种新材料是Solvay公司的Amodel A-6135, 一种含35%玻纤的聚邻苯二甲酰胺(PPA),用于取代General Motors公司的LS发动机的高扭矩的增压配套元件的铝质进气总管。
这种进气总管由密西西比州Ashland市的Fuel-Air-Spark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用在Corvette、Camaro和Pontiac Firebird的V8和V6发动机上。
Amodel提供165万psi的弯曲模量,比尼龙66的耐热性更高,而且在高温下的抗蠕变性和铝相同。
PPA对机油、油脂和长寿命冷却剂也具有卓越的抗性。
密歇根州Rochester Hills市的Composite Performance Technologies公司制造的三片式组件仅重11磅,而铝质组件重26磅。
更加光滑的PPA内表面也使进气总管的空气流率提高了25%,马力等级提高了6% 。
五塑料进气歧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潜在的市场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塑料化是全球性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
一直以来,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国内的发动机进气歧管都是采用铝合金产品。
随着欧Ⅳ排放标准的推出,要求新型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必须配备电控可变进气阀等复杂的内部控制机构,而金属进气歧管却难以满足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