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前哨淋巴结活检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37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早期乳腺癌是指乳腺癌初次诊断时,肿瘤大小小于2厘米,没有累及乳腺底部和肌肉,也没有转移至其它部位。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进行,并辅以放疗、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
在手术过程中是否需要清除淋巴结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确定。
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经过腋窝区域的淋巴管到达淋巴结,研究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非常重要。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一种准确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方法。
它是通过注射示踪剂或染色剂到乳房肿瘤周围组织,然后检测到达第一个淋巴结。
如果该淋巴结没有转移癌细胞,可以预测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如果该淋巴结转移,可以引导术者进一步切除腋窝淋巴结。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经过多项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在确定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减少对腋窝淋巴结的清除数量。
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会清除大量无转移的淋巴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仅清除第一个到达的淋巴结,可以减少手术创伤。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还可以避免过度治疗,预防术后患者出现腋窝浮肿、疼痛等并发症。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提取更多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提高癌细胞的检出率。
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只能清除有转移的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不能充分评估整个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清除更多的淋巴结,提高转移癌细胞的检出率,从而更准确地评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仅需在乳房肿瘤周围进行示踪剂注射或染色剂注射,相比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不需要在腋窝区域进行大范围的淋巴结切除,减少手术创伤,并且术后恢复较快。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一种准确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方法,具有减少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提高癌细胞检出率、操作简便等优点。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1. 引言1.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死亡率第二位的癌症。
每年有数十万女性被乳腺癌夺去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乳腺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且患者常常在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使得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及早发现和治疗乳腺癌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作为乳腺癌诊治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和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技术,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2. 正文2.1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或蓝染剂到乳腺癌部位,让其以淋巴管系统达到淋巴结引流区域。
当手术进行时,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探测器或目视找到首次接受转移的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
这种方法并非是盲目地切除整组淋巴结,而是选择性地检查前哨淋巴结。
如果前哨淋巴结未检测到癌细胞,那么其他淋巴结通常也不受累。
这一原理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淋巴清扫手术,同时避免了淋巴管反流导致的影响。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可以实现早期发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灶,并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通过精准的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有效地指导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2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诊断和治疗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诊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通过注射示踪物质,找到首个接受乳腺癌细胞引流的淋巴结,对该淋巴结进行活检检查是否有癌细胞转移。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目前探测前哨淋巴结并进行定位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如果合起来用,其准淋巴结,通过伽玛探测系统来定位前哨淋巴结;第二种方法:是用注射蓝色染料来标记前哨淋巴结,手术医生通过肉眼观测前哨淋巴结具有紧固的病理性结节状态,同时又有蓝染特征来定位前哨淋巴结。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乳腺癌病例来演示一个标准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全过程。
