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油田高密度测三样技术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17
高密度采集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我国煤资源丰富,但是在进行资源的勘测过程中依然存在手段不高,而且探测效率较低的现状,而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进行煤资源探测无疑是未来发展的重点,而采用高密度采集技术是目前发展的潮流,本文对我国煤田勘探中采用高密度采集技术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其中的技术手段,供相关人员参考。
标签:高密度采集技术煤田勘探1前言在我国西北部聚集了大量的盆地,由于我国在地质勘探的过程中存在发展较为落后以及在技术手段上非常依赖于国外技术,因此在地质勘探的过程中,目前精度依然非常差,这样对于一些煤田矿产的开采会带来不利的作用,导致矿产在采集的过程中国出现不合理的现象,甚至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目前高精度的技术采用详细的介绍,其中高密度采集就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
2高密度三维勘探必要性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地质勘探的重视,因此很多大新区域的煤矿在进行勘探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特别是引用了三维技术,使得在进行勘探的过程中有更高的精度,但是采用三维技术依然不能满足目前机械化的需求。
举个例子,目前采用三维技术,依然不能探索落差在3米内的断层,对于一些在结构地形以及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如果采用平面的方法进行勘探,那么这样会造成误差较大以甚至出现误解的现象,由于现在对煤资源管理受到重视,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探测过程中的准确度,从而保证实际的开采需要。
目前我国在2006念旧广泛的采用了高密度采集技术,采用三维地震研究的技术,目前已经将精度控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内,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是目前在煤田勘探中最精密的技术之一。
3高密度采集及时在施工过程中的原则3.1高密度采集技术特点采用高密度三维技术其实是为了在勘探过程中对整个构造的认识。
如果一个构造体在进行勘探的过程中,不能采集到足够的地震信息,那么就会出现认识不清或者是无法进行识别的现象。
最近随着我国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地震仪技术的发展,在进行高密度采集中,小网格密度采集已经成为了现在的流行趋势,甚至目前已经实现了10万到的接受能力。
采空区探测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采空区探测是矿山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它通常利用地球物理现象作为探测手段,如重力法、磁法、电法、声波法等。
其中电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采空区探测手段,特别是高密度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利用电流在不同密度介质中的流动情况进行探测的方法。
在采空区探测中,矿山地质通常具有高密度电阻率,因此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有效地探测到采空区存在的情况。
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通常使用四电极法进行探测。
这种方法是利用四个电极分别放置在测区四个不同位置(通常分别称为A、B、M、N电极),通过电流在这些电极间的流动来探测矿山地下采空区的情况。
具体操作过程中,将两个电极放置在地表面,另外两个电极则放置在较深的地下。
接通电源后,电流将流动到测区,并在输出端测量电位差。
从电位差的数据可以推断出测区与地面之间的电阻率,从而推断出测区的地质情况。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探测到非常深的地下情况,特别是难以到达的矿山采空区。
同时,它的探测结果精度高、可靠性也很强,在矿山地质研究、资源评估、工程评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例如,地面条件和气候情况都会影响探测的结果,同时,仪器的准确性和使用方法也非常重要。
因此在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前,需要对场地的选址和探测目标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以确保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采空区探测手段,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矿山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评估工作中。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性和使用方法等一系列因素,以提高探测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井下高密度三维电法勘探在综放工作面中的运用0引言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鲍店煤矿73上05工作面为七采区首采工作面,走向长693~727m,倾向长200m,面积约141920m2。
