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印象之六-公交化的铁路
- 格式:pdf
- 大小:817.56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各国坐车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旅行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旅途中,坐车无疑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交通方式。
不同国家的坐车体验,就像是一本本精彩纷呈的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独特的故事和风情。
先来说说日本。
在日本坐火车,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日本的铁路系统以其高度的准时性和整洁有序而闻名于世。
走进车厢,你会发现一切都井井有条,座位宽敞舒适,而且非常干净。
即使是在高峰期,人们也都能安静有序地上下车,没有丝毫的拥挤和混乱。
在日本的火车上,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那就是售卖便当的小推车。
这些便当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味道也十分可口。
一边欣赏着窗外美丽的风景,一边品尝着美味的便当,这样的坐车体验真的是惬意极了。
再把目光转向欧洲。
在法国,坐火车就像是一场浪漫的旅行。
法国的火车车厢设计充满了艺术气息,内饰优雅而精致。
当火车穿梭在乡村和城市之间,你能看到大片的葡萄园和古老的城堡,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而在德国,火车则以其高效和精准著称。
德国的铁路网络非常发达,车次频繁,而且几乎都能准时到达。
车厢内的设施也很先进,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服务。
说到美国,那里的汽车文化绝对让人眼前一亮。
在美国,租车出行是非常普遍的选择。
高速公路宽敞平坦,车辆行驶速度快。
坐在宽敞的汽车里,听着动感的音乐,感受着自由驰骋的快感,这是很多人在美国旅行时的美好回忆。
然而,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完善了。
在一些大城市,比如纽约,地铁可能会比较拥挤和老旧,但是这也成为了体验当地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
接着来到印度。
在印度坐火车,那可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车厢里常常是人挤人,甚至还有人坐在车顶上。
不过,这也反映了印度独特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印度的火车上,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听到不同的语言和方言,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多元和活力。
虽然条件可能有些艰苦,但是这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然后是澳大利亚。
在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长途巴士是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
街道可步行性| 1 作者简介陈 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严 佳美国MG2建筑设计公司建筑师,硕士Mutualism of W alking and Rail Transit: Strategies of Public Transport for Pedestrian-oriented Development in Old Towns of Germany陈 泳 严 佳文章编号1673-8985(2017)01-0001-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步行活动与轨道交通的共生*——德国老城步行化发展的公共交通策略而吸引更多的机动车流,加剧老城区的交通拥堵。
因此,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只在局部地段改善了步行环境,并未从根本上缓解老城区的交通问题。
类似的情况在国外城市也曾出现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小汽车的急剧增长带来了中心区的交通拥堵与环境保护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学者开始反思以小汽车主导的城市建设方式,探寻解决之道。
例如,Rolf Monheim 在《步行街区》[1]1 研究背景在快速机动化背景下,国内许多老城区成为小汽车汇集的区域,对原来以步行为主的街道空间产生巨大冲击。