这是一个52岁的妇女,经过B超等确诊患有右侧乳腺癌,肿块大小约12mm,现在我们开始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第一步:准备好放射性同位素药物。
药物的全名叫99Tc硫化锑胶体,这种药物由两部分组成:99Tc是半衰期为6小时的同位素标定物,硫化锑胶体是标定物的载体,两者合成具有放射性的胶体颗粒。
实验表明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这种胶体化合物的分子量最适合淋巴引流及筛滤过程。
临床应用证明这一种药物具有很多优点,在操作时只需要注射极少量的药物,同时在人体内滞留的时间不长,比较容易标定放射活度,药物的制作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药理师来完成。
药理师制作出来的母液平均分配到4个注射器里,母液的放射性活度需要在核医学科测量好,同时检测放射性同位素胶体药物的ph值,以上工作完成以后进行下一个操作。
第二步:环肿瘤周围四等分点注射放射性药物。
首先可以用触诊的方法来确定肿瘤的位置,也可以放一个别针在体表,通过拍片子来确定肿瘤的方位,然后注射放射性药物。
因为药物的放射性非常弱,因此,从制作到注射的整个过程遵循一般性药物的操作原则,操作者不需要特殊的防护。
同样,对病人也没有任何损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过程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步骤。
前哨淋巴结探测的准确率主要取决于这个步骤。
第三步:进行闪烁照相并拍片。
这一步的目的是通过连续闪烁照相来跟踪99Tc胶体颗粒在淋巴引流的生理学过程,有助于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其次通过片子可以找到前哨淋巴结在体表的投影位置并做好标记,这对于指导医生手术是很有好处的。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发表者:卓睿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对乳腺癌临床治疗一种全新的突破,相比较扩大根治型手术而言,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比较保守的治疗方法,它的好处在于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复发率,减少临床后遗症。
前哨淋巴结是由Gabanus在1976年首先定义的,实验研究表明前哨淋巴结是肿瘤转移的第一站,然后再向下一站的淋巴结集群转移。
前哨淋巴结与次转移的下一站淋巴结集群有高度的正相关联性。
可靠的实验数据表明当前哨淋巴结有肿瘤转移时,次转移的下一站淋巴结集群毫无例外的都有转移现象,这一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目前探测前哨淋巴结并进行定位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如果合起来用,其准确率几乎可达到100%。
第一种方法:是在肿瘤周围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胶体药物来标定前哨淋巴结,通过伽玛探测系统来定位前哨淋巴结;第二种方法:是用注射蓝色染料来标记前哨淋巴结,手术医生通过肉眼观测前哨淋巴结具有紧固的病理性结节状态,同时又有蓝染特征来定位前哨淋巴结。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乳腺癌病例来演示一个标准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全过程。
这是一个52岁的妇女,经过B超等确诊患有右侧乳腺癌,肿块大小约12mm,现在我们开始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第一步:准备好放射性同位素药物。
药物的全名叫99Tc硫化锑胶体,这种药物由两部分组成:99T c是半衰期为6小时的同位素标定物,硫化锑胶体是标定物的载体,两者合成具有放射性的胶体颗粒。
实验表明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这种胶体化合物的分子量最适合淋巴引流及筛滤过程。
临床应用证明这一种药物具有很多优点,在操作时只需要注射极少量的药物,同时在人体内滞留的时间不长,比较容易标定放射活度,药物的制作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药理师来完成。
药理师制作出来的母液平均分配到4个注射器里,母液的放射性活度需要在核医学科测量好,同时检测放射性同位素胶体药物的ph值,以上工作完成以后进行下一个操作。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发表时间:2016-06-22T14:42:22.2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作者:郭冰杨鑫彭伟伟邹天宁(通讯作者)[导读] SLN(前哨淋巴结)指的是原发肿瘤区域淋巴汇流到达的首站。
郭冰杨鑫彭伟伟邹天宁(通讯作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前哨淋巴结活检作为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分期的手段已经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并对前哨淋巴结阴性病人能够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带来的不良后果。
现如今,随着前哨淋巴结活体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适应症也逐渐扩大,可是这种方法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当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争议。
【关键词】化疗;前哨淋巴结;乳腺癌【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122-02SLN(前哨淋巴结)指的是原发肿瘤区域淋巴汇流到达的首站。
如果其没有肿瘤转移,理论上原发肿瘤引流区域当中的其他淋巴结就不会出现肿瘤转移。
所以,以其转移状态预测相同淋巴汇流区域的其他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SLNB(前哨淋巴结活检)分期已经成为当前临床观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标准,可是NAC(新辅助化疗)以后进行SLNB的手术时机仍然存在争议。
本文笔者就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给予详细阐述,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1.乳腺癌SLNB的现状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研究一共入组肿瘤分期为T1-2NOMO的乳腺癌病人5611例,结果显示,当SLN手术当中切除病理检查或者手术以后石蜡病理学检查转移阴性,与没有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比,其生存率、局部控制率以及无病生存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可是单纯SLNB组手术并发症低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ACOSOG(美国肿瘤外科医师学院)Z0011试验,将891例T1-2NOMO、石蜡切片以及HE染色SLN转移阳性在2枚以下的病人随机分为单纯SLNB组与SLNB+ALND组。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早期乳腺癌术中辅助检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准确率高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前哨淋巴结是指首先接受肿瘤引流的淋巴结,通过SLNB技术可以找到并检查这些淋巴结是否含有癌细胞。