工作面开采煤层为3上煤,黑色,性脆,易碎,结构简单,具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厚3.00~5.55m,平均厚5.38m。
3上煤层顶板为砂泥岩组合,受构造、岩性、沉积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富水性存在较大差异,3上煤层开采过程中深受其顶板砂岩水害的威胁,为保证73上05工作面开采的顺利、安全进行,对73上05工作面进行井下高密度三维电法勘探。
1目的与任务利用井下高密度三维电法技术,对鲍店煤矿73上05工作面顶板砂岩地层富水性进行采前探测,要求最大探测高度为顶板上100米,构建顶板砂岩地层电阻率三维数据体,应用切片技术分析工作面顶板砂岩的富水性,圈定顶板砂岩地层的富水区域,指导鲍店煤矿73上05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砂岩地层的防治水工作。
2勘探范围鲍店煤矿73上05工作面,为一820m×210m的近矩形区域,面积约172200m2。
3工作原理直流电法勘探是测定岩石电阻率的传统方法。
它通过一对接地电极把电流供入大地,而通过另一对接地电极观测用于计算岩石电阻率所必需的电位或电位差信息。
对于矿井直流电法勘探而言,供电、测量电极通常布置在巷道顶底板或巷道侧帮上,从不同角度去观测巷道周围稳恒电流场的分布、变化规律,藉以了解巷道顶底板或所在岩层内的地质情况是矿井直流电法勘探的主要任务。
4数据采集本次井下高密度三维电法勘探数据采集使用的是WJDJ-3型高密度电阻率系统,采用两极装置的三维电法采集方法,其采集参数如下:开设道数:60道测量层数:30测量方式:滚动道距:10m工作方法:两极供电电压:180V本次井下高密度三维电法勘探数据采集在73上05工作面的轨道顺槽、切眼及运输顺槽进行,以10m间距布设电极,共布设电极180个,长度1790m,采集时停止了工作面内的所有电源,保证了数据采集质量,每个电极采集数据30个,共采集有效数据5400个。
三参数综合测试工艺及分析技术在文东油田的应用文东油田是一个高压低渗油田,具有油层埋藏深、储层物性差、异常高温、高压、高饱和压力等地质特征,主要采用气举采油方式。
气举井油气间歇流动,相态变化大,流速快、压力高、温度高,结盐、结蜡严重。
传统的油、气井高压试井工艺测试中录取资料单一、分析方法原始,已不能满足文东油田开发的需要。
由此,我们利用综合测试工艺及分析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資料内容,拓展了测试资料应用领域,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困扰试井工作者多年的油水井测试深度、压力、温度同步的问题,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满足了该油田开发的需要,也对其他油田的试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标签:三参数综合测试压力温度深度随着文东油田开发的深入,需要及时、准确地监测、分析开发过程中生产井特别是气举井的流体变化,把节能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重要指标,这对试井工艺及分析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压试井工艺已无法满足。
为此,我们开发了三参数综合测试工艺及分析技术,使测试资料的录取和分析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三参数综合测试工艺及分析技术不仅解决了地面深度的记录问题,而且实现了地面深度同井下压力、温度等测试数据的同步组合,能对全井筒各深度的压力和温度进行分析。
在压力剖面、温度剖面分析及油管漏失、液面深度判断及安全测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应用和节能效果。
一、三参数综合测试工艺及分析技术的原理三参数综合测试工艺及分析技术是由地面智能计深装置和井下高精度存储电子压力计共同实现的。
1. 智能计深装置的工作原理(1)仪器结构:系统由一次仪表、二次仪表、数据存储盒、微型计算机组成。
(2)工作原理:测试时,来自绞车的张力、深度信号经一次仪表转换为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转换后,一方面经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可根据预置参数进行数据存储,将数据回放到计算机,即可得到深度、张力、时间数据(系统示意图见下图)。
(3)技术指标深度测量范围:0-9999.9m 误差:±0.1米;速度测量范围:0-999m/min误差:±1米/分钟2. 存储式电子压力计工作原理(1)仪器结构:该仪器的电路部分主要包括信号源即压力和温度传感器、转换电路、单片机、时钟、存储器和必要的辅助电路等。
高密度电法及应用实例
顾勇
【期刊名称】《新疆有色金属》
【年(卷),期】2009(032)0z2
【摘要】@@ 1原理rn高密度电阻率法本质上是电阻率法的一种特殊形式.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针对电阻率法的特点和难点而提出的一种工作方法.为掌握高密度电阻率法,首先要认识电阻率法.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顾勇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密度电法在风电开发建设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J], 丰赟;首琦;朱正君
2.在小煤窑采空区勘探中超高密度电法的应用实例 [J], 刘钰泉;杜华光
3.高密度电法在城市快速路岩溶勘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J], 饶军
4.高密度电法在侵入岩发育地区的应用实例及分析 [J], 陈凤阁