不少老城区按照新城建设的模式,将新建和拓宽道路作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首要方法,陷入道路越宽越堵、越堵越拓的恶性循环之中。
也有的老城区为了避免小汽车的影响,通过交通封锁来设置步行商业街,但这会使此地区的道路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并且商业街的繁荣进一步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进以德国6个城市作为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而有序的公共交通组织支持老城步行区的发展。
一方面,通过案例中公共交通空间布局的相似性特征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公共交通工具的支持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步行区形态的差异性特征分析,考察不同步行区形态的公共交通组织模式。
在此基础上,归纳德国公共交通支持老城中心步行区发展的成功经验:(1)通过公共交通的优先层级引导人们对不同交通工具的选择;(2)通过多元而有序化的公共交通组织满足不同人群的可达性需求;(3)步行区形态与轨道交通布局呈现契合性,相互促进发展。
铁轨上的德国读书笔记一、德国铁路的历史与发展在铁路的发展历程中,德国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早在19世纪,德国的铁路事业就开始蓬勃发展。
1835年,德国第一条城际铁路在汉堡至不来梅之间开通,标志着德国铁路运输的开始。
德国铁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德国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简称DB)是欧洲最大的铁路运营商,拥有庞大的铁路网络,覆盖了德国境内以及欧洲其他国家。
DB 不仅提供客运服务,还经营货运业务,为各种商品提供运输解决方案。
德国铁路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与其他国家的铁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德国铁路在技术上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在高速铁路方面,德国的ICE(Intercity Express)列车以其卓越的速度和舒适度闻名于世。
ICE列车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车辆设计,能够在高速行驶时保持稳定的性能。
德国铁路还在轨道、信号和电气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为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提供了保障。
德国铁路对德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铁路运输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成本,提高了出行效率,使得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铁路带来的便利。
铁路运输作为货物运输的重要手段,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德国铁路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如旅客运输、应急救援等,为社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德国铁路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
铁路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文化人士都曾以铁路为主题创作过大量优秀的作品,如歌曲、诗歌、画作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铁路的魅力,也反映了德国人民对铁路的热爱和情感。
1. 德国的铁路起源德国的铁路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1804年,德国的卡尔冯德雷斯带来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蒸汽火车。
这标志着德国铁路的诞生。
在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德国的铁路建设开始加速。
1840年,德国第一条城际铁路——汉诺威至维尔茨堡铁路建成通车,标志着德国铁路事业的开端。
德国印象之五——进化而来的轨道交通张珏成几次到德国,我对其城市轨道交通之普及产生深刻印象。
譬如波恩、科隆、曼海姆、法拉克福、比勒菲尔德、弗莱堡等城市,都有轨道交通。
在《德国印象之四——自然化的道路》一文中,根据观察得到的轨道车辆和汽车“共享”道路现象,我获得“德国城市轨道交通由从前的有轨电车进化而来”的印象。
还有其他佐证。
德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面车站比较简单,像常见的公共汽车站,见图1。