早期乳腺癌患者往往没有淋巴结转移,通过SLNB可以判断淋巴结是否受累,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淋巴结清扫术。
SLNB技术基本原理是注射一种比乳腺癌细胞更早引流到淋巴结的染料或放射性同位素物质,通过淋巴流动的途径到达哨兵淋巴结,然后进行检查。
常用的染料有亚甲蓝,放射性同位素有技99m锝亚铁胺。
SLNB术前需要进行乳腺超声、乳腺摄影、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术中采用局部麻醉,皮下注射染料或放射性同位素物质在肿瘤周围注射细胞色素标记剂,同时标记点周围乳头的淋巴管。
待标记剂到达哨兵淋巴结后,通过经乳房皮肤小切口取出哨兵淋巴结,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
SLNB的准确率并不是100%,主要取决于标记剂注射技术和淋巴结取样技术。
标记剂注射技术的失败率约为5%,取样技术的错误率约为5%~10%。
在进行SLNB时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SLNB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SLNB可以帮助确定早期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TNM分期是指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M)。
通过SLNB可以了解乳腺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从而确定N分期。
SLNB可以帮助指导术中切除范围。
在保证肿瘤切除的基础上,SLNB可以指导术中的切除范围,避免过多的正常组织被切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SLNB可以帮助预测预后。
通过SLNB的结果可以判断淋巴结是否受累,从而预测预后。
如果淋巴结呈阴性,则预后较好;如果淋巴结呈阳性,则说明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后较差。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被广泛应用,该技术可以精确地确定肿瘤的侵袭深度,以便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前哨淋巴结是指乳腺肿瘤周围最先受到转移的淋巴结,通过检测前哨淋巴结是否受到癌细胞的侵袭,可以确定患者真正的病情。
传统的淋巴结切除手术需要切除大量淋巴结,对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则可以仅仅切除前哨淋巴结,减小手术对患者的影响。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原理是,在手术前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或染料,让其在淋巴循环中逐渐被淋巴结吸收。
术中通过检测淋巴结中是否存在放射性物质或染色剂,可以确定前哨淋巴结的位置,从而精确地切除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测。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精确有效地确定乳腺癌的病情和转移情况,避免了对无需切除的淋巴结进行手术的影响,降低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还可以减少切除淋巴结对患者造成的长期影响。
该技术具体的操作流程分为注射示踪剂或染色剂、淋巴显像、手术切除、病理检测四步。
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该技术。
注射示踪剂或染色剂通常在术前1-2天或当天进行,注射部位为肿瘤周围或受侵占的淋巴结区域。
淋巴显像一般在注射后2-4小时进行,通过核医学检测或近红外荧光检查,确定前哨淋巴结的位置。
手术切除在淋巴显像确定前哨淋巴结后进行,切除后进行病理学检测,确定淋巴结是否存在癌细胞。
总体来说,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精准、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手术技术的要求,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采用该技术。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一种在术前标记最可能受到淋巴结转移的淋巴结,并在手术中切除进行快速病理学检查的方法。
在临床应用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已被广泛使用,这篇文章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适应症是何种情况。
目前,国际上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几乎都是在肿瘤周围皮下注射示踪剂,通常选择同位素或蓝染剂,然后主动脉上注射示踪剂,将活检的目标淋巴结染色或示踪,以标记淋巴流动方式。
根据淋巴结活检结果,可以有效地判断肿瘤是否转移。
适应于SLNB的病人是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T1 / T2病变,(2)无肿大淋巴结,(3)无先前的双侧在乳腺的手术史,(4)无对于前哨淋巴结外的淋巴结的肿大。
其次,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主要步骤是怎样的。
术前行乳腺X-ray检查以及彩超、照影检查,术中淋巴显像再确认SLN位置。
手术程序包括淋巴显像和示踪剂的注射,SLN选择,传统吻合技术或切口镜技术Micrometastasis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以及符合指示的腋窝清扫。
在SLN正中心处截取一个长度约为0.2 cm的淋巴结组织样本,之后进行病理学检查。
最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首先,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腋窝清扫带来的副作用,如肩部功能受限、皮下淋巴管堵塞等并发症。
其次,它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准确和精确的分期信息,协助治疗决策。
但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操作技术和专业水平对术后治疗的影响、仍有SLN负转移的情况发生和定位不准确等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约20%的SLNB结果为淋巴细胞微转移,最新指南建议针对这一结果的治疗策略应是淋巴放射治疗(adjuvant lymph radiation therapy,ALND)和观察随访的综合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