5.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结合钻孔波速测试在土洞发育区的应用实例 [J], 易强;李望明;景营利;帅焕;卞兆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参数测井技术在石油生产监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多参数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和生产中的应用,重点关注了岩性识别与储层描述以及油层和气层评估两个方面。
介绍了多参数测井技术在油井监测中的应用,包括产量和流体性质监测以及油井状态监测。
分析了多参数测井技术的优势,如提高勘探和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和成本,以及相关挑战,如技术复杂性与成本,数据解释和集成难度。
关键词:多参数测井技术;石油勘探;油井状态监测引言:石油勘探和生产是世界能源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对确保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地下储层的性质和特征对于决策制定和资源开采至关重要。
多参数测井技术作为一种高级地质工具,已经在石油勘探和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多参数测井技术在岩性识别、储层描述、油层和气层评估以及油井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这些信息对于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一、多参数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一)岩性识别与储层描述1. 多参数测井技术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多参数测井技术包括测量地下储层的多个物性参数,如自然伽马射线、声波传播速度、电阻率等。
这些参数对于岩性识别非常关键。
例如,自然伽马射线测井可以用于识别放射性元素含量,从而确定岩石类型。
声波传播速度则可以用于衡量地层的致密程度,进而判断岩石的孔隙度。
2. 多参数测井技术在储层描述中的应用储层描述是指对地下储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详细的描述。
多参数测井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储层。
例如,电阻率测井可以用于检测地层中的含水性质,而自然伽马射线测井则可以用于识别含油气的层位。
这些数据有助于工程师确定储层的含油气饱和度、渗透率等重要参数,从而更好地规划采油开发策略。
(二)油层和气层评估1. 多参数测井技术在油层评估中的应用油层评估是评估地下油藏的含油量和可采储量的过程。
多参数测井技术在油层评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过测量地下储层的电阻率、自然伽马射线等参数,工程师可以确定油藏的位置、厚度和含油饱和度。
石油测井中测井仪器的技术应用石油测井是一种利用测井仪器测量油井内部地层物理参数,来确定石油地质储层及其性质的技术手段。
在测井过程中,测井仪器的选择和使用对测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石油测井中测井仪器的技术应用。
1. 自然伽马辐射测井仪自然伽马辐射测井仪主要用于测量岩石中的伽马能量,进而推断地层岩石的密度和成分。
测井仪器通过发射伽马射线,然后测量受到回散射和吸收后,探测器测量到的能量强度。
强度越高,说明被测物质密度越大,成分越重。
2. 中子测井仪中子测井仪是利用中子测量地层中的氢含量,进而推断地层岩石的含水量和孔隙度的一种测井仪器。
测井仪器向地层发射中子,中子撞击水分子后减损能量。
测量经过中子散射后的能量强度和未散射的中子强度,即可推断出地层水分子的含量和孔隙度。
3. 电缆式测井仪电缆式测井仪是通过将探头放置在电缆上,从井口发送和接收测量信号,获取地下岩石的物理状态的一种测井仪器。
其使用范围主要包括测量电阻率和自然电位。
感应测井仪是一种用电磁法测量地下地质构造、成分等信息的测井仪器。
该仪器通过感应电磁场,利用横向电阻率差异的原理求解地下物质的电阻率,进而推断地质构造和成分。
泥浆测井仪是测量钻井液特性和性能的测井仪器。
主要包括密度计、黏度计、PH计、溶液电阻率计等。
声波测井仪主要用于通过测量井下地层中声波传播的特性,推断岩石密度、孔隙度、压力状况、裂隙等信息。
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并记录地下岩石对该信号的反射和折射情况,从而推断出地层的物理性质。
总的来说,测井仪器在石油勘探开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自然伽马辐射测井仪、中子测井仪、电缆式测井仪、感应测井仪、泥浆测井仪和声波测井仪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测井仪器的多功能性和普适性。
而测井仪器的选择和使用,也极大地影响着勘探开采成本和效率,此时需要选用合适的测井仪器和测井方案,确保勘探开采效益的最大化。
采油测试技术现状及应用分析采油测试技术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对油井或油藏进行测试和评价的技术手段。
采油测试技术的应用旨在评估油井或油藏的油水的产能、储量以及油藏的物性参数等。
目前,采油测试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储层压力测试技术储层压力测试是评价油藏储层压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储层压力来判断油藏动态特性,包括储层渗透率、孔隙度、储量等。
常用的储层压力测试技术包括气体静压试验、传热法测试、动态测试等。