德国城市轨道交通不需要验票进站,就可以使车站的结构简化。
这也和有轨电车有关,因为有轨电车也是一种公共汽车,不过它是“有轨道的电车”,其车站自然就像公共汽车站,也就是多了一个方便乘客上车的平台而已。
德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多数在地面上,车辆行驶的场景如图2显示。
轨道车辆与地面建筑和汽车道路接近或轨道车辆的轨道就在汽车道路上,这个情景就是从前有轨电车的场景。
多数轨道车辆和汽车“共享”的道路是一些石块路或砖铺路,也是时代比较久远的道路,如图3所示,意味着轨道的历史也比较久远。
图1 轨道交通地面车站 图2 轨道车辆行驶场景(a ) (b )图3 有历史的轨道共享道路但是,德国城市轨道交通不是简单地继承有轨电车,它延伸到了地下,图4是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两个示例。
德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是一种渐进式发展。
可以看到,德国轨道车辆的年代跨度很大,使用年头不等。
但基本都是德国制造,阿尔斯通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车辆都有。
德国城市轨道交通有如下特点:(1)车站比较简单,没有验票进站的闸机、隔离栏杆和站务机构。
(2)轨道多数在地面上,而且没有轨道的隔离设施。
图5显示某车站的多条轨道与乘客进站通道的交会情况,很容易看出,这里没有隔离和防护设施。
(3)换乘方便。
从图5可看到,该车站为至少2条轨道交通线路经过的车站,可以为乘客提供同一站台换乘或对面换乘。
前述进站通道也是相对两个站台之间的换乘通道。
德国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往往设置多条线路经行多个车站的换乘方案,因为同一站台换乘是最便利的方式。
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旅游城市。
虽然人口密集,但是一点也不堵车,人们不是坐地铁、轻轨、公共汽车,就是骑自行车出行。
柏林公共交通的“人性化服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柏林市区的公交大站均为立体式站台:地平面为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站;上面有城铁、长途火车站;地下为地铁。
也就德国柏林的城市公交是说,在同一大站,可以乘坐或换乘在地上地下行驶的各种交通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主要城铁站都是横跨多道铁轨的钢架玻璃房,左右两边都可上下,上了站台就等于进了候车室。
公共汽车候车亭多是钢架玻璃制作,有候车的长凳或圆凳供候车者歇脚。
公交售票电子化:在城区ABC 区域内,不论“天票”“周票”“月票”,都可在自动售票机上购买。
按照触摸屏幕上的提示,点出自己的“需求”,把欧元纸币或硬币放进投币口,机器下面凹陷处就会“吐”出所需的车票和找回的零钱。
用手摸出车票,在附近橙色打卡机上打一下,就可以上车了。
如果不会使用自动售票机,也没有关系,车站有人工售票处。
如果来不及在车站自动售票机上购票,上了徐艳文《城市公共交通》URBAN PUBLIC TRANSPORT2019·0798Others Experience他山之石公共汽车后,司机旁边还有自动售票机。
长途车上,还有带着小型售票机的检票员,为有特殊原因的人卖票。
公共汽车有自动倾斜装置:车一到站,车身便徐徐地往右倾斜,使车门下的脚踏板和外面的站台路面高度一致,乘客上下不用担心磕碰或崴脚。
乘客上下完毕,车门关上,车身又恢复了原样。
车上坐轮椅的老人下车时,司机拿一个特制的铁钩把后门脚踏板向外拉出搭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人工坡道,坐轮椅的老人可缓缓地从坡道上下车。
在公共汽车手扶柱上装有下车的“按钮”:若想在下一站下车,可以按下按钮,司机眼前的屏幕上就会亮起红灯,知道有人要下车。
乘客不用担心到站不停车,也不用大声吆喝。
主要车站和换乘站,不仅有台阶上下,也有滚动电梯,如果带的行李较重,从台阶上下或坐滚动电梯不方便,可以坐竖直的专用电梯。
德国公共交通详解德国公共交通详解作为世界上公共交通系统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公共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广,服务系统完善,是游客在德国外出旅游的最佳交通工具。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德国公共交通的几个方面:一、交通卡种类1.日程票(Tageskarte): 适合在同一城市的公共交通中使用。
一张日程票可以使用一天内的所有公共交通,包括地铁、电车、公交车。
价格因不同城市而异,大约在5欧元至8欧元之间。
2.区域票 (Regio-Ticket): 适合跨越城市或地区的旅行,可以在同一天内不限制次数使用乘坐缆车、地铁、电车和长途公交车等不同交通工具。
价格根据使用区域和时间段的不同有所不同,大致在20欧元至50欧元之间。
3.季票(Jahreskarte):适合需要长期在同一城市居住的人士,使用期限一年。
在其中一些城市,持有季票的人员可以额外享受优惠。
