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案例九:区域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一)案例背景社会核算矩阵(SAM)是以矩阵形式反映的国民核算体系(SNA),是对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各种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发生的交易数额的全面而又一致的记录,它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组织信息,用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年份中的经济特征和社会结构,如对地区行业竞争优势、分地区的贸易依存度、地区基尼系数分析等;二是为合理的数学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因此,SAM对于了解全国或区域的宏观经济情况、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以下北京市为例,介绍区域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二)案例分析1.编制原理(1)编制省(市)级区域的SAM与全国的SAM有两点差异:首先,我国由于税制原因,导致各省(市)级地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税收有所差别,这在SAM中应当加以区别;其次,在贸易上,由于国内省份之间的商品调入调出与国外商品进出口的贸易方式和贸易条件不同,因此也有必要在SAM中对地区的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加以区分。
为此,所编制的区域SAM就增加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账户以及外省和国外账户。
(2)区域SAM的结构如表1所示,北京市宏观SAM中共有11个账户类:账户1和账户2分别为生产和商品账户;而要素账户在此被分解成为劳动力账户(账户4)和资金账户(账户3)。
账户5、6分别为居民、企业账户,为了描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北京市中的不同作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分别作为账户7、8被引入区域SAM中。
账户9为投资(储蓄)账户,同样,因为省际贸易的商品与国外进出口商品之间的差异性,最后,两个账户分别引入了省外账户10和国外账户11,用以描述该北京市与全国其他省份之间的商品调入调出和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数量关系。
2.数据来源编制SAM的主要数据来源有:投入产出表、政府年度财政决算总表、国民收入统计、年度税收数据、地区统计年鉴、地区商品进出口数据以及城乡居民生活调查的各种数据,SAM表中的一项比较难以确定的项目是居民收入项,这里通过居民的总支出来确定居民的总收入,具体计算为居民消费加上居民个人所得税和居民储蓄得出居民的总支出。
第37卷 第10期2023年10月Vol.37 No.10Oct.,2023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城市是推动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多维因素驱动下中国城市表现出区域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无序发展等问题[1-2]。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已成为国土空间治理重大课题之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发展的指南,其核心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资源要素配置,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目标是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3],与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具有一致性。
因此,探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构建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中国城市高质量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针对高质量城市的多元维度测度开展了诸多探索[4-5],各类城市理念对建设高质量城市的理解都有所侧重,但又有交叉融合。
如城市生态方面由关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扩展到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6-9];居民环境质量方面由早期的人居环境建设扩展到建设环境、资源、生态、安全等内容的宜居城市[10-12];紧凑城市方面由城市高密度、复合功能到紧凑绿色并重[13-15];可持续发展方面由城市内部要素的协调发展扩展到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动态平衡[16-19]。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进行了探索[20-23],但缺少对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高质量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尤其对空间类指标重视不足,忽略了对城市空间高质量特征的揭示。
“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作为我国城市化地区的未来蓝图,探究其范围内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全国城市的高质量水平有重要意义。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6(1):127-135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g Data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02收稿日期:2023-10-18;录用日期:2023-11-26联系方式:第一作者张茜,E-mail:******************.cn ;通信作者田乙慧,E-mail:*****************.cn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初探——以福建省漳平市茶·花产业大数据平台为例张茜1,田乙慧1*,林秀美2,邓必贤21.北京中农大农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2. 漳平市农业农村局,福建龙岩 364400摘要:农业大数据是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产业链类型的“条数据”和以县域、农业园区等为载体的“块数据”有机耦合。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园区载体之一。
本文以漳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茶·花”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为对象,通过分析该产业园的花卉、茶叶主导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平台用户的需求分析,提出平台的功能定位、总体框架和主要应用服务功能。