2. 产能测试技术产能测试是评价油井产能的主要手段,通过测量油井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产液量和产气量,来评估油井的产能和储量。
常用的产能测试技术包括射孔试井、压裂试井、产能试井等。
3. 流体采集和分析技术流体采集和分析技术主要用于采集与油藏相关的流体样品,并通过分析流体样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储层流体类型等信息,来评估油藏的储量和物性参数。
常用的流体采集和分析技术包括岩心采集、岩心流体分析、泥浆样品采集等。
4. 地层测井技术地层测井技术是通过在井筒中安装测井仪器,对井筒周围的地层进行测量和记录,来获取地层的物性参数和地层结构特征等信息。
常用的地层测井技术包括测井声波、测井电阻率、测井介电常数等。
5. 油藏模拟和预测技术油藏模拟和预测技术是基于油藏地质特征和实测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等手段,对油藏进行模拟和预测,以评估油藏的储量、产油能力和开发潜力。
常用的油藏模拟和预测技术包括油藏动态模拟、剩余油预测、注采参数优化等。
采油测试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油田勘探开发、油田管理和油藏评价等方面。
在油田勘探开发中,采油测试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开发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采收率。
在油田管理中,采油测试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油井的生产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油藏评价中,采油测试技术可以提供油藏储量、物性参数等数据,为油藏管理和开发决策提供参考。
采油测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油井或油藏的测试和评价,可以提供有关油井产能、储量和油藏物性参数等方面的信息,为油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88酒东油田储层埋藏深,地层压力系数高,完井钻井液密度最高可达2.05 g/cm 3。
高密度钻井液固相含量高、黏切值高、触变性大,对测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造成测井事故复杂多,成功率低,多口井电缆测井被迫改为钻杆传输测井,导致地质资料无法取全等问题。
通过分析测井成功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在现场实施,应用效果显著。
1 应用背景酒东油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第三系牛胳套-胳塘沟组、弓形山组、白杨河组、柳沟庄组,白垩系中沟组、下沟组。
中沟组下段发育一套紫红色泥岩地层(简称“红层”),微裂纹发育,岩性硬脆,极易水化,井壁易坍塌,造成井下复杂事故频发[1]。
中沟组和白垩系地层普遍存在钻遇高压盐水层的现象,且水层压力系数高。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密度过低会导致“红层”坍塌,以及高压盐水侵入井筒,污染钻井液,从而致使井壁失稳,井眼状况变差,完井电测遇阻,严重的可能导致地层垮塌,引起卡钻等事故,严重影响安全快速钻井。
因此现场钻井施工过程中,将钻井液密度提高至1.85~2.05 g/cm 3,避免复杂事故的发生,致使完井钻井液密度较高。
2 高密度测井成功率低原因分析(1)井身质量差,裸眼井径不规则,井径扩大率大,狗腿度大。
主要原因为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抑制性,封堵造壁性能不够,上部易塌地层水化膨胀,垮塌形成 “大肚子”井眼,测井仪器在此井段上下活动极易遇阻遇卡。
(2)测井过程中钻井液抑制性和防塌性能不够,造成井壁失稳、坍塌、测井仪器卡住。
(3)下部井段压力系统复杂,钻井液密度高,仪器因压差原因,吸附在井壁上,活动不及时,导致仪器粘卡。
(4)高密度钻井液固相含量高,黏切值大,流动性差,结构性强,由于测井仪器比较轻,钻井液的浮力大,造成测井仪器不能下至井底。
3 提高高密度测井成功率技术措施(1)钻井过程中严格控制井身质量,保证良好的井眼条件,力求作到井眼曲率小,井径扩大率小,为测井提供良好的井眼条件。
(2)维护好钻井液性能。
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白云岩矿采空区中的应用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常用于矿山开采空区的勘探和评价。
白云岩是一种常见的矿石资源,开采过程中容易形成采空区,因此在白云岩矿采空区中应用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应用步骤以及在白云岩矿采空区中的具体应用。
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基于电阻率差异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通过测量地下不同位置的电阻率值,反演出不同地质结构和矿体的信息。
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是:将测量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正方形网格,每个网格内部布设一组电极,通过电流注入和电压测量得到该网格的电阻率值。
通过多次测量,可以获取整个测区的电阻率分布情况,并通过数据处理与解释,得出地下地质结构的信息。
在应用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勘探时,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在白云岩矿采空区设置测量区域,并布设一系列电极,通过电阻箱进行电阻率测量。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数据,可以使用多个频率进行测量,从而获得不同深度的电阻率信息。