价格根据城市、区域范围和持卡人的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普通成年人的价格大约在800欧元左右。
二、主要交通公司德国的公共交通由数十家公司共同组成,以下为主要交通公司:1. 德国国家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 AG):负责铁路、地铁、有轨电车、客运长途巴士等形式的交通运营。
2. 柏林市公共交通公司 (Berliner Verkehrsbetriebe (BVG)):负责柏林市内地铁、电车、公交车等交通服务。
3. 慕尼黑公共交通公司 (Münchner Verkehrsgesellschaft (MVG)):负责慕尼黑市内的地铁、电车、公交车等交通服务。
4. 法兰克福公共运输公司(Frankfurt am Main Verkehrs-GmbH (VGF)):负责法兰克福市内地铁、公交车等交通运营。
三、公共交通的支付方式在德国,公共交通的支付方式有以下几种:1. 现金购票:在车站、火车站或公交站等售票机上购买纸制车票。
2. 刷卡支付:使用信用卡或EC卡在售票机上刷卡付款。
8条公共交通线路,带你⼏乎免费游览德国的8座旅游城市德国每个⼤型旅游城市⼏乎都有观光巴⼠,不过这样偷懒的旅游⽅式要付出的就是价格不菲的票价。
所以今天来介绍8条搭乘城市公共交通游览的游览⽅式,虽然相较于便捷的观光巴⼠⽐较费脑⼦,但是花费却低了不⽌⼀点点,⼏乎接近于零花费。
1. 汉堡随处可见的观光旅游船和巴⼠收费⾼昂,推荐搭乘62路HADAG-Fähre。
该条线路途经Landungsbrücken,途经易北河,路过汉堡著名的鱼市,⼀直到达 Finkenwerder。
花费:票价根据线路长短⽽有所变化,花费基本在4欧左右。
2. 慕尼⿊慕尼⿊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在这样的国际化⼤都市中,搭乘公共交通不仅便利还更有趣。
⽐如搭乘轨道交通19号从Pasing- 主⽕车站- Stachus,中间途经Max-Joseph-Platz 。
在此下车后,可以步⾏⾄最重要的购物街Maximilianstraße。
花费:单程票价只为2,7欧,天票为6,4欧。
3. 柏林柏林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德国也属于⽐较完善的城市。
⽐如公交线路100⼏乎可以途经所有的重要观光地点,⽐如主⽕车站,威廉皇帝纪念教堂, 柏林动物园,勃兰登堡门, 柏林⼤教堂,亚历⼭⼤⼴场和电视塔。
边乘边游览,到了想驻留的地⽅就可以下车仔细观光。
花费:单程票价只为2,7欧,天票为7欧。
4. 法兰克福法兰克福的12号Sbahn 可以让你在1⼩时12分钟内游览完整个法兰克福。
起始站和终点站分别为Schwanheim Rheinlandstraße 和 Fechenheim Hugo-Junkers-Str。
途中涵盖很多著名景点,⽐如 Römer 和 Paulskirche 。
花费:单程票价只为2,8欧,天票为7欧。
5. 科隆科隆最著名的景点就是科隆⼤教堂和莱茵河畔。
⽽⼏乎科隆很多公共交通都会途经这⾥,所以在科隆乘坐观光巴⼠是及其不划算的。
德国交通攻略一、交通概览德国交通发达,交通系统完善。
游客前往德国旅行,可以选择多种交通方式,包括飞机、火车、公共汽车、轮渡和自驾等。
以下是德国各类交通方式的介绍:1. 飞机德国拥有多个国际机场,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分别是法兰克福机场、慕尼黑机场和柏林泰格尔机场。
这些机场不仅与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航线网络,还提供便捷的机场交通服务,如机场快线、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等,方便游客从机场到达城市中心或其他目的地。
2. 火车德国的铁路系统非常发达,由德国铁路(Deutsche Bahn)运营。
火车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交通方式之一,不仅连接各大城市,还覆盖了乡村和小镇。
德国的高速列车(ICE)非常舒适和高效,可以让游客快速到达目的地。
此外,德国的火车站设施齐全,提供多种服务,如行李寄存、购票和咨询等。
3. 公共汽车德国公共汽车网络十分发达,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家。
城市内的公共汽车是许多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的城市内部交通服务。
长途和地区公共汽车也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方式。
德国的公共汽车通常准时可靠,票价也相对较低。
4. 轮渡德国拥有众多海港和河港,提供轮渡服务,游客可以通过轮渡前往国内外的海岛或河岸地区。
例如,从汉堡可以搭乘轮渡前往北海度假胜地施特尔斯特赫尔,或者从吕岛搭乘轮渡前往丹麦的哥本哈根。
5. 自驾在德国,自驾旅行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方式。
德国的公路系统十分发达,道路通畅,并且标志清晰。
驾驶者需要持有有效驾驶证和车辆保险,并遵守交通规则。
德国的高速公路称为“高速公路”(Autobahn),其中有部分路段是不设限速的。