该平台围绕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茶叶和花卉主导产业,以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面向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建设应用管理平台和相应的运营服务支撑、数据库、展示与服务终端,具有数据集成、产业分析、应用服务和展示示范等功能,具体包括茶园的数字认证、生产加工标准化管理、土壤养分管理、主导产业综合管理、质量安全追溯、经营主体信用管理和决策驾驶舱等。
论文同时总结、提出注重大数据资源体系构建、数据的应用和价值挖掘、留好用于未来功能拓展的数据和应用服务接口,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实施建议。
该平台的建设能够促进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基础数据的集成和产业链条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实现打通产业发展堵点、补齐产业链短板、畅通供应链渠道等多重目标。
区域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内容摘要:社会核算矩阵(SAM)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力工具,能够清晰地描述出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流量关系,可以作为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模拟的数据基础。
本文介绍了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原理和基本结构,以福建省为例,采用自顶向下法编制了2007年福建省宏观社会核算矩阵,以期能为福建省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关键词:社会核算矩阵(SAM)国民经济核算福建省直接交叉熵法引言社会核算矩阵,简称SAM,是对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的全面描述。
它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各账户的供应和使用流量及其平衡关系。
SAM在形式上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类似,是一个以货币为单位对各个账户收入支出或供应使用流量进行描述的二维矩阵,但是SAM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SAM不仅包括国民经济中的生产和非生产性账户,还包括了它们之间的闭合关系。
SAM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描述,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社会经济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使得SAM表可以通过乘数分析以及扩展的结构路径分析等方法成为研究社会和经济政策的有力工具(卢启程等,2011)。
除了将SAM本身作为政策研究的工具,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在国外也开展的非常广泛,而SAM又是CGE模型必不可少的参数标定的基础,因此SAM作为数据建模基础的这一功能发挥的也相当充分(高颖,2008)。
1954年,理想德·斯通(Richard Stone)爵士在《投入产出与社会核算》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社会核算矩阵架构,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核算矩阵在斯通爵士的领导下建立以来,由于世界银行的大力推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社会核算矩阵,并将SAM广泛应用于对投入产出、税收、收入分配和地区发展的研究,并且定期编制SAM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统计部门的一项制度化要求。
我国社会核算矩阵研究起步比较晚,国内第一张SAM表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李善同等(1996)以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编制的,其后李善同等又相继编制了1990、1992、1995、1997、2000年度的中国SAM。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尝试编制了地区性和专业性的SAM,如段志刚等(2003)编制了1997 年北京市的社会核算矩阵;谭荣华等(2008)将税收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纳入社会经济核算,并且编制了2002年中国税收社会核算矩阵(TSAM)。
本文以福建省最新的投入产出表(IO表)—2007年投入产出表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编制出2007年福建省社会核算矩阵,以期能为福建省的宏观经济政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风险防范和外贸发展战略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准确而完备的数据基础。
社会核算矩阵原理SAM是一个正方形矩阵,每行与每列都代表一个国民核算账户,相同的行和列是对应的,代表着同一个账户。
矩阵中的元素数值代表各账户间的交易量,行为账户的收入,列为相应的支出,并且SAM元素数值通常应该为非负数。
矩阵的形式使得社会核算矩阵能够清晰地表示出“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生产”的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过程。
SAM采用的是复式记账的原理,即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在SAM中以行(贷方)与列(借方)相交点的一次记录双重表达来描述(贺书伟,2012)。
对于每一个账户,其行和必须等于列和,具体体现为三层经济含义:生产的总投入等于生产的总产出;各机构账户的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商品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具体情况可表示如下:,i,j=1,2,3…n,其中aij代表账户,i为收入,j为支出。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宏观的SAM一般包括六个主要账户:生产、商品、机构、要素、资本和其他地区,其中机构账户可分为居民、企业和政府账户,要素账户可分为劳动力和资本账户。
但是SAM中各账户的确定一般没有固定的规定,设置比较灵活,研究者可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对表内的各账户进行必要的分解或重组以适应研究的需要。
福建省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SAM的构建可以采取自顶向下法(Top-Down)和自底向上法(Bottom-Up)。
自顶向下法是从总体数据入手,再对总体数据进行详细分解,而自底向上法则与其相反,前者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一般数据来源不充分时选择这种方法,后者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般数据来源比较充分时选择这种方法。
本文采用自顶向下法来编制福建省的SAM表,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通过2007年福建省的投入产出表及其他来源统计数据构建出宏观合成的SAM表,为下一步细分的SAM 提供一个宏观的框架。
其次,根据具体需要分析的问题,对部分账户进行细分。
在细分的过程中,宏观SAM 中矩阵的数据成为各拆分后的子矩阵的控制数,使子矩阵中数据的总和等于控制数。