2.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电阻率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和去除噪声处理,然后进行数据插值和反演,得出地下电阻率分布图。
通过对电阻率图进行解释和分析,可以推测出矿层的分布、厚度和产状等信息。
3.数据解释与评价:根据地下电阻率分布图和相关地质信息,对白云岩矿采空区进行解释与评价。
通过分析白云岩矿体的特征和空区的分布,可以评估矿山的开采效果和采空对地下水、地表环境的影响。
在白云岩矿采空区中,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以下应用优势:1.高分辨率: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电阻率数据,能够有效地判断矿体的边界和变化趋势,准确预测采空区的分布。
2.快速高效:与传统地质勘探方法相比,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可以省去大量的勘探时间和人力成本。
3.无损伤: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采用非侵入性的测量技术,不会对地下环境和周边设施造成破坏,对矿山的开采作业无干扰。
高密度电法在甘肃地区矿产开采工程中应用刘鹏进【摘要】矿产资源的发展一直以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志,由于目前各个国家对于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所以需要提高技术去研究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通过探究甘肃地区金属矿产资源的存在属性,采用探测地下物质的属性进而测量其电学属性,并利用电化学法对地下物质结构进行研究,从而获取金属矿产的信息,进而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13【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高密度电法;金属矿产;矿产开采【作者】刘鹏进【作者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酒泉 7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3因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经济体系不断建成的道路上金属矿产资源[1]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金属矿产资源的探测及开采方法是各个国家都争相探究的。
以我国甘肃地区为例,因为甘肃地区地处高原,所以平地较少,因其地形复杂所以就开发金属矿产而言是可研究性非常高的地区,近些年来相关学者分别采取不同方式进行金属矿产开发研究,这其中就包含利用高密度电法进行矿产开采。
高密度电法的实质就是对金属矿产资源等的可行性研究及有效探测开采。
以传统方式为基础,通过采用新型外业观测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探究金属资源的存在与位置,研究国家稀缺金属矿物资源,设计新型有效开采矿物资源方式并进行金属资源的勘察与开采。
1 高密度电法在金属矿产开采准备阶段的应用在对金属资源的需求上不同国家的需求量不同,对于世界大国来讲金属资源的利用率高所以金属元素的需求量就越大,但是由于传统方法对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方式比较落后,所以对于可能存在金属矿产资源的甘肃地区来讲,传统定位和开采方法不能达到精准探测[2]。
金属矿产开采的准备阶段,要经过可行性研究并通过了专家评审以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所以在金属矿产开采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在前期研究中尤为重要。
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及仪器联机应用
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及仪器联机应用
高密度三维采集可以帮助解决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精细勘探问题,其中观测系统设计是一项关键技术.文章基于马厂构造的地质构造特点,设计了小道距、小炮点距、小接收线距和小激发线距的观测系统,并根据目标区实际地质构造特点,采用可变面元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高密度观测系统的特点是物理点密度较大,覆盖次数高,炮检距分布均匀.实际应用表明.采用高密度三雏采集观测系统采集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老资料有显著提高,特另q是中、深层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对IMAGE SYSTEM一起的联机应用,达到了高密度采集的设备要求.
作者:杨汝超王正军 Yang Ruchao Wang Zhengjun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原油田物探公司,河南,濮阳刊名:石油仪器英文刊名:PETROLEUM INSTRUMENTS 年,卷(期):2009 23(4) 分类号:P631.4+3 关键词:三雏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高密度地震仪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