二、交通票价与卡片德国的交通票价通常根据距离和交通工具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票价和卡片:1. 单程票单程票是在城市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最常用的票种,价格根据乘坐的距离而定。
在城市内可以购买一张单程票,也可以购买一天或多天的城市通行证,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无限次数。
2. 长途车票如果要从一个城市前往另一个城市,可以购买长途车票。
欧洲十大最美的铁路路线贝尔尼纳快车(Bernina Express)贝尔尼纳快车是连接瑞士库尔与意大利波斯基亚沃和蒂拉诺的特快列车,从北到南穿越瑞士阿尔卑斯山。
其大部分线路通过世界遗产雷蒂亚铁路阿尔布拉/贝尔尼纳路段风景。
五渔村沿线( Cinque Terre)五个风景如画的小乡村沿着12公里长的海岸排列。
一边是田园诗般的葡萄园和橄榄树,另一边则是蓝天碧海的利古里亚海。
弗洛姆线(Flåmbahn)从位于艾于兰峡湾的弗洛姆搭乘火车翻山越岭一路攀至米达尔车站,这是世界有名的火车观光之旅。
沿途风景瑰丽壮秀。
Brockenbahn古老的蒸汽机车驶过哈尔茨山脉、穿过茂密的针叶林,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景。
Raumabanen114公里的铁路线穿过Dombås 和 Isfjord,一路的自然风光令人难忘。
Von Belgrad nach Bar全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铁路线之一,从塞尔维亚首都到亚得里亚海,优美的自然山地风光令人震撼。
Mont-Blanc Express不到半小时的路程就穿越了两个国家,瑞士和法国。
在 Martigny 和 Chamonix 的路上可以看到特里恩峡谷和阿尔卑斯山脉。
冰河快车(Glacier Express)冰川特快是一条从策马特行驶到圣模里兹之间的铁路线,是著名的观光路线,由劳蒂亚铁路及马特洪哥达铁路共同经营。
西高地线(West Highland Line)这条线从格拉斯哥到苏格兰西部海边小镇Mallaig,由Scotrail的蒸汽火车运营。
途径具标志性的格伦芬南高架桥是电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
斯诺登登山铁路(Der Snowdon Mountain Railway)斯诺登登山铁路是位于英国威尔士西北部格温内斯威尔士最高峰斯诺登山的一条登山铁路。
斯诺登登山铁路全长7.6公里,起点是兰贝里斯,终点是斯诺登山的山顶,他是英国唯一的一条公共登山铁路。
德国热线 - 实用信息网。
德国印象之六——公交化的铁路
张珏成
这次去德国,我有机会乘坐了几
趟德国火车,
体验了德国的铁路交通。
我感觉,德国铁路的旅客列车就
像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其车次多而
密集,时间间隔短,乘坐非常便利,
让人想象到德国铁路线网十分密布、
铁路非常普及。
对德国铁路的其它印象还有:
(
1)旅客列车车体的长短很不一
致,多数很短,只有7、
8节车厢,短
车体列车见图1。
(2)铁路网上运行的旅客列车有
多种规格如EC 、ECA 、ES 、ET 、ICE
等,且归属不同的运营企业,例如有
德国铁路(DB )、欧洲铁路(eurobahn )
以及地方性铁路公司等。
德国铁路的
ET 旅客列车如图1,图2、图3分别
是德国铁路的ICE 旅客列车和ES 旅客
列车,图4是欧洲铁路的ET 旅客列车。
一般地说,行程比较长的旅客列
车,其车厢数量也多一些,车体较长。
(3)德国铁路没有检票进站、检
图1 短车体列车 图2 德国铁路的ICE 旅客列车
图3 德国铁路的ES 旅客列车 图4 欧洲铁路的ET 旅客列车
票上车的制度,实行列车上查票制度。
旅客买票非常方便,通过互联网、车站、电话以及代售点等途径都可买到车票。
有了车票,就可以直接进入站台,没有进站检票闸机,也没有铁路站务人员检查车票。
列车上查票也不是一定会遇上的。
我在德国一共乘坐了近10次火车,总共只遇上1次查票。
(4)铁路车站都比较朴素,没有宽敞的候车大厅,也没有气势恢宏的车站建筑。
小车站不用说,譬如巴特恩豪森车站(图5),就连波恩车站也毫无气派,很难认为这是当年西德首都的火车站,波恩车站外观见图6。
多数火车站的站台也很简单,像公交车站,只是规模大一些,如图7。
个别火车站的站台为棚架结构,如科隆火车站的站台(图8)。
因为德国人口不多、不密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差异小,因此人口流动现象不明显,人们的出行主要是公务或者旅游。
大多数德国人的短途出行基本依靠汽车,而中长途出行的选择方式较多,飞机、火车、汽车都可。
只有在旅游度假季节,出行人口才相对集中,出现人流高峰,但被多种交通方式分散,因此高速公路的拥堵也不特别严重,铁路也没有客流超载。
出行人流密度小,所以德国铁路旅客列车的车体短。
旅客列车的车次多,时间间隔短,为其公交化创造了条件,而买票容易、上车便利成功地消除了乘客的畏难心理。
德国铁路旅客列车的运营企业多,实际是一种竞争机制,也体现了铁路的路网与运行车辆处于分离状态。
各种旅客列车之间的合理竞争,更加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在节假日,德国铁路以及地方州政府还提供优惠车票,鼓励人们乘坐火车。
图5 巴特恩豪森车站 图6 波恩车站
图7 多数火车站的站台 图8 科隆火车站的站台。