再次,由于SAM中数据的来源不同和统计误差的存在,SAM一般开始都无法实现行列的平衡,需要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如RAS法或交叉熵(CE)法)来调整账户中的数据使之平衡。
因为CE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整个社会核算矩阵看作一个整体,并对整个矩阵进行数学计算,所以这种方法可以理解为“由总到分”的平衡方法(马克卫等,2012),因此本文采用直接交叉熵法对SAM进行调平。
(一)宏观SAM的编制就原理和形式而言,地区SAM与全国SAM的编制没有区别,都是根据复式记账的原理,采用正方形矩阵的形式来描述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流量关系。
但是就账户的设置而言,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例如省级地区作为全国内部的一个区域,不仅和国家一样存在对外经济贸易,需要设置“国外”账户外,还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着广泛的经济贸易关系,同时需要设置“地区间”账户。
2007年福建省宏观SAM主要设置活动、商品、要素、居民、企业、政府、投资-储蓄、地区间和国外等九个账户,第十个账户为汇总账户,构成一个基本结构为10×10的正方形矩阵。
1.账户设置。
第1、2个账户分别为活动账户和商品账户,活动账户指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可以按照产业的类型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行和列分别代表部门的产出与投入。
商品账户是指市场上商品的供应与需求,也可以按照商品的归类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进行细分。
第3个账户为要素账户,要素是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该账户可以细分为资本账户和劳动力账户,主要用来描述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和要素收入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即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收益及其分配。
第4、5、6个账户分别为居民、企业和政府账户,这三个账户属于机构账户。
居民账户反映的是居民的各种收入来源,如转移支付和要素收入,居民的各种支出项目,如消费支出和上缴税费,以及居民的储蓄。
企业账户和居民账户类似,反映的是企业的收益来源、支出项目和储蓄的情况。
政府账户反映了政府的收支状况,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税收,支出主要在商品消费和对企业和居民的转移支付上。
第7个账户为投资-储蓄账户,该账户可以细分为固定资本和库存增加两个子账户。
固定资本账户反映的是当期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各项储蓄,库存增加账户反映的是当期存货的净变动。
第8、9个账户分别为地区间和国外账户,这两个账户属于外部账户。
地区间账户反映的是福建省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贸易情况,国外账户反映的是对外经济联系,即福建省与国外的进出口贸易和经常性的国际收入转移。
将外部账户区分为地区间和国外账户,这样的处理对研究贸易自由化和区域贸易壁垒影响的问题十分重要(郑俪璇等,2005)。
第10个账户为汇总账户。
横向为支出汇总账户,竖向为收入汇总账户。
其中横向支出汇总账户对应于以上各账户分别为总投入、总供给、要素支出、居民支出、企业支出、政府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地区间支出和、外汇收入和支出汇总等10个账户;竖向收入汇总账户对应于以上各账户分别为总产出、总需求、要素收入、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投资总额、地区间收入、外汇支出和收入汇总等10个账户。
2.数据获取。
SAM里的数据来源比较丰富,获取的方式也比较多。
有些数据可以直接在统计资料里获取,有些数据需要作者在已有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推算。
2007年福建省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数据获取方式主要有三种:从现有的公开可获得的资料中直接获取。
这类数据一般是统计部门公开的官方数据,获取相对比较容易。
表1里活动账户中的中间投入、增加值、生产税净额,投资-储蓄账户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等单元项的数据都是直接从2007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IO表)获取的;居民账户中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账户中的企业所得税是从2008年中国税务年鉴直接获取的;居民账户中的居民储蓄和企业账户中的企业储蓄是从2008年福建省统计年鉴直接获取的。
可以直接获取数据的公开资料还包括2008年中国财政年鉴、200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2007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有些单元项的数据虽然不能直接从公开资料里获取,但是仅需要对可获取的相关数据根据经济学原理进行重组即可得到,比如表1里要素账户中的资本报酬是无法直接在公开资料里面直接获取的,但是它由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得到的,而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这两项的数据是可以在2007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中直接得到的。
需要推算得到的数据。
这类数据无法从公开的官方资料中直接得到,也无法通过可获取的数据重组得到,需要作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推算方法推算才能得到。
这类数据的推算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采用同一来源的直接相关的地方和全国的数据,假设两者具有相同的比例,再通过计算得到。
比如表1里面政府账户中的进口关税,福建省2007年的进口关税无法在公开的资料里面直接获取,因此可以假设福建省的进口税率平均值与全国进口税率平均值相等,由2008年福建省统计年鉴可以得到2007年福建省的进口额,再与可获得的全国进口税率平均值相乘,便可推算出福建省2007年的进口关税值;第二:采用可获得的同一数据在一定年限里的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到。
比如企业账户中的企业对外支付无法直接获取,可以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投资收益的贷方与当年出口的比例,采用2003-2007年的平均值,与福建省2007年的进口额相乘得到(殷志扬,2005)。
需要推算的数据还包括国外账户中的国外对企业的转移支付、要素账户中对国外的要素支出等。
作为余量处理得到的。
这类数据既无法直接从公开资料里获取,又不易于推算。
它依据的是社会核算矩阵的账户平衡关系。
比如表1里政府账户中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便符合余量处理的要求,利用政府支出与政府收入相等的平衡关系,将该单元项作为政府账户的列余量处理可得到数据。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获取了2007年福建省SAM宏观表里的各项原始数据,但是由于各项原始数据来源不同,再加上统计误差的存在,原始的SAM表一般是不平衡的,本文采用直接交叉熵法,利用GAMS软件编程对原始的SAM表进行调平,最终得到平衡了的2007年福建省SAM